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十三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少康中兴

史记夏后帝啓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纪年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楚辞注夏王太康不遵禹啓之乐而更作滛声放纵情欲以自娱乐不顾患难不谋后世防以失国兄弟五】

【人皆居于闾巷】

书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徳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竆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闗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懐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顔厚有忸怩弗愼厥徳虽悔可追【书序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纪年四年帝陟○路史云太康在位十九岁失政又十岁而死通鉴前编因之】

史记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往征之作征【纪年帝仲康元年己丑帝即位居斟鄩 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命侯帅师征羲和】

书惟仲康肇位四海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侯承王命徂征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明徴定保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时惟羲和顚覆厥徳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鼔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徳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汚俗咸与惟新呜呼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其尔众士懋戒哉【书序羲和湎淫废时乱日往征之作征纪年六年锡昆吾命作伯 七年陟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前编仲康十三岁崩经世曰相继立依同姓诸侯斟灌斟鄩氏与纪年异】后汉书昔夏后氏太康失国四夷背叛及后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然后来賔【纪年帝相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丘征畎夷 二年征风夷黄夷 七年于夷来賔 古琴疏帝相元年条谷贡桐芍药帝命羿植桐于云和命武罗伯植芍药于后苑武罗伯諌曰帝方崇厥徳怪草竒木惧迁厥嗜宜食驾车之善马帝不从于是作谊谏羿乃伐桐为琴以进帝帝善之名曰条谷帝稍移于音乐不聼政事为羿所逐居于商丘援琴作源水之歌歌曰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庸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

帝王世纪帝羿有竆氏未闻其姓何先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锄为帝司射歴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及夏之衰自锄迁于竆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鄩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于田兽弃其良臣武罗伯姻熊髠尨圉而信寒浞寒浞伯明氏之防子伯明后以防弃之而羿以为已相寒浞杀羿于桃梧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之死于竆门浞遂代夏立为帝【楚辞注传曰河伯化为白龙游于水旁羿见射之眇其左目河伯上诉天帝天帝曰使汝深守神灵羿何从得犯也汝今为虫兽当为人所射固其宜也羿何罪欤 羿猎射封豨以其肉膏祭天帝天帝犹不顺羿之所为 羿梦与雒水神宓妃交接 帝王世纪羿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杀之乎贺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抑首而媿终身不忘 楚辞注羿因夏衰代之为政娱乐田猎不恤民事信任寒浞使为国相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树之诈慝而专其权势羿田将归使家臣逄蒙射而杀之贪取其家以为妻也羿以乱得政身即灭亡 羿居天子之位荒淫田猎变更夏道为万民忧患 张衡灵宪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逄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随巢子奚禄山壊天赐玉玦于羿遂残其身以此为福而至于祸 纪年帝相八年寒浞杀羿 九年相居于斟灌】 寒浞袭有竆之号因羿之室生奡及豷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使奡帅师灭斟灌斟鄩杀夏帝相封奡于过封豷于戈恃其诈力不恤事初奡之杀帝相也妃仍氏女曰后缗归有仍生少康初夏之贵臣曰靡事羿羿死逃于有鬲氏收斟鄩二国余烬杀寒浞立少康灭奡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竆遂亡【纪年二十六年寒浞吏其子浇帅师灭斟灌 二十七年浇伐斟鄩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 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浇弑帝后缗归于有仍伯靡出奔有鬲 丙寅年夏世子少康生 乙酉年少康自有仍奔虞 甲辰年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少康使女艾伐过杀浇 乙巳年伯子杼帅师灭戈伯靡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 楚辞注浞娶纯狐氏女惑爱之遂与浞谋杀羿浞取羿妻而生浇强梁多力纵放其情不忍其欲以杀夏后相安居无忧日作淫乐忘其过恶防为相子少康所诛其头颠陨而坠地 浇无义淫佚其嫂往至其户佯有所求女岐为之缝裳于是共舍而宿止少康夜袭得女岐头以为浇因断之少康因田猎放犬逐兽遂袭杀浇 潜夫论浇才力益众骤其勇武而防以亡○按浇即奡也】

史记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羿浞之乱帝相被弑夏统中絶四十年而后少康兴史直云相崩少康立疎略之甚】

后汉书夏后氏太康失徳夷人始畔自少康已后世服王化遂賔于王门献其舞乐【纪年帝少康元年丙午帝即位诸侯来朝賔虞公二年方夷来賔 十八年迁于原 二十一年陟 世本少康作秫酒 少康作箕帚】

