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三

  徵祥說

  成帝咸和四年。陰霖五十餘日。蘇峻滅後乃霽。占經一百單一。 類聚二。 御覽十一。

  舊為羽扇柄者。刻木以象骨。翮用十毛。取全數也。中興初。王敦始改用長柄。使其下出可捉。而減其羽用八。識者以為服妖也。柄使可執者。是敦執國柄之象也。毛減用八。是羽翮損少而飛翥不終之兆一作應。也。占經百十四。 事類賦注十四。御覽七百二引中興徵祥說。

  海西公初即位。忘設豹尾。亦服妖也。夫豹尾、儀服之主。大人之所以豹變也。而海西公豹變之日。四字依占經百十四引補。非宜可忘之時。天若曰。海西公凡庸。不可以主社稷。故亡其豹尾。示不能終也。御覽四百九十。又六百八十。 書鈔。

  太元中。人不復著摻頭。亦服妖也。頭□□親戚起。占經百十四。

  舊為屐者齒皆達。名曰露卵。太元中忽不復徹。名陰卵。亦服妖也。識者以為卵謀也。必有陰謀。烈宗末。驃騎參軍袁悅之始有陰謀之事。及隆安遂致大亂。御覽六百九十八。

  太元中。公主婦女。束髮、緩鬢、傾一作假。髻、以為盛飾。用髮豐多。不可恆一作行。戴。乃先于籠上掖一作扶。又一作裝。之。名曰假髻。以上亦見書鈔。或曰假頭。至于貧民。不能自辦。自一作目。號無頭。就人借髻。亦服之妖也。無幾時烈宗晏駕而天下騷動。二十年中。兵革不息。孫恩之亂。刑斬無數。桓玄之役。死者萬計。凡被戮之家多無頭首。至大斂時。皆以繩縛菰草為頭。是假髻之應也。御覽七百十五。又七百六十四。 書鈔。

  烈宗世。會稽王道子輔政。于府內園中穿池築山。山池之間。處處有肆。婢酟賣肉于其中。道子將見幸。乘船至酒肆。輒攜入肆買肉酒。狀如市廛。以為笑樂。御覽八百二十八。

  大興二年。吳郡米無故壞盡。貨糴之屋亦無故壞。天戒若曰。五穀湧貴。無所糴賣。不復須屋。時陽亡人大飢。餓死者十二三萬。占經百十四。

  王敦在武昌。架屋五間。已構五木。一宿梁墜地。桁在柱上甚危。無幾作亂。敦滅。同上。

  元興二年。大〈舟行〉門上屋自壞。〈舟行〉門者。蓋古之雉門。都城之門也。王者所由出入。是時孝安栱默。警蹕之響。未嘗至于雉門。而桓玄之篡成也。同上。

  烈宗起清暑殿。識者非之曰。清暑反語楚聲也。今起殿以酸楚之聲為號。非吉祥也。頃烈宗崩後。桓玄篡。自號楚。占經百十四。御覽百七十五。

  桓玄鎮姑熟。屋壁先畫作黃盤龍。號盤龍齋。俄而玄敗。將軍劉毅居之。毅小名盤龍。御覽百八十五引晉徵祥說。

  咸和十六年夏旱。十七年秋冬旱。是時烈宗仁恕。信任會稽王道子。亦舒緩之應。御覽八百七十九。 案此節有誤。

  隆安二年冬。旱且寒甚。四年夏五月秋。旱。時孫恩作亂。桓玄疑貳。內外騷動。兵革方興。御覽八百七十九。

  哀帝隆和中。謠曰。升平不滿斗。隆和那得久。桓公入石頭。陛下徒跣走。哀皇聞而惡之。改為興寧。又謠曰。雖復改興寧。只自無聊生。尋哀皇中藥。不識萬機。占經百十三。

  帝弈太和中。童謠曰。青青御路楊。白馬紫游繮。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漿。又曰。鳳凰生一雛。人見無不喜。謂言是馬駒。何悟成龍子。是時海西公寵念殿中常侍向龍朱靈寶。等。因共為亂。生子男三人。海西以為己子。將欲立之。既而被廢。以馬繮殺三子。三子死。南方獻甘露。公卿三子不得甘露。占經百十三。

