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万寿盛典初集卷一

宸藻一【诏 谕】

恩诏

诏曰朕五十余年上畏下惧以敬以诫覃思上理且以一心对越

上帝未尝瞬息稍懈赖

旻穹之孚佑

祖宗之?庇迩来国家蓄积有余民间年岁颇丰朕以凉德勉思

列圣体大顺公虑患操心敷景运於休期弘基业於光显夙夜冰兢宵旰靡遑屈指春秋年届六旬矣览自秦汉以下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朕之虚薄良深歉仄何敢少有倦怠有负孜孜图治之初心况在位久者始勤终忽往往不能垂令名於後所以乾惕之怀弥殷深危之念愈切兼之承平岁久幅员日广户口渐增风俗益薄朕与臣邻夙夜在兹以刚健中正惇大成裕谦尊有终持盈保泰犹恐未能岂自满假少有逸豫朕以天下为心天下当亦体朕之衷各矢荩诚皆敦孝敬型仁讲让守己奉公务勤职业官僚胥劝人士奋兴使遐迩之均被小大之咸周以享昇平之福此非朕之德乃

天地

祖宗之赐今朕式慰中外臣民之请博考典礼大沛膏泽用称朕跻世於仁寿之至意所有应行事例开列於後【以下诸款俱未载入】於戏锡民以福为皇极得寿之徵御衆以寛乃万国咸宁之本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谕户部

朕恭膺

天眷只承

列祖鸿庥统御万方子育兆庶厪怀至治宵旰靡宁幸际海宇同风边隅向化遐迩中外帖然衽席之安者是皆仰荷

天地

祖宗福佑之所致也方朕八龄践祚之初

太皇太后问朕何欲朕对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迄今五十年矣惓惓此心未尝一日少释每见民为邦本勤恤为先政在养民蠲租为急数十年以来除水旱灾伤例应豁免外其直省钱粮次第通蠲一年者屡经举行更有一年蠲及数省一省连蠲数年者前後蠲除之数据户部奏称通共会计已逾万万朕一无所顾惜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於百姓将安施乎朕每岁供御所需槩从俭

约各项奏销浮冒亦渐次清厘外无师旅饟馈之烦内无工役兴作之费因以历年节损之储蓄为频岁涣解之恩膏朕之蠲免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恃此经画之有素也比来省方时迈已历七省南北人民风俗及日用生计靡不周知而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繁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朕洞瞩此隐时深轸念爰不靳敷仁用苏民力明年为康熙五十年思再沛大恩以及吾民原欲将天下钱粮一槩蠲免因衆大臣集议恐各处需用兵饷拨解之际兵民驿逓益致烦苦细加筹画悉以奏闻故自明年始於三年以内通免一周俾远近均沾德泽直隷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各巡抚及府尹所属除漕项钱粮外康熙五十年应徵地亩银共七百二十二万六千一百两有奇应徵人丁银共一百一十五万一千两有奇俱着察明全免竝历年旧欠共一百一十八万五千四百两有奇亦俱着免徵其五十一年五十二年应蠲省分至期候旨行民间旧欠既经豁免嗣後每年额徵钱粮务如数全完傥完不及额或别有亏空托称民欠则负国甚矣即责令督抚以下官员偿补仍从重治罪夫地方大吏以及监司守令皆与吾民谊均休戚者也诚克体朕孳孳保赤之怀实心爱养力杜侵牟朘削则闾阎咸得衣食滋殖无有失所而为官吏者亦身名俱泰岂非昇平乐利之盛事欤尔部移文各督抚谕旨到日即刋刻颁布徧示穷檐令咸知悉特谕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初三日

