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

──七年秋作──

孔氏之门,有大学之道,将以亲民而先之以明明德。亲民者,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明明德者,修身也。故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修身、固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言之者。身者云何?盖心、意、知、物之大中和也。心者、神灵之元原;意者、志性之主宰;知者、灵明之功能;物者、觉受之体相。格物物格之格,当读如“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之格,格者、极至之义。极一切物之体相完成吾身,是谓格物物格;证明离舍吾身别无宇宙万物之体相,是谓致知知至;知至则志立性定而主宰不惑,故意诚;意诚则神清情和而元原不昧,故心正。知大学明明德之道,在乎由格物物格、致知知至、诚意意诚、正心心正而反诸其身。身之修、明明德之至善也。知大学亲民之道,在乎由修身身修、齐家家齐、治国国治而推之天下,天下之平,亲民之至善也。知大学明德亲民之终极地,惟在得止乎至善,更无他事,是谓格物致知,亦谓物格知至,亦即谓之知止。故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定、能静意之诚,能安、能虑心之正,总之则谓身修。能得者,家得其齐、国得其治、天下得其平也,故修诸其身无不得者。

然世人虽知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本,顾于修身之大原,往往瞢焉!或以纵身心之欲,极口体之奉,谓之修身焉──古之杨朱及今之边沁之快乐伦理学等是──。或以遵习俗之常,要浮伪之誉,谓之修身焉──此即孔子所谓乡愿──。或以严宪律之守,凛权责之分,谓之修身焉──此即今之所谓国民道德、公民道德等学派是──。或以践仁义之形,履忠孝之实,谓之修身焉──此若儒家──,或以专大神之敬,广博爱之怀,谓之修身焉──此若墨子、耶稣等是──。夫此之五家,去其初之二家,其后之三家,固未始非修身之道,然未知修身之原也。人莫不知将欲行远,不可不先备其资粮,将欲伐木,不可不先利其斤斧;乃将欲凝至道要德,而开物成物、厚生利用,翻于身心不为之缮治葆养焉,宁非惑欤!试问目失其明,耳失其聪,身失其刚柔,心失其灵悟,其质不存,所谓忠孝等等其将奚从而施乎?或谓学校则有体械之操练,社会则有水陆之运动,健康则卫其生,疾患则医其药,有何不足来此讥也?然之数者,仅能修治物身,且于物身亦未能完全修治也。不知身者固兼夫知身、意身、心身而言,统修乎物、知、意、心之全,乃得谓之修治其身耳。必焉调和其体气,融化其物欲,安固其情性,精浚其神灵,然后一身粹美,万事顺成。兹述其要于此,勤而行之,是在上士。(见觉社丛书第一期)

(附注)此下备述调身调息调心之修身法,以编入佛教救世主义,今略之。

  


猜你喜欢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玄奘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佚名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上·佚名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卷第十·费隐通容
  论建立国际合众国·太虚
  嘱累品第六十七·佚名
  卷十三·佚名
  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八·欧阳竟无
  观音义疏卷上·智顗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佚名
  卷之十五·别庵性统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六回 病女郁莲英惜才 杀差寇云龙遇救·萧晶玉

    且说这位郁氏,本系良家之女,乳名莲英,七岁上父母双亡,被一个族兄卖在长春院内。王婆见他聪明秀美,十分珍爱,经心抚养。长到十三四岁上,出落的貌似春花,神如秋水,习学的诸般技艺,交接的都是些名儒贵宦。花案头名,故有

  • 卷二十八·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八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杨素也有堂在城上画像尚存】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落构垂云荒郊蔓草茅【赵云云頺而下而落于空皆有垂之义黄鲁直诗云太史

  • 卷四百十一 列传一百九十八·赵尔巽

      李鸿章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父文安,刑部郎中。其先本许姓。鸿章,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洪秀全据金陵,侍郎吕贤基为安徽团练大臣,奏鸿章自助。咸丰三年,庐州陷,鸿章建议先

  • 卷三前赵录三·崔鸿

    刘聪中 嘉平四年春正月辛未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平阳地震崇明观陷为池水赤如血赤气亘天有赤龙奋迅而去流星起于牵牛入紫微龙形逶迤其光照地落于平阳北十里视之则有肉长三十步广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四·焦竑

