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十

  顺治九年。壬辰。十一月。己巳朔。

  ○庚午。命固山额真卓罗、为靖南将军。同固山额真蓝拜等、统官兵征广东未定州县。赐之敕曰。今逆贼侵犯广西以尔卓罗为靖南将军。同蓝拜总统官兵。前赴广东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处。广西逆贼傥延扰广东。尔等与二王计议、相机巢□刀除。若贼不入广东。尔等即与二王、将本省未定府州县、相机平定。凡事与梅勒章京等会议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人言。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勿致疎虞。抗拒不顺者戮之。迫而后降者诛之。有先被贼胁从、闻大兵一至、即时迎降者。俱免诛戮。如有杀贼擒贼、投诚者。仍分别升赏。务以安民为首务。须严禁兵将。申明纪律。凡归顺人民、毋得扰害。务体朕定乱安民至意。行间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骁骑校、护军校以下、除死罪外。其余大小罪过、俱与众将商酌、径行处分。尔受兹重任。宜益竭尽忠力。勉之。钦哉。

  ○赠殉难直隶庆云县知县张必科、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荫一子入监读书。并予祭葬如例。

  ○壬申。大学士范文程等、以睿王时劾冯铨罢官诸臣疏入见。上语曰。朕梦列旗吹角。对天稽首。复见敌兵。射来三四矢、俱手接之。未及身。又梦天遣五人、言默助朕躬。其状悉如素识。此何兆也。范文程等解之曰。迩者命和硕敬谨亲王讨贼。想渠魁可即就擒耳。且对天稽首、天心默佑、俱大吉之徵也。上阅诸臣劾疏毕。谓文程等曰。诸臣劾冯铨、于理诚当。何为以此罢耶。文程对曰。诸臣疏劾大臣、无非为君为国。皇上当思所以爱惜之。上曰然朕将思之。遂留疏于中。

  ○复古尔布什、一等精奇尼哈番。李率泰、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癸酉。复补原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张鸣骏、原官。

  ○甲戌。遣广东道试监察御史牟云龙、巡漕。

  ○乙亥。敕谕朝鲜国王李淏。礼部题奏、准镇守盛京等处昂邦章京叶克书等、咨称朝鲜国别克屯城住官金恩尚、所管沈尚义等、至正白旗包衣下采参地方。东阿西牛儿蘑山采参。被包衣下噶布拉牛录拨什库张友、拏获送审。沈尚义回称、我等原为采椵皮松子而来。看见人参、采了五根是实。同行十人。及问十人姓名。止供出八人。沈尚义已经拏获看守。礼部据此奏闻。朕思已定地界、不许擅越采捕。禁令已久。今沈尚义等、越界采参。有违定例。盗参事小、封疆事大若弗禁约。后犯必多。今差内院学士苏纳海、梅勒章京胡沙、理事官谷尔马洪等、带所获之人、赴王处、讯明定拟具奏。故谕。

  ○多罗安郡王岳乐包衣牛录下拜三之妻、以争家赀事、诉其牛录章京赛关于王。王不送部、擅行审结。事觉。罚王银一千两。

  ○丁丑。遣广东道试监察御史焦毓瑞、巡按宣大。

  ○戊寅。谕吏部、原任科道官许作梅、李森先、桑芸、向玉轩、庄宪祖数人、内系参冯铨降革者。俱着起用。若别有事故降革者。详察议奏

  ○转兵部右侍郎李元鼎为本部左侍郎。

  ○裁并直隶兴州前卫于开平卫。兴州左卫于蓟州卫。营州前卫于涿鹿卫。武清卫于通州左卫。通州卫屯地于本州左卫。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格伊图、袭其父雍舜之二等阿思哈尼哈番、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拜他喇布勒哈番拜赛、袭其伯拜音岱之一等阿达哈哈番、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以故二等阿达哈哈番车格度兄车楞、三等阿达哈哈番朱国弼子辅、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讷穆图弟俄齐尔、各袭职。