  義熙初童謠云。官家養蘆化成一作花作二字。荻。蘆生不止自成積。是時盧循竊據廣州。國未能討。因而用之。是官養之蘆也。荻猶敵也。類聚八十二。 御覽十卷。

  大興二年。吳郡府舍地中。得犬子二頭。一雄一雌。太守張懋聞齋內床下犬子聲。地自拆。見有二犬。取而養之。皆成。尋懋為沈充所害。占經百十九。

  晉孝武帝太元中。廬江灊縣何旭家。忽聞地中有犬子聲。即于聲處掘之。見一狗突出。甚柴瘦。走入菰中不知所往。視其處有犬子二頭。一雌一雄。取而養之。雌死雄活。及長。為犬善噬野獸。其後旭里中為蠻所沒。同上。

  安帝隆安中。輔國將軍孫無終家。忽一日地中聞犬子聲。尋地拆。有犬子皆白色。一雄一雌。取而養之。皆死。後無終為桓玄所誅。同上。

  安帝元興元年八月庚子。尚書下舍火。是時桓玄用事。出鎮姑蘇。身雖二字一作雖名。出外。實遙錄尚書事也。故天火、示不復用也。御覽二百十。 書鈔。

  孝武帝太元二十年。冬無雪。亦猶春秋之無冰。恆燠之罰也。是時信任會稽王道子。縱酒宴樂。不〈血阝〉政事。舒緩之應也。御覽八百七十九。

  安帝義熙中。宮城上及御道左右皆生蒺藜。亦草妖也。御覽九百九十七。

  咸和初。鷗集太極殿。殿非鷗所處。鷗、湖澤鳥也。時蘇峻作逆。宮室被焚。御覽九百二十五。

  孝武帝太元十年。鸜巢太極殿東鴟尾。御覽百八十八。

  成帝咸和元年。司徒府羊產無後足。其後蘇峻作逆。占經百十八。

  簡文帝咸安元年。濤水入石頭。俄而海西公廢。孝武帝大元十三年十二月戊子。濤水入石頭。毀大船沉殺人。己亥。江水湧起建康秣陵江。渰沒殺人。陰旺之應也。占經一百。

  元帝太興四年冬。大寒。民凍死。是時王敦肆亂。天子不能禁。任意專殺。戮及大臣。占經一百單一。御覽八百七十九。

  太興三年二月。雨水冰。其後有王敦之亂。占經一百單一。

  元帝太興二一作三。年。海鹽縣雨雹。大如鴨子。御覽十四。 編珠一。

  太和當作太元三年四月。雨雹。是時王道子輔政。姦佞競進。烈宗不能禁絕。王室大亂。占經一百單一。

  元帝太興元年十一月。京都雷震。凡未應雷而雷。皆恆燠也。御覽八百七十六。

  穆帝升平二年十一月。雷。是皇太后臨朝。政舒緩也。占經一百單二。 御覽八百七十六。

  安帝元興三年秋。永安王皇后自巴陵一作防。一作特。設威儀入宮。天大雷。震人馬多死。多死二字一作一疋俱懦。 占經一百單二。 御覽八百七十六。

  大興二年。天鳴東南有聲。如水相薄。三年又鳴。後哀帝疑作帝弈。廢。御覽一。

  元帝大興二年。徐州及揚州之西江郡蝗。三年。冀州蝗。皆為肆暴之徵。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棠邑界有蝗。廣千里。長三十里許。從南來。其飛蔽天。害苗稼。是時官以賄成。皆入私庫。貪私苟得之徵也。占經百二十。

