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出 二相争朝

【凤凰阁】〔外上〕官居台鼎。广集众思同辅政。谩忧朔漠有王庭还惧朝端添憸佞。衷心耿耿保天府万载无倾。

〔谒金门〕愁脉脉。忍见塞鸿飞北。旁午羽书盈案积。闷怀堆几尺。不惮汗流终日。岂作中书伴食。朝内奸雄除不得。谁人同着力。我夏言志存报国。力恢河套。前日差曾铣督兵。幸他纪律严明。谋猷练达。可谓文武全才。争奈仇鸾这厮按兵负固。不肯相助。曾铣屡请援兵又被丁汝夔等以固守城池为辞。若再不救援。前功尽弃。想是严嵩怪我老夫执政。又忌曾铣成功。致令边将寝兵。英雄丧气。如何是好。今日特请老成部院商议。且看严嵩议论若何。〔副末〕礼部李爷都院周爷来了。〔小外末上〕

【窣地锦裆】〔小外〕边城尘土暗沧溟。勒石燕然未有人。〔末〕谩劳台阁费经纶。补衮分忧志可矜。

〔小外〕下官礼部尙书李本是也。〔末〕下官左都御史周用是也。蒙夏太师相招议事。不免进见。〔相见介外〕救时无善政。〔小外〕坐鎭有淸风。〔外〕愿借匡扶力。〔末〕同收击楫功。〔外〕二位请坐。〔小外末〕不敢。〔副末〕严爷到了。〔外〕请进来。

【菊花新】〔净上〕亲臣密迩佐明君。顺旨承颜称上心。边塞羽书闻。但幸中原平静。

〔相见介净〕下官有事来迟。仰祈恕罪。〔外〕介溪公释政而来。足纫盛情。〔净〕二位劳待了。〔小外末〕学生辈礼应伺候长者。〔外〕三位请坐。〔众〕吿坐了。〔净〕启太师。兵部丁汝夔。下官委他点盘军器。不得进见。望太师鉴原。〔外〕今日是他职分之事。也该来议。旣是介溪公有所委托。也罢了。〔净〕请问老太师有何见教。〔外〕介溪公。你还不知胡虏犯边。烽烟不息。督臣待救。帷幄无谋。皆我与你两人之罪。如何是好。〔净〕老太师。丑虏陆梁。自古有之。三皇不能化悔。五帝不能程督。故汉室和亲。唐家纳币。典午当衰。五胡云扰。靖康失计。二帝蒙尘。覩此虎狼之威。终是犬羊之类。今日之祸。必是枭悍守臣。不遵朝命。效甘延寿之开边。蹈冯奉世之生事。致使虏骑长驱。犬戎犯顺。然小丑盗弄潢池。终无能为也。为今之计。不过戒严将士。固守城池为上。若使恋战贪功。必致丧师辱国。何如明先王荒服之道。峻四夷出入之防为长。太师以为何如。〔外〕介溪公差矣。先王守在四夷。谓彼此各有界限。王者不治夷狄。谓华夷不可相侵。未闻中国沦丧。置而不较者。故石敬塘献地契丹。骂名万代。金国主捐燕蒙古。遗臭千年。况此河套一方。沃野千里。我祖宗披荆带棘。开创何难。到子孙束手闭门。委弃甚易。赤子苍头。悉为左袵。玉容粉面。尽被腥膻。迢迢古道积横尸。凛凛朔风飘怨血。此诚我臣子所不忍见闻者。秦襄仅春秋之一国。尙欲复九世之仇。贾谊为洛阳之少年。犹思系单于之颈。我和你旣事圣朝。忝为宰相。固宜灭此而后朝食。乃甘于丧师失地。天下后世。谓我等为何如人也。介溪请自思省。〔净〕太师。大抵建功立业。也要度德量力。赵有李牧。匈奴不敢近边。蜀有孔明。南人不敢复反。苟非其人。必难成事。况河套之失。咎在前人。今旣没于北虏。卽为朔漠之乡。得其人不足臣。得其地不足守。故牛僧孺不受悉怛。贾捐之请弃珠崖。古人所为。必有定见。我国家四海尽属版图。何在弹丸黑子。百万日增户口。那须屑尔苍生。若追踰垣之贼。必引斩关之盗。曾铣白面书生。未闲军旅。前旣轻为以取其败。岂可重发而丧其功。以下官处之。先斩曾铣。靼虏自退。〔外怒介〕严介溪。你如此说。南朝可谓无人矣。大抵子不能为亲承家。卽为不孝。臣不能为君开国。卽为不忠。故献纳二字。富弼强争。睢阳一城。张巡死定。忠臣贤将。何代无之。顾用与不用耳。道济若存。胡马岂容南牧。李纲见用。赵家岂至北辕。若中有忌功之臣。则外无建奇之将。卢■〈木巳〉用而怀光叛。秦桧相而岳飞死。岂非孤忠被诬之故与。今曾铣有乐羊子之忠。不免谤书一箧。仇鸾有姚令言之悍。反加锡命三章。忠邪莫辨。用舍不明。时事可知矣。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必再议。〔净〕太师且不要发恼。自古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皇上久厌兵革。方与邵眞人修延熙万寿淸醮。太师要兴兵。先已逆天了。〔外怒立介〕二位。看他言语。就见心迹。正所谓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皇上修眞打醮。必自小人导之。你就是个闭门修斋的王钦若了。〔净〕这是圣意。与我何干。我不打紧。你且不要谤毁圣上。

