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631_1 【旅泊吴门】张贲    一舸吴江晚,堪忧病广文。鲈鱼谁与伴,鸥鸟自成群。   反照纵横水,斜空断续云。异乡无限思,尽付酒醺醺。    卷631_2 【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张贲  
- 王尔烈字仲方辽阳人乾隆辛卯进士 【 清秘述闻】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少承家训性行纯静笃于孝友尤工书法至今推为辽城第一书家由乾隆癸酉拔贡辛卯进士廷试二甲一名授编修累迁内阁侍读嘉庆元年预千叟宴蒙御赐诗一章并集 
-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二目録【六十二字】渔家傲晏殊【十三首】范仲淹欧阳修【二十七首】王安石【二首】张先苏轼【五首】苏辙陈师道李之仪毛滂【三首】朱服晁冲之葛胜仲 
- 生平简介 王昌龄( 698— 约757 ),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 734 )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 列传八邱逢甲列传吴、徐、姜、林列传吴彭年列传唐、刘列传邱逢甲列传邱逢甲,字仙根,又字仲阏,彰化翁仔社人,后隶台湾。社处大甲溪之旁,土番部落也,粤籍居之,故其俗尚武负气;而逢甲独勤苦读书,年十三入泮。时吴子光设教吕氏之筱 
- 唐之后为五代,曰梁、唐、晋、汉、周,递兴递亡,总不过五十余年。当是时,干戈日寻,海内分裂,称帝建国者,十有余姓,而皆窃据僭号,非大命真主,至宋太祖始统一之。太祖在周时领归德军,起于宋地,遂以宋为有天下之号。这书记宋家一代的事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明 杨士奇等 撰守成汉惠帝时曹参为相国子窋为中大夫帝恠参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 
-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宸藻一【诏 谕】恩诏诏曰朕五十余年上畏下惧以敬以诫覃思上理且以一心对越上帝未尝瞬息稍懈赖旻穹之孚佑祖宗之?庇迩来国家蓄积有余民间年岁颇丰朕以凉德勉思列圣体大顺公虑患操心 
- 周纪显王纲 庚辰,二十八年,魏伐韩。齐伐魏以救韩,杀其将庞涓,虏太子申。目 魏使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 
-  【原文】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元勇也。” 【注释】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读解】 应该见义勇 
-  【原文】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鲜(xian):少。(3)与:同“钦”,语气词。 【译文】 有子说 
- <经部,书类,融堂书解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十八宋 钱时 撰君陈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君陈犹言君奭当有国故曰君也东郊先儒谓指下都以愚观之殆不然成周者洛邑也王城下都之总称也洛之北为王城洛之南 
- 首当先述朱子之集理学之大成。理学在北宋,惟伊洛程门有其传。及至南宋,所谓理学传宗,同时亦即是伊洛传宗。朱子亦从此传统来。但至朱子,乃始推尊濂溪,奉为理学开山,确认濂溪之学乃二程所自出。吕希哲原明尝谓二程初从濂溪游 
- 禅师名德普。绵州蒲氏子。少尚气节。博观有卓识。见富乐山静禅。师合爪作礼曰。此吾师也。静与语奇之。携归山中。阴察之。其作止类老头陀。静曰。此子赋性豪纵。不受控御。而能折节。杵臼炊爨间。以事众为务。是为希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慈品第六  贾人行旷野  饥渴于厄道  导师救护之  将至水果处  以无为之道  消灭诸垢毒  积安得等心  稽首佛世尊  本船在巨海  向鱼摩竭口  其船入鱼腹  发慈以济之   
- 疏。第二明中后九支者。亦可言十义如前说。隐现行识即言九耳。下当广明疏。然论兼结文总分三段者。其结一文。即疏科经。即前具足诸苦观初。以约十二缘明苦故。总科云文分为二。先别明缘相。后如是众生下结成妄苦。就 
- 诗文别集。元黄溍著。四十三卷。其中初稿三卷,续稿四十卷。据卷前贡师泰序,可知初稿三卷为黄溍登科前所作,由危素编次;续稿四十卷,为登科后所作,由门人王袆、宋濂编次。初稿卷一、卷二为诗,卷三为文;续稿前三卷为诗, 
- 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列迦叶毗部别解脱戒之本条者。[囗@又]一切戒经之通名。智度论二曰:‘解脱戒经,即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