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七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

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七

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

诗偈

赠心苇徐侍御隐居(讳之垣)

昨别未几许霜风送好音宁知摩诘老踪迹入梅林竹户藤为幔芸窗薜作衾山回情更远水绕意偏深散坐溪头石间看云外岑沙铛声接笕樵子语连禽自得幽居兴浑忘故国吟尘居尘不染俗处俗无心结足谁为伴生平一素琴

送荆门书记还天台

忆彼石梁桥昔予曾独步别来十余年隐隐云生足飞瀑洒天花奔涛倾玉露万颗穷子珠一曲洗心路白鹿与黄猴声声啼古树往事谩追寻金乌趁玉兔子去秋山青秋花香正好秋夜月明时秋光浸新藻静坐冷添衣闲行休外讨事讫即归来莫待霜枯草投机一句亲针钵为君保

赠法幢和尚次韵

了却儒宗接济宗漏声听尽听参钟梦回密印亲承嘱定起头陀夙愿逢机契翰林松有韵水流白塔寺潜龙闻君刹刹分身现何日幢移太白峰

送二隐和尚黄岩掩关

忆昔庚山叹聚起盘桓唱和洵知己自后分襟赋别离相逢又在天台里而今方幸作同门飞锡复向嵩岩止关闭休将一步收关开还觅真狮子

赠无碍和尚次曹太史韵

海乡默坐听洪波最喜同条杖子过八载道交心似月一期谈笑辨犹河禅思柳絮机偏契道气茶香意更和漫谓冰壶无剩影丰于元是古弥陀

寄赠破颜和尚主席超果

盐官把钓锦鳞多况入明州狮子窝分座半千龙象绕接机一句雪霜和灯联太白承微笑韵压玲珑赋浩歌谁谓别峰仍见夺法幢遥企影婆娑

献吉居士迎林老和尚主栖真次韵

法社初开海众临芳规振起旧丛林庭前古柏参天远槛外清池映月深夜静钟声惊四野晨朝法鼓震千岑此回自喜多生庆何必重投水钵针

同诸子登玉屏峰次天目书记韵

万里峰头霁色开塞鸿秋老向南来登高乘兴呼诸子望远分题试众才黄叶飘飘飞谷口白云片片出山隈玉屏应为闲身设障断风尘待我回

甲午八月廿六日入龙渊方丈次埽庵谭司成韵

万里晴空雁影来携筇赴召法筵开塔峰鸟雀声添韵潭底蛟龙气作雷柱石两宗千古业流通一贯五车才相逢会许针投钵共赏秋光茗一杯

念祖高文学招松山看梅得东字

冲寒杖笠造城东入眼梅花白更红铁干自能欺腊雪冰心偏爱引春风骚人睹色分清韵野老闻香写客衷兴到共留游赏句不将绮语夺天工

山居

寻遍千峰与万峰而今方可寄行踪山中怪石知酬和岭上闲云识澹浓有钵不寻村落饭无心懒接俗人封遥思旧日知休客为我多栽傍水蓉

苕溪半似雁山图碧沼常看浴鹭凫树挂藤枝情最密门垂柳线弱堪扶虬松风舞无穷韵古涧泉濆不尽珠春至百花开烂熳谩夸刘阮入仙都

次天士贺文学韵

城居潇洒胜山林别有清机迈古今入室不论苏子带出瓶何用陆公禽放怀逸韵庭前月卖傲风高枕畔琴肯向世途抽脚早相期云壑证初心

岸生陶太史入山次韵

拟和归词半未成松阴恰喜接渊明远来慰我山中寂相见知君世外情梦醒不烦花更指莲开犹有社堪盟从今识得溪边月三到应思庞老名

示芥舍禅人回天台省母

赤城遥望不胜愁负笈离亲八载游一撮乾坤凭足遍两九日月仗肩收风霜历尽怀甘乳山海行多慕首丘此去莫将晨夕误思深不在彩衣酬

次王侍御桃花洞口韵

四顾山峰杳层岩势接天未寻樵子径先接洞中烟柯烂君王在桃开阮子仙不须基局破早已落机前

别上乘大师

南北虽多识关心只一人尘居双眼豁念寂万缘真别路花开尽连床烛换频相违在今夕分影意犹亲

寄怀右文王内翰

铜峰月初上万里绝烟尘北望清光远南来紫气频蕉园书旧赋梅圃踏新春分袂两寒暑机酬契远神

赠 轹严居士

访君湖口上纵夺一枝筇放去摩霄鹘收来出海龙门庭逼秋月道骨凛寒松任是庞公舌难当劈箭锋

