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十 考验

我的自我估计,又过高了。我遇到了考验。

全国各个生产战线上都出现了大跃进的形势,所方在这时向我们提出,为了让思想跟上形势,加紧进行学习改造,有必要进行一次思想检查,清除思想前进途中的障碍。办法是在学习会上每人谈谈几年来思想认识上的变化,谈谈还有些什么问题弄不通。别人可以帮助分析,也可以提出问题要本人讲清楚。在轮到我的时候,发生了问题。

我谈了过去的思想,谈了对许多问题的看法的变化,在征求意见时,有人问我:

“像我们这样出身的人,跟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是深远的,在思想感情上还可能有些藕断丝连。你跟日本人的关系不比我们浅,别人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你怎么一点没谈?难道你就没有吗?”

“我对日本人只有痛恨,没什么感情可言,我跟你们不一样。”

我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有人说:“你为什么这样不虚心?你是不是还以为比人高一等?”有人说:“你现在是什么感情?难道你比谁都进步?”有的人举出许多过去的例子,如我去日本作的诗,我扶日本皇太后上台阶等等,说明我当时比谁都感激日本人,现在却全不承认,令人难以置信。我回答说,我过去与日本人是互相利用,根本不是有感情;我并非看不起在座的人,只是直话直说。这番解释,并没有人同意。后来,当我谈到逃亡大栗子沟心中惧怕的情形,有人问我:

“日本人要送你去东京,先给你汇走了三亿日圆准备着,你不感激日本帝国主义吗?”

“三亿日圆?”我诧异起来,“我不知道什么三亿日圆!”

其实,这不是一件多大的问题。日本关东军从伪满国库里提走了最后的准备金,对外宣称是给“满洲国皇帝”运到日本去的。这笔钱我连一分钱都没看见过,别人都知道这件事,井不当做我的罪行,不过是想了解一下我当时的思想感情而已。我如果能够冷静地回忆一下,或者虚心地向别人打听一下,我会想起来的,但是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非常自信、非常坚决地宣称:“我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不知道?”许多知道这回事的人都叫起来了,“这是张景惠和武部六藏经手的事,张景惠这才死,你就不认账啦?”又有人问我:“你在认罪时难道没写这事吗?”我说没有,他们就更惊异了:“这件事谁不知道呀!”“这可不是三百三千,这是三亿呀!”

到了晚上,我这才认真地回忆了一下。这一想,我忽然想起来了。在大栗子沟时,熙洽和我说过,关东军把伪满银行的黄金全弄走了,说是给我去日本准备日后生活用的。这一定就是那三亿日元了。那时我正担心生命的危险,竟没把这回事放在心里。第二天,我又向别人问过,确实是这回事,因此在小组会上向大家说了。

“你从前为什么隐瞒呢?”几个人一齐问。

“谁隐瞒?我本来就是忘了!”

“现在还说忘了?”

“现在想起来了。”

“怎么从前想不起来?”

“忘了就是忘了!不是也有忘事的时候吗?”

这一句话,引起了难以应付的议论:

“时间越久越记得起,越近倒越忘,这真奇怪。”“原来明明是有顾虑,却不敢承认。”“毫无认错的勇气,怎么改造?”“没有人相信你的话。政府保险再不上你的当。”“你太喜欢狡辩了,太爱撒谎了!”“这样不老实的人,能改造吗?”……

我越辩论,大家越不信,我想这可麻烦了,人人都认为我在坚持错误,坚持说谎了,如果反映到所方去,众口一词,所方还能相信我说的吗?脑子里这样一想,活像有了鬼似的,马上昏了头。我本来没有他们所说的顾虑,现在却真的有了顾虑。“以曾子之贤,曾母之信,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想起这个故事,我失掉了所有的勇气,于是我的旧病发作了——只要能安全地逃过这个难关,什么原则都不要了。不是检讨一下就可以混过去吗?好,我承认:我从前是由于顾虑到政府惩办,没有敢交代,现在经大家一说,这才没有顾虑了。

三亿元的事固然是真的忘了,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正好把我灵魂深处的东西暴露了出来。

以后小组里再没有人对我的问题发生兴趣了,可是我自己却无法从脑子里把这件事抛开。我越想越不安,觉得事情越糟。明明是忘了,却给说成是隐瞒;我害怕政府说我不老实,偏偏又不老实,说了假话。这件事成了我的心病,我又自作自受地遇到了折磨。

在从前,我心中充满了疑惧,把所方人员每件举动都看成包含敌意的时候,我总被死刑的恐惧所折磨。现在,我明白了政府不但不想叫我死,而且扶植我做人,我心中充满了希望,不想又遇到了另一种折磨。越是受到所方人员的鼓励,这种折磨越是厉害。

