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严经感应略记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略记》。佛教感应集。明袾宏辑录。一卷。记述印度和汉地从晋至元有关传持《华严经》的灵验感应事迹。分为二十八段,每段四字为题,如“双童现瑞”、“天地呈祥”等。所述事件大多未标明出处。不少内容为周克复的《华严经持验记》所采用。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华严经感应略记》全部章节目录

(1)华严感应略记目录
(2)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略记

猜你喜欢
  毗尼后集问辩·智旭
  孛经抄·佚名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佚名
  大方等陀罗尼经·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佚名
  华严经搜玄记·智俨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佚名
  宝行王正论·龙树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佚名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十八臂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戒消灾经·佚名
  佛祖统纪·志磐
  净度三昧经·佚名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道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维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维(701—761 ), 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 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

  • 《黄楼赋并叙》赏析和鉴赏·苏辙

    苏辙的这篇《黄楼赋》是属于散文赋的范畴。散文赋是继六朝骈赋和唐代律赋之后出现的新的赋体。论思想内容的深厚和艺术技巧的成熟,当推苏轼的《前赤壁赋》,然而,苏辙的《黄楼赋》却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宋代的散文赋中,也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四·苏天爵

    丞相兴元忠宪王(完泽) 丞相顺德忠献王(答剌罕) 平章鲁国文贞公(不忽木) 平章武宁正宪王(彻理) ○丞相兴元忠宪王(完泽) 丞相兴元忠宪王 卷四之一 王名完泽,土别燕氏。中统三年,以大臣子选侍东宫,遂拜詹事。至元二十八年,尚书省罢,拜

  • 卷一 大逆二十九案·丁耀亢

    一、隋炀帝大逆无道炀帝,名广,封晋王,隋文帝仲子也。初,文帝立太子勇,勇性宽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帝不悦。广伺术勇过,矫情饰诈,与勇相倾。帝性好节俭,每幸其第,广悉屏去美姬,以老丑者给事。衣服屏帐,改用缣素。故绝乐器之弦,尘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万历十六年六月癸丑朔原任吏部尚书严清奏谢存问报闻○命按察使丘浙知府杨沂周良贵致仕参政应存卓林偕春调用以吏科张鼎思劾其不职也○升遵化守备朱士元昌平游击○甲寅原任郧阳巡抚右佥都御史今逮问李材奏辩御史苏瓒论

  • ◎三小姐与汽车·吴虞公

    三小姐为某钜公之女公子。北京社会称之谓“交际界之花”。通国之人殆莫不闻其芳名者,风流倜傥,艳事争传。谈者谓朱三小姐之风貌实足以倾倒一时,愿为东床客者颇不乏人。三小姐不忍弃甲而就乙,复不甘拒乙而亲丙,殊觉左右为难

  • 卷四·萨囊·彻辰

    <史部,杂史类,钦定蒙古源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蒙古源流卷四 额纳特珂克土伯特蒙古汗等源流 由是汗降旨云承王皇上帝汗父之命驾驭天下十二强汗平定诸恶劣小汗有劳大臣官员等赞成大事今须养息身心自戊辰年起至丙戌年

  • 卷一百六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 朱批苖夀奏摺 雍正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廵察顺天永平宣化三府监察御史【臣】苖夀陶正中谨 奏为敬陈约束在屯旗庄事宜仰祈 睿鉴事窃照旗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三礼部四十二祭祀四陵寝【国初追封诸王及外戚坟附】熙祖陵在今凤阳府泗州蠙城之北洪武初尊号曰祖陵设泗州祠署置奉祀一员又望祭德祖懿祖二陵置陵户二百九十

  • 何焱森·周诒春

    何焱森 字伯述。年四十岁。生于广州。永久通信处。北京保安寺街三水会馆。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广东时敏学堂。光緖三十三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授举人。及内阁中书。农工商部七品小京官。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

  • 卷一○三·邱濬

    ▲定律令之制(下) 景帝中六年,诏曰:“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其减笞三百曰二百、笞二百曰一百,又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棰令。” 孝武即位,征发频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于是进张汤、赵

  • 卷三十一·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一    宋 卫湜 撰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郑氏曰此盖夏殷之祭名周则改之春曰祠夏曰礿以禘为殷祭诗小雅曰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此周四时祭宗庙之名孔氏曰自此至地者一节

  • 卷十五·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十五    明 胡广等 撰都人士之什二之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叶音亡】赋也都王都也黄黄狐裘色也【孔氏曰狐之黄者多】不改有常也章文章也周镐京也○乱离之

  • 答黄忏华问(七则)·太虚

    问一:“凝然真如不作万法”一语,见何论著?  问二:关于“三法印”之解释,以何书为最详?  问三:“明心见性”一语,为宗门所常用,心与性有何分别?  问四:恳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加以极简单之解释!  问五:恳以极简单之解

  • 为日本犯中国电告其国佛教徒·太虚

    日本全国佛教僧众信徒诸佛子公鉴:前数年尝见日本宗教信徒统计表,知近年日本佛教信徒激增至三千万以上,以超过日本全人口之半数。而向来蛰伏出林寺院中之中国佛教,近来亦渐普及群众。方幸在将崩溃之赤白帝国主义──以强大

  • 学易集·刘跂

    诗文别集。北宋刘跂撰。八卷。跂字斯立,斋号学易,东光(今属河北)人。挚之子。元丰二年进士,曾知彭泽、管城、蕲水,政和末以朝奉郎卒。有集二十卷,原本世久不传,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缀成编,诗四卷,有赋一首;古诗五

  • 全闽诗话·郑方坤

    诗话。清郑方坤编。十二卷。方坤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属福建)人。雍正进士,官兗州知府。博学多才,好网罗文献。著有《经稗》、《补五代诗话》等。此编荟萃闽(福建)人诗话,及其他有关于闽之诗。全书十二卷,计六朝唐五

  • 偏安排日事迹·佚名

    十四卷,不着撰人;接月排日记南明弘光朝事。考此书在谢国桢「晚明史籍考」并无著录,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有抄本,为一罕见之书。书用「纲目」体裁,自弘光帝即位至北狩一年期间,约有二百七十余日日有记事;且所记颇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