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锡佛教应有密切的联合

──二十九年二月在科仑坡全锡兰佛教徒大会欢迎会讲──

今天承锡兰佛教徒开会,并蒙各派的僧众领袖和首相代表锡兰僧民众欢迎,这是非常荣幸的!

由中国佛教历史上,知道狮子国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也传说有佛教徒在秦始皇时代到中国,但佛教正式传入中国,那是汉明帝时。中国、锡兰,这两个最古的佛教国家,如刚才首相所说,有很长远的关系。所以要想佛教普及世界,中、锡两国的佛教徒,应该密切的联合。

佛教原始有巴利文和梵文的两糸,锡兰的佛教是以巴利文为中心,到现在还能保持佛在世时遗风,不但教理精纯,而僧众戒律亦尚严净。中国佛教由梵文传入的较多,巴利文亦有传入。

就佛教本身来说,要有深造的学习、修证,同时、亦要有宣传的组织工作。世界各国的佛教,有些有一宗一派的组织,而缺乏全国统一的组织。今贵会能有全锡兰统一的组织,把九十余个佛教团体联合起来,自然力量非常充实,所以对贵会更加钦佩!中国虽然也有佛教会的组织,我也曾到欧美去传教,并曾创办世界佛学苑,但成效不多。前月在印度鹿野苑摩诃菩提会,曾发起复兴印度佛迹国际委员会、和国际佛教大学。这我不过继承锡兰佛教徒参加做世界佛教运动罢了。

印度佛教的复兴,是有待于锡兰佛教徒共同工作的,希望贵会参加努力!今日承各位对于我们的鼓励,令我们增加复兴中国佛教的勇气,相信不久中国可得到荣誉的和平,请诸位到中国去再开世界佛教大会。(苇舫记)(出佛教访问团日记)


猜你喜欢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念常
  卷第一百九十七·佚名
  序·净挺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五卷·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十·佚名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卷四·佚名
  卷五百七十八·佚名
  卷第三十九·呆翁行悦
  佛说如来智印经一卷·佚名
  卷第九·霁仑超永
  伽耶山顶经(元魏菩提流支译)·佚名
  第一章 《玉历》之起源·佚名
  卷第十·应庵昙华
  还山录序·为霖道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会稽外史于立(会稽外史集)·顾嗣立

    立字彦成,号虚白子,南康之庐山人。故宋名将家,幼明敏博学,通古今,善谈笑,学道会稽山中,得石室藏书。遂以诗酒放浪江湖间,长吟短咏,有二李风。近体五言如:「水回岚气合,风度竹声迟。」「香挹花间露,凉生叶上风。」七言如:「荷露袭衣

  • 第一齣~第十齣·王玉峰

    第一齣 统略【满庭芳】〔末上〕济宁王魁。椿萱早丧。弱冠未结姻亲。赴礼闱不第。羞涩寓莱城。偶配桂英敫氏。新婚后神庙深盟。试神京。鳌头独占。金垒起奸心。爲夺婚不遂。将家书套写。致桂英自缢亡身。幸神明折证。

  • 第一折·佚名

    (正末同旦赵氏、搽旦萧娥、两俫儿上)(正末云)小生李荣祖。观为东平府都孔目。嫡亲的五口儿家属:大嫂赵氏,二嫂萧娥,他原是个中人,我替他礼案上除了名字,弃贱从良,就嫁我做个次妻。这孩儿叫做僧住,女儿叫做赛娘。今日是大嫂生

  • 卷五·本纪第五·海陵·脱脱

        ◎海陵   废帝海陵庶人亮,字元功,本讳迪古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也。母大氏。天辅六年壬寅岁生。天眷三年,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宗弼军前任使,以为行军万户,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加龙虎卫上将军

  •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一·赵尔巽

      刘锦棠 张曜 刘典 弟倬云 金顺弟连顺 邓增 托云布 果权刘宏发 曹正兴 穆图善杜嘎尔 额尔庆额 丰绅 文麟明春 富勒铭额 徐学功   刘锦棠,字毅斋,湖南湘乡人,松山从子也。从松山讨捻,积勋至同知直隶州。从入陕,复同州

  • 卷一百四十二 志一百十七·赵尔巽

      ◎刑法一   中国自书契以来,以礼教治天下。劳之来之而政出焉,匡之直之而刑生焉。政也,刑也,凡皆以维持礼教于勿替。故尚书曰:“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又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古先哲王,其制刑之精义如此。

  • 提要·裴庭裕

      裴庭裕(一作廷裕,或误作延裕)字膺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生于晚唐武宗会昌(841-846)、宣宗大中(847-859)之际。僖宗大顺中(890-891),官至右补阙,兼史馆修撰。就在这时,他参预了修撰宣宗实录的工作。昭宗

  • 卷一百六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夏六月丙寅朔 夜有星如碗大青白色光烛地出太微西垣内西南行至近浊○戊辰○改刑部尚书刘观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贵州右布政使蒋廷瓒为左布政使○庚午 景陵王孟炤妃贲氏薨讣闻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葬○辛未○遣官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正德十五年闰八月丙戌朔上在南京○庚寅建州等卫女直都督同知撒鲁都等来朝贺赐晏并彩叚诸物有差○占城国遣番使头目通事番稍王叔沙没底大等朝贡赐晏赏彩叚诸物有差○壬辰 上诣 孝陵辞○癸巳 上受江西俘○丁酉 上自南京

  • 卷之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忠贞录后序·李维樾

    余读罗文恭诸书之纪靖难也维时神旗方指寳鼎旋新缅追金川之迎銮劝进者凡百若而人北平之望风觧组者凡二百若而人乃始扼腕扵壬午诸臣未尝不然而悲曰壮哉卓公非浩然正气令人有易水萧萧意耶夫扶舆之正气最称善集集扵松栢

  • 绎史卷二十三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官之制春官宗伯三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 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 学史卷十二·邵宝

    (明)邵寳 撰○丑【凡三十章】淮南太守杨綝尝与十余人同谒帝问干威曰首立者为谁干威下殿就视而答曰淮南太守杨綝帝谓干威曰卿为谒者大夫而不识叅人何也干威对曰臣非不识但虑不审所以不敢轻对石建数马足盖愼之至帝甚嘉之

  • 卷十六·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六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文公二经【辛丑】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杜须句鲁之封内属国也僖公反其君之后邾复灭之书取易也例在襄十三年○句其俱反】遂城郚【杜无传因伐邾师以城

  • 观行·韩非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天下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答净心长老冕甫居士融高法师书·太虚

    敬复者:展诵大札,为法为众生之热忱,溢于言表,真菩萨之心行也!若能无间缁素,混融稚耆,上无背于如来之教理,下期契于现代之时机,以之共维正法,应可起衰复兴。太虚之赴欧观化,乃数年来预定之规划。而提议开全国佛教代表大会,及共同发

  • 康熙辽阳州志·杨镳

    知州杨镳修,奉天府(今沈阳)经历施鸿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二十八卷。镳字莲峰,河南洛阳人。康熙举人,官辽阳知州。施鸿字则威,福建邵武人。官奉天府经历。著有《澂景堂史测》。此志康熙二十年(1681)成书,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