有一天,看守员告诉我,所长找我去谈话。我当时以为一定是问我那三亿日元的事。我估计所长可能很恼火,恼我受到如此待遇,却仍旧隐瞒罪行不说。如果是这样,我真不知怎样办才好。但同时也另有一种可能,就是所长会高兴,认为我承认了错误,做了检讨,说不定因此称赞我几句。如果是这样,那就比骂我一顿还难受。我心里这样捣了一阵鬼,等进了所长的接待室,才知道所长谈的完全是另外一件事。

然而由于这次见所长的结果,却使我陷进了更深的苦闷中。

老所长已经许多日子不见了。这次他是陪着另一位首长来的。他们问过我的学习和劳动情况后,又问起我关于除四害的活动情形。

所长说,他听说我在捕蝇方面有了进步,完成了任务,不知在这次开展的捕鼠运动中有什么成绩。我说还没有订计划,不过我想我们组里每人至少可以消灭一只。

“你呢?”坐在所长旁边的那位首长问。我这才认出来,原来这是在哈尔滨时,问我为什么对日本鬼子的屠杀不提抗议的那位首长,不禁有些心慌。没等我回答,他又问:“你现在还没开‘杀戒’吗?”说罢,他大笑起来。笑声冲散了我的慌乱情绪,我回答说,我早没那些想法了,这次打算在捕鼠运动中一定消灭一只老鼠。

“你的计划太保守了!”他摇头说,“现在连小学生订的计划都不只每人一只。”

“我可以争取消灭两只。”我认真地说。

这时所长接口说,不给我订指标,我可以尽量去做。谈到这里,就叫我回来了。

从所长那里回来,我心头有了一种沉重感。这倒不是因为对平生未试过的捕鼠任务感到为难,而是我由这次谈话联想起许多事情。我想起不久前的一次消灭蚊蝇运动中,所方特意检查过我的计划,我想起了由于学会了洗衣服而受到了所长的鼓励,……所方在每件事情上对我一点一滴地下功夫,无非是为了我“做人”。可是,我却又骗了一次人,我想,即使捉到一百只老鼠,也不能抵消我的错误。

刚下班的江看守员见我在俱乐部里独自发呆,问我是不是有了捕鼠办法,并且说他可以帮助我做个捕鼠器。老实说,我不但没办法捉老鼠,就连老鼠藏在哪儿全不懂。我巴不得地接受了他的帮助。在跟他学做捕鼠器的时候,我刚放下的心事又被勾起来了。

我们一边做捕鼠器,一边聊起天来。江看守员从捉老鼠说起了他的幼年生活。我无意间知道了他的少年时代的悲惨境遇。我完全想不到这个平素非常安静、待人非常和气的青年,原来在伪满时期受了那么大的罪。他是“集家并屯”政策的典型牺牲者。由于连续三次集家并屯,寒天住在窝铺里,他全家感染上伤寒,弟兄八个,死得只剩下了他一个。死掉的那七个弟弟,全是光着身子埋掉的。

我们把捕鼠器具做好,他的故事也断了。他领着我去找鼠洞,我默默地跟着他,想着这个被伪满政权夺去七个兄弟生命的青年,何以今天能这样心平气和地帮我捉老鼠?这里所有的看守员都是这样和气,他们过去的境遇又是怎样的?后来,我忍不住地问他:

“王看守员和刘看守员,都在伪满受过罪吗?”

“那时候谁不受罪?”他说,“王看守员给抓了三次劳工,刘看守员被逼得无路可走,投了抗日联军。”

我现在明白了,不用问,东北籍的所方人员在伪满时期全是受过罪的。

我按着他的指导,果然完成了任务,而且是超额两倍。王看守员和刘看守员听说我捉住了老鼠,都像发现了奇迹似地来看我的“俘虏”,都称赞我有了进步。听着他们的称赞,我心里很不受用。这些在伪满时期受够了罪的人,把我的“进步”看得这样重要,而我却仍在骗着他们!

我每天照常到医务室工作,照常打扫屋子,给病人量血压,施行电疗,学习中医,那个矮个子日本战犯照常每天向我鞠躬。可是我听不清他的话了,《中医概论》变得难解起来了,给人量血压时常常要反复几次。妹妹和妹夫们来信继续告诉了他们的新成就,屡次向我表示祝愿,盼望我早日改造好,与他们共享幸福生活。这些话现在听来好像都成了责备。

秋天来了,我们像去年一样突击制作煤砖,副所长和干部们又一齐动手给温室准备过冬燃料。我尽量多抬煤,却尽量不想让所长看见,怕听到他的夸奖。这时如果听到了夸奖是比挨骂还要难受的。

有一天,到了施行电疗的时间,我忙一些别的事,晚到了一步,已经有两个人等在那里了。其中一个是那个每次鞠躬的日本人。我知道他是每次先来的,就让他先做。出乎我的意料,他却向另外那个做了个手势,同时说了一句中国话:

