首页 / 正文

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问: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欲免轮回,须从无形做功夫?
答曰:无从做功夫。究竟何以做?将谓静中可得,动则失。不知动之所以失,由静之无以得。夫静无得,动有失,皆未达道也。汝所云,形而上,止言其当然,未识其所以然,刻下惟于有迹探无迹,有迹而无迹,迷者千里,悟者一朝。
  

《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仙乐集·刘处玄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佚名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佚名
  玄真灵应宝签·佚名
  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佚名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佚名
  疑龙经·杨筠松
  口齿类要·薛己
  紫团丹经·佚名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叶桂
  通玄真经注·徐灵府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佚名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李隆基
  七真年谱·李道谦
  易学启蒙通释·胡方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九出 弄兵·李渔

    〖步蟾宫〗(净扮藩王,末扮中军,引众上)雄风凛凛威名大,肯抑郁久居人下。看弹丸、一粒小邦家,指日变为天下。同是天潢一派分,阿谁臣子阿谁君?当年误作婴儿戏,追裂桐封旧券文。孤家大明宗室朱宸濠是也。分封江右,国号宁藩。喜读兵

  • 卷467 ·佚名

    虞俦 夜坐书怀 看镜功名不用频,醉乡境界几由旬。 何妨走马来为问,纵未成龙亦有神。 生计一丝宁挂眼,间居百事不如人。 惊鸿亦有高飞意,姑傍花前过却春。 虞俦 夜坐书怀 梦觉谁呼小玉频,分灯魔

  • 唐诗镜卷三十六·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六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八 刘禹锡【字梦得中山人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宏词科为监察御史时王叔文得幸刘与之交叔文败贬朗州司马召还复出刺播州易连州又徙夔州後徙和州入为主客郎中裴度荐为

  • 补遗·杨基

    眉庵集补遗怀旧业春馆坐微雨午牕兰气清以兹鱼鸟性遂适园林情佳树细花落清池圆叶生芳辰与幽赏欣此一来并小孤山江流西来如箭急孤峰横截江心立桃花水涨势相争峡口瞿塘犹不及山神堂堂心胆麄当是人间伟丈夫江头庙里青绫帐

  • 卷八百八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四杜牧【诗一首】渡吴江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厉玄【诗一

  • 卷四百六十二·列传第二百二十一·方技下·脱脱

        ◎方技下   ○贺兰栖真 柴通玄 甄栖真 楚衍 僧志言 僧怀丙 许希 庞安时 钱乙 僧智缘 郭天信 魏汉津 王老志 王仔昔 林灵素 皇甫坦 王克明 莎衣道人 孙守荣   贺兰栖真,不知何许人。为道士,自言百岁

  • 第八回 德律风传儿女话 侵晨雪请高堂安·陈蝶仙

    却说胡雪岩把诸姨搬上走马楼住下,自己便和穿花蝴蝶似的,东眠西食,几至没一刻儿空闲。过了几日,因这楼上再没有岔路可以抄近走的,譬如要到梦香楼去,却定要走过软尘楼,要到麝月楼又定要走过梦香楼。自己虽是雨露均匀的,无奈这些

  • 卷一百四·杨士奇

    永乐八年五月○丁卯朔 车驾将发顺安镇营外四山云气洁白如练赐高峰名白云山遂行将至胪朐河 上登山四望俯临河流立马久之赐胪朐河名饮马河营于平漠镇△是日兵部言羽林前卫故指挥同知贾浩子福等三十一人俱以父功免比试

  • 绎史卷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少康中兴史记夏后帝啓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纪年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楚辞注夏王太康不遵禹啓之乐而更作滛声放纵情欲以自娱乐不顾患难不谋后

  • 外卷之三·佚名

    昔知念村有人名曰古根職在大掟爲人孝順行事正直見人行善喜而愛之或其貧苦出財資之有人爲惡務而敎之竟其不從以義責之訟者經其諊無不心服惟枉者畏至于其前是以村人爭訟必願大掟前明斷自此郡人呼大掟前皆肅然而畏今稱貴

  • 卷三十七·王天与

    <经部,书类,尚书纂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七   元 王天与 撰君陈第二十三       周书周公旣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汉孔氏曰成王重周公所营故命君陈分居正东郊成周之邑里官司唐孔氏曰周公迁

  • 法华举禅师·惠洪

    禅师名全举。汾阳昭公之嗣也。初住龙舒之法华寺。后移居白云之海会寺。为人精严。谅直饱参。汾阳特称之。自出并汾。遍诣名山。初谒荆南福昌善禅师。善问曰。回互不回互。对曰总不与么。曰为什么已吃福昌棒。对曰。一

  • 卷二·佚名

    △无常品之二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时彼比丘闻此语已,内自惭愧。解知一切万物。皆当归死无常变易不可久居。恩爱别离怨憎会苦。思惟无我无人无命心意专正趣泥洹门。江水所漂盖不足言:死河所溺永劫不解。

  • 中锡佛教应有密切的联合·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科仑坡全锡兰佛教徒大会欢迎会讲──今天承锡兰佛教徒开会,并蒙各派的僧众领袖和首相代表锡兰僧民众欢迎,这是非常荣幸的!由中国佛教历史上,知道狮子国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也传说有佛教徒在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四·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有居士担肉行为乌所夺。比丘乞食。彼肉堕比丘钵中。居士见钵中有肉。语比丘言。汝是恶比丘恶沙门。我肉乌所夺。今在汝钵中。比丘自念。我是恶比丘恶沙门。我当往作淫去。彼即作淫作已生悔。乃至佛

  • 卷第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卷七嗣法门人圆鉴录源流拈颂第一世南岳让禅师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处来师曰嵩山祖曰什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会师

  • 西台集·毕仲游

    诗文别集。北宋末毕仲游撰。二十卷。仲游字公叔,郑州(今属河南)人。元祐初为军器尉丞,与黄庭坚、张来等同召试学士院,擢为第一,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年七十五岁。有集,《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 晁公武《

  • 抱朴子内篇校释·王明

    校勘注释《抱朴子·内篇》的著作。中华书局1985年增订本,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20卷。王明撰。《序言》部分对葛洪其人及《抱朴子·内篇》的价值有颇为详尽的介绍。《附录》1列清严可均辑《抱朴子·内篇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