  成帝咸和四年。廬山西大巖崩。俄而郭默害江州刺史劉胤。伏誅。類聚六。

  元帝永昌元年。大風。拔樹百根。編珠一。

  孝武帝寧康三年。秦建元十一年。苻堅長安大風。原引誤作苻堅三年長安大風。堅宮中樹悉拔。是歲王猛死。御覽八百七十六。

  桓玄入建康宮。逆風迅激。旗幟飄亡。儀飾一皆傾偃。是月酷寒。此日尤甚。急恆寒若之應也。又出遊門外。飄風飛其儀蓋。御覽八百七十六。

  恭帝之為琅琊王。好奇戲。門一疋馬于門內。令人射之。欲觀幾箭而死。左右曰。馬國姓也。而射之。不祥甚矣。乃止。俄而桓玄篡位。御覽八百九十五引中興書。

  明帝大寧中。武昌有大蛇居神寺神樹上。出頭從人受食。案京房易妖占曰。大蛇見神祠。不出三年。有大兵。國有大憂。時王敦作逆。占經百二十。

  明帝大寧元年十一月。黃霧四塞。王敦之應開元占經一百一。此節亦見御覽八百七十八。

  成帝咸和元年。大霧。步武不相見。會稽王道子專政之應御覽八百七十八。引晉書亦作如此。也。同上。

  王者敬養耆老。則甘露降于松柏。尊賢容眾。不失細微。則行葦受之。甘露者仁澤也。其凝如脂。其甘一作美。如飴。王者德至于天則降。初學記二又二十八。 事類賦注三。 御覽十一又八百七。

  王者德至天。氣感而甘露降郡縣。魏甘露元年。二字原誤作七十。降譙、降盱眙、方七七五畝。類聚九十八。

  武帝時甘露降。公卿奏賀。詔曰。三代盛隆。猶自戒勿休。況自頃懸象告變。盜賊充斥。百僚司牧。不能存職匪懈。使道有寄。雖麟鳳不至。慶有餘矣。若此道未宏。雖四靈在郊。吾猶懼然。何甘露之足賀。其停之。御覽五百四十三。

  王者不隱其過。則玉璧見。不斲自成。光若日月。愍帝建武元年。江寧民虞迪墾地。得白玉麒麟璽一枚。文曰長壽萬年。安帝義熙十二年。左衛兵陳湯于府前淮水中。得玉璽一枚。璽亦璧也。占經一百十四。 類聚八十三。 御覽六百八十二。又八百六。

  金勝一名金稱。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珍寶用。有金勝。金勝者仁寶也。不琢自成。光若水月。四夷賓服則出。穆帝永和九年。一作晉孝武時。陽穀民得金勝一枚。長五寸。狀一作形。如織勝。後桓溫平蜀路。此四方來服之應也。占經一百十四。 御覽七百十九。 書鈔。

  主德盛則神鼎見。神鼎者仁器也。能輕能重。能息能行。不炊一作灼。而沸。不汲而一作自。盈。一作滿。絪縕之氣。自然而生也。亂則藏于深山。文明應運而至。故禹鑄寶鼎以擬之。成帝咸康八年。陽穀民劉珪夜見光。取得玉鼎一枚。□□四寸。此文明之應也。占經一百十四。 類聚七十三事類賦注鼎。 御覽七百五十六。

  成帝咸和元年。宣城春穀山崩。得古鼎、重三百斤、容可三斛餘。群臣畢賀。御覽七百五十六。

  義熙十一年。霍山崩毀。出銅鐘六枚。上有古文科斗書。人莫能識。初學記十六。 御覽五百七十五。

  王者盛德則嘉禾生。嘉禾者仁卉也。其大盈箱。一稃二米。國政質則同本而異穎。國政文則同穎而異本。御覽八百七十三。

  嘉禾者仁草也。夏時異本同穎。殷時同本異秀。周時三穎同秀。玉海百九十七。

  王者德盛則嘉禾生。仁卉出。安帝義熙十三年。鞏縣民宋曜于田中穫嘉禾。九穗同本。九穗九州也。是時□羌平。六合寧。御覽八百三十九。

  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同一。則木連理。連理者仁木也。或異枝還合。或兩樹共合。建元當作建武。元年。木連理四。一生膏當作嵩。山。一生武昌。一生汝陰。一生汝陽。太興元年又生武昌。類聚九十八。

