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克艰第九凡十四章

  大禹克艰,其克己之原乎!其修身为政之本乎! 

  仕鸣问:“知行合一,信斯言也?”甘泉子曰:“曷曰知乎?曷曰行乎?知者行之几,行者知之实。孟子曰:“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然而知行并进也夫。” 

  公赞、仕鸣侍,问:“动心、不动心何以异?”甘泉子曰:“心动乎天则生,故欲其动。心动于物则死,故欲其不动。是故能动心而后能不动心,能动之至可贤,不动之至[可圣]。” 

  仕鸣问:“本心宇宙何以异?”甘泉子曰:“本心宇宙[一也。今]夫火之光与其所照,一而已矣。故不知本心者,不足以语天地万物同体之理;不知天地万物同体者,不足以语本心之全。夫何异?” 

  赤子之心,其真心乎!大人不失赤子之心,存而廓之耳。 

  于盘曰:“霍子以先生求学于事为是。”曰:“吾不知何事非心。”又曰:“霍子以或者求学于心为非。”曰:“吾不知何心非事。心迹之判,道之惑也久矣。” 

  甘泉子语诸生曰:“智崇礼卑,其不可二之矣。”或问:“何居?”曰:“崇法天,卑法地,天地其可以二乎?是故知行异名而并进,达于天德。知圆而行方,知远而行近。” 

  仕鸣问知行合一。甘泉子曰:“其并进乎!是故离知而行,非圣人之行;离行而知,非圣人之知。” 

  君恪曰:“诸欲同根而异发,有诸?”甘泉子曰:“然。万理同根而异感,故在君为仁,在臣为敬,在父为慈,在子为孝,在友为信。在所以感之者,是故君子敦本。” 

  君卓曰:“知止,其在心之天理欤?”甘泉子曰:“莫非心也,心体物而不遗。”曰:“何谓格物?”曰:“物至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知有所措。” 

  “易曰:“鼓万物不与圣人同忧。”其圣人不能为天之所为乎?”曰:“此圣人能为天之所不能为者也,故能弥纶[辅相]以成其能。彼释者自以无心拟诸天,不亦妄乎!” 

  郑启范问本立。曰:“其天下之大本乎!”问道生。曰:“其天下之达道乎!大本立矣,达道生焉。譬诸木,其根深则苗而秀,秀而实,不可遏焉耳。” 

  启范请学,甘泉子曰:“执事敬,其内外一本之道乎!”问敬。曰:“主一。”问主一。曰:“无适。”问无适。曰:“无物。是故君子应万事而不与,故能一。” 

  郑启范曰:“吾向也不敢望于圣贤,求别于乡人而已。[闻子]之言,[窃]有志焉。甘泉子曰:“圣非分外也,如”其分[外,畴其强]之,是故惟圣贤然后能尽性,尽性然后成人,哀[莫大于]不成人,弗思尔矣。” 

猜你喜欢
  小称第三十二·管仲
  卷二 俶真训·刘安
  卷九·江永
  提要·崔子方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佚名
  春秋春王正月考辨疑·张以宁
  第十六章 2·辜鸿铭
  卷一百五十八·卫湜
  卷二十九·朱熹
  昭公·昭公二年·左丘明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因明正理門論本〈不分品〉·欧阳竟无
  大智度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八·欧阳竟无
  旧杂譬喻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古今体七十六首【甲辰八】留京办事王大臣等奏报得雨诗以志慰北省胥沾泽京师伫喜音隔朝奏章至六寸沐膏深【昨初九日刘峩明兴等奏到直隶山东各府属於闰三月初四五

  • 卷三十八·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八嘉善曹庭栋编佩韦斋集俞德邻字宗太丹徒人性孝友乐施与博学多识咸淳癸酉登进士以文章负世重望元兵入刼质军中不屈卒全其身以归行省交辟皆不就优游林园能保晩节至元癸已三月卒着有辑闻四

  • 卷二十三·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三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四首【元丰甲子四月离黄州五月至筠七月过金陵作】别黄州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帏桑下岂无三宿恋尊前

