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遯园医案

萧伯章著。1922年刊行。著者从30余年诊治的疑难病案中选取失治或先治不愈、改变方法后收效的病案150多例,一一在书中纪实,对各案脉因证治均详为阐述。如对治血滞经络、风湿阻痺,自制七节汤、消瘀蠲痛汤等方,改金水六君煎为降冲饮,改胃关煎为养脾互根汤等,较前人有发展。

《遯园医案》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佚名
  杂症会心录·汪文绮
  慈幼新书·程云鹏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佚名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佚名
  喉科集腋·佚名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佚名
  阴符经考异·朱熹
  洞渊集·长筌子
  秘传外科方·赵宜真
  洞真三天秘讳·佚名
  痎疟论疏·卢之颐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佚名
  无根树·张三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原序·孙默

    十五家词原序余始集三家词又广以六家寓内既传诵矣因更蒐罗若波斯之购宝贪获有加得两陈子两董子词合而刻之四君子夙有才名名非以词也而才之余寄于词是非诗之余而才之余也比之于味初集则禁脔也既则五侯鲭也今乃大庖既盈

  •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欧阳修

    ○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钞,以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议;五曰表;六曰状。自露布以上乃审,其

  • ●卷二百三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八。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已巳,尽八日丙子。   十一月已巳朔王彦入虢州。   王彦自商州遣发官兵会合虢州忠义官辛溥等收复虢州十月丁卯收复朱阳县招降到县令奉议大夫刘楫商州都监供

  • 通鉴续编书例·陈桱

    大书以便览非窃有褒贬详注以载事无变乎旧文国之兴亡世之治乱帝王将相言政之得失后妃世子立废之原本辅臣用舍贤士出处土地分并制度因革灾祥之騐于事者疏议之行于时者则书不然则否盘古至高辛以世纪逺不可得详也契丹安巴

  • ●四、一家人·秦翰才

    溥仪入继为宣统帝,便有五个母亲:同治帝的瑜妃(溥仪尊为敬懿皇贵太妃)、妃(溥仪尊为恭肃皇贵太妃)、晋妃(溥仪尊为荣惠皇贵太妃),光绪帝的皇后(溥仪尊为隆裕皇太后)、瑾妃(溥仪尊为端康皇贵太妃)。 就地位言,隆裕皇太后当然最尊

  • 二百八十 上谕织造差员勒索驿站著交部严审·佚名

    雍正五年十二月初四日 山东巡抚塞楞额奏,杭州等三处织造运送龙衣,经过长清县等处,于勘内外,多索夫马、程仪、骡价等项银两,请旨禁查一摺。 奉谕旨:朕屡降谕旨,不许钦差官员、人役骚扰驿处。今三处织造差人进京,俱于勘合之外,多

  • 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范晔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出自景帝所生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巨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生光武。光武九岁丧父,为叔父刘良抚养。身高七尺三寸,美

  • 李善长传·张廷玉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谋,熟悉法家言论,预计事情,大多被他说中。朱元璋攻取滁阳时,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此地年高有德之人,对他以礼相待,并将他留下掌管文史书籍。朱元璋曾经随意问李善长:“

  • 舆服二·徐松

    大驾卤簿【宋会要】政和七年正月二十七日,礼制局言:「昨讨论大驾六引,开封牧乘墨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御史大夫乘夏缦,已经冬祀陈设讫。所有驾士衣服,尚循旧六引之制,宜行改正。况天子五辂,驾士之服各随其辂之色

  • 卷十四·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十四宋 钱时 撰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义同召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夘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

  • 序·王引之

    經傳中實字易訓,虛詞難釋。《顏氏家訓》雖有〈音辭篇〉,於古訓罕有發明;賴《爾雅》、《說文》二書解說古聖賢經傳之詞氣,最為近古。然《說文》惟解特造之字,如:虧、曰。而不及假借之字;如:而、雖。《爾雅》所釋未全,讀者多誤。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众多大刍众。在安適堂同集会坐。作如是类往复谈论。言诸大德。世尊曾以无量异门。说十二分甚深缘起。於彼最初宣说无明。以为缘性。何因缘故。一切烦恼诸行缘中。

  • 跋宝王论后·飞锡

    夫子曰:“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汉书》曰:“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见尧于羹,道之不可须臾离也如此。”虽然,此特域中之道尔。《首楞严经》云:“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六·法云

    心意识法篇第五十七华严云。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知觉。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识。于一切境。妄起分别。楞伽云。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

  • 襄陵文集·许翰

    又名《襄陵集》。文别集。宋许翰著。十二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襄陵集》二十四卷,《宋史·艺文志》著录《襄陵文集》二十二卷,均佚。此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与《历代名臣奏议》中辑出。卷一至四为制表等,卷

  • 洛阳伽蓝记·杨衒之

    城镇志。魏杨衒之撰。五卷。衍之,史书无传。其事迹略见于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六《王臣滞惑》篇。道宣称衒之为北平(今河北满城)人。官抚军府司马,元魏末为秘书监。因见北魏皇族、官吏穷奢极欲,借修佛寺,大肆侵渔人民,乃

  • 疑狱集·和凝

    共四卷,为,五代后晋人和凝、和父子编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案例选编。书中收集了历代各种疑难案例百余则,如“御史奏状”、“李崇还儿”、“丙吉辨影”、“黄霸戮乱”、“严遵壁听”、“赵和籍产”、“若水留狱”

  •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又名《诸天内音经》或《内音玉字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本二卷,后分作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题作《太上灵宝诸天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