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清玉碑子

《太清玉碑子》,道家丹道典籍。原书不分卷,不著撰人姓氏,亦不著时代,但《宋史·艺文志·神仙》与《通志·艺文略·道家》均已著录,唯《宋史·艺文志》注:“葛洪与郑思远问答。”另外书中尚引用《阴符经》语,如第十页有“黄帝阴符云(并非阴符经原文):同师者受闭在于金口金柜,千金不传,万不失一”云云。是知此书当出于唐宋间。 该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记葛洪与郑思远关于道术存身与金石炼丹的问答。首论全神延形之道,认为“阳精魂立,阴精魄成,两精相薄,而生神明,神以形用,形以神生”,阐述形神之间关系,并且“神以道全,形以术延”,强调可以通过修道以全神,术数以延形。次论道术之旨,认为“道隐无名,术彰有实”,道成则神全,术行则身存,只要修成道术,就可以全神存身而不老。而术则包括导引胎息,御女还精,饵丹在身。末论存身之法,炼丹之道,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金一石之谓丹”。石“乘阳而热”,金“乘阴而寒”,使金石相合,阴阳得中,则金精石液,合炼成丹,饵之即可强筋坚骨,起厄度世。这仍然指的是金石大丹,与汉晋丹家坚信金石可以不朽的思路是一致的,符合葛洪《抱朴子》之旨。 此书后半部分载炼金精石液,炼铅汞成丹之歌诀。计有《瑶瓶歌》《太上诀傅天师》《太清经口诀》《阴长生歌》《龙虎诀》《五金歌》《大还丹歌》等。或言内丹,或言外丹,其言颇多可采,并可熟知炼师借外丹言内丹之隐诀。不过念念不忘欲求长生,仍需炼得金液大还丹,否则大道难成。 全书于药物、鼎器、一切烧炼之诀要皆详加诠释,确为丹道典籍。读之,不仅可进一步了解汉晋丹家思想,而且对气功养生、道家房中之术,以及炼制外丹所用石药都有较深入的体会。其中有关金液大还丹部分,对古代化学史的研究也有相当价值。

《太清玉碑子》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化胡经十二戒·佚名
  疫疹一得·余霖
  黄帝龙首经·佚名
  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佚名
  本经疏证·邹澍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佚名
  元始洞真决疑经·佚名
  六壬神将释·杨惟德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佚名
  老子西升经(御注)·赵佶
  慈尊升度宝忏·佚名
  周易浅释·潘思榘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佚名
  养老奉亲书·陈直
  渔庄邂逅录·吴悮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叶昌炽

    一、毋昭裔守素蜀本九经最先出,后来孳乳到长兴。蒲津毋氏家钱造,海内通行价倍增。《宋史》:“毋守素性好藏书。在成都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书《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镂板。守素赍至中朝,行于世。”

  • 四集卷五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五古今体六十六首【己亥一】己亥元旦喜爆声中淑气宣温暾初旭又新年朝乾夕惕从兹始雨较晴量自昔然恰值元正书绦县仍希甘雪被银田鲁论久敬言堪味望七敢渝此意?

  • 卷三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七·脱脱

        卫肤敏 刘珏 胡舜陟 沈晦 刘一止 胡交修 綦崇礼   卫肤敏,字商彦,华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元年进士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寻改教授。六年,召对,改宣教郎、秘书省校书郎,命假给事中贺金主生辰。肤敏奏曰

  • 卷三十八·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八三月壬子朔驾驻府谷县城南命以职事人员羸马换各营肥马上谕行兵部曰视緑旗兵之马俱肥伊等并不出行俟至神木令将随驾

  • 卷之四十一  立齋閒錄三(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立齋閒錄,四卷,明宋端儀著。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歷禮部主事、主客司員外郎,後以按察僉事督廣東學校,卒於任。明史卷一六一有傳。此為端儀雜採明代官府檔案、方誌、明人文集、碑誌及聖諭錄、水東日記、

