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梅苑

词总集。宋黄大舆编。卷首黄氏自序云:“己酉之冬,予抱疾山阳,三径扫迹,所居斋前植梅一株,晦朔未逾,略已粲然,于是录唐以来词人才士之作,以为斋居之玩,目之曰《梅苑》。诗人之义托物取兴,屈原制骚或列芳草,今之所见盖同一揆。”自序此书成于己酉,即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冬,录词十卷,存词四百余首。周煇《清波杂志》卷一○云:“绍兴庚辰(1160),在江东得蜀人黄大舆《梅苑》四百余阕,煇续以百余阕”。宋本已不可见,毛氏汲古阁有影宋抄本,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清康熙丙戌(1706),扬州诗局刊刻《楝亭十二种》,内有《梅苑》十卷。《四库全书》亦收有此书。读有用书斋藏有何小山、戈载校本,目录为五百零八阕,仅存四百十二阕,目录后题《群贤梅苑》,与汲古阁影宋本同,其卷五、卷一○之脱文亦同,曹元忠以为“群贤”二字与睦亲坊陈道人所刊《群贤小集》相同,则何、戈所校、汲古所影,皆出于陈氏书棚本。1919年,武进李祖年圣泽楼有新刻本,并附有校记。曹元忠序亦称之为书棚本。近人赵万里称,曹楝亭刻本讹夺满纸,而圣泽楼新刻本据吴县曹氏校何小山、戈载本移录;杂采他书校之,虽差可读,但卷五、卷一○脱文依《花草粹编》补入者仅二首,其他讹夺未能悉正,故据《永乐大典》、《花草粹编》以校李本,补正约数百事,搜得佚词十八首,刊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

《梅苑》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序
(3)巻一
(4)巻二
(5)巻三
(6)卷四
(7)巻五
(8)巻六
(9)巻七
(10)巻八
(11)巻九
(12)巻十

猜你喜欢
  草堂诗余·佚名
  静居集·张羽
  断肠词·朱淑真
  淮海词·秦观
  怀香记·陆采
  分春馆词·朱庸斋
  杜工部草堂诗话·蔡梦弼
  须溪四景诗集·刘辰翁
  长恨歌·白居易
  双烈记·张四维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王仲文
  四溟诗话·谢榛
  吕洞宾桃柳升仙梦·贾仲明
  碧山乐府·王九思
  文笔要诀·杜正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初编·卷六·沈瘦东

    诗以言志,酒以合欢,为用殊而贵在妙解一也。诗以工著,酒以德称,其传不传,不系乎多寡也。不然,张率日课一诗,年十六已积稿至二千余篇,何以未闻有人以诗人目之乎?单于粹强亲朋以巨杯,多致狼狈,至有"单家酒筵为'觥筹狱'"之语,何以未闻

  • 卷第九·陈与义

    ○述怀呈十七家叔儿时学道逃悲欢,只今未免忧饥寒。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竹林步兵亦忍辱,长安闭门出无仆。门前故人拥庐儿,政坐向来甘碌碌。公不见古人有待良不多,利名溺人甚风波。垂露成帏仲长统,明月为烛张志和

  • 卷二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五预宴九十四人诗一百十首【按察使职衔两淮商人】程谦德【年七十五】朝端佳气接蓬莱恩锡琼筵朶殿开眉夀趋跄瞻玉戺颐年抃蹈捧霞杯琅琅法曲钧天奏习习祥风淑气催鳯綍自天

  • 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十八·脱脱

        张美 郭守文 尹崇珂 刘廷让 袁继忠 崔彦进 张廷翰 皇甫继明张琼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少善书计,初为左藏小吏,以强干闻。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

  •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七十·佚名

      顺治九年。壬辰。十一月。己巳朔。  ○庚午。命固山额真卓罗、为靖南将军。同固山额真蓝拜等、统官兵征广东未定州县。赐之敕曰。今逆贼侵犯广西以尔卓罗为靖南将军。同蓝拜总统官兵。前赴广东平南王尚可喜、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十 考验·溥仪

    我的自我估计,又过高了。我遇到了考验。 全国各个生产战线上都出现了大跃进的形势,所方在这时向我们提出,为了让思想跟上形势,加紧进行学习改造,有必要进行一次思想检查,清除思想前进途中的障碍。办法是在学习会上每人谈

  • 袁粲传·沈约

    袁粲字景倩,陈郡陽夏人,是太尉袁淑哥哥的儿子。父亲袁濯,是扬州秀才,早死。他祖母同情他过早成为孤儿,给他起名叫愍孙。袁..的伯父叔父都是当世的大官,但是愍孙却饥寒交迫,他母亲王氏是琅笽人,即太尉长史王诞的女儿,亲自纺织,以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索隐】:按:春秋纬“萧何感昴精而生,典狱制律”。以文无害【集解】:汉书音义曰:“文无害,有文无所枉害也。律有无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一曰,无害者如言‘无比’,陈留间语也。”【索隐】:按:裴注已列数家,

  • 赏罚第十五·佚名

    治民御下,莫正于法;立法施教,莫大于赏罚。赏罚者国之利器,而制人之柄也。故天以晷数成岁,国以法教为才。晷运于天,则时成于地;法动于上,刚治成于下。晷之运也,先春后秋,法之动也,先赏后罚。是以温风发春,所以动萌华也;寒露降秋,所以

  • 卷十·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十     宋 黄仲炎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宋鱼石奔楚楚爲之伐宋取彭城使鱼石居之是鱼石叛君而楚党叛也诸侯之大夫讨而围之义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六·圆晖

      释曰。决断名智。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诸智差别。二明智所成功德。就明诸智差别中。一明忍智见别。二明十智相殊。三明十智行相。四诸门分别。此下第一。明忍智见差别。论云。前品初说诸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五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五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释二十五方便。初且通明渐顿二种。次今就下。方始别明今文方便。初文通论顿方便者。初释名云善巧。回向令成妙因故名善巧。又泛引证及功能等。未的委示二十五相。故名

  • 大唐内典录卷第二·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二前魏 南吴 西晋前魏朝曹氏传译佛经录第二序曰。自汉已来天下一统。建安之始鼎峙而分。袁曹竞逐于中原。刘孙分[馬*麃]于江峡。五岳尘拥九牧云屯。或二祀而启于帝图。或

  • 锡类法檀序·元来

    锡类法檀序夫世间人。不能行出世间孝。而出世间人。乃能尽世间孝。以余观于锡类法檀之篇。则博山大师无如矣。生致其养。没致其思。世间孝也。师则行之。情致其刳。性致其徧。出世间孝也。师则尽之。幼痛悲母。及长宦

  • 顺治永安县志·陈廷枢

    十卷,清陈廷枢修,黄豹纂。明嘉靖间李杏撰成志稿一部。万历二十年,邑令苏民望就李氏稿重加纂辑。又六十年,陈廷枢来知县事,立意重修邑乘。而于顺治九年(1652)设局,延黄豹主其事。历三月而成此书刻印。兹篇并星野、气候、节序

  • 春在堂随笔·俞樾

    笔记。清人俞樾(1821—1907)撰。十卷。樾有《春在堂全书》已著录。是书为平素所作笔记整理编纂而成。约十二万五千字。内容丰富。大体按撰 写年代编次,各卷不分类目。内容有对经史诸 子、文字音韵的考证,对古今诗文的评

  • 南冠草·夏完淳

    诗别集。明夏完淳著。一卷。本集内的诗都作于被捕时及狱中,故取“楚人南冠”之典名集,以明志向。原单行本未见传本, 今均将集内诸诗统编入《夏内史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