“您请,我不忙。”

“按次序,你先来的。”被他推让的那个蒋介石集团的战犯说。

“不客气,我不忙。我可以多坐一会儿。”他又像解释似地加了一句:“我就要释放了。”

我这还是头一次知道他会说这样好的中国话。我给那个蒋介石集团的战犯弄着器械,一边瞟了那日本人几眼。只见他面容严肃地望着对面的墙壁。过了一会儿,他的视线又移向天花板。

“这间屋子,伪满时候是刑讯室的一间,”他用低低的声音说,听不出他是自言自语,还是跟人说话,“不知有多少爱国的中国人,在这里受过刑呵!”

过了一会儿,他又指指屋顶说:

“那时候,这上面吊着铁链。墙上都是血。”他环视着墙壁,目光最后停在玻璃柜上。静默了一会儿又说,“中国的先生们修理这间屋子的时候,我们还以为是恢复刑讯室,报复我们,后来看见穿白衣服的大夫先生,又以为是要拿我们做解剖试验。谁知道,,是给我们治病的医务室……”

他的声音哽咽起来。

蒋介石集团的战犯病号疗完走了,我让这日本人电疗。他恭恭敬敬地站立着说:

“我不用了。我是来看看这间屋子。我没有见到温大夫,请您转告他,我没有资格向他致谢,我是替我的母亲谢谢他。谢谢您,大夫先生。”

“我不是大夫,我是溥仪。”

也不知他听见了没有,只见他鞠完躬,弯身退出了房门。

我觉着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无论所方如何难于理解,我也要把我的假话更正过来。

正在这时,老所长到管理所来了,要找我谈话。

我推开了接待室的门。书桌后是那个熟悉的头发花白的人。他正看着一堆材料,叫我先坐下。过了一会儿,他合上材料,抬起头来。

“你们小组的记录我看了。怎样?你最近思想上有什么问题没有?”

事到临头,我又犹豫起来了。我望望那些小组记录材料,想起了众口一词的小组会,我不禁想:他听了我一个人的话,总是不相信的,我说了真话,有什么好处?不过,我又怎么好再骗人呢?

“你说说吧,这次小组会开的怎样?”

“很好。”我说,“这是系统的总结思想,结论都是正确的。”

“嗯?”所长扬起了眉毛,“详细说说好不好?”

我觉得自己喘气都不自然了。

“我说的是真话,”我说,“说我有过顾虑,这结论很对,只是个别例子……”

“为什么不说下去?你知道,我是很想多了解一下你的思想情况的。”

我觉得再不能不说了。我一口气把事情的经过说完,心里怦怦地跳个不停。老所长十分注意地听着。听完,他问道:

“这有什么难说的?你是怎样想的?”

“我怕众口一词……”

“只要你说的是实话,怕什么呢?”所长神色十分严肃,“难道政府就不能进行调查研究,不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吗?你还不够明白,做人就是要有勇气的。要有勇气说老实话。”

我流下了眼泪。我没料到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这样清楚。我还有什么说的呢?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六十八·列女·脱脱
  卷六十八·毕沅
  卷第二百九十·胡三省
  卷第二百六十七·胡三省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五·乾隆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阿桂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金毓黻
  唐纪五十五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812)·司马光
  第四十三章 所谓“武汉事变”之因果·李宗仁
  卷三十五·陆宗楷
  卷一·陆宗楷
  外卷之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山谷内集诗注卷七·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七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送李德素归舒城【李楶字德素隐舒州龙眠山】 僧夏莫问途麦秋宜煮饼【僧夏他本或作魏夏非是韦应物诗曰安居同僧夏清夜讽道言庄子曰七圣皆迷无所问途】

  • 列传第二十九 袁彖孔稚珪刘绘·萧子显

    袁彖,字伟才,陈郡阳夏人也。祖洵,吴郡太守。父觊,武陵太守。彖少有风气,好属文及玄言。举秀才,历诸王府参军,不就。觊临终与兄顗书曰:“史公才识可嘉,足懋先基矣。”史公,彖之小字也。服未阕,顗在雍州起事见诛,宋明帝投顗尸江中,不

  •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三十二·赵尔巽

      刚林祁充格 冯铨孙之獬、李若琳 陈名夏 陈之遴 刘正宗张缙彦   刚林,瓜尔佳氏,字公茂,满洲正黄旗人,世居苏完。初来归,隶正蓝旗,属郡王阿达礼。授笔帖式,掌翻译汉文。天聪八年,以汉文应试,中式举人,命直文馆。崇德元年,授