      儒林   ◆儒林   東山趙先生汸行狀(詹桓)   徵士梁寅傳   □□陳謨傳(王時□)   □谷汪先生克寬行狀(吳國英)   唐豫傳(順德縣志)   劉觀傳(王時槐)   吳康齋先生與弼行狀(婁諒)   敬齋先生居仁傳(陸瑞家)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六·乾隆

      汉  世宗孝武皇帝  元鼎元年【应劭曰以得宝鼎故改元通鉴考异宝鼎得于四年六月而改元则于是年盖亦如】  【建元元先后来追叙之耳汉书因改元遂于元年误増得鼎一事考汉书武帝纪元鼎元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四年六

  • ●丙编·姜侠魂

    ◎辛亥武汉赤十字会日记十一月初六日。赤十字会会长张竹君女士,在张园演说云:余自九月初三起程,初七到汉。时值两军开仗。到埠时,船主宣言,北军现攻武昌,所有泊近汉口各轮,均须远离。船中搭客须即登岸,因该轮须退出六十里外云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正德十三年冬十月丁卯朔享太庙驸马都尉马诚代行礼○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差头目塔卜歹等各贡马贺 万寿圣节赐宴并金织衣彩叚等物有差○戊辰 上渡黄河○庚午升都督佥事张铭为都督同知万全都司都指挥使都勋为都督佥事皆

  • 徐冠南·佚名

    徐冠南先生小传徐先生名棠号冠南浙江桐鄕人少举于鄕成甲午科举人授内阁中书以纂脩会典书成加侍读衔旋以郎中改归户部签分山东清吏司行走在部时征集同志提倡教育曾创办会文学堂于都门管学大臣孙家鼐据以上闻传旨嘉奖又

  • 胡昌鹤·周诒春

    胡昌鹤 字九皋。年三十四岁。生于江西九江。父鼎梅。已婚。女一。初学于九江同文大学。光緖三十年毕业。得学士学位。任该大学教员。又任九江高等小学教员。及九江民立第一学校校长。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中央威斯

  • 大学集编卷下·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此谓知本【程子曰衍文也】此谓知之至也【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此章旧本通下章误在经文之下】间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

  • 卷三·刘逢禄

    名例第五隐元年:春,王正月。传: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注:文王,周始受命之王,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后王共之。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注:云天王者,时吴楚上僭称王,王者不能正而上自系

  • 卷七十八(鸠摩罗什译)·佚名

    △富楼那会第十七之二具善根品第四尔时佛告富楼那。菩萨摩诃萨发於大乘。常当修习亲近四法,则能具摄一切善法。亦能具足一切善根。何等四法。富楼那。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乘心。修习亲近行忍辱法。如是修行忍辱法时。如心

  • 碧岩录卷第二·圆悟克勤

      垂示云。佛祖大机。全归掌握。人天命脉。悉受指呼。等闲一句一言。惊群动众。一机一境。打锁敲枷。接向上机。提向上事。且道什么人曾恁么来。还有知落处么。试举看。  【一一】举黄檗示众云(打水碍盆。一口吞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智顗

    善根发第七  行者若能如是。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则于坐中身心明净。尔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应须识知。今略明善根发相。有二种不同。一外善根发相。所谓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宝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

  • 显扬圣教论 第五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五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一如是已说。九事净义今当说。颂曰诸论中胜论  亦善入瑜伽清净义应知  由具四净德论曰。此显扬圣教论。于诸论中最为殊胜。何者诸论。略有

  • 卷第四十一·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一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八代宗(豫肃宗长子)永泰元年九月。铸金铜佛像成。于光顺门率百僚致拜○十月吐蕃寇逼京师。命内出仁王经二辇送西明诸寺。诏不空三藏置百高座讲经。帝临

  • 卷第四十五·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五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青十五明州雪窦足庵智鉴禅师(青十五天童珏嗣)参翠山宗。宗问。道者为众竭力。不无其劳。窦曰须知有不劳者。曰尊贵位中留不住时如何。窦曰触处相逢不相识。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