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门陀罗尼经论
世亲菩萨造
当知此陀罗尼经以六义故。说一慧圆满。二慈力清净。三自性清净。四令知他所作障。五摄一切菩提资粮。六彼果正智及真如也。
复有异门。一于苦时摄取有情界。二于乐时摄取有情界。三于自断资粮障。四于他断资粮障。五积集一切资粮。六所集资粮为自利满及显利他满也。
复有异门。从正遍知而退还者。有其六因。一弃背有情于生死苦不能安受。二于世富乐有执著心。三而积诸障。四随顺恶友之所倾动。五不集资粮。六而于诸有圆满等法。有习近心及未著心。对治彼故。随其次第而说六门。
第一第二而则显其苦分位不舍有情成熟有情。第五即能成熟佛法。第三第四断除障故。即能成就自彼之二。第六显示声闻独觉不共之果清净法身无超过故。而能行于利生行故。是名住于尽生死际。
复有异门。以四净心而当开示。一了法无我故。颠倒有情及流转苦而不倾动。二于富盛时而不起于有情之见迷等杂染。三与不清净因粗重之果能生之力而不随顺。四而能断除彼增长因。加行清净者当知。即于波罗蜜多相应善根而起加行。净心果者无上之智。加行清净者即是解脱。所谓转依。无上之智及于解脱而非加行清净果耶。是故经言。我诸所有波罗蜜多所摄一切世及出世广大善根。愿诸有情皆当速证无上智果等。作如是说。波罗蜜多若有圆满。唯清净心不能生长无上智果。是故说彼名为波罗蜜多之果。种类同故。无上之智当知即是净心果也。又彼二之果二俱所摄。净心加行更互相待为究竟故。谓由所有一切资粮无所得心修习回向即得正智。及于如来诸余功德是彼因故。若不如是。所修净心而空其果。又即彼二亦复名为而不住于流转涅槃。又彼二因平等智慧大悲所摄。谓即彼法之所成故。为取如是大功德故。菩萨所有一切善根应当如是而回向之。是故此则名为所有善根广大回向。如是所修六行之者。得六功德。如其次第。若有菩萨具足如是善根之者。一流转生死微薄受苦。彼不能坏。二而常唯受无尽广大富贵世乐。及能成熟无量无边有情之果。三以无障碍速摄善根。于善欢喜及有胜得解。四于诸菩萨而不见有微细忘误。善观断除。五速成资粮及能证得成种智定。六尽诸世界及有情界现利生事成就彼故。
六门陀罗尼经论一卷
猜你喜欢 续高僧传卷第五·道宣 俱舍论记 第十一卷·普光 菩萨的政治·太虚 佛说灌顶梵天神策经卷第十·佚名 复李管卿先生书·太虚 卷第一百七·李通玄 新旧问题的根本解决·太虚 卷第三十四(诸国王女部)·宝唱 弘明集卷第九·僧祐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三·佚名 卷上·佚名 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太虚 卷第二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三卷·佚名 卷第二十四·道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