中秋礼虎丘隆祖塔

古道松楸满蝉声噪夕阳泉流思远脉花两挹微香一片清辉迥千秋嫡胤长依回意无限迟步下山塘

过荣园偶成

春深林树绿石瘦挂珠藤花径牵萝入溪桥策杖升弄歌池上鸟偶语竹间朋触目生机发临行再去登

山居

绝顶云深处香岩傍竹庐败荷连衲补霜芋带泥锄一道泉流碧半帘月上初柴门云自掩禅寂自如如绝顶云深处归源别有宗当门一池水夹路两行松饥束三条篾闲拖一短筇升堂验端的行者打参钟

题雪窦瀑布

千尺飞泉下碧宵岩前时见雪花飘势到不平情愈激欲归沧海怒长号

访上乘大师不遇

茅庵遁迹径峰西携得新思过小溪不意白云方出岫空留燕子恋春泥

归山吟

客囊空束杖横肩行尽江南江北天瓢笠已盟泉石计柴头品字是吾缘

别苍郊徐户部

数载谈心道味浓花前竹底步从容此行未卜悬瓢处待得鸿来托信封

赠崇川和甫王司理

和风吹醒醉梅花高节多闻隐士家为爱白云辞七品海天长啸乐烟霞

过杜芳洲访二九戴文学

山径行来景渐幽七池分月衬花流鸟啼处处留春韵一带溪光映玉楼

香炉峰

不经陶铸本天然想见洪蒙万象先香爇不须劳帝释一层云过一层烟

来月池

流泉岂为邀明月不道泉流月自来有意何如无意远无情偏为有情开

罗汉岭

五百阿师无定力却随流水出天台花街柳巷逻斋罢又逐闲云过岭来

题络纬

山居何处纺新丝叶底虫吟似有词织尽秋光无可赠幽窗添得几篇诗

拂子

千条万缕细如丝总结全归在一枝即此用兮离此用为人觌面力提持

暮春闻笛

玉笛声高和晚钟梅花韵落送春风胸怀纵有无穷事散入前溪烟浪中

示病者

健时苟不肯参禅病到通身苦现前试看此中谁是我从他热恼一时捐

参禅偈

参禅须是信为基贤圣阶梯立可期祖意西来亲荐得庭前古柏又抽枝

参禅须是悟为根摘叶寻枝佛祖冤但得脚跟红线断阿谁与你论风幡

参禅须是行门全执爨肩薪事事先负米石头当记取应须努力学高贤

打米

脚脚分明试本心一毫力欠碓头轻因思坠石黄梅事千古真堪作典型

游鉴湖

鉴湖一派水流长浪打龙山去势狂我欲结茅湖口上不知把钓在何乡

游卧龙山值雪

尽道龙山隐卧龙卧龙端不在山中半天鳞甲参差下莫讶山僧瓦钵空

示颛封陆居士

几回相见气和同万里云山一梦中且喜团圞忘顾鉴黄鹂依旧叫春风

山居

住山无别好因缘柴水开门不费钱赢得嘴边生白醭闲身只共野云眠

扫龙池幻祖塔

孤巍卓出万云峰石磴空盘夹道松血脉流通声振远觉花一朵献芙蓉

示敏生潘居士

湖头又见柳拖金道话殷勤意转深肯向六窗虚寂静何妨城市与山林

赠瑞瞻曹文学

九峰峰下泖湖边中有维摩喜坐禅把住关头忘顾鉴脚头步步是青天

示金声张居士

十字街头作戏场四时尽有好风光庐陵米做曹山酒个里明明不覆藏

别亮工罗居士

柏子飘香促使符片帆明日到鸳湖临岐无法堪留赠衣里人人有宝珠

别五紽张居士

相逢客舍意如何方外交情感荷多无奈闲身闲不得芒鞋仍欲入烟萝

游吼山

扁舟送我到山房竹榻云床暑气凉趺坐不知花雨下一声幽鸟叫新篁

送仲连沈主政授经淮上次埽庵韵

春城烟柳伴桃花送客湖头日未斜枝上好音听不尽一江新浪款君家

赠了凡禅德

白云片片峰头落绿竹竿竿绕屋斜时有野人来借榻煮茶分韵看梅花

次汉关首座并兰韵二首

和风解冻又含胎隐隐幽芳不用排最羡春魁兄与弟迎香斗艳一时开

昔日清凉有此瑞山翁入眼又生疑昙花今日重狼籍凛凛天机丧所知

过灵山怀杯渡禅师

桑麻埋没古招提断碣难寻宋代辞我欲卓筇扶故址恐惊鸥鸟动狐疑

登投子怀古

昔年狮窟今狐窟九上三登已寂寥荒草堆头无断碣门前空有赵州桥

赠灿侯耿居士

柳线丝丝拂小楼轻烟时复满汀洲灿君须用深留意陶令曾称五柳侯

登浮山怀古

万古撑霄势若云棋盘黑白未曾分机先一着谁能委九带堂中碧藓纹

送公茂夏侯回楚

片帆高挂楚江风故国梅花正吐红昔日交知重话会莫忘阳羡住山翁

赠若镜法师