  ○叙征杭州军功。加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刘之源、为三等精奇尼哈番。

  ○叙克舟山首先登城功。授张良华、为拜他喇布勒哈番、赐号巴图鲁。

  ○己卯。谕兵部、览平西王吴三桂、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捷奏。朕心嘉悦。特发内监内库衣帽马匹等物大赉行间诸臣。平西王、着赏貂帽一顶。貂袍一袭。貂褂一件。靴一双。镀金玲珑鞓带一束。镀金玲珑腰刀一口。镀金甲胄一副。镀金玲珑撒袋一副。弓矢一具。镀金玲珑鞍辔一副。马一匹。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着赏貂帽一顶。貂袍一袭。靴一双。镀金玲珑鞓带一束。镀金玲珑腰刀一口。镀金甲胄一副。镀金玲珑撒袋一副。弓矢一具。玲珑鞍一副。马一匹。其在阵之梅勒章京、巡抚、总兵官、王标下管兵精奇尼哈番以下各官、及督守城池巡按、将发去。貂鼠狐腋蟒衣二十袭。帽二十顶。靴二十双。镀金甲胄十副。镀金甲胄十副。镀金玲珑鞓带二十副。镀金玲珑腰刀二十口。镀金玲珑撒袋十副。镀金玲珑撒袋十副。弓矢全具。皮鞍二十副。马二十匹。羊皮蟒衣三十袭。镶领缎衣五十袭。着平西王、墨尔根侍卫李国翰、酌量赏给。其在阵出力拨什库、千把总、以及兵丁、着户部发银五千两。并听平西王、墨尔根侍卫李国翰、分别酌赏。仍差侍卫二员、兵部官一员、赍送军前。以昭朕劝功至意。

  ○庚辰。宗人府奏、多罗贝勒杜尔祜、以所属三等护卫塞棱、遇其福金于道。不下马旁立。竟冲道而行。车为马镫所绊。以致倾覆。遂执塞棱、送法司审讯。及讯塞棱、实未冲道。因一时马逸。致车倾覆。杜尔祜、诬枉私执。应罚银千两。塞棱、令归本牛录、与其兄弟同处。奏入。得上□日。杜尔祜、罚银五百两。余如议。

  ○辛巳。以朱昌祚、为宗人府启心郎。岳思泰、为内翰林弘文院侍读。

  ○以镶白旗满洲通稷、为护军参领。

  ○甲申。谕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车臣汗、伊思丹津喇嘛等曰。尔等为四九牲畜来奏、辄言从前赏例太薄。我等再不来贡。又言逃人、有在贝子大臣讲和以前去者。有在后去者。逃人往来私行。何以称和等语。又朕曾遣使至尔处、迟至两月余。乃先令拜塔而后见尔等。种种违谬。朕故不复遣使。朕为天下主。尔乃弹丸小国之长。以方物来贡。朕酌量赏赉。即云微薄、亦宜奏请增益。乃辄言赏例如前、则九畜不贡。尔等将欲构衅乎。且尔既不归我巴林人畜。为首贝子又复不至。尚何可言。若尽还巴林人畜、为首贝子前来视同一国誓言修好。始可候上□日定夺。若不遵信誓、而为此大言。是尔等终无诚心、不愿修好也。朕荷天眷、统一四海。尔弹丸小国、偪处一方。慎勿恃道里辽远。听奸邪言词。以败和好。朕开诚相示。自古以来。曲者曲。直者直。悉听天鉴。今迩速将所有我国人畜、并额贡驼马、遣为首贝勒、贝子、大臣来觐、则已。否则后悔。自贻伊戚。于朕无预可亟详虑裁处。勿更延缓也。

  ○命诸王宗室内有孝友义顺、及守节贞烈者。宗人府核实具奏。礼部照例旌表。

  ○吏科右给事中裔介疏言、本科都给事中员缺、请停调用。照旧于左右给事中内升补。以昭画一。得上□日、吏科都给事中员缺升补、定为常例。果有为国为民。不阿不私。应格外优升者。本衙门据实保奏。候上□日调用。

  ○加兵部职方司郎中卜兆麟、太仆寺少卿。仍管职方司事。

  ○定平西王、定南王、靖南王、平南王福金、帽顶、仪仗、车、轿、俱照世子福金例。

  ○乙酉。谕礼部、明末寇陷都城。君死社稷。当时文武诸臣中、岂无一二殉君死难者。幽忠难泯。大节可风。尔部会同各部院堂官、详访确察死节职名、并实迹具奏。勿遗勿滥

  ○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可壮等参奏、今日闽海之变。实闽抚张学圣、以贪秽启之。海寇虽据厦门、然波恬数载。学圣不能彰国威而布皇仁乃探彼远出。觊其厚资。率镇臣马得功、道臣黄澍、直入寇巢。席卷其所有。致寇以索取原物为名。称兵煽祸。又不闻学圣整师遏巢□刀。顾借出巡以远避。且谢事以养疴。任地方之糜烂、弭救无术。后效难期。误国酿乱。学圣之罪、安可逃哉。至按臣王应元、职任纠弹。明知抚臣之贪、而无一言上奏。亦将何以自解。下吏兵二部察议。

  ○己丑。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庚寅。冬至节。上朝皇太后毕。御殿。诸王群臣、行庆贺礼。诸王福金、及诸大臣命妇、诣皇太后宫。行庆贺礼。

