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经名: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又名《步天纲飞六纪玉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经自称始于汉刘京,颇不可信。多引《太上隐书》、《青要紫书》、《太上四极明科》诸六朝古道经。述步罡踏斗之道。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市隐庐医学杂著·王德森
  敲爻歌·吕洞宾
  温公易说·司马光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佚名
  金丹真一论·佚名
  脉确·黄韫兮
  一草亭目科全书·邓苑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佚名
  玄真灵应宝签·佚名
  道体论·佚名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朱元璋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佚名
  金丹四百字黄自如批注·黄自如
  黄帝阴符经注·黄居真
  洞玄度灵宝自然券仪·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初集卷三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一古今体六十六首【丙寅三】暮春恭奉皇太后建福宫赏花侍膳之作新花回雁报春归韶景长舒爱日晖几个绿筠吟凤管双株红杏舞莱衣酒斟北斗升玫陛夀指南山映琐闱

  • 金渊集卷四·仇远

    (元)仇逺 撰○七言律诗元夕放夜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陆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逰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忆西坡梅杖藜乆不到西坡苔上梅花积渐多野屋荒凉谁管领酒尊期会竟

  • 中州集巻三·元好问

    ○刘龙山仲尹二十八首仲尹字致君葢州人后迁沃州正隆二年进士以潞州节度副使召为都水监丞卒致君家世豪侈而能折节读书诗乐府俱有藴藉有龙山集尝于其外孙钦叔处见之参涪翁而得法者也墨梅一十首痩损昭阳镜里春汉家公主奉

  • 卷三十·沈德潜

    ☆允禧紫琼主人,家室。左宗正,封慎郡王。著有《花间堂诗钞》。王勤政之暇,礼贤下士。画宗元人,诗宗唐人。品近河间、东平,而多能游艺,又间、平所未闻也。○灌花阶砌罗群芳,宛然如藻缋。照日相鲜新,临风各向背。盱睢忘忧子,淡焉

  • 卷一百十·表第五上·三公表·宋濂

        ◎三公表   

  • 卷之四十七·佚名

    洪武二年十一月壬辰朔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北征还入见 上抚劳之○甲午以工部尚书孙克义为河南行省参政兵部尚书安统为山西行省参政调山西参政周彧为北平行省参政○乙未以工部侍郎张允为本部尚书左司郎中刘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七月甲戌朔时亨 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初浙江既设巡抚都御史兼管福建海道提督军务以朱纨为之乃御史周亮给事中叶镗先后俱言不便亮谓纨原系浙江巡抚所兼辖者止于福建海防今每事遥制诸司往来奔命大为民

  •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九日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续解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明末野史并一切不应存留书籍、板片,经臣督属搜查,节次恭折奏缴在案。嗣

  • 卷之八十二  菽園雜記十(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七·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七)第七则赶缯船,三只。内水师提标中营「海」字七号船一只:身长六丈五尺,头起■〈乔亢〉四尺八寸、尾起■〈乔亢〉三尺五寸。船头长二丈五尺,面匀宽一丈二尺五寸、底匀宽一丈一尺;船中长二丈二尺,面匀

  • 计大雄·周诒春

    计大雄 字心然。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南汇。本籍住址。江苏南汇西门内。已婚。初学于南汇县小学校。松江府中学校。及上海南洋公学。任鲁家汇高等小学校教员。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

  • 节用中第二十一·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而不卷,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

  • 论语集注考证卷六·金履祥

    先進先進【先進後進漢書尚有此名但彼謂同時前後輩此似謂古今前後輩】程子【叔子】今反謂之【所以知野人君子為今人之言者蓋下文如字斡轉吾字提起則知上文為今時之言也餘看通釋】弟子因孔子之言記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長【

  • 平书卷二人事篇下·王源

    春秋庄八年谷梁传兵事以严终故曰善陈者不战此之谓也善为国者不师[江熙曰邻国望我欢若亲戚何师之有]善师者不陈[江熙曰上兵伐谋何乃至隙]善陈者不战[注军陈严整敌望而惧莫敢与战]善战者不死[江熙曰避实击虚则不至死]善

  • 卷九·佚名

    (五一)复次瞋恚因缘佛不能谏。是故智者应断瞋恚。我昔曾闻。拘睒弥比丘以斗诤故分为二部。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历多时。尔时世尊无上大悲。以相轮手制诸比丘,即说偈言:比丘莫斗诤,斗诤多破败。竞胜负不息,次续诤不绝。为世所

  • 发扬佛化以济现世界之恐慌·太虚

    ──十四年十月在神户欢迎会讲──同人等此次赴东亚佛教大会,道经贵地,承贵会招待之殷,实深感谢!同人此次以纯粹佛教之资格,赴东亚大会,其宗旨即在与贵国之佛教同胞谋真实之亲善,扬我佛之真光而救世界之战乱,非惟瞻仰贵国之佳

  • 法镜经序·佚名

    夫心者众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异名。祸福分流。以身为车。以家为国。周旋十方。禀无倦息。家欲难足。由海吞流。火之获新。六邪之残。已甚于蒺藜田之贼鱼矣。女人佞等三魅。其善为而信置。斯家之为祸也。尊邪[病-丙

  • 山庵杂录序·无愠

    道由言而显。言以德而传。然则有德之言。匪徒取信一时。抑乃传之后世而无疑焉。恕中禅师谢事瑞岩。闲居太白山庵。以道自娱。萧然一室。不蓄余长。学屦日填户外。推之不去也。或得其一言之益。不啻千金之重。又如饮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