【北端正好】〔外怒介〕恁说是俺谤毁明君违了天命。不知是那一个谄佞公卿。把君权侮弄干纲紊。间沮了忠勋。俺这裏兀登登按不住心头忿。〔小外〕老太师且息怒。〔外〕劾微忱拚死捐生。做不得拂须参政。俺待要对天朝明讯于君听。

〔净〕我与你同为宰辅。只是未达一问耳。也不要太欺侮人。

【倘秀才】〔外〕俺这裏持身刚正。你说甚么太欺人。谁知是你们作衅。俺和你矢天日辨个忠诚。〔末〕老太师此心。表表可见。〔外〕俺待学会澶渊提着过河兵。俺待学擒元济安着淮蔡民。祇为那金瓯破损。你不救那曾铣呵。却不道把檀道济坏了长城。〔小外〕足见老太师忧君为国之心。〔外〕俺只是一心分破了帝王忧。两条眉锁江山恨。祇看俺的雪鬓星星。

〔净〕你是忠臣。我到是奸臣。〔外〕还说不奸。

【滚绣球】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呑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你是个老秦丞再生。奸佞。私寝边兵。迎合着君王性。何异那守天雄束手无门。〔末〕老太师且息怒。严太师必无此心。〔外〕则敎你一时富贵如朝露。万古奸回遗臭名。仔细评论。

〔净〕罢罢。我自去了。让你忠臣多做几年。要为匿怨求名士。且做吞声忍气人。〔下外〕南渠白川二公。你看这奸雄竟自去了。我明日亲自而君。先除奸佞。然后行师。〔小外〕老太师。自古道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忍耐些罢。〔末〕老太师。二虎不共斗。相如所以屈廉颇。两贤不相戹。王浚所以让王浑。还是愼重为上。〔外〕二公晓得我平生刚介。倘有不虞。何惜一死。

【煞尾】我夏言呵。猛拚舍着残生命。不学他腼觍依回苟禄人。接踵奸雄与日增。翘首边尘何日淸。怕听嘶风胡马鸣。忍见中原战血腥。谁犯龙颜愿剖心。谁向燕山去勒铭。追想高皇万苦辛。可惜了二百年的基业无人整。呀。将俺赤惺惺的一片丹心化成灰烬。

〔外〕筹边无计问如何。

〔小外〕忠佞由来是两途。

〔末〕酒逢知己千锺少。

〔合〕话不投机半句多。

猜你喜欢
  马光祖·唐圭璋
  附录 《批本随园诗话》批语·袁枚
  ◆揭经历佑民(旴里子集)·顾嗣立
  第卅五折 岳庙进香·冯梦龙
  ●瑶峰集附录·王尔烈
  丁集第二·钱谦益
  品令·徐志摩
  二集卷七·乾隆
  卷416 ·佚名
  卷57 ·佚名
  高氏三宴诗集诗后·高正臣
  卷三百三十二·曹学佺
  鸣盛集附录·林鸿
  卷八百三十四·佚名
  附录·龚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李文蔚

    (李长者引行钱上,云)安排酒果临歧路,暂别贤明慷慨人。小生李思中是也。自去岁酒席中论言,赍发贤士问卜,不想果遇仙师授教,得兵书三卷。贤士晓夜温习,将兵甲之策,尽皆看彻,拣取今朝吉日良辰,要投于任贤之处,进取功名。比及贤士先

