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简称《长文大洞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晚唐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为内丹经典,经文分十九章。内称:人之形神精血皆为天地气化所生。「神者为阴阳气之用也,形者为神气之宅也,阴阳魂魄为精血之神」。故唯有存神养气,固血炼精,方可长生。炼气养神之法称作真一之法。经文曰:「但于身中炼丹田之气壮,生自然之神全,于十二时中守天真之气入丹田宫中,心无乱想,外无别意,不出不入,无来无往,神定自安,此是真一之法」。又论还丹之道,宣称:「但将本元真气自下返于上,谓之阴返阳也;却将真元一气自上还于下,谓之阳返阴也。六阴六阳会合黄庭,还归丹田,神气皆足,故为还丹也。」其说较为简明。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玄虚子鸣真集·佚名
  指归集·吴悮
  黄箓九巵灯仪·佚名
  运气要诀·吴谦
  金丹问答·萧廷芝
  大易择言·程廷祚
  道教义枢·孟安排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佚名
  武当福地总真集·刘道明
  道教三字经·易心莹
  灵枢识·丹波元简
  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佚名
  太上洞真安灶经·佚名
  外科证治全书·许克昌
  地理辨正·蒋大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师道·唐圭璋

      师道字无已,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徐州)人。生于皇祐五年(1053)。元祐中,以苏轼、傅尧俞、孙觉荐,授徐州教授。建中靖国元年(1101),为秘书省正字,扈从南郊,不屑服赵挺之衣,以寒疾卒,年四十九。有后山词。   菩萨蛮   七

  • 四集卷九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七古今体一百十七首【癸卯五】四月朔日重修十方普觉寺落成瞻礼因至香山静宜园驻跸即事得句仲春於此逢优雪【二月二十日】弥月方希即获霖【时三月廿七日】倏尔杏桃孤彼节依然松石照予心却

  • [解题]·王叡

    《炙毂子诗格》 一卷,唐 王叡撰。《新唐书艺文志》四、《崇文总目》“文史类”、《中兴馆阁书目》“文史类”、《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宋史艺文志》八及《通志艺文略》八均著录“《炙

  • 卷一百·表第一·诸王世表一·张廷玉

        ◎诸王世表一   

  • ◎选举(下)·徐天麟

    ○举廉(孝廉附)孝文十二年,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者劳赐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师古

  • 卷之一千四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王予可传·脱脱

    王予可,字南云,是河东吉州人。他的父亲本来是一名军校,所以予可也曾经在军队注册。王予可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大病一场后忽然发狂,时间长了能拿起笔写诗文,并且说些世外的恍恍惚惚、令人费解的事。南渡以后,他家居住在上蔡、遂

  • 崇儒三·徐松

    书学【宋会要】徽宗崇宁三年六月十一日,都省言:「窃以书用于世,先王为之立学以教之,设官以达之,置使以谕之。盖一道德,谨(守)[家]法,以同天下之习。世衰道微,官失学废,人自为学,习尚非一,体画各异,殆非所谓书同文之意。今未有校试

  • 卷十·高诱

    [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淮南鸿烈解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汉 高诱 注缪称训【缪异之论称物假类同之神明以知所贵故曰缪称】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凖直乎绳员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碍挂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五·佚名

    宋 滕珙 撰劝粜类乞早推赏献米赈济上户先生守南康准朝廷颁下劝分赏格遂行劝谕到富室四戸认米赈粜至是申乞早与推赏此篇专乞给降付身以凭散赏照防夲军去嵗旱伤至重细民阙食虽有桩管及拨到常平米斛数目不多深恐不能周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林语堂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语译人民若饱受虐政苛刑到了不怕死的地步,以死来威胁他又有何用?假使人民怕死,一有作

  • 卷五十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一钱塘程川撰诗二统论六义六义自郑氏以来失之后妃自程先生以来失之后妃安知当时之称如何【郑可学録字子上莆田人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嵗饶録十六卷中】或问诗六义注三经三纬之説曰三经是

  • 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初分不退转品第四十九之二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成就柔润可爱可乐身语意业。於诸有情心无罣碍。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恒常成就慈悲喜舍。等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佛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真如相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了.其心堅住遠離   迷惑.專意修行深心不動成不壞業.趣一切智終不退轉.志求大乘勇猛無畏.植

  • 卷第二十三·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万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从万佛刹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来诣佛所。其名曰:金刚幢菩萨、坚固幢菩萨、勇猛幢菩萨、光明幢菩萨、智幢菩萨、宝幢菩萨、精进幢菩萨、

  • 有夏志传·钟惺

    明代通俗中篇历史小说。全称为《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傅》,四卷十九则,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行款形式全与余季岳所刊《盘古志传》相同,书首亦有钟惺序。书中“竟陵”亦作“景陵”,可证本

  • 萍沙王五愿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先叙萍沙王五愿,后叙弗迦沙王出家,宿窑家,佛夜为说法,证三果,次日命终。

  •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