  ○湖广辰常总兵官左都督徐勇、与黔寇白文选战败。死之。

  ○辛卯。定远大将军和硕敬谨亲王尼堪、殁于阵。年四十三。追封和硕庄亲王。

  ○以军功授外藩蒙古固山额真巴朱泰、阿布泰、都尔东、达尔式、达穆、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固山额真噶尔图、那木涂、布尔特墨、布达尔、巴颜岱、噶尔玛什希布博第、耨德、吴喇泰、巴特玛达尔汉、琐诺木卫寨桑、布内、班第、梅勒章京额图拜赛摆达尔布尔噶图叶伯舒苏海、达汉特木德、色冷、伊尔登、巴达礼、阿玉锡、哈巴、诺木齐、甲喇章京吴赖、巴图、布都麻尔、邦噶特、马尼、孔科岱、巴布、为拖沙喇哈番。

  ○壬辰。日生左珥。旋生右珥。色赤黄。

  ○上召吏部尚书朱玛喇、侍郎屠赖、启心郎甯古里谕曰。铨部职司用人。凡有铨选、应用才能。今朕闻有援引亲党及纳贿营私者。此风断不可长。嗣后务矢公忠慎择才能选授使庶司百职、俱得其人。则天下之民可以无忧。朕心安而部臣亦得自慊矣。尔可传谕尔部汉尚书侍郎及理事官副理事官笔帖式哈番、郎中、员外、主事、知悉。

  ○甲午。刑科给事中赵进美奏言。明末死节诸臣蒙谕察访。异代忠魂莫不仰沾圣泽伏查顺治元二年间亦有未达天心。徒抱片节硁硁之志百折靡悔者。虽抗顺之罪、无辞斧钺。而授命之义、不忝昔贤。并祈敕部核实表彰。以作忠义。命所司议奏。

  ○乙未。上御五凤楼。召六部诸臣谕之曰。人言各部咸通贿赂。朕固知尔等大臣、未必至此。然曹属贪污、亦尔等姑息瞻徇、不肯举发之故。尔等若果善善恶恶。正以绳之。则下属何敢贪污。尔诸臣或属旧臣。或系新拔。佥宜体国厚恩。坚持忠洁。以爱养斯民。民安斯国治。国治斯君臣同乐矣。若此之不思。仍蹈前辙。朕不分从前之有功无功、但就现在情罪。按法惩治。皆尔等自取也。又或有将部中审结之事、称冤申诉者。命复加审鞫、并未见尔等认过申理。如此、民冤何由得伸。国法何由得整。复谓吏兵两部诸臣曰。朕闻尔两部授官、凡行贿及私爱者、处以腹内善地。无贿而憎恶者、置之边远恶地。夫民之休戚。视吏之良否。如以贿授官、则良吏何自而升。民生何由而遂。自今尔诸部臣、宜饬躬率下。旌别淑慝以效忠奉职为务。诸部臣奏曰。圣谕及此。臣等何辞以对。嗣后各当洁己奉公。仰副圣怀。

  ○调刑部右侍郎张鼎延、为兵部右侍郎。

  ○免山西忻州乐平等州县、本年分冰雹水灾额赋有差。

  ○喀尔喀土谢图汗下戴青诺颜等、贡马。宴赉如例。

  十二月。己亥朔。

  ○庚子。兵部议福建提标都司李淮、赴任违限三月。应降一级调用。得上□日、李淮、着降一级。照旧管事。以后违限官员应降级者、俱照此例。不必调用。

  ○以平南王尚可喜属下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班志富子际盛、靖南王耿继茂属下故三等阿达哈哈番张拱辰兄拱垣、各袭职。

  ○辛丑。先是、汉羌参议胡全才以守城功、升宁夏巡抚。后以擅给劄付、滥刑毙命、革职。至是、全才控辩。部议全才功大过小。应还参议职。从之。

  ○免山西太原府、平阳府、汾州府、辽州、沁州、泽州、所属绛州、太原等四十四州县、本年水灾额赋有差。

  ○户科给事中陈协奏言、古者记德劝功。莫重于谥法。迨于明末、高名上谥仅加于崇官近职。而独行沉沦、未闻表章。非制之善也。祈敕部集议。凡蒙恤大臣、宜访其行实、为舆论推服者。定议予谥。至前朝殉难诸臣、亦宜各加品秩。优以易名之典。以示阐幽之意。下所司察议。

  ○壬寅。谕户部清苑县民路斯行等、控告房地、被王仪等占夺投充。朕命九卿大臣等会审。据奏、路斯行等、三百余人房地、户部拨给王仪等未曾补还。原非王仪等带投。奈众民不告未得地土情由。谬执王仪等带投。屡次扰奏。以故屡受刑责。朕念王仪等八庄、与三百余人、皆系朕民。众民既已不得房地。又复屡受刑责。因将户部尚书车克等、及原任知县周玮、分别处分。今将王仪等所领八庄房地、退还受责之三百余民。仍全免九年地租。以示朕爱养小民之意。此外各地方、凡系户部圈给地土、不得妄援此例。渎告取罪。