  • 卷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寇莱公集荆南秋望西风吹户牖独自客荆蛮积水浮秋汉防阳淡逺山蝉稀疎叶尽雨歇片云闲何日忘簮绂深居石室间江上送别浪叠春江逺树防落花风雨共凄凄愁人此际肠

  • 第十二歌 十八岁姐倪结识十六岁格郎·刘半农

    十八岁姐倪结识十六岁格郎,对门姐倪来抢行:“你有郎勿晓得我呒郎苦,大熟年成也有隔壁荒。”抢,平读。行,读如杭。抢行谓同业相竞,此言争爱。

  • 卷二百八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一 陶安 送吕经历 姑孰古蕃翰溪山绕城郭出镇遣重臣分符荷侯爵黄堂清昼闲莲香蔼宾幕美兹南土彦声名素昭灼嘉言吐清婉奇捜

  • 白居易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

  • 卷一百六十六·第一百一十九·职官六·脱脱

        ◎职官六   ○殿前司 侍卫亲军 环卫官 皇城司 三卫官 客省引进 四方馆 东西上阁门 带御器械 人内内侍省 内侍省 开封府 临安府 河南应天府 次府节度使 承宣观察防御等使   【殿前司】都指挥使、副

  •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春正月。癸酉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记注  ○遣官祭太庙后殿。早事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

  • 一一六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续得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一一六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续得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山东巡抚臣徐绩、山东学政臣李中简跪奏,为奏闻事。恭照钦奉谕旨,勅令访求历代遗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无论刊本抄本,汇收备录,开具目录奏明。钦此。钦遵

  • 元伟传·令狐德棻

    元伟字猷道,河南洛阳人。是魏国昭成帝的后代。曾祖父元忠,任尚书左仆射,封城阳王。祖父元盛,任通直散骑常侍,封城阳公。父亲元顺,任左卫将军,跟随魏孝武帝西迁,授中书监、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封濮阳王。元伟自幼好学,风度文

  • 卷之一百三  日本國考略(明)薛俊 撰·邓士龙

    日本國考略 (日本國考略,一卷,明薛俊撰。薛俊,字梓山,浙江定海人,官至常州司訓。按本書各卷均不載撰人名氏,惟是篇著錄。) 薛俊 纂述 金陵王文光增補重刊 日本國考略 日本國考略補遺 ●日本國考略  王者之於夷狄,疏而不戚

  • 楚王飨晏子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食第十一·晏婴

    景公使晏子于楚,楚王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并食之,楚王曰:“当去剖。”晏子对曰:“臣闻之,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今者万乘无教今,臣故不敢剖,不然,臣非不知也。”

  • 仲春纪第二·吕不韦

    仲春一曰: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包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鹰化为鸠。天子居青阳太庙,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

  • 第七章 1·辜鸿铭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辜讲孔子说:“我传承古老的真理,而没有衍生出任何新的理论。我洞悉古老的东西,并热衷研究古代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敢于自比前辈彭老先生。”辜解孔子通过《中庸》说:“夫孝者,善

  • 原名·章太炎

    《七略》记名家者流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孙卿为《正名》篇,道后王之成名,&ldquo;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rdquo;。即礼官所守者,名之一端,所谓爵名也。庄周曰:&ldquo;《

  • 佛本行经度宝称品第十八·佚名

    久无央数劫,所积得善本。逮得昔所愿,先以授五人。犹如事火祠,得酥益增炽。佛炎超逾彼,光明靡不照。已出五道渊,寻便度五人。始与五沙门,德力胜五根。佛如满月现,与诸弟子俱。犹如五明星,与月俱游处。时波罗奈城,有大长者子。性

  • 六 集·佚名

    第一之五十第一 应请品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言:&ldquo;唯然,大德!&rdquo;世尊曰&mdash;&mdash;二&ldquo;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是

  • 张三丰先生全集·张三丰

    道家养生学著作。明代张三丰撰,清代汪梦九辑,李西月重编,八卷。集中收录张三丰多种传记资料,对研究张三丰及其流派有一定价值。此外多为道论丹词,主要有:《大道论》、《玄机直指》、《道言浅说》、《玄要篇》等。其中《大道

  • 十力经·佚名

    一卷,唐勿提犀鱼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