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又名《诸天内音经》或《内音玉字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本二卷,后分作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题作《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另有敦煌残抄本一件(P2431)。此经乃天真皇人讲述。内称东南西北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二天;各天之上有「天书玉字」八个,共有256字。此乃上天灵文,皆凝飞玄之气自然形成,刻书玉简,故称「自然玉字」。修仙者若有其文,知其内音,书写佩带并念诵其文,即可度人无量,长生成仙。经文前二卷分述三十二天名称、诸天玉字(符文)功用及书符佩带方法。后二卷乃天真皇人解释天书玉字之音义。以各天玉字编成五言八句洞章,共三十二章,并分别说明其章句旨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道法会元·佚名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佚名
  遯园医案·萧伯章
  心相篇·陈抟
  许真君玉匣记·许逊
  通玄秘术·佚名
  陆氏易解·姚士粦
  医学课儿策·高鼎汾
  太上三洞神咒·佚名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佚名
  下苦歌·刘一明
  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佚名
  景景医话·陆锦燧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佚名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孙思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五·彭定求

        卷815_1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一首】皎然   宿昔祖师教,了空无不可。枯槁未死身,理心寄行坐。   仁公施春令,和风来泽我。生成一草木,大道无负荷。   论入空王室,明月开心胸。性起妙不染,心行寂无踪

  • 卷二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苏侍郎集苏颂字子容南安人绅之子徙居丹阳庆厯二年进士神宗朝歴集贤院学士知开封府哲宗即位累迁翰林学士拜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罢为集禧观使徽宗立进太

  • 卷十六·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六     元 方回 编节序类 或问节序诗以冬至为首何也古历法皆起於冬至有一阳之复然後有三阳之泰故以此为首邵康节诗云冬至子之半最佳而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 卷二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五杜甫【二】古体诗【二】佳人絶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闗中昔防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壻轻薄儿新人已如玉合婚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

  • 御选宋诗卷六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六七言絶句三王安国梦至灵芝宫为诗纪之万顷波涛木叶飞笙歌宫殿号灵芝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声梦觉时韩维洛城杂诗杨寺丞持诗见寻不遇分从栁外扬鞭去同作花前载酒行题得新诗无处寄杂英飞絮满

  • 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九·赵尔巽

      姜晟 金光悌 祖之望 韩崶   姜晟,字光宇,江苏元和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擢光禄寺少卿,转太仆寺,仍兼刑部行走。四十四年,出为江西按察使。逾年,超擢刑部侍郎,屡命赴各省按事谳狱。五十二年,授湖北巡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一·焦竑

      福建二(知府 推官 知州 知縣 教授 訓導)   ◆知府   胡延平壽昌傳(楊士奇)   建寧府知府芮麟傳   福建建寧府知府張瑛傳(實錄)   汀州府知府張公寧傳(太學志)   福建興化府知府潘公琴墓碑(李東陽)   興

  • 第七十二回 糜竺陈登双劝驾 李傕郭汜两交兵·蔡东藩

      却说曹操欲再攻吕布,移屯东阿,进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已与吕布连合,急引兵保守南城,一面向布乞援;布率军驰至,被曹操扼险要击,输了一阵。操复攻定陶,连日不下。布将薛兰李封,留屯钜野,与定陶相距不远,操恐他援应定陶,因分兵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一)·杨士奇

    仁宗敬天体道纯成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 昭皇帝讳 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 文皇帝嫡长子 母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洪武拾壹年柒月贰拾叁日生于凤阳是夕 仁孝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

  • 殿阁词林记卷二十·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授经国初置大本堂取古今图书充其中召四方名儒教皇太子亲王用学士宋濓待制兼编修王祎修撰王僎耆儒陶凯軰分畨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所授经书必亲督之尝命祎采故实韵为四言诗以授皇太子上时赐燕赋诗商

  • 第一六○移光绪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一三二三—三○·佚名

    新竹知县方,移请北右营游府翁,查覆站兵吴瑞启之父吴郑清所控是否属实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移请查覆事。本年四月二十五日,据本城民吴郑清呈称:「缘清子吴瑞启,投充北右营兵丁,因

  • 续历年记·姚廷遴

    &ldquo;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志喜时。明着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敢于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日,尧夫非是爱吟诗。&rdquo;又曰:&ldquo;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当中和天,同乐易友。吟

  • 八年·佚名

    (丁巳)八年清咸豐七年春正月1月1日○甲寅,詣仁政殿,親上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致詞、箋文、表裏,仍受賀頒赦。1月2日○乙卯,詣仁政殿,親傳宗廟、永寧殿春享香祝。○命陳賀時禮房承旨李根友,對擧承旨吳取善,宣敎官副修撰林謇洙,幷加

  • 君臣上第三十·管仲

    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而足以饰官化下者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六·陈梦雷

    明太祖洪武四年。诏征高僧广荐佛会 按宋濂蒋山寺广荐佛会记。洪武四年。冬十有二月。诏征江南高僧十人。钦天监择日。於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建荐法会。上宿斋室。却荤肉弗御者一月。复勅中书右丞相汪广洋。左丞相胡惟

  • 卷第九·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九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于中三。此初二

  • 咒枣记·邓志谟

    明代白话中篇神怪小说。凡二卷十四回。封名题《萨仙咒枣记》,正文前题《锲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署“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闽书林萃庆堂佘氏梓”,作者即邓志谟,其版式亦同《铁树记》、 《飞剑记》。卷首有作者自序《

  • 风月鉴·吴贻先

    清嘉庆钞本《风月鉴》叙书影清嘉庆钞本《风月鉴》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六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为吴贻先(一作“吴贻棠”)所作。吴贻先,字荫南,号爱存,弋阳(今河南光山县)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