谕户部

朕诞膺大统抚育寰区夙夜孜孜不自暇逸凡以为民也勤图利济休养安全即无水旱之虞时布寛仁之政蠲租除赋务使遐方率土无不均沾或值雨阳偶愆出帑发粟多方赈恤其有益於吾民者靡勿备举而亟行之朕殷恳周详之至意前四十九年所颁谕旨申晰甚明原欲将五十年天下钱粮通行蠲免以诸臣集议恐需用兵饷拨解之际兵民驿逓益致烦苦故自五十年为始三年之内全免一周除将直隶奉天等九直省康熙五十年地丁钱粮一槩蠲免及历年旧欠钱粮一并免徵外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各抚属除漕项外五十一年应徵地亩银共八百四十万四千两有奇人丁银共一百二十万八千一百两有奇着察明全免竝历年旧欠共五十四万一千三百两有奇亦俱着免徵其五十二年应蠲省分至期候旨行民间旧欠既经豁免嗣後每年额徵钱粮务如数全完傥完不及额或有亏空托称民欠即责令督抚以下官员偿补仍从重治罪该督抚须实心力行期副朕惓惓爱民之意如有指称事故侵欺科派事发之日必严行究治谕旨到日徧示城郭乡村深山穷谷咸使知悉尔部即遵谕行特谕康熙五十年十月初三日

谕户部

朕宵旰孜孜勤求民瘼永惟惠下实政无如除赋蠲租除每岁直省报闻偶有水旱灾伤照轻重分数豁免正供仍加赈恤外将天下地丁钱粮自五十年为始三年之内全免一周使率土黎庶竝被恩膏除将直隷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各直省康熙五十年五十一年地丁钱粮一槩蠲免历年旧欠钱粮一并免徵外所有江宁安徽山东江西各抚属除漕项外五十二年应徵地亩银共八百八十二万九千六百四十四两有奇人丁银共一百三万五千三百二十五两有奇俱着察明全免其历年旧欠银二百四十八万三千八百二十八两有奇亦竝着免徵计三年之内总免过天下地亩人丁新徵旧欠共银三千二百六万四千六百九十七两有奇各该督抚务须实心奉行体朕轸念民生至意如有侵欺隐匿使惠不及民借端科派者督抚严行察参督抚失察事发之日亦严加究治谕旨到日立即徧示城郭乡村咸使知悉尔部即遵谕行特谕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三日

谕礼部

朕御极以来惟欲万国乂安上则敬

天法

祖下则垂令名於後世孜孜然以致须髪尽白心血耗散历尽忧勤荡平险阻自古帝王在位不久享年不遐者论者往往归於别故而未谅帝王实不胜其难实不堪其劳忧惧所迫以致短祚也朕反覆思维帝尧固辞华封之祝必似朕临莅年久之君方能知圣人言之有实也余则断不能知矣朕本凉德惟赖

考得国之正积福之深在位五十余年寿届六十今忧劳倍增血气渐惫惟恐愈久而力不支愿不遂以至不全终始一世勤瘁俱属徒然朕惟惕厉而已竝未留心祈求甲子之周也览礼部请旨之奏悉系虚文无有实际朕惟愿臣清子孝兄友弟爱人人皆读正书勉尽职业国安民治盗贼宁息各以血诚实意为朕六袠庆祝朕

即嘉纳此外仪文朕无所嗜亦无所好这所奏不准行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十九日

谕吏部尚书管仓塲事务富宁安户部侍郎塔进泰噶敏图

朕今日自畅春园来询问米价云比往年稍贵缘今岁天下各省人民来集者甚多米价故较往年翔贵现今仓内米数充足先发一万石照时价减粜则来集人民可以贱价得米而京城米石又得盈余於民生大有裨益若一万石不敷再发一万石粜卖亦止需米二万石而已尔等将价值定议具奏即发米自明日初一日粜起至月终止特谕康熙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谕王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

朕昨进京见各处为朕六十寿庆贺保安祈福祝延者不计其数朕实凉德自觉愧汗从来帝王之治天下罔不以民生为念若为一已之私即不能扩而充之矣朕若先知必令止之今已成矣难毁衆志夜来思之达旦朕所以为天下万国苍生之主者万姓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若能祈祷雨阳时若家给人足则朕安寝饱食可以却病延年此朕之求福非有妄想也传之各处凡有祝延者必求雨阳时若万邦咸宁为先朕己老矣有若无实若虚夙夜匪懈履薄临深之念与日俱增岂敢自有满假乎特谕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一日

谕南书房翰林

朕闻各省为祝万寿来者甚衆其中老人更多皆非本地人时届春间寒热不均或有水土不服亦未可知尔等即传与汉官等傥有一二有恙者即令太医院看治务得实惠以知朕爱养老者之至意特谕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八日