  ○兵部议奏、总理銮仪卫事内大臣公遏必隆衔名、应为銮仪卫掌卫事。其满洲各官品级衔名、应与汉官同。从之。

  ○江西巡抚蔡士英奏报、官兵恢复安福、永新二县。下兵部知之。

  ○癸卯。河道总督杨方兴疏言、清口为淮黄交汇之处伏秋、淮弱黄强。黄遂内灌。前人置闸筑坝、原以防浊沙淤淀之患。自闸禁废弛、□山戊不□需挑浚。为费不赀。今请于清江、通济二闸适中处、寻福兴闸旧址。先行修复。启一闭二。以时蓄洩。□山戊不□可省无限挑浚之费。下所司议奏。

  ○礼科都给事中高桂疏言、甲申三月。流寇已陷京城。惟保定犹婴城固守。及城陷、以身殉国者。守土、则有知府何复、同知邵宗悬、太监方正化。乡绅、则有光禄少卿张罗彦、御史金毓峒、都指军刘忠嗣、武进士张罗辅、举人张尔翚、高泾、张罗辅一门、尤为惨烈。死者二十余人。当寇焰方炽。在在风靡。而保定一城、仗节效死于都城既破之后。忠义之风、真可维世。祈敕部详察褒录。得上□日、所司确议以闻。

  ○甲辰。厄鲁特部落巴图鲁诺颜等进贡方物。宴赉如例

  ○改武职从二品封赠镇国将军为骁骑将军。以镇国字义、同宗室封衔故也。

  ○吏科右给事中魏裔介、疏劾故明兵部尚书张缙彦。素行匪类。身任中枢一筹莫展。贼骑长驱匿不以闻。当都城破日为内监王德化发愤殴击。是其丧心无耻。虽阉宦耻与为伍。不忠于明朝者、必不忠于我朝。缙彦不应在起用之列。命吏部察议。

  ○乙巳。革河南汝南道佥事王家楫职。以巡按王亮教、劾其贪黩故也

  ○命江阴县□山戊不□解子鲚鱼、通行折色。着为令。

  ○初阳和参将彭有德已升杭州副将。至是阳和军民保留。部议准以升衔、仍留本任从之。

  ○丙午。以粤东渐定。钱粮不敷。彻靖南将军固山额真卓罗等、官兵回京。

  ○兵科给事中王廷谏奏言、皇恩褒忠无外。而在廷论列、仅举死难之臣。未及抗节之臣。窃按故明阁臣史可法、婴城固守。拥兵不下。科臣左懋第、受命请和。抗辞不屈。虽其逆颜强项、有负天高地厚之恩。而原其杀身成仁、实关纲常伦纪之大。是抗节与死难、迹似异而心则同也。伏请圣明裁酌。并赐褒录。命所司详访确议以闻。

  ○丁未。赠巡抚宁夏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鉴、为兵部右侍郎荫一子入监读书。

  ○陕西巡按王佐疏举节孝。华州民刘大器女年三□山戊不□丧父。十二□山戊不□、母病。矢天不字。因与两兄分产。均养寡母。迨兄嫂俱殁。女志益坚。抚育幼侄以至成立迄今年八十四

  □山戊不□。蓝田县庠生张慈妻王氏。年二十七夫殁氏号恸。欲以身殉。不粒食者五日。翁姑勉慰之。始食。事翁姑养葬尽礼。训育二子、并列黉序。守节五十六年。俱请照例旌表。下礼部知之。

  ○宗人府等衙门议覆、工科副理事官三都疏言、每旗各设宗学。每学、用学行兼优满汉官各一员、为之师范。凡未封宗室之子、年十□山戊不□以上者、俱入宗学。有放纵不循礼法者、学师具报宗人府小则训责。大则奏闻。其亲王、世子、郡王、亦应选用满汉官各一员。讲论经史。贝勒以下、俱应勤加讲阅。以昭成就宗室人才之意。得上□日、每旗设满洲官。教习满书。其汉书、听从其便。

  ○己酉。喀尔喀部落喇吗达尔达尔汉诺颜等、来贡方物。宴赉如例。

  ○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可壮等疏劾、宁夏抚臣孙茂兰贪婪刚愎物议沸腾。不宜膺节钺之任。命吏部察议。

  ○兵部题定一甲第三名。武进士初授官职、以都司佥书、管掌印都司事。着为例。

  ○兵科给事中王廷谏疏言、清盗源、必严窝主。如旗下庄头投充等辈。俱为法所不及。彼何惮而不为窝主乎。祈敕严加体访。有窝盗者、不论何人一体依律治罪。庶窝主畏法。而盗可潜销。得上□日着所司速议搜捕严法以闻。

  ○庚戌。上幸南苑。驻跸。

  ○辛亥。工科副理事官三都奏言部院衙门、分理庶务。必藉文移往来。正副事官晓通文义方不为胥役所欺。嗣后正副理事官有缺应不拘衙门慎选通达文理、练达事体者充之。毋得滥用以滋蒙蔽。命吏部议奏。