  • 韦应物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韦应物(737—791? ),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

  • ●附录三·黄宗羲

    梨洲先生世谱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传传传黄梨洲先生年谱&middot;梨洲先生世谱万斯大姚江黄氏,汉颍川之后。靖康之乱,迁于婺源。有仕为庆元通判者,金人破庆元,不屈死之。子三人,分地避兵;一居定海(东发之始祖),一居慈溪吴岙,一居凤凰

  •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三月癸巳朔长陵殿成奉安 仁孝皇后神位命赵王告祭 命都督梁福充总兵官往来湖广贵州镇守城池严饰兵备○戊戌○改刑部左侍郎金纯于礼部○庚子○升礼部左侍郎金纯为本部尚书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敬为指挥使

  • 儒林宗派卷七·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唐虞世南【顾野王门】徐文逺【人沈重】 陆徳明【门人周】孔頴达【正门人子】顔思古【志孙惠元从】 姚思亷【父游】魏征 令狐徳棻【秦弟相时】 朱子奢【察子李】曹宪【百药 李延夀顾彪】王恭【门人

  • 女将军·陶菊隐

    民国十六年,陕西军长郭坚好渔色,妾某氏有宠,财帛随所欲。郭死,氏哭之恸,慷慨告部众:&ldquo;将军死矣,君等将焉往?如不以阿侬为不才,俾竟将军未竟之志,将军死亦瞑目。&rdquo;众敫应曰:&ldquo;愿以事将军者事夫人。&rdquo;氏遂戎

  • 卷一百二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祭礼】宋太祖时左拾遗知制诰高锡上封议武成王庙配享七十二贤内王僧辨以不令终恐非全德寻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重铨定功业终始无瑕者方得预焉秘

  • 卷十七·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七吴江陈启源撰大雅文王之什上【正大雅】文王文王受命作周欧阳据序语以駮郑氏称王之説谓序言受命作周不言受命称王也信矣但诗书言文王受命皆言受天命也天命之岂仅命

  • 卷二十二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二目録礼记盛德在木编修【臣】陆嘉頴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耤监察御史【臣】马 燝聘名士礼贤者编修【臣】任

  • 第27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1)·孔子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译文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关于军队作战布阵的事。孔子回答说:“有关祭祀礼仪的事,我曾听说过;军队作战的事,我从来没有学习过。”第二天

  • 卷二十二·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二十二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荡之什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壊也 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纪纲文章故作是诗也周自成康而后以至穆共无甚失德虽懿王之世就衰夷王之变觐礼然亦未至大壊至厉

  •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佚名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六万比丘俱。菩萨七万三千人。一一尊复各从十方佛刹。来到是间。悉得陀邻尼法。其欲无所挂碍。其心所念羞惭。多所忍而行。从是而得成。其心如金刚无能断

  • 卷第三·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信州博山能仁禅寺语录 寿日上堂。诸佛时常说法。博山特地重宣。是何言。丫角女子鬓皓然。是何法。明察秋毫双眼瞎。此情惟有木人知。六月炎天生

  • 老舍小说集外集·老舍

    短篇小说集。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收录了老舍生前未入集的短篇小说14篇和长篇小说残篇《蜕》和《民主世界》。书前有胡絜青的《前言》和编者的《编选者的话》

  • 黄庭内景经·佚名

    道教上清派经典。传说其乃仙真降授予 在南岳修道的魏华存。全书分为36章,均为七言韵语。 将道教思神守一、宝精爱气之说与古代医学脏腑理论相结 合,阐述修炼长生成仙之术。认为人的头脑、五官及脏腑 肠胃均有真人神仙居

  • 神仙传·葛洪

    小说。东晋葛洪(284—364)撰。十卷。洪有《抱朴子》已著录。作者自序云此书为回答弟子滕升怀疑神仙之说及补刘向《列仙传》之简略而作。前此秦人阮仓记有神仙数百人,刘向仅记七十一人。此书上自黄帝时代之广成子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