  鳳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昏鳴曰固常。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古微書十一。仁智之禽鵠頸而龜腹。白帖。

  永和九年。吳郡獻白鳶。御覽九百二十三引中興書徵祥說。

  白烏仁禽。宗廟肅敬則見。玉海百九十九。

  麒麟者、毛蟲之長也。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牡鳴曰遊聖。牝鳴曰歸和。夏鳴曰扶幼。秋鳴曰助積。末二字一作養綏。御覽八百八十九。 初學記二十八。

  麟麕一作獐。身、牛尾、狼頭。一角黃色、馬足也。初學記二十八。 御覽八百八十九。

  麟者應也。孟與聖為期也。麟角上有肉。示不傷也。占經一百十六。

  麟一角為天祿。兩角為辟邪。無角為符拔。古微書十。

  天下太平則騶虞見。騶虞者仁獸也。狀如白虎而黑文。其尾參倍。昔召公化行陝西之國。而騶虞應見。類聚九十九。

  王者仁而不害則白虎見。白虎者仁獸也。狀如虎而白色。嘯則風興。縞一作〈白鬲〉。 案此字自係皜字之誤。身如雪。一作雪。而無雜毛八字一在嘯則風興之上。者是也。近代所謂白虎者。背斑而虎文。爾雅所謂彪虎者也。占經百十六。類聚九十九。

  中興。所在獻白麕。類聚九十五。

  成帝咸和六年。會秀才于樂賢堂。有野麕走至堂前。獲之。書鈔。

  白鹿者仁獸也。王者明惠下及則見。色若霜雪白。牝牡不與紫鹿為群。占經百十六。

  白兔仁獸也。王者尊敬耆老則見。占經百十六。

  元帝時有二白麂見于南昌郡。御覽九百六引孫氏瑞應圖曰晉中興書云云。

  哀帝興寧元年十月。麀入東海王宮。麀主也。將為天下主之徵。後哀帝崩。東海王即位。占經百十六。

  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六月。寧朔州刺史賈統上言。晉寧須池縣。此月辛卯。有馬二疋出于河上。一白一烏。盤戲相逐。河水上從。卯至巳乃沒。占經百十八。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赵尔巽
  第五十回 定密谋族诛梁氏 嫉忠谏冤杀李云·蔡东藩
  卷之一千二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尚史卷九·李锴
  一三一六 军机大臣奏查小板《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刷印完竣片·佚名
  涉史随笔原序·宋葛洪
   第十一章 詩人、名妓、高僧·林语堂
  重喜传·宋濂
  瞿式耜传·张廷玉
  四八、鲁缪公礼贤考·钱穆
  序二·捧花生
  爱国学者顾炎武·吴晗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球阳记事》目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好古·唐圭璋

      好古,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有碎锦词。  按宋时姓李名好古或字好古者,约有四五人之多,不知此李好古为何许人。清吟阁本阳春白雪云,李好古字仲敏,下邽人。  八声甘州  扬州  壮东南、飞观切云高,峻堞缭波长。望蔽空

  • 第二折·关汉卿

    (夫人、小旦云了)(孤云了)(店家云了)(正旦便扮扶末上了)(末卧地做住了)呵!从生来谁曾受他这般烦恼!(做叹科)(唱) 【南吕】【一枝花】干戈动地来,横祸事从天降:爷娘三不归,家国一时亡。龙斗来鱼伤,情愿受消疏况。怎生般不应当,脱着衣裳,感得