  ○户部左侍郎王永吉疏言、投充流弊。大害有五。而意外之隐忧不与焉。投充翼虎噬人。以致告讦纷争。司农司寇之堂、鬨然如市。甚至鸣冤阙下。捐生禁中。亵朝廷而紊职掌。一也。恶棍坐、享丰腴。良民反遭冻馁。平坟伐树。抛家弃产。失畿辅百姓之心。二也。旗下多一投充。则皇上少一土地民人。减户口而亏赋税。三也。诸王大臣、赐赉不妨从厚。若滥受投充、有并尊耦国之嫌。四也。旗下厮养、纵横乱法。督抚不敢问。有司不敢诘。废国家之成宪。五也。至于投充皆凶顽亡命之徒。根株蔓引。线索潜通。万一巨奸大憝。窜入其间窥探既久。恐生肘腋之患。又不止于怙势为非而已。章下所司。

  ○壬子。以尼勘、为大理寺卿。

  ○裁吏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各五员。户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各四员。宝泉蕃牧、五品官各一员。礼部理事官四员。宣读官二员。太常寺副理事官二员。迎送使七员。兵部副理事官三员。刑部理事官六员。副理事官四员。工部理事官一员。副理事官三员。宝源局五品官一员。都察院理事官二员。

  ○癸丑。达赖喇嘛至。谒上于南苑。上赐坐。赐宴。达赖喇嘛、进马匹方物。并纳之。

  ○陕西总督孟乔芳疏报、番僧阎左巴令真、入贡方物。应换给敕书。章下所司

  ○乙卯。湖北巡按聂玠疏举节孝。汉阳县民杜尚忠、刲股疗继母病。黄陂县民涂远还、刲股疗父病。亲殁、庐墓三年。汉川县民龙纳约妻王氏、夫病、刲股和药。夫殁、守节。事姑、克尽孝养。黄冈县民陶光先妻刘氏、自二十□山戊不□守节。历五十四年。蕲州民张忠禄妻瘳氏、自二十三□山戊不□守节。历四十一年。俱请照例旌表。章下礼部。

  ○戊午。上还宫

  ○升吏科给事中苏文枢、为礼科右给事中。高辛允、为兵科右给事中。

  ○补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李之奇、原官

  ○升山东右布政使胡章、为广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工部主事张安茂、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发米九百石。银四百余两。赈京城饥民。

  ○广东巡抚李栖凤疏报、山贼攻陷香山县。知县张令宪父子、被执不屈。俱遇害。总兵官吴进功等、督兵恢巢□刀。旋复县城。下所司知之。

  ○李栖凤又题、暹罗国、请换给敕印勘合、以便入贡。下部速议。

  ○己未。调安西将军护军统领阿尔津、为定南将军。同固山额真马喇希等统将士。往征湖广辰常逆贼。赐之敕曰。今逆贼侵犯湖南辰州府、以尔阿尔津、为定南将军。同马喇希总统官属兵丁。前往湖南。辰州常德地方有贼之处、即行巢□刀灭。其荆州襄阳等处一并平定。朕曾谕续顺公沈永忠、提督总兵官柯永盛、协领额色等、驻兵宝庆。尔等相机。互相策应务期奠安楚地。凡事与梅勒章京等、会议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人言。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勿致疎虞。抗拒不顺者戮之。迫而后降者诛之。有先被贼胁从、闻大兵一至、即时迎降者。俱免诛戮。如有杀贼、擒赋、投诚者。仍分别升赏。必以安民为首务。须严禁兵将。申明纪律。凡归顺民人、毋得扰害。务体朕定乱安民之意。行间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骁骑校、护军校以下、除死罪外。其余大小过犯、俱与众将商酌、径行处分。尔受兹重任。益加勉励。钦哉。