谕南书房翰林

各省祝万寿老人俱於十七日在西直门外本省龙棚下齐集接驾十八日齐至前朝外听礼部指地方行礼行礼後若再至龙棚恐城门拥挤老年之人实有未便况十七日朕进宫时经过各省龙棚诸老人已得从容瞻仰十八日行礼後诸老人不必再至龙棚下接驾尔等传与各省汉官徧谕各省老人知悉特谕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谕大学士温达等

今岁天下老人为朕六旬大庆从数千里匍匐而来如何今其空归欲赐伊等宴然後遣回着查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汉人大学士以下民以上年逾六十五岁者奏闻在本月二十二三两日拟定一日赐宴预为奏闻便於备办内有艰於动履不能前来者听其勿来能来者俱令其来即不能来者应得分例朕必另行颁赐诏内有恩赐老人一款凡在恩赐款下者於各名下注明已在恩赐之列至於奴仆不在所查数内今时令渐暖赐宴後即令伊等各回原籍耕种再查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以至包衣佐领下不论官员闲散人等年七十以上老妇奏闻俟老人赐宴後再定一日送至

皇太后宫赐宴内有艰於动履不能前来者听其勿来能来者俱令其来若有贫乏不能来者着各该管处协助车马使之前来俱开真实年岁不可揑报特谕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七日

谕宗人府

王以下至宗室子孙内年二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人品聪慧能备衣服者拣选六七十人送至朕前以备授饮老人使令朕之子孙亦皆????出青带之人一员不用特谕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七日

谕大学士温达等

年老诸大臣内於

世祖章皇帝时居官者惟宋荦田种玉而已今年齿老迈虽闲居林下朕覩之不禁轸恤宋荦现有尚书品级在身田种玉着给与工部尚书衔俱准给诰封宋荦田种玉着酌加宫保以示朕不忘耆旧之至意特谕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谕各省老人

书称文王善养老者孟子云七十者非帛不煖非肉不饱帝王之治天下发政施仁未尝不以养老尊贤为首务近来士大夫只论做官之贤否移风易俗之效验所以不暇讲究孝弟之本心朕因今日之会特宣此意若孝弟之念少轻而求移风易俗其所厚者薄而其薄者厚矣尔等皆是老者比回乡井之间各晓谕邻里须先孝弟傥天下皆知孝弟为重此诚移风易俗之本礼乐辞让之根非浅鲜也昨日甘霖大沛四野沾足朕心大悦尔等毋误农时速回本地特谕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万寿盛典初集卷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等·脱脱
  卷三十一 前燕録九·崔鸿
  卷八 顺帝·王夫之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八·王祎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七·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一·佚名
  ●蜀轺纪程·文祥
  二百七十四 管理淮安关务年希尧陈明接奉江宁织造曹(兆页)口传谕旨摺·佚名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郗鉴传·房玄龄
  卷三十九·雍正
  南史识小录卷五·沈名荪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镜卷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八 明 陆时雍 编 初唐第八 张九龄【本传云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登进士第拜校书郎玄宗在东宫举天下文藻之士亲加策问九龄对策高第开元中选中书舍人後出为桂州都督充岭南按察使召入累

  • 卷七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四徐铉赠泰州椽令狐克已【文公曾孙】念子才多命且奇乱中抛掷少年时深藏七泽衣如雪却见中朝鬓似丝旧德在人终远大扁舟为吏莫推辞孤芳自爱凌霜处咏取文公白菊诗送荻栽与秀才朱观羡子清

  • 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三·赵尔巽

      ◎文苑三   ○张澍邢澍 莫与俦子友芝 陆继辂从子耀遹 彭绩 洪颐煊兄坤煊 弟震煊 邓显鹤万希槐 周济陈鹤 徐松沈尧 陈潮李图 李兆洛承培元 宋景昌 缪尚诰 六承如 钱仪吉从弟泰吉包世臣齐彦槐 姚椿顾广誉 张鉴杨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弘治元年九月辛酉朔翰林院检讨杨时畅丁忧眼阕复除原职○壬戌总督漕运兼巡按凤阳等处左副都御史秦纮奉例考察请黜老疾等官凤阳府知事王英等八十四员吏部覆奏从之○降狭西都指挥佥事康永为西安卫指挥使不得管军管事坐守

