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

与《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 皆为六朝古籍《三光经》的一部分,从内容推测本经当在后。述引日华月魄、挹星朝圣、定光真常之道,包括诵法契、服符、服炁、称号、斋忏等内容。后列老子应化三十六名号。

《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推篷寤语·李豫亨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佚名
  老子校释·朱谦之
  洞玄灵宝道要经·佚名
  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佚名
  丹阳真人直言·马钰
  易纬是类谋·郑玄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刘志玄
  高上神霄宗师受经式·佚名
  血证论·唐宗海
  厚斋易学·冯椅
  焦氏易林注·尚秉和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佚名
  周易文诠·赵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 夫妇死节·王世贞

    【北混江龙】〔外上〕丹书飞电。只为那忠言逆耳怒龙颜。三章定典。一剑横天。看怨气撒成千里雪。愁云卷起万家烟。诉衷情寃深海样宽。望长安日暗天还远。舌吐了六曹兵马。汗淋了五府牌官。执笏垂绅满帝京。谁人能扫

  • 五集卷二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一古今体九十八首【丙午三】祭社稷坛斋居养心殿作节庆甫云毕还宫肃三斋张灯过闹?变食喜静皆【凡南郊大斋迁居斋宫忌用辛辣若  庙  社之斋则在养心殿斋居

  • 志三 五行志·薛居正

    昔武王克商,以箕子归,作《洪范》。其九畴之序,一曰五行,所以纪休咎之征,穷天人之际。故后之修史者,咸有其说焉。盖欲使后代帝王见灾变而自省,责躬修德,崇仁补过,则祸消而福至,此大略也。今故按五代之简编,记五行之灾沴,追为此志,以

  •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五·赵尔巽

      冯光熊 陆有仁 觉罗琅玕乌大经 清安泰 常明 温承惠 颜检   冯光熊,字太占,浙江嘉兴人。乾隆十二年举人,考授中书,充军机章京。累擢户部郎中。三十二年,从明瑞赴云南,授盐驿道,母忧归,坐失察属吏科派,夺职。服阕,以员外郎

  • ●卷二·周密

      ○张魏公三战本末略   △富平之战   建炎三年五月,以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许便宜黜陟。初,上问大计,浚请身任西事,置司秦州,别遣大臣与韩世忠镇淮东,令吕颐浩扈跸来武昌,从以张俊、刘光世,以相首尾。浚发行在,王彦统八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十二月癸亥朔总督三边尚书李汶辞免恩荫 上以其边功懋著加恩已有成命不允辞○兵部题套虏畏威悔祸乞恩纳款急宜议处以安重镇事谓卜酋既已叩阙庄明缘何不至着宰二酋先经议款缘何复犯宁镇乞从长计议得旨套虏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二十六人物志一百六忠义传十八【蒙古八旗三康熙十五年至五十七年共八十六人】罗希罗希蒙古镶黄旗人姓齐墨特氏世居喀喇沁顺治五年从征江西叛镇金声桓用云梯攻南昌府奋勇先登克其城赐号

  • 卷一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司马迁

    【索隐】:六国,魏、韩、赵、楚、燕、齐,并秦凡七国,号曰“七雄”。太史公读秦记,【索隐】:即秦国之史记也,故下云“秦烧诗书,诸侯史记尤甚。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是也。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

  • 四、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蒋廷黻

    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索额图等关于尼布楚立约的奏报到了北京以后,康熙帝遂命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东北边疆善后的办法。他们提议应于额尔必齐河诸地立碑以垂永久,"勒满、汉字及鄂罗斯、拉丁、蒙古字于上",并于墨尔根及瑷

  • 附錄·佚名

    ○永樂十一年癸巳三月日,奮忠仗義同德定社佐命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左政丞修文殿大提學領經筵書雲觀春秋館事世子師晋山府院君臣河崙等,奉敎撰進。○正統十三年戊辰六月日,正憲大夫吏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知春秋館事

  • 大道上·尹文

    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则名不可差。故仲尼云&ldquo;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rdquo;也。大道不称,众有必名。生于不称,则群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大道治者,则名、法、儒、墨

  • 卷一二·邱濬

    ▲戒滥用之失 《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大传》曰: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 程颐曰:“六三阴柔居下之上,处非其位,犹小人宜在下,

  • 卷四·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卷四元 袁俊翁 撰论语四子曰尧舜其犹病诸又曰禹吾无间然矣尧舜禹之圣一也夫子言之不同何欤尧舜禹三圣人之徳一也而夫子之于尧舜两有其犹病诸之论及于大禹则两有吾无间然之论岂尧舜之圣反不禹

  • 春秋地理考实卷三·江永

    婺源江永撰昭公元年虢【传遂防于虢杜注郑地今按故东虢国也见隐元年】三苗【传虞有三苗杜注三苗饕餮放三危者今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史记正义云今江州鄂州岳州也江州今江西九江府鄂州今湖广武昌府岳州今岳州府

  • 第九章 论教育——《礼记·学记》第十八·林语堂

    玉不加磨琢,不会成为美术品;人若不学习,亦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君王建国为政,总是以教育为先。《尚书·兑命》说:“永远要念念不忘教育。”正是此意。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

  • 俱舍论记 第一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一卷沙门释光述分别界品第一之一将释论文。三门分别。一明论缘起。二释论题目三随文别解盖俱舍论者。筏苏槃豆之所作也(筏苏名世。槃豆名亲。印度有天俗号世亲。世人亲近供养。故以名焉。菩萨父母从

  • 重刻圆悟禅师击节录题辞·圆悟克勤

    圆悟禅师。电机波辨。色丝妙绝。可谓文武火炉锻练学人矣。惜乎集录者。采撷微言。而失之简。加之三豕门五。睹者眼眩焉。顷予友淳公。搜猎竺典。企予祖躅。以弥缝於阙。盖藻镜当台。妍媿可逃乎哉。晨星落落。秦无人也

  • 大学翼真·胡渭

    《大学》研究著作。清胡渭撰,七卷。渭初名渭生,字朏明,一字东樵,浙江德清县人,其潜心经义,学有根底,有《禹贡锥指》。此书卷一分四目:①《大学音义》;②《先王学校之制》;③《子弟入学之年》;④《乡学之教》。卷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