  ○庚申。巴喀胡土克图喇嘛等、表贡方物

  ○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绰贝、祭如例。

  ○江宁巡按上官鉝疏报、合肥县民曹维清、凶□山戊不□。减食供母。遭乱、负母山居。母有疾、侍药不懈。旌德县生员方士达、母丧、庐墓三年。事继母、曲尽孝养。高淳县民邢道悌妻袁氏、婺源县民戴元利妻郑氏、建德县生员王之冕妻孔氏、当涂县监生朱还淳妻谢氏、太湖县乡绅马人龙妾巢氏、当涂县民唐秉极妻曹氏、凤阳县民邵经妻黄氏、皆少寡守志。誓死不贰。或训子。或训孙。俱至成立。南陵县儒士秦邦钦妻宦氏、夫殁、守节事姑。训子凤仪、登贤书。孙仁管、才管、同成进士。和州乡绅班慈妻汤氏、蚤□山戊不□孀居。训子成立。高淳县民傅懋哲妻孔氏、年二十、夫亡。母欲夺其志、誓死不改适。抚幼子成人。怀宁县贡生高升妻刘氏、兵乱被执。欲污之。骂不绝口。遂遇害。太湖县生员余旦妻王氏、年十七、兵乱被执。持刃胁之。引贼刃自刎。太湖县乡绅雷永祚妻汪氏、寇陷城。阖户自刎。其妾刘氏、子廷谦、亦触墙而死。凤阳县民陈兆麒妻孙氏、有兵操刃、欲胁污之。氏力拒大号。得脱。遂自投缳。定远县民女徐纯懿、年十四。未嫁、夫死。誓不再字。父母殁、抚训二弟成立。亳州民张小四女、年十四。有邻人程申、欲强污之。女力拒大骂。为申所杀。俱请照例旌表。章下礼部。

  ○辛酉。遣广西道试监察御史朱虚、巡按甘肃

  ○遣官祭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希福

  ○吏部奏言、衍圣公孔兴燮、请将陪祀、族人刑部员外郎孔允樾、主事孔自洙等、照例优擢。查旧例、孔氏中书、行人、如遇上幸太学陪祀者。应与考选。允樾、自洙、应量调礼兵二部用。报可。

  ○工部奏言、直隶保安人王之藩、忽倡开矿之议。查故明万历时、差官开矿。徒亏工本。无裨国计。而差官乘机射利。遍肆索诈。掘人冢墓。毁人田庐。不胜其扰。前事甚明。应严行禁止。上是之。

  ○壬戌。谕刑部、朕惟旌善必褒硕德。除恶务去渠魁。乃有元凶巨盗李应试、潘文学、盘踞都下。多历年所。官民震慑。莫敢撄锋。今因别事发觉。朕命叔和硕郑亲王及内大臣、内院刑部大臣、公同鞫问。审得李应试、别名黄膘李三。原系明朝重犯。漏网出柙。专一豢养强盗。勾聚奸枭。交结官司。役使衙蠹。远近盗贼、竞输重赀。南城铺行、尽纳常例。明作威福。暗操生杀。所喜者、即有邪党代为市恩。所憎者、即有凶徒力为倾害。他若崇文门一应税务、自立规则。擅抽课钱。恶侄杀人、死者之家不敢申诉。诸如此类。罪不胜数。潘文学、身充马贩。潜通贼线。挑聚膘健马骡。接济远近盗贼。每次多或一二百匹头。少或数十匹头。群盗得骑。如虎生翼。且交通官吏。打点衙门。包揽不公不法之事。任意兴灭。甚至文武官员、多与投剌会饮。道路侧目。莫敢谁何。以上二犯、罪大恶极。举国官民人等、皆言其罪当死。故将李应试、潘文学、并伊子侄、俱行枭斩。又蠹恶高思敬、高三、王国祯、顾麟、槐启樟、李之栋、李东明、刘文登等、或窝盗得赃。或行贿纵寇。及诸不赦罪状。俱有书信文约确据。遂一并正法。又兵科都给事中李运长、身为言官。反与李应试侄李天凤联宗。认为兄弟。应试恶迹盈满。举国痛恨。运长既不能剔发奸恶。复往来亲密。将天凤子李蓁、冒作己子。充送官监。及事发觉运长又不举首。仍藏匿天凤子。希图幸免。运长法不可宥。其子亦应连坐。家产亦应籍没。姑从宽典。止诛运长、及李蓁。宥释运长亲子。全给家产。以示法外之恩。自今以后。凡大奸大盗。各衙门应缉捕者亟行缉捕。应参奏者、指名参奏。勿得徇纵、以取罪戾。内外文武大小官员、除已往不究外。如再有与奸盗往来者、事发、定行连坐。决不姑贷。

  ○厄鲁特部落顾实汗、表贡方物。兼请达赖喇嘛还国。

  ○癸亥。先是、平南将军固山额真金砺等、以福建余孽、盘踞海澄。请增发大兵攻取。移文兵部。兵部具题。命议政王大臣会议。至是、议政王等议、于戍守江宁府兵内、分拨二百。戍守杭州府兵内、分拨三百。与额黑里等、率往江宁府兵五百。共足兵一千。令额黑里、吴库礼、吴汝玠、统赴福建。再于已彻固山额真卓罗等所统官兵内、分拨二旅。一令梅勒章京噶赖等、统赴江宁府代戍。一令梅勒章京塞棱、统赴杭州府代戍。其余官兵、令卓罗等统领回京。允之。