  • 二百六十四 江宁织造曹(兆页)请安摺·佚名

    雍正二年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 朱批: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

  • 一一 寿先生·周作人

    覆盆桥寿家,即是三味书屋,前清末年在绍兴东半城是相当闻名的。寿先生名怀鉴,字镜吾,是个老秀才,以教读为生,他的书房是有规矩而不严厉,一年四节,从读《大学》起至《尔雅》止,一律每节大洋两元,可是远近学生总是坐满一屋的。说也

  • 卷二十九刑法志三·黄遵宪

    第二章违警罪公判在违警罪裁判所所应受理者:一,书记局从检察官之求请而发传唤状于被告人者。二,因预审判事或上等裁判所判决宣告移转于本管者。第三百二十一条,上等裁判所谓初认为轻罪,即经审判更认为违警罪,移之本管裁判所

  • 梁师成传·脱脱

    梁师成字守道,聪慧狡黠熟习文法,稍稍知道一点写作,开始隶属于贾详的书艺局,贾详死,他得以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库,负责出外传道上旨。政和间(1111~1118),受皇帝恩宠,把名字写入进士的名籍中,逐渐升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朝廷建

  • 鬼谷子提要·王诩

    〈臣〉等謹案鬼谷子漢志不著録隋志縱横家有鬼谷三卷註曰周世隠於鬼谷玉海引中興書目曰周時髙士無鄉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隠自號鬼谷先生蘇秦張儀事之授以捭闔至符言等十有二篇及轉丸本經持樞中經等篇因隋志之説也唐志卷數

  • 卷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狐白裘狐青裘【豹褎】黄衣狐裘詩曰羔裘逍遥狐裘以朝

  • 七、赵州洗钵·慧开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有省。   无门曰: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者僧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颂曰:只为分明极,翻令所

  • 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上并序·佚名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  僧伽罗刹者。须赖国人也。佛去世后七百年。生此国出家学道。游教诸邦至揵陀越土。甄陀罽腻王师焉。高明绝世多所述作。此土修行大道地经其所集也。又著此经宪章。世尊自始成道迄于沦虚。

  • 卷第九·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九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世品第三之二当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状如何。颂曰。此一业引故  如当本有形本有谓死前  居生刹那后论曰。若业能引当所往趣。彼业即招能往中有。故此中有若

  • 云卧庵主书·晓莹

    十一月七日。丰城曲江感山云卧庵主晓莹上状问讯径山遁庵无言首座禅师友兄。日者。禋兄居上蓝。时蒙以函翰附其递至。展绎真旨。开慰之深。何啻执热而濯清风。第以相望阔远。殊乏雅便。无繇略具禀报。可胜媿怍。唐顾况

  • 朝花夕拾·鲁迅

    散文集。鲁迅著。原名《旧事重提》。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收有1926年在北京和厦门写的散文十篇,曾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鲁迅在编集时作了《小引》和《后记》各一篇。这些作品都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回

  • 消摇墟经·洪应明

    消摇墟经,明初道士洪自诚编撰。二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又名《仙记》,乃道教神仙人物传记。作者从有关道书仙传中选取六十三位神仙人物,略记其玄言轶事,所收人物上起老君,下至明初张三丰,皆为逍遥物外之仙人。

  • 学山诗话·夏敬观

    “方略新奇古未闻,黄中编入羽林军。汉中米贼全烧堞,帐下萧娘(原注:粱临川王宏)尚册动。碣石夜飞键户牝,玉河朝罨入烽云。檀萝蚁斗南柯内,肉搏三旬未解纷。”“漫长将成八月凶,既非横策又非纵。国书祈请三牛耳,(原注:羚国电三与俄

  • 储光羲诗集·储光羲

    诗集。唐储光羲(707—约760)撰。五卷。光羲,族望兖州(今山东曲阜)籍贯润州延陵(今属江苏)。开元进士。曾任微官,退隐终南。后复出,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受伪官,乱平下狱,贬死岭南。原有文篇赋论凡七十卷,乃其子储溶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