  • ●跋二·戴亨

    外王父戴遂堂先生慶芝堂詩集十八卷乾隆戊寅藍輝舅氏初刻於昭文縣署江左間有傳本後舅氏移官甘肅又移貴州往來數千里板藏友人處年久散失先母戴太宜人屢命搜葺重梓問世而傳鈔譌脫至不可讀徧訪親故亦絕少善本逡巡未果道光

  • 卷三·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三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陆机拟古七首高楼一何峻岧岧峻而安绮窻出尘防飞阶蹑云端佳人抚琴瑟【琴艺文类聚作瑶】纎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芳气宋刻误作芳草今从文选】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

  • 第二回 用奸计魏名教赌 迷真性仇福思嫖·蒲松龄

    那魏名见仇家的日子渐渐的好了,他心里就生气,寻思着要教他败落,除非是教他去赌钱。有一日,看见仇福正在街上闲玩,魏名上前拉着他,让到家里,顿上酒,端上四样菜,又叫他兄弟魏二陪着。 [耍孩儿)叫一声大相公,每日待将你请,逐日穷忙

  • 第九十七回 争铁路蜀士遭囚 兴义师鄂军驰檄·蔡东藩

      却说清政府闻广州捷报,方在放心,安安稳稳的组织新内阁。庆王弈劻,资望最崇,作为总理,自不消说。汉大臣中,如孙家鼐、鹿传霖、张之洞等,先后逝世,只有徐世昌,历任疆圻,兼掌部务,算是一位老资格,遂令他与那尚书桐,作为内阁总理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六·乾隆

      宋  仁宗皇帝  【丙甲】嘉祐元年春正月帝有疾文彦博等宿卫禁中二月帝疾瘳  正月朔帝御大庆殿受朝暴感风昡趣行礼而罢翌日文彦博召内侍都知史志聪问状对曰禁密不敢漏言彦愽叱曰尔曹出入禁闼不令宰相知天子起

  • 第一章叙论·梁启超

    国史氏曰:甚矣,知人论世之不易易也。以余所见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二卷 厅汛表·缪荃孙

    徐州道丰北厅,通判。原属徐州河务同知。乾隆五十六年改设。咸丰十年六月裁。铜沛厅,同知。原属徐州河务同知。乾隆二年改设。咸丰十年六月裁。邳北厅,通判。原属邳睢管河同知。乾隆五十六年裁六塘河同知改设。咸丰八年归

  • 曹邦辅传·张廷玉

    曹邦辅,字子忠,定陶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元城、南和知县,以廉洁干练著称。提升为御史,巡视河东盐政。巡按陕西,弹劾总督张珩等人冒功,他们都谪戍边关。调任湖广副使,补职河南。柘城叛贼师尚诏造反,攻陷归德。检校董

  • 卷七十七·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七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转对上英宗乞令朝臣转对   司马光臣窃见祖宗之时累曾令朝臣转对或遇灾异更广求直言真宗咸平景德之间询访尤切其诏书云涉诋讦者固可优容乏词藻者许其直致是时羣

  • 第75章·老子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1)。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2)。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生之厚,是以轻死(3)。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4)。【题解】张松如说:“本章揭示了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

  • 正言第三十四·管仲

    失传。

  • 行夫/朝大夫·佚名

    行夫负责乘轻车前往诸侯国传达小事,这是一些有关福庆或丧荒而[出使传达者]无须讲究礼的事。凡行夫出使,必须持有旌节,即使出使途中因故而不能按时到达,也一定要把王的命令传达到。[如果随大行人出使而]留居在出使国,就负责

  • 奇经八脉考·李时珍

    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任、督、带、冲八脉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个人见解

  •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

    十四卷。近人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一生勤于着述,主要着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戊戌奏稿》《康南海先生诗集》等。此书大旨谓东汉以后所讲习之经,皆刘歆伪造。因刘歆作过王莽新朝大臣,故斥其

  •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本嵩

    佛典注疏。宋本嵩述,琮湛注。二卷。宋元祜三年(1088),本嵩应张商英之请至京城讲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撰《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诠释《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经题及《华严法界观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