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780_1 【春台晴望】郑蕡    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迁莺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卷780_2 【天骥 
-   中兴诸贤诚斋品藻中兴以后诗见第二卷诗评类   诚斋白石之评   杨诚斋序千岩摘稿,云余尝论近世之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之所畏者。姜白石诗稿自序云:尤延之先生为余言,近世 
- 臧懋循,字晋叔,号顾渚,长兴人,万历庚辰进士。所选元人杂剧百种二十卷,元一代之曲借以不坠,快事也。尝云,“曲自元始有南北,各十七宫调,而《北西厢》诸杂剧无虑数百种,南则《幽闺》、《琵琶》二记而已。自高则诚《琵琶》,首 
-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五言律】元张师鲁题刘氏嘉秀园我爱刘氏园缓步寻芳蹊晚桃弄碧色春桂生丹荑茶鼎雨声沸酒壶禽语提欣然一笑赏有句为君题送胡夀卿之歙县吾忆新安路溪明山更竒半开金菡蓞不卷翠涟漪耕织乡无盗弦歌 
-    观剧诗                 文武解元   双娶            翻衣   大禹治水小说           樊哙排君难戏   斩貂蝉  & 
- ○西域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 
- 目录华武仁第一篇 东周策1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由于人性中的黑暗和贪婪,残酷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在对付那些黑暗事物和的物时,我们一定要当机立断、杀伐果决。国与国之间无道德仁义可言,该用暴力时说要用暴力,该用计谋时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田赋考【三】田赋之制雍正元年谕户部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倘遇荒歉民食维艰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惟开垦一事於百姓最有裨益但 
-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七	朱批蒋泂奏摺	山西按察使【臣】蒋泂谨	奏为	圣主精诚格	天通省雨泽普沾事窃【臣】於本年四月十二日抵任後即行查各属晴雨日期据陆续 
-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七嘉礼太和殿筵燕之礼恭遇皇帝万夀圣节元旦及大庆典豫日礼部疏请举行筵燕领侍卫内大臣奏请命进酒大臣既得防乃徧布诸司供备届日尚茶庀茶尚膳庀御馔 
-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一宋 徐天麟 撰乐上乐舞汉兴乐家有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但能纪其铿枪鼓舞而不能言其义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太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神之乐也皇帝入庙门奏永至以为行步 
- 明 马明衡 撰周书泰誓此篇书序以为十一年观兵十三年防孟津通以文王九年数之为十一十三蔡传深辨其非而以经文为主经云惟十有三年春即为武王即位之十三年也夫虞芮质成西伯受命称王此司马迁不达理道之舛后儒因祖其说孔 
- 禅师名道隆。不知何许人。至和初。游京师。客景德寺。曰纵观都市。归尝二鼓。谨门者呵之不悛。一夕还不得入。卧门之下 仁宗梦至景德寺门。见龙蟠地。惊觉。中夜遣中使。往视之。乃一僧熟睡已再鼾。撼之惊矍。问名字 
- (一三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住阿练若处,寂灭修梵行。日常食一食 
-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二(居士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琝茶财食自长闻法悟解一·郁伽见佛其醉自醒受戒以妻施人二·鱼身得富缘三·阇梨兄弟以法获财终不散失四  ·居士子大意以求明珠五琝茶财食自 
- 诗文集。明柯潜(1423—1473)撰。二卷,补遗一卷。潜字孟时,号竹岩(一作喦)。莆田(今属福建)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邃于文学,性高介。为学士时即于院中构清风亭,植柏两株于后堂,人称为柯亭学 
- 「黄遵宪」诗词全集、诗集(33首全) 
- 一卷。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倡和诗。黄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又字细遵,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著有 《易象正》、董养河生平履迹待考。著有 《罗溪阁诗》。叶廷秀字谦斋,山东濮州人。天启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