  ○谕都察院六科十四道。尔等为朕耳目之官。凡官邪民蠹、皆得廉实纠发。所以通壅蔽。锄党恶也。近如李应试、潘文学等、通盗害民。适遇他事发觉。获以穷究根底。立正典刑。其未经发觉以前。李应试、把持衙门。毒害小民。举国痛恨入髓。尔等职居言路。何以默无一言。果属不知、已为溺职。若恶迹既着、惮于举发。养奸长恶之罪、尔等何辞。除已往不究外。尔等自思人臣事君。立身行己。一秉法度。事事为国为民。岂容曲庇奸恶。奸恶去则民安。民安则朕心始安。尔等岂不知尽心报效。与养奸长恶。孰得孰失。若再有前此徇庇等情。法不尔贷。各宜省惕。以尽职守。乃不负朕厚望言官之意。

  ○诏原任给事中许作梅、御史李森先、以原官起用。

  ○升刑科左给事中魏象枢、为吏科都给事中。

  ○工部奏言、计臣王永吉、按臣秦世祯、请以芦课归并有司。诚以丈量催提等弊、重为民扰也。但各州县正项钱粮、尚亏定额。恐芦课零星分散。逋欠益多。今后芦课、应仍归主事管理。每五年一丈量。止丈新涨新坍之地。涨者增额。坍者开除。如不涨不坍。毋得重丈、以滋骚扰。报可。

  ○甲子。免陕西长武县、本年分雹灾额赋。

  ○苏松巡按秦世祯疏报、兴化县生员陈嘉谟、年二十。父弘道、为讐家诬系。嘉谟痛父冤。剌血诉神。留书别妇。遂自沉而死。父冤得白。无锡县民高应豸、聘妻王氏、未娶而氏亡。方议续聘而父死。痛不得父命、遂终身不娶。吴江县民王鼎臣父之樾、素以孝称。鼎臣克肖父行。且好善乐施。□山戊不□饥捐粟。活民甚众。官欲旌之、固辞。愿求旌父孝。嘉定县生员杨兆绅女、未嫁、夫死。迎姑至家。剪发题诗付姑。遂自裁。上海县民周鼎臣女、江阴县民吴正已女、俱未嫁、夫死。守节不字。丰县民金荷生妻程氏、嫁两月、夫死。越三日、遂自缢。山阳县民王启祯妻周氏、嫁三月、夫死。终丧、衣丧服自缢。太仓州民龚孟理妻吕氏、上海县生员乔轸妻马氏、江阴县民钱含素妻赵氏、安东县民王继祚妻韩氏、江都县民刘光祚妻陈氏、皆少寡无子。矢死不贰。常熟县民徐茂滋妻萧氏、吴县民张弇妻闵氏、武进县民潘培妻陈氏、靖江县民吕志茂妻缪氏、丹徒县民周大顺妻卢氏、安东县生员吴之瓒妻吕氏、砀山县儒士屈尚礼妻刘氏、宝应县民朱天耀妻仲氏、泰州生员田大有妻王氏、泰州民于应鳌妻戚氏、如皋县民秦承业妻张氏、皆终身完节。抚孤成立。俱请照例旌表。浙江巡按杜果疏报、慈溪县儒士翁日登妻邵氏、年十九、夫亡。养姑抚子。守节五十余年。请照例旌表。江西巡按张嘉疏报、鄱阳县民江德、年十五时。三刲股以疗亲疾。兵乱、负母远避。母殁、弃妻子庐墓。有虎至、德与之伍。色不少变。人咸异之。宁州民陈其理、父病、祈以身代。事继母、得其欢心。以己产分给幼弟。终无所私。新建县民熊鼎华、其父文举、于国初投顺本朝。祖洪、在籍。为伪弘光有司所禁。鼎华以身代系。其祖因得释。鼎华竟死系所。长宁县生员潘天材妻王氏、年二十二、夫殁。无子。有豪富欲强娶之。誓死不夺。永丰县民聂怡元妻袁氏、夫殁。年甫十八。守节事姑舅。抚幼子成立。庐陵县生员刘护妻孟秋姑、兵乱时。闻贼至、登楼自缢。庐陵县民女李降姑、许字孟丑、未嫁。兵乱时。先与孟秋姑约。誓不为贼辱。比贼至、与秋姑同死。湖口县生员沈士鲍女大姐、许字周应侯。未婚而应侯死。随父往吊、剪发毁容。誓不再适。俱请照例旌表。章并下所司。

  ○丙寅。□山戊不□暮。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丁卯。宴内大臣、大学士、汉尚书、待卫、于中和殿。赐大学士洪承畴、陈名夏、陈之遴、尚书高尔俨、胡世安、金之俊、李化熙、张凤翔、貂镶朝服各一袭。谕曰。尔等皆朕倚任大臣。若能洁己奉公。属员自当效法。倘贪黩相尚、必至颠倒是非。不但公论不容。抑且国法难宥。尔等其思之。

