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疫疹一得

二卷。清余霖撰。余霖字师愚,桐城 (今属安徽)人。少业儒,攻科举,屡试不第,遂攻医学。博览医书,长于治疗疫病。因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乃发愤著书立说。见当时治疫所用不外伤寒之剂,因研读本草,见石膏性寒,有解肌表热、胃热、泻实热之功,乃恍然大悟,试用石膏重剂治疗瘟疫,取得良效。后游京师,时值瘟疫流行,用石膏治之,活人甚众。余氏积多年临床经验撰成此书。专论热疫斑疹,热疫不同于一般热病,疫疹亦不同于一般疫病,故治法也有其独特之处,而热疫斑疹,交相传易,病同症同,故其治亦同。余氏对疫疹证治颇有发明,而自谦“千虑之一得”故以名书。上卷论疫疹病源、症状辨认,阐述运气主病,肯定病从口入;下卷论述疫疹差后诸症及治疗方法,疫疹诸方析义。以为治疫不宜表下,主张重用石膏以清热毒为法,并提出疫疹形色的鉴别辨治。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论斑疹,论治疫,论治疹,论疹形治法,论疹色治法,论发疮,论妊娠病疫,论闷证,论疫疹治验等。后附“疫疹条辨”共七十条,前五十条为热疫正病、正治之法,重点通过清瘟败毒饮一方,随证加减;后二十条是疫后调理法。余氏认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故立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疫疹的治疗大法。余氏为温疫治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制的温疫治法亦为后世所沿用。有乾隆五十九年 (1794)手抄本、乾隆年间原刻本、光绪五年 (1879)刻本、光绪二十六年 (1890)坊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疫疹一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佚名
  摄生纂录·王仲丘
  玄风庆会录·耶律楚材
  名医类案·江瓘
  易纬乾元序制记·郑玄
  插泥剑诀·蒋大鸿
  疡科纲要·张山雷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佚名
  笔花医镜·江涵暾
  古周易·吕祖谦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
  金液还丹百问诀·李光玄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佚名
  乐志歌·石成金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八卢纶天长久词【三首附宫中乐二首一作天长词一作天长地久词】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天长久万年昌】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一作消】暑宫娃起夜【一作

  • 第九十九回 周总兵宁武捐躯 明怀宗煤山殉国·蔡东藩

      却说怀宗令群臣会议,意欲亲征,偏有一大臣自请讨贼。这人就是大学士李建泰。建泰籍隶曲沃,家本饶富,至是以国库空虚,愿出私财饷军,督师西讨。若非看至后文,几似忠勇过人。怀宗喜甚,即温言奖勉道:“卿若肯行,尚有何言?朕当仿

  • 读礼通考卷三·徐乾学

    丧期三表下干学案仪礼大功小功殇服序于成人服之前惟缌麻杂叙今考开元政和礼皆分章各叙较便稽览且唐宋又有増益之殇服势难杂序矣其仪礼原序仍以次第识于下杨信斋仪礼图干学案歴代丧服之制列之为表而悟古今之变焉先王之

  • 班马异同卷七·倪思

    绛侯世家第二十七史记五十七汉书同张陈王传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以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强高祖 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郄敌攻丰击秦军砀东还军留及 萧复攻砀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七月癸未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谢诏代○蜀王宣圻献助工黄金二百两银五千两○甲申赵府江宁王厚炼薨赐祭葬如例谥恭懿○乙酉升大理寺左寺丞吴百朋为本寺右少卿吏部文选司署郎中吴承焘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

  • 雍正实录卷之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牛李·苏辙

    唐自宪宗以来,士大夫党附牛、李,好恶不本于义,而从人以喜愠,虽一时公卿将相,未有杰然自立者也。牛党出于僧孺,李党出于德裕,二人虽党人之首,然其实则当世之伟人也。盖僧孺以德量高,而德裕以才气胜。德与才不同,虽古人鲜能兼之者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八·佚名

    宋 滕珙 撰仁类论程子类聚孔孟言仁处答张南轩此书专言近世学者立説高妙之弊类聚孔孟言仁处以求夫仁之説程子为人之意可谓深切然专一如此用功却恐不免长欲速好迳之心滋入耳出口之弊亦不可不察也大抵二先生之前学者全

  • 卷七十九·道世

    △邪见部第十三(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创入佛法,要须信心为首。譬如有人至於宝山,若无信手,空无所获。故经说:“愚痴之人,不识因果,妄起邪见,谤无三宝四谛,无祸无福,乃至无善无恶,亦无善恶业报,亦无今代後代、众生受生。如是之人

  • 念法品第三·佚名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为人亦说是法。为恶知识。世尊,云何为人亦说是法为善知识。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他比丘。比丘汝今当知念佛事空念。所缘处是不应念。汝所念空念亦复空。是无性空能断色想能断取想。是人尔时

  • 卷第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七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时频毗娑罗王。闻长者子乘舡而来。从弶伽河穿渠。直至王舍大城。五里之内满油麻子。船至城所。敕令扫洒去诸瓦石香水洒地散诸名花。喻如天宫。作好供养。

  • 四分律卷第三十六(二分之十五)·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说戒揵度下◎尔时说戒日,有一比丘住处心自念言:“佛制戒应和合集一处说戒,我今当云何?”即语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佛,佛言:“汝等善听!若说戒日,有一比丘住者,彼比丘应诣说戒堂扫洒令净,敷座具,具

  • 集刻五教仪缘起·续法

    五教仪者。诸佛说法之规矩。历祖判释之权衡也。教理智断。皆出乎此。行位因果。亦不离此。一乘由之而成三觉。大乘由之而阶三道。三乘随之而超三界。人天仗之而越三途。是知舍此无以莹煜乎自体。去此无以化导乎众生。

  •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楚圆

    师初住袁州南源山广利禅院语录住筠州黄檗山嗣法小师赐紫 慧南 重编师在崇胜院开堂曰。大众迎至法座前。僧官宣疏罢。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炷香。奉为今上 皇帝。伏愿。龙图永固。玉叶弥芳。又拈香云。此一炷香。奉为

  • 第三十六章 十三王章·佚名

    老那伽[王]之殁后,[彼]子巴提伽.提沙伽见楞伽之政二十四年,(一)使大精舍之周造栅,彼王筑造伽瓦罗提沙精舍,(二)施此精舍有摩诃伽玛尼伽储水池,筑造名巴提耶.提沙精舍。(三)设愉快塔波园之布萨堂,王于[此]国,使堀他之一储水池。(四)彼对生类有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智旭

    一切者。通指十方三世也。佛者。觉也。佛说无量法。唯明一心义。故云佛语心为宗也。迷心逐语。则语成糟粕。离语觅心。则心若龟毛。今以心契语。以语印心。故名佛语心品。然兹一经。共有三译。此名宋译。最居其先。文

  • 解夏经·佚名

    佛说解夏经,一卷,赵宋法贤译。与增一阿含二十四卷善聚品,佛说受新岁经同本。说七月十五日解夏之法。佛向舍利弗等问三业可忍。舍利弗亦向佛求可忍,并为五百比丘求可忍,尊者页擬舍说伽陀赞。

  •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谓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为金刚手等诸大菩萨,说明佛舍利之功德与神咒内容及修持之法。经题之‘宝’字,即指如意宝珠及宝印;前者表众生之心性,后者表佛舍利之功德。谓行法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