吴越春秋少康恐禹祭之絶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无余质朴不设宫室之饰从民居春秋祠禹墓于会稽史记帝少康崩子帝予立【纪年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 五年自原迁于老丘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夀得一狐九尾 十七年陟注或作帝宁一曰伯杼杼能帅禹者也故夏后氏报焉】

【世本季伫作甲】 帝予崩子帝槐立【纪年帝芬元年戊子帝即位 三年九夷来御 三十六年作圜土 四十四年陟○前编二十六岁崩】 帝槐崩子帝芒立【纪年帝芒元年壬申帝即位以珪賔于河 十三年东狩于海获大鱼 五十八年陟】 帝芒崩子帝泄立【纪年帝泄元年辛未帝即位 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夷风夷黄夷 后汉书始加爵命由是服从 纪年二十五年陟○前编十六岁崩】 帝泄崩子帝不降立【纪年帝不降元年己亥帝即位 六年伐九苑 五十九年逊位于帝扃注三代之世内禅惟不降实有圣徳】 帝不降崩弟帝扃立【纪年帝扃元年戊戌帝即位 十年帝不降陟 十八年陟○前编二十一岁崩】帝扃崩子帝厪立【纪年帝厪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八年天有妖孼十日竝出其】

【年陟○前编二十一岁崩】 帝厪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

羿浞之乱史不具载故少康之中兴夏纪泯阙犹幸传记所称可得而述焉太康之失国或曰元年或曰十有九年五子作歌唯哀宗社之不保痛故府之沦亡归责于君而无忿羿之辞者以为弃国违民乱由上作于羿何尤是可谓忠厚和平怨而不怒者哉旧都虽失天命未改自河以南犹夏之天下也故太康越在南服尚能立国斟寻以传仲康仲康即五子之一也向者追述祖训引君罪己是宜为君哉书称肇位四海则自冀方一区外靡不来享来王矣侯命掌六师则八柄九伐鲜不操自一人矣羲和顚覆沈湎放羿之徳以为徳弃司胁从乗羿之乱以为乱且国迁以来王命所壅止有羿耳羲和守天官而废时弃职将令正朔不颁于天子诸侯不禀于王朝失统乱纪端自此始故出师致讨必明正其罪而保邑拒命犹其细焉者矣羿未可骤图先图其类羿者自此威克允济元老壮犹功业未可量也享年不永志弗克终帝相嗣之亦能讨伐畎夷七年致其来賔然有竆内乱未闻过而问焉岂其师老外攘东略则西否而治羿反疎乎寒浞奋其诈力二子济恶于是灭二斟弑帝相夏后之统至是遂中絶焉少康以先君遗腹之子在襁保之中有夏孤臣靡托身于鬲盖未尝一日忘夏也经营谋虑以至四十年之久终能灭贼立君复禹之绩歴艰厄而不渝濒死亡而不悔诚有夏之贞臣矣而少康实当元凶窃国浇豷彊梁之日乃能戒备奔逃保身除害依帝舜之哲一成一旅防用以兴岂非间出之英辟哉后世若安史之继乱唐帝犹存新莽之移祚汉宗尚盛未有年歴四纪社稷为墟一君一臣﨑岖险阻之间以开创为中兴如是其光显也离骚曰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狐国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虞人之箴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亡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此羿之所以亡也离骚又曰浇身被于强圉兮纵欲杀而不忍日康娱以自忘兮厥首用夫顚陨此浞之所以败也彼二凶以淫欲絶世少康以困竆复国不有废也其何以兴有伯靡以为臣有季杼以为子有仍鬲斟虞先后以为辅佐抚黎贤于播越收余烬之既亡禹之明徳远矣夏后之泽未宜殄灭然岌岌乎絶而复续顚而后起少康之功业所由不可及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毕沅
  ●卷三·李绛
  卷二十一·沈德符
  祥瑞纪·张瀚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纪昀
  五三四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将徐食田解京审讯并严搜其家·佚名
  卷二之四·佚名
  七七 翻译小说上·周作人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五。·金富轼
  周磠传·房玄龄
  张弘策传·姚思廉
  刘守光传·欧阳修
  卷六 西北部族属国叛服·李有棠
  三○、孔门传经辨·钱穆
  第七章 讨龙之役与初次负伤·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纬·唐圭璋

      纬字彦文,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元符中为太学生。建中靖国元年(1101),赐进士及第,处州缙云县令。除太学正。政和末,为太常少卿,改除宗正少卿,出知处州。宣和四年(1122),自太常少卿除直秘阁知洺州。   向湖边   江纬读书堂

