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德真经注

二卷。元林志坚撰。此书原题:“玄门开真弘毅大真人广陵仁斋林志坚注”。其书前有注序称此书撰于元至正甲午年 (1354)。历代注释 《道德经》者,或依汉河上公本,或依魏王弼注本,此书篇章次第及章名,均依河上公本。此书先辑部分经文作为经序。其经序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道之尊,德之贵;第二部分:天之道,利而不害;第三部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四部分:盖闻善摄生者;第五部分:治大国若烹小鲜。并阐述分列的原因,实不免牵强附会。此书以经解经,以正经注于正经下,较为直捷。如: “道可道非常道”,注为: “道法自然”;“名可名非常名”,注为:“道隐无名,无名天地之始”等等。然而,某些注释取舍不当,又有晦涩曲意之处,是其不足。后世学者认为此书以经解经实为首创。叙述直接,无零乱繁琐之嫌,一改自河上公、王弼以来注释纷杂之弊,“使人熟读玩味,自然解悟正经之玄妙” (见 《道德真经注》序)。如果再参照 《庄子》、《韩非子》、《淮南子》诸书加以注释,再少作分裂经文之举,则此书将更为完善。现存明 《道藏》

《道德真经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公笃相法·陈公笃
  重订产孕集·张曜孙
  修真秘录·佚名
  养生十三则阐微·佚名
  保婴撮要·薛铠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佚名
  外科精要·陈自明
  九天三茅司命仙灯仪·佚名
  黄庭遁甲缘身经·佚名
  皇极经世·邵雍
  金箓十回度人三朝转经仪·佚名
  慎疾刍言·徐大椿
  葬法倒杖·杨筠松
  玉皇经·佚名
  卫生易简方·胡濙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三古今体一百三十三首【辛巳五】孟夏有事太庙礼成撰日惟中朔协时逮正阳天经钦与祭世德永延昌僾见神容对骏奔宗子襄一湾引金水【先是  太庙沿明旧制戟门外有沟

  • 传陆游妾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传陆游妾,姓字不详。驿卒女,能诗。陆游纳之,半载后为陆妻所逐。存词一首。 ●生查子 传陆游妾 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 阵阵黄昏雨。 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传陆游妾词

  •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司马迁

    荆王刘贾者,诸刘,不知其何属初起时。汉王元年,还定三秦,刘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汉四年,汉王之败成皋,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脩武,深沟高垒,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项王军食。已而楚

  • 卷四十五 后燕録三·崔鸿

    慕容垂下 建兴元年春正月辛卯羣僚劝即尊号具典仪修郊燎之礼垂从之遂以晋太元十一年僭即帝位于南郊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元建兴署置公卿百官缮修宗庙社稷于中山立世子宝为太子以左长史厍傉官伟右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五·徐乾学

    违礼二居丧释服曲礼席盖重素不入公门苞屦极衽厌冠不入公门【防席盖者丧车盖也重素衣裳皆素遭丧之服也苞屦藨蒯之草所为齐衰屦也扱衽者亲始死则扱上衽也厌伏也丧冠厌帖无梁五服丧所着也熊氏云父之丧唯扱上衽不入公门冠

  • 史记集解卷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九恵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邓展曰汉约非刘氏不王如芮王故着令使特王或曰以芮至忠故着令也瓉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着令】昔髙祖定天下功臣

  • 《志摩日记》序·陆小曼

    飞一般的日子又带走了整整的十个年头儿,志摩也变了五十岁的人了。若是他还在的话,我敢说十年决老不了他&mdash;&mdash;他还是会一样的孩子气,一样的天真,就是样子也不会变。可是在我们,这十年中所经历的,实在是混乱惨酷得使

  • 叶旺、马云传·张廷玉

    叶旺,六安人,和合肥人马云同隶属长枪军谢再兴,担任千户。再兴叛敌,他们两人自拔前来归附。多次从征,累积功劳一并授予指挥佥事。洪武四年(1371),偕同镇守辽东。当初,元主北逃,辽阳行省参政刘益屯居盖州,与平章高家奴互为声援,保

  • 附錄·佚名

    ○誌文曰:於戲!恭惟我肅宗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諱焞,字明普,顯宗大王之適嗣,孝宗大王之孫。母妃明聖王后金氏,敦寧府事淸風府院君佑明之女也。王小字龍祥。孝廟嘗夢,明聖王后寢室,有物覆以衾,開視則龍也。孝廟

  • 卷二十五·郑玄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其岁时,今岁四时也。天地之会,建厌所处之日辰。阴阳之气,休王前后。○梦,本又作?梦,音同。厌,于琰反。王,于况反。)[疏]注“其岁”至“前后”○释曰:郑云“其岁时,今岁四时也”者,但天地之会,阴

  • 卷九十五 程子之书一·黎靖德

      (凡入近思录者,皆依次第类为此卷。)   近思录首卷所论诚、中、仁三者,发明义理,固是有许多名,只是一理,但须随事别之,如说诚,便只是实然底道理。譬如天地之於万物,阴便实然是阴,阳便实然是阳,无一毫不真实处;中,只是喜怒哀乐

  • 卷七·辅广

    <经部,诗类,诗童子问> 钦定四库全书 童子问卷七       宋 辅广 撰 荡之什三之三 荡 一章【荡荡与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之荡荡同言其广大而无有限量也荡荡上帝本自下民之君而今也疾威而多僻何哉此怨天之词也已下

  • 弘明集卷第四·僧祐

      何承天达性论颜光禄延之难。达性论  夫两仪既位。帝王参之。宇中莫尊焉。天以阴阳分。地以刚柔用。人以仁义立。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三才同体相须而成者也。故能禀气清和神明特达。情综古今智周万物。

  • 汉上易集传·朱震

    十一卷,宋朱震著。据书前《进书表》,此书之作始于政和丙申(1116年),完成于绍兴甲寅(1134年),历十八年而成。大旨以象数之学为主,多发明卦变、互体、伏卦、反卦、纳甲等说。为反对象数之学的讥诋。但魏了翁以为,《汉上

  • 神仙感遇传·杜光庭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号为题。所记故事虽为

  • 太玄八景箓·佚名

    《太玄八景箓》,早期上清派符箓,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内文提到此经乃元始天尊授金阙后圣帝君和无极道君,内载八景符箓。所谓八景者,即人身上中下三部各有八位真神,分别治理人身上中下三元之生

  • 仪礼集说·敖继公

    十七卷。宋敖继公撰。敖继公字君善,长乐(今广东五华县)人,后居吴兴(浙江乌程县)。宋咸淳进士,对策忤时相,竟归而不仕;入元,赵孟頫尝从其受业。敖继公邃通经术,动循礼法,官信州教授。《仪礼集说》成于1301年,书前有自序,称郑玄《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佚名

    三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薪,被黑蛇螫,苦痛之极,阿难白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咒,并诸神诸天诸佛菩萨名,及神咒,救之。与今流通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