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池集

盖闻干健统天,坤顺得主,资生之道,含二气以,交泰之和,统三才而埏埴。德言工貌,坤道云全。淑慎温柔,阃仪斯着。至于夙钟灵气,生具慧姿,锦织回文,犹受连波之憎。艳埋青冢,空归月夜之魂。

《西池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道德真经注·林志坚
  黄帝阴符经注·沈亚夫
  古文龙虎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佚名
  阳宅三格辨·蒋大鸿
  萃善录·佚名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丹波元简
  性命法诀明指·赵避尘
  读易考原·萧汉中
  伤寒论注·柯琴
  读易纪闻·张献翼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佚名
  周易会通·董真卿
  太上三元法·佚名
  易象钩解·陈士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二·曾国藩

      陶渊明五古一百十四首  形影神三首并序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其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

  • 第六出 二相争朝·王世贞

    【凤凰阁】〔外上〕官居台鼎。广集众思同辅政。谩忧朔漠有王庭还惧朝端添憸佞。衷心耿耿保天府万载无倾。〔谒金门〕愁脉脉。忍见塞鸿飞北。旁午羽书盈案积。闷怀堆几尺。不惮汗流终日。岂作中书伴食。朝内奸雄除不

  • 卷二百三·列传第九十一·张廷玉

        郑岳 刘玉 汪元锡 寇天叙 唐胄 潘珍 李中 欧阳铎 陶谐 潘埙 欧阳重 朱裳 陈察 孙懋 王仪 曾钧   郑岳,字汝华,莆田人。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主事。董天锡偕锦衣千户张福决囚,福坐天锡上,岳言

  • 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二十七·赵尔巽

      王杰 董诰 朱珪   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以拔贡考铨蓝田教谕,未任,遭父丧,贫甚,为书记以养母。历佐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宏谋幕,皆重之。初从武功孙景烈游,讲濂、洛、关、闽之学;及见宏谋,学益进,自谓生平行己居

  • 卷二十四·谷应泰

      ○河漕转运成祖永乐元年三月,沈阳中屯卫军士唐顺言:“卫河之原,出卫辉府辉县西北八里太行苏门山下。其流自县城北经卫辉城下,入大名浚县界,迤■抵直沽入海。南距黄河陆路五十余里。若开卫河,距   黄河百步置仓廒,受南

  • ●卷十一·黎庶昌

    「丙寅」同治五年,公五十六岁。正月,公在徐州营。初十日,专摺奏谢年终恩赏。派委刘松山率军督遣王团、刁团回山东原籍。十四日,驰摺奏酌拨现防徐州之马队二起,共计九百馀人,驰赴奉天省城,剿捕马贼,听候文祥调遣。附片奏调侍讲

  • 卷之五十二·佚名

    洪武三年五月己丑朔大将军徐达分遣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蕃而自将取兴元○宁国卫指挥佥事陈德成从征西蕃战殁干岷州 上命有司致祭厚葬之仍恤其家追赠德成指挥副使授其子千户○辛卯遣使访历代帝王陵寝初 上尝观宋太祖诏

  • 卷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六乾隆二十七年三月甲午朔谕陜甘总督杨应琚酌通新疆商贩上谕军机大臣曰永贵等奏称自回部荡平内地商民经由驿路及回人村落彼此相安台站回人又疏引河渠开垦田地沿途水草丰饶行旅并无

  • 志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七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选举一。○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 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 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其学校有

  • 卷一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三礼部六十二精膳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牲豆酒膳办其品数膳羞一诸司职掌一凡遇正旦圣节冬至或吉庆筵宴所用诸品膳羞酒醴并须提调光禄司供办若管待诸番国朝贡等使客并外夷来降土

  • 元年·佚名

    (乙亥)元年大明景泰六年閏六月閏6月11日○乙卯,世祖與右議政韓確、左贊成李思哲、右贊成李季疄、左參贊姜孟卿,自議政府進闕,與兵曹判書李季甸、吏曹判書鄭昌孫、戶曹判書李仁孫、刑曹判書李邊、兵曹參判洪達孫、參議楊汀

  • 卷八十三 春秋·黎靖德

      ◎纲领   春秋煞有不可晓处。〔泳〕   人道春秋难晓,据某理会来,无难晓处。只是据他有这个事在,据他载得恁地。但是看今年有甚么事,明年有甚么事,礼乐征伐不知是自天子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只是恁地。而今却要去一字

  • 卷二十三·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三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汶阳之田本鲁地而为齐所侵者二年以从晋伐齐而归我三年以齐不伏取而兴师焉今已七年矣又使之归齐何以处鲁鲁亦何以自处时季文子

  • 知实篇第七九·王充

    【题解】本篇是《实知篇》的姊妹篇。文中列举了十六个事例,进一步论述了知识来源于经验这一基本观点。王充在开篇即指出:“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他论述:“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

  • 第十一节 论进步·梁启超

    一名《论中国群治不进之原因》泰西某说部,载有西人初航中国者,闻罗盘针之术之传自中国也,又闻中国二千年前即有之也,默忖此物入泰西不过数纪,而改良如彼其屡,效用如彼其广,则夫母国数千年之所增长,更当何若。登岸后不遑他事,先

  •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太虚

    ──七年秋作──孔氏之门,有大学之道,将以亲民而先之以明明德。亲民者,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明明德者,修身也。故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修身、固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言之者。身者云何?盖心、意

  • 卷二十六·佚名

    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一者、诸佛身无失,二者、口无失,三者、念无失,四者、无异想,五者、无不定心,六者、无不知已舍,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慧无减,十一者、解脱无减,十二者、解脱知见无

  • 华严经感应略记·祩宏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略记》。佛教感应集。明袾宏辑录。一卷。记述印度和汉地从晋至元有关传持《华严经》的灵验感应事迹。分为二十八段,每段四字为题,如“双童现瑞”、“天地呈祥”等。所述事件大多未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