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内载一首长篇五言神咒,称作「一百大吉祥檀识钧玉音神咒」。二百多句咒语中出现九十七句「吉祥檀识钧」。据元人卫琪所撰《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称「檀识钧」即元始天王所发吉祥之音,出自大洞仙经。诵念此咒语,可解脱灾罪,功行圆满即举形飞升。本篇当系宋元道士摘录《文昌大洞仙经》改编而成。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黄庭外景玉经注·白履忠
  喉科集腋·佚名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佚名
  周易音义·陆德明
  周易集传·龙仁夫
  上清金母求仙上法·李玄真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陆修静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佚名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彭晓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佚名
  周易章句证异·翟均廉
  心目论·吴筠
  玄门报孝追荐仪·佚名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古城春景·林徽因

    时代把握不住时代自己的烦恼,——轻率的不满,就不叫它这时代牢骚——要泥黄色风沙,顺着白洋灰街沿,来支撑城墙下小果摊,那红鲜的冰糖葫芦怪得这嫩灰色一片,带疑问的春天寻去,不必有新奇的新发现,旧有保障喷出烟囱,那矗立的新观

  •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三·汤球

      徵祥說   成帝咸和四年。陰霖五十餘日。蘇峻滅後乃霽。占經一百單一。 類聚二。 御覽十一。   舊為羽扇柄者。刻木以象骨。翮用十毛。取全數也。中興初。王敦始改用長柄。使其下出可捉。而減其羽用八。識者

  • 石匮书后集卷第九·张岱

    文震孟、姚希孟列传文震孟,直隶长洲人,字文起,号湛持;宋文丞相裔也。曾祖征明,祖彭。震孟生而嶷岐,面长盈尺,剑眉插鬓。二十一,举于乡。初名从鼎;有兄从龙者好任侠,以盗败;震孟为之百计援救,几累革籍;更今名。为贤书三十年,萧然四壁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华峤汉后书卷二·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鲁恭传○四四鲁恭字仲康,拜司徒,数有忠言,陈正得失。恭在位,选辟皆妙,至列卿〔郡守〕数十人〔一〕。(姚。汪。黄。铃木)──书钞卷五二 〔一〕据汪辑补。 刘宽传○四五宽为南阳太守,遇民如子,不曾出詈言也。(姚。汪。

  • 外戚世家第十九·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汉高祖至武帝五代汉皇的后妃,以正后为主,兼及妃宾,并涉及后妃的亲族,所以称为《外戚世家》。记后妃,自然要反映宫廷内部的一些情况,这就能使读者看到帝王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侧面

  • 苏轼传·脱脱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他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各地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成败之处,就能说出其中的要旨。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时,激愤叹息,苏轼请问:“我如果成为范滂,母亲是否赞许?”程氏说:“你能成为范滂,难

  • 仲夏纪第五·吕不韦

    仲夏一曰: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螂生,鸡始鸣,反舌无声。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

  • 君子成人之美·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读解】 成人之美的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助人为乐的精神。对

  • 卷三·杨甲

    <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三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毛诗正变指南图诗篇名周南十一篇关雎后妃之德 葛覃后妃之本 卷耳后妃之志樛木后妃逮下 螽斯后妃子孙众多 桃夭后妃之所致 兔

  • 卷十三·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十三 佚

  • 卷十三 辨别异端·张伯行

    此卷辨异端。盖异端不辨,则正学不明,故必于其弥近理而大乱真者,严析之于毫厘,然后人心不为所惑,而世道庶乎其日隆也。,朱子曰:今人容易为异说引去者,只是无见识。圣人之书,非细心研究,不足以见。朱子曰: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

  •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发菩提心品讲录·太虚

      悬 论  一 释题  甲 经题  乙 品题  二 提要  甲 经纲  乙 显胜  释 经  甲一 叙前启问  乙一 叙前  乙二 启问  甲二 受请正说  乙一 标发五心  乙二 广明五心  丙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二·澄观

    十地品第二十六(尽加所为毕)疏。初来意等者。文分为五。一总明答问可知。二夫功不下。立理明次。前因后果义次第故。解即十住。行即十行。愿即十向。故为贤终。亲证十如故名圣位。先贤后圣亦次第故。三前是教道者。辩

  • 六门陀罗尼经论·世亲

        世亲菩萨造当知此陀罗尼经以六义故。说一慧圆满。二慈力清净。三自性清净。四令知他所作障。五摄一切菩提资粮。六彼果正智及真如也。复有异门。一于苦时摄取有情界。二于乐时摄取有情界。三于自断资粮障。四

  • 卷第八(译经苻秦姚秦)·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八(译经苻秦姚秦)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前后二秦苻姚世录者。此等亦是权霸时君弘法主也。自晋室渡江匈奴焚[名*隹]。伊瀍泾渭非复帝京。夫子有云。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其在斯乎。符健本氏武都人

  • 春秋阙如编·焦袁熹

    八卷,清焦袁熹著。其书仅及成公八年而止,为未成之书。前有其孙焦钟璜跋。其论无骇书名,若后世帝室之胄不系以姓,非贬而去之;论书螟为虫伤苗稼,即当留意补救,不以此一事便为恶,所论皆能酌情理之平,洗孙复以来之曲说。末附读《

  • 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梁录失译。佛在鸡罗莎山顶,一比丘为恶病所持,一比丘为恶鬼所持,请虚空藏菩萨哀求于佛,佛现神力,七佛于空中各说一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