  • ◎交际花吴明芳如何勾结敌人·佚名

    上海沦陷期中,交际花之藉色相以结纳当途“权贵”,足以左右其意旨;又返挟其恶势力,为人作鲁仲连聚巨金以饱私囊者,得三人。其一为蓝妮,与之周旋者,皆执伪府要柄。又其一为吴明芳,持品尤出其下,凡所勾结,咸为敌方驻沪之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纪昀

    列传宋 【四十八】○宋四十八蔡襄吕溱王素【靖震】余靖彭思永 张存郑獬陈襄张公辅 孙洙丰稷吕诲刘述刘琦钱顗郑侠何郯吴中复【择仁】陈荐 王猎孙思恭周孟阳 齐恢杨绘刘庠朱京蔡襄吕溱王素余靖彭思永张存郑獬陈襄钱

  • 通志卷八十五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八上北齐赵郡王琛【子叡 叡子整信】清河王岳【子劢】广平公盛【子子瑗】阳州公永乐【继子孝绪 永乐弟长弼】防乐王显国 上洛王思宗【子元海 思宗弟思好】平秦王归

  •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四·佚名

    则天二岑长倩【张唐英】姚璹【张唐英】杨再思【张唐英】徐敬业【张唐英】陈子昂【卢藏用】刘知几【张唐英】中宗中宗韦后【范祖禹孙之翰】韦月将告武三思逆乱中宗流之【范祖禹】睿宗帝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为女冠以资天

  • 一五八 北大感旧录四·周作人

    五,许守白 上文牵连的说到了许之衡,现在便来讲他的事情吧。许守白是在北大教戏曲的,他的前任也便是第一任的戏曲教授是吴梅,当时上海大报上还大惊小怪的,以为大学里居然讲起戏曲来,是破天荒的大奇事。吴瞿安教了几年,因为南

  • 礼书第一·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书是司马迁创行的史体之一。《索隐》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义》说:“五经六籍,咸谓之书”。其实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之书,与五经六籍之书完全不同。后者是名词;前者是动词

  • 柳带韦传·令狐德棻

    柳带韦是柳庆的侄子,字孝孙。他性格深沉,又有度量,从小就好学习。身高八尺三寸,风度潇洒,长相俊美,善于词令。韩贤素担任洛州刺史时,召他当主簿。后来同叔父们一块归附周朝,太祖任命他为参军。当时,侯景在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叛乱

  • 王禹翶传·脱脱

    王禹翶,字元之,济州钜野人。出身农民家庭,九岁能写文章,毕士安见了后很器重他。太平兴国八年(983)考取进士,被授予成武县主簿的官职。调任长洲知县,随即改任大理评事。同届进士罗处约当时任吴县县令,王禹翶每日与他互相赋诗

  • 一七 编译的教训·邹韬奋

    我写给黄先生的信去了之后,他便约我去谈了一次,并向我取去了几本《约翰声》。这是约翰出版的月刊,我在约翰就学时候的中英文的作品,在这里面都可以看到一部分。后来他曾经向穆先生和当时在申报馆营业部服务的一个约翰同学

  • 卷十七 十七之一·孔颖达

    ◎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陆曰:自《生民》至《卷阿》八篇,成王、周公之《正大雅》。《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嫄音原。姜,姓。嫄,名。有邰氏之女,帝喾元妃,后稷母也。[疏]“《生民》

  • 論衡校釋卷第十六·黄晖

      亂龍篇   土龍以象類實,以禮示意。亂,終也。以終仲舒之說,故曰「亂龍」。或以此篇設十五證以明土龍之能致雨,與王氏全書徵實祛惑之旨不合。死偽篇:「董仲舒請雨之法,設土龍以感氣。夫土龍非實,不能致雨。仲舒用之致精

  • ●温氏母训跋·温璜

    于石先生,以崇祯丙子举于乡,后更名璜。举癸未礼闱,筮仕徽司理。疆事坏死之,先帝后以节烈风万世。公夫人、长女从容就实,上嫓休光焉。遗集十二卷,末述先训,乃母夫人陆所身教口授者。信乎家法有素,而贤母之造就,不虚也。夫颜训、

  • 卷二十·孙奇逢

    尽心章句上尽心知性章心性天命总是一件孟子分别出来正要人从本来处讨箇著落其结果总在身上正见心性不为空虚天命不涉冥漠又见得此身不落躯殻通章闗键其归束在修身其功夫在存养其贯彻在尽心尽心者尽性而已若不知性何以

  • 卷六十一·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九庄公十一年考异足利本传得儁曰克儁作隽谨按诸本皆尔释文鄑子斯反【一叶】元文斯作斳补遗宋板疏故敢

  • 卷二·朱朝瑛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略记卷二   明 朱朝瑛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书即位以正其始也始之不正而亦书之为亲者讳也讳之而斥絶其臣以着其从逆故终桓之世不卒大夫使天下之人知以从逆为戒则乱臣贼子将孤立是惧而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