讲得天花乱下来广长舌相吼如雷化城无限痴男子惊入文殊宝镜台

留别当湖善友

江南挂钵处太白与天台携杖归山去清风满袖来

坐洗松池

空山池水碧永日洗松风静听无言说岩花开正浓

规绳

背众侵常住偷安小化缘是非争胜负立摈出堂前

端阳次埽庵为定远大将军世子统师道经槜李修供龙渊二十过韵六首

胸中别无活计笑看云住云行何处薰风扫尽龙舟系断波声

邪法总归正法喜逢护卫王臣蒲剑斩除魔窟入室唯许同人

事事要须自肯眼前草木皆兵会得脚跟线断管教神气和清

喜有竹松作伴更容麋鹿为邻一笑藤蒲定起不知谁主谁宾

截断渡头踪迹风吹江上狂波赚杀纷纭豪杰无端误入烟萝

石室无人问▆▆▆鼓角惊闻一曲梅花调古来看出岫新云

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七(终)

猜你喜欢
  第四十四章 六王章·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宗喀巴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不可计品第十一·佚名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佚名
  言语品第八·佚名
  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在摩诃菩提会与尼赫鲁先生谈话·太虚
  密行禅师语录序·密行寂忍
  卷四十四·佚名
  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三)·子璇
  卷第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十九 陈亮 秋日登御风台 雁峰有高台西望近林岭乘闲一展眺举步凌絶顶秋高灏气肃风物渐凄冷寒螀始发声过雁有遗影惟时收获竟远目足驰骋北海澄不波西山

  • 卷三十二·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二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三十六首 【起在颍州洎元佑壬申改知扬州寻以兵部尚书召还作】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涂山详见三卷濠州七絶诗注】 此

  • 卷一百八十三·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戊午朔 上视牲南郊○庚申○楚王桢还王宴如初至赐马百匹鞍辔一副钞三万锭纻丝三百疋纱罗各百疋绢千疋胡椒千斤椰子千个红白兠罗绵五十二条及红撒哈剌狮子尾等物赐其从官钞有差○辛酉○修曲阜兖国复圣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纪昀

    忠义传元 【一】○元一李伯温【伯通 守正 守忠】 石珪攸哈喇巴图尔任志【存】耶律特默张万 嘉努【保通】郑义【德温 江】 赵恰尔董士元【哈喇图】 樊楫班巴尔【巴拉 布哷齐】 绰尔【绰海 伯特】伊埒默色【

  • 高斯得传·脱脱

    高斯得,字不妄,是利州路提点刑狱、沔州知州高稼的儿子。少年时跟从李坤臣学习,李坤臣失明后,高斯得在左右扶持他。他参加成都路转运司的考试合格后,被补入太学。绍定二年(1229),他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被授予利州路观察推官。

