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665_1 【秋虫赋(以下补遗)】罗隐    物之小兮,迎网而毙;物之大兮,兼网而逝。网也者,   绳其小而不绳其大。吾不知尔身之危兮,腹之馁兮,吁!   卷665_2 【蟋蟀诗】罗隐    顽飔毙芳,吹愁夕长。屑戍有动,歌离吊梦 
- 【仙吕过曲·八声甘州】〔老旦、贴携谱上〕〔老旦〕霓裳谱定,〔贴合〕向绮窗深处,秘本翻誊。香喉玉口,亲将绝调教成。〔老旦〕奴家永新,〔贴〕奴家念奴。〔老旦〕自从娘娘制就“霓裳”新谱,我二人亲蒙教授 
- 游雅 从祖弟明根 高闾 赵逸 兄子琰 胡叟 胡方回 张湛 段承根 宗钦 阚骃 刘延明 赵柔 索敞 宋繇 孙游道 江式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也。太武时,与勃海高允等俱知名,征拜中书博士。后使宋,授散骑侍郎,赐爵广平子。稍迁 
-   內閣四   ◆內閣四   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忠楊公廷和行狀(孫志仁)   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贈太保楊文忠公廷和墓祠碑(趙貞吉)   
-   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汉纪〔一〕、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忱书、〔二〕汉山阳公记、 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郡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叙, 
- 编年之书莫备于皇祖御批之资治通鉴纲目葢是书集三编为一部自三皇以至元末明初振纲挈目谨予严夺足以昭万世法戒为人君者不可不日手其帙而心其义也然皇祖虽尝抉精防征辞防著论百余首亦惟析疑正陋垂教后世耳于其书则一仍 
- 顾协字正礼,吴郡吴县人。晋朝司空顾和的第七代孙。顾协年幼时父亲去世了,跟随母亲寄养在外祖家里。外祖父刘宋右光禄张永曾带内孙、外孙游虎丘山,顾协当时只有几岁,张永摸着他的头说:“你想玩什么游戏呢?”顾协回答说:“我正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二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隐公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吴志王朗遗孙策书曰常念渝平更成复践宿好】左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公羊传输平者何【渝二传作输俱训为堕】输平犹堕成也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曰吾 
- 小序虽出孔壁然非孔子所作蔡氏固不取之犹存于卷末者以其具百篇之目故尔古本文自尧典第一至秦誓五十八中间禹贡汤誓泰誓不复更端今虞夏商周各有第一者后人所次尔今因小序次第其目庶可一览而见百篇之旧因以知存亡之相 
-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一] 如來性品第四之四   爾時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四種人等應當依耶。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我所   說應當依止.何以故.有四磨故.何等爲四.如磨所說諸餘經律能受持者。迦葉 
-   夫群生所以久流转生死海者。良由无戒德之舟职者也。若乘戒舟鼓以慈棹。
  而不能横截风涛远登彼岸者。无此理也。故正教虽多一戒而为行本。其由出必由户。何莫由斯戒矣。是以创起道意先识斯门。于诸心境筹度怀 
- 光宅寺沙门 云法师撰释迦如来初应此土乃。欲觉悟长迷远同极圣。但以众生宿殖善微过去因弱。致使五浊障于大机。六蔽掩其慧眼。又险难长远生死无际。是故不可顿明一乘因果大理。事不得已故初诣鹿苑。开三乘异因。指别 
- 憍梵波提。此翻牛齝。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齝。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于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五百比丘皆啖马麦。而憍梵独在天上尸 
- 太平两同书,原不题撰人。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一四之说,应为唐末学者罗隐所作。原书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有宝颜堂秘笈本、四库全书本。书分十篇:〈贵贱〉、〈强弱〉、〈损益〉、〈敬慢〉、〈厚薄〉、〈理 
- 六卷。明刘纯撰。此书主要承朱丹溪宗旨,而参考刘守真、张洁古、李东垣诸家学说,依作者自己心得撰成。全书分六大类为六卷:本草第一、脉诀第二,经络第三,病机第四,治法第五、运气第六。每篇皆以歌诀概括。内容取自《素 
- 笔记。明刘基(1311—1375)撰。二卷。基有《诚意伯文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基于元末弃官归里居青田时所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一百八十二条,(原作十卷十八章一百九十五条),约八万字。作者假托“郁离子”回答各种问题,故 
- 元诗别集。杨允孚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为1卷本。较常见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为2卷。两种版本仅卷数不同,内容完全一致,即收入108首七言绝句。所谓的滦京,指元代上都,因有滦河流经,故名。 
- 六卷。元董鼎撰。鼎私淑黄干、董铢,黄、董皆朱熹门人,故其自序称“得朱子再传”,其学宗主朱熹。《书传辑录纂注》又称《书集传辑录纂注》、《尚书辑录纂注》。鼎至大戊申(1308)自序称:“释经诸论,多出朱子,乃取订定《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