  • ◆干尚书文传(仁里漫稿)·顾嗣立

    文传,字寿道,号止斋,平江吴人。父雷龙,乡贡进士。先世以武弁入官,而力教其子以文易武。故雷龙两举进士,生文传,乃名今名以期之。用举者为吴及金坛两县学教谕,饶州慈湖书院山长。延佑科举法行,首中江浙乡贡,明年会试乙科,授同知昌

  • 等待(二)·戴望舒

    你们走了,留下我在这里等,看血污的铺石上徘徊着鬼影,饥饿的眼睛凝望着铁栅,勇敢的胸膛迎着白刃:耻辱粘住每一颗赤心,在那里,炽烈地燃烧着悲愤。

  • 卷三十八·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尤 袤【字延之常州无锡人幼颖异蒋偕呼为奇童绍兴十八年登进士第由泰兴令召除将作监簿补大宗正丞迁秘书历着作郎以论张说为所中出知台州有录其东湖四诗进闻者上读而赏叹遂

  • 秋声集卷四·黄镇成

    (元)黄鎭成 撰○七言絶句富沙道中溪上北风天雨霜野田高下散牛羊前村落尽乌桕叶无数人家在夕阳谷口谷口桥边日未斜先寻宿处近梅花分明听得吹长笛秪隔红阑第一家谷口桥边寻隠君山中几时耕白云清霜满天桕叶赤石上水声终夜

  • 刘辰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从欧阳守道学,二十三岁举于乡,景定元年(1260)补太学生,受知于国子祭酒江万里。景定三年(1262)进士,廷试忤贾似道,得鲠直名。以亲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咸淳元年(1265

  • 卷七十七·志第四十四·柯劭忞

      ○食货十   △赐赉上   赐赉之类,有三:   一日五户丝。太宗八年,以真定路民户奉太后汤沫,中原诸路民户分础诸王、外戚、功臣。耶律楚材言其非便,乃命本位止设达鲁花赤,其赋则五户出丝一斤,并随路丝线颜色皆输于

  • 卷第一百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三〔起上章涒滩(庚申),尽着雍执徐(戊辰

  • 卷二十八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八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地理志第八下 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应劭曰故白马氐羌】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

  • 元晖传·魏徵

    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琛,魏国恒、朔二州刺史。 父亲元翌,尚书左仆射。 元晖眉毛胡须美妙如画,举止也很美,很爱学习,广泛读书。 他年少时就在京师得到了好名声,北周太祖遇见了,很礼遇他,让他与诸皇子相处,每每同桌共砚

  • 耶律袅履传·脱脱

    耶律袅履,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蒲古只的后代。丰采俊秀,擅长做画。重熙年间,累迁同知点检司事。驸马都尉萧胡睹为夏人所拘执,袅履奉诏索要,三度往返终于要回,转任永兴宫使、右祗候郎君班详稳。袅履将要娶秦晋长公主的孙女,而母亲

  • 王朴传·张廷玉

    王朴,同州人。洪武十八年(1385)的进士。原名权,太祖为他改的名。任命为吏科给事中,因直谏忤逆了圣旨而罢官。不久起任为御史,陈奏时事几千言。他性格耿直,多次与太祖争辩是非,不肯屈服。一天,遇事争论十分激烈。太祖大怒,命令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六·佚名

    宋 滕珙 撰心性类论存心养性之义答李伯諌此段谓学者实有为己之心严立规程力加持守便可以深造夫道承喻及从事心性之本以求变化气质之功之説此意甚善然愚意此理初无内外本末之间凡日用间涵泳本原酬酢事变以至讲説辩论

  • 卷二十二·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二   明 湛若水 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母穆姜在位十八年】【定王十七年】元年【晉景十年齊頃九年䘙穆十年蔡景二年鄭襄十五年曹宣五年陳成九年杞桓四十七年宋文

  • 卷十四·佚名

    (二六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尼山中。有一天女。名求迦尼娑。本是波纯提女。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晖曜普照此山悉皆大明。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即说偈言:口意宜修善,不应作诸恶。身不以小恶,加害于世间。观

  •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朱棣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自在力王如

  • 今日之中国佛教序·太虚

    佛法之本身,即为万有群生之实相实性,亘古今,彻边中,无时劫方域之可言,然著为人间之教化,则缘会斯在,宗趣以彰。蒲君乐道,籍出近代文化中枢之英峤,由少之壮,尝不断往来于中、英两国间。本其英国文学哲学之所长,习夫中国之语文学术

  • 金刚仙论 第五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五卷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于洛阳译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者。此举大身喻之报佛。同彼山王镜像譬相似义也。又此山胜出余山。名为王也。有人者。即说报佛为人也。亦得言有人者世间人也。如王者。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