  • 耶律那也传·脱脱

    耶律那也,字移斯辇,夷离堇蒲古只之后。父亲耶律斡,曾任北克,随从讨伐夏国时战死。季父赵三,初时任宿直官,累迁至北面林牙。咸雍四年(1068),拜为北院大王,改任西南面招讨使。大康年间,西北诸部骚扰边境,朝议想要前往讨伐,皇上认为

  • 郭英传·张廷玉

    郭英是巩昌侯郭兴的弟弟。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和哥哥郭兴一起为太祖服务。太祖十分赏识他,命他在军帐里值宿,亲昵地称呼他为“郭四”。郭英跟从太祖攻克滁州、和州、采石、太平,征讨陈友谅,激战鄱阳湖,均立下战功。郭英随大军

  • 商文毅疏稿·商辂

    明 商辂 撰辞免学士疏题今日该吏部奉圣防陞臣本院学士臣窃思学士系近侍重职非学问老成弗克称此臣自揣性资愚鲁学术疎浅累防恩宠无所补报方切怀惭今又防骤陞重职益増兢惕伏望圣恩怜悯令臣仍旧职办事以圗补报实为万

  • 卷四十二蠲赈一·冯煦

    恩蠲发帑赈恤缓征光绪改元以来,蠲缓钱粮、漕米及发帑赈恤恭纪。元年三月,奉上谕:"朕寅绍丕绪,抚乂万方,敬念列圣御极之初,蠲免积逋,覃敷开泽,诚以民为邦本,厚民生,正所以培元气也。允宜恪遵成宪,特沛恩纶,所有各直省民欠钱粮,即着

  • 赵景建·周诒春

    赵景建 字简庭。年三十六岁。生于浙江湖州。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习商业财政。宣统二年。得学士学位。宣统三年。得硕士学位。民国二年。回国。任交通部

  • 呂祖謙後序·朱熹

      《近思錄》既成,或疑首卷陰陽變化性命之說,大抵非始學者之事。祖謙竊嘗與聞次緝之意。後出晚進于義理之本原,雖未容驟語,苟茫然不識其梗概,則亦何所底止?列之篇端,特使之知其名義,有所向望而已。至於餘卷所載講學之方,日用

  • 卷二十九·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九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昭公【公名裯襄公子母齐归夫人孟子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弱公作

  • 人 生 学 序·太虚

    ──按劳分配之哲学问题──阎百川先生之在山西,关于国民党训政时期所要做未能做之地方自治,似乎在十六七年前早就做过了,然未有稳固基础及显著成绩,则因国际及国内潮流的牵荡,亦因所施多未切于人民生活所需要──例受小学

  • 论大学教授救国宣言·太虚

    上海各大学教职员联合会,前于第六次全体执行委员会议决发表救国根本大计宣言,当由该会文书股起草,经主席张寿镛等审查通过,发表如下:窃以国难情势之严重,未有甚于此时者。试一盱衡今日之域中,外则强敌压境,疆土日蹙,兵临城下;内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五·窥基

    窥基撰二十七贤圣章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义。二出体。三依身地。四废立。五问答决择。释名义者。于中有二。一者列名。二者释名。言列名者。总有二类。一者因位。二者果位。就因之中有其十八。果位之中有其九种。因十

  • 山家绪余集卷中·善月

    四明沙门栢庭 善月 述教篇法华秘密例论密教者皆以法华时中秘密有无为一疑难按玄文曰法华是显露非秘密则知此时必无是教也而释签有无时不徧及味味皆有之说则若通有何也曰是固不必疑唯暗於文相故疑乃生焉今试为决明先

  • 诗经劄记·杨名时

    一卷,清杨名时著。其书为读《诗》所记,大旨以李光地《诗所》为宗,而斟酌于《小序》、《诗集传》之间。但《诗所》论“季札观乐”,谓所陈皆西周之诗,无东迁以后诗。此书则据变风终于陈灵公,在鲁宣公十年(前599)至襄公

  • 鹦鹉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佛说鹦鹉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昔印度舍卫城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子,佛尝乞食其家,为说此经。内容述说人身有高下、好恶、清浊、健疾、美丑、贵贱、能无能、贫富、智愚等因果本末。本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