  •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九刑考赎刑辽制品官公事误犯民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犯罪者听以赎论赎铜之数杖一百者输钱千兴宗重熙元年诏职事公罪听赎私罪各从本法金制亲属

  • 卷三十九俸饷三·冯煦

    长江水师营岁饷长江水师绵亘五省,为营二十有八,(戈)[弋]船哨弁七百有奇,兵万有一千数百,分立五标。设总兵官四,而统辖于长江提督,仍归总督节制。皖省太平府城内设有提督衙门,除提标中营外,隶皖者凡五营:曰安庆,曰大通,曰芜湖,曰裕溪,曰

  • 克艰第九凡十四章·湛若水

      大禹克艰,其克己之原乎!其修身为政之本乎!   仕鸣问:&ldquo;知行合一,信斯言也?&rdquo;甘泉子曰:&ldquo;曷曰知乎?曷曰行乎?知者行之几,行者知之实。孟子曰:&ldquo;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rdquo;然而知行并进也夫。&rdquo;

  • 学大原下·张载

    天下之富贵,假外者皆有穷已,盖人欲无餍而外物有限,惟道义则无爵而贵,取之无穷矣。 圣人设教,便是人人可以至此。&ldquo;人皆可以为尧舜&rdquo;,若是言且要设教,在人有所不可到,则圣人之语虚设耳。 慕学之始,犹闻都会

  • 卷六三·邱濬

    ▲祭告祈祷之礼(上) 《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孔安国曰:“上日,朔日也。终,谓尧终帝位之事。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孔安国曰:“宗,尊也。所尊祭者其祀有六,

  • 论语集注考证卷一·金履祥

    學而學之為言效也【此張宣公語四聲取訓於義為切又古文學通作斆易傳曰比而效之之謂體則效者體倣之謂也王文憲曰學之為言效也此字義正訓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此原其所當學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指學者之方也明善復初則學之

  • 士虞礼·佚名

    士虞祭之礼:用一只豕致祭,将豕的左半边置于寝门外的西边烹煮,面向东。烹煮豕的灶的南边依次是烹煮鱼的灶和烹煮干肉的灶,以北为上。炊黍稷的灶设在东墙下,面朝西。设弃水之器——洗于西阶的西南边,盥洗之水放在洗的西边,盛物

  • 卷二十·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七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八如相回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成就念智。安住不动。离痴正念。直心不动。成就坚固不可坏业。一切智境界得不退转。得大乘勇猛无畏之心。修习无尽善根。

  • 略释对于佛教──毕竟空──之疑义·太虚

    世有欲维持世道人心,而施行佛教三世因果、六道苦趣之说,冀人心之悔罪修福止恶行善者。逮研究而得其结论,则一切皆空;不惟家国身世之种种事物胥无存在之价值,且并其三世流转、六趣轮回之命根我体而亦空之;更进取空间、时间、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二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二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无义品第七下◎地神作如是唱。世尊转圣法轮。乃至广说。问曰。时会亦有余天唱言佛转法轮。何以独言地神唱耶。答曰。或有

  • 卷之五·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如如居士 毕熈载 较订南北朝梁 萧姓。都建康。四主。共五十六年。禅于陈。魏 元氏。至孝武分东西(东魏都邺。一主一十七年。禅于齐。西魏都长安。三主二十三年。禅于周)。壬午(梁武帝)

  • 丹溪心法·朱震亨

    中医综合类著作。5卷。元朱震亨(1282~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丹溪翁。义乌(今属浙江)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成为“滋阴派”代表人物。师事罗知悌,得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人

  • 经典稽疑·陈耀文

    二卷。明陈耀文撰。耀文字晦伯,确山(今河南确山)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官至按察司副使。除本书外,还着有《正杨》、《学林就正》、《学圃萱苏》、《天中记》、《花草粹编》等。古人专门之学皆有师承,各遵师门成说,从而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