  ○是□山戊不□。人丁、户口、一千四百四十八万三千八百五十八。田地、山荡、四百三万三千九百二十五顷四亩有奇。畦地、二万二千九百八十个。徵银、二千一百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八十三两五钱有奇。米、麦、豆、五百六十二万八千七百一十一石一斗有奇。草、五百二十一万六千八百四十束。中茶、三万七千一百七十八篦。行盐、三百七十四万六百二十三。引徵课银、二百一十二万二千一十四两二钱有奇。铸制钱、二十万九千七百六十三万二千八百五十有奇。旧铸铜钱、二十万一千二百一十有奇。钞、一十二万八千一百七十二贯四百七十有奇。

猜你喜欢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范晔
  列传第三十九 庾杲之 王谌 孔珪 刘怀珍·李延寿
  元明事类钞卷三·姚之骃
  名山藏卷之九十一·何乔远
  卷三·昭梿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首卷一·佚名
  卷之五百九·佚名
  西汉年纪卷十七·王益之
  第二十三卷明永乐·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纪昀
  王戎传·房玄龄
  王审知传·欧阳修
  卷二百四十七·杨士奇
  卷之六十二  前聞記(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张廷玉

        王治 欧阳一敬 周弘祖 詹仰庇 骆问礼 郑履淳 陈吾德 汪文辉 刘奋庸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行人,迁吏科给事中。寇屡盗边,边臣多匿不奏;小胜,文臣辄冒军功。治请临阵斩获,第录将士功;文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佚名

    嘉靖十六年十一月丙子朔以冬至节遣定国公徐延德英国公张溶京山侯崔元分祭 七陵驸马谢诏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西宁侯宋良臣祭 孝洁皇后陵○中府都督佥事江桓以事笞舍余郭奉致死下法司逮问言奉之死不尽由桓诏夺俸半年

  • 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七六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佚名

    八七六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题,四月初二日奉旨:嵇璜、蔡新、董诰、曹文埴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王待制质墓志铭范仲淹孔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噫先圣谓善人之难得也如此世有德之清行之方政之平斯不谓之善人乎余见之于子野王公矣公讳质字子野其先太原人曾髙古籍大名皇考讳彻以文行显至右拾遗累赠太师

  • 绎史卷六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秦晋为成左传【宣公元年】晋欲求成于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成【公羊传栁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 二子也○公羊崇作栁年】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 八年

  • 卷六·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六元 胡一桂 撰秦秦始皇帝姓嬴名政年十三即王位【元年乙卯】二十六年【庚辰】初并天下始称皇帝除諡法欲传天下於万世故自号曰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於万推水德以建亥十月为岁首【初齐桓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一世职表四正黄旗满洲世职下【骑都尉 云骑尉 恩骑尉】骑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

  • 命禄篇第三·王充

    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自王公逮庶人,圣贤及下愚,凡有首目之类,含血之属,莫不有命。命当贫贱,虽富贵之,犹涉祸患矣。命当富贵,虽贫贱之,犹逢福善矣。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富位自危。故

  • 浮邱子卷九·汤鹏

      释和上  浮邱子曰:揆于道德,完于性始之谓中。条而达之,无所往而不利之谓和。故居里巷之侧,父不和于子,则慈孝格;兄不和子弟,则友恭衰;夫不和于梱外,妇不和于梱内,则家道恶,而神衹诃之。立朝廷之上,君子不和于君子,则意气横;小

  • 孟子集注大全卷三·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巻三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去声】桓公霸

  • 卷五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五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五十九宗庙制度周礼春官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注谓太祖之庙及三昭三穆迁主所藏曰祧先公之迁主藏于后稷之庙先王之迁主藏于文武之庙

  • 安乐集卷下·道绰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依中国三藏法师,并此土大德等,皆共详审圣教,叹归净土,今以劝依;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入,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第一、依中国

  • 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缘起·太虚

    汉藏民族血统文化之亲密,自唐以来已然。而最重要之关系,则系于佛教之崇奉。藏族全部为出家喇嘛与在家信徒,而汉族亦四分之三皆信佛,且西藏佛教之兴,基于唐文成公主之入藏,故藏文有一部分经典系由汉文译成,此可知佛教与汉藏民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四十三(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马血天子非人之时。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尽此世界不乎。我今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一·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五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有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嗔

  • 第二十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付菩萨品第五十付天帝释品第五十一法师护品第五十二付菩萨品第五十阿难。尔时放光如来复告天帝释言。憍尸迦。其有异施得无量报。如菩萨乘无量无边。此乃诸佛如来

  • 第二十品·佚名

    第一章 不故思论今称不故思论。此处,无间事是重大,是故为不故思,其等之[无间]事所犯时,[犯者]亦言堕无间,乃一分北道派之邪执。一(自)不故思杀母亦堕无间者耶?(他)然。(自)不故思杀生物亦杀生者耶?(他)实不应如是言&hellip;&hellip;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