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笔要诀

诗文评著作。唐杜正伦撰。杜正伦,相州洹水(今河北临漳附近)人。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第。善属文,尤明释典。仕隋为羽骑尉。唐高祖武德中历迁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太宗贞观元年,以魏徵荐擢授兵部员外郎。高宗时贬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文笔要决》新、旧《唐书》均未著录。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收《文笔要决》一卷,题杜正伦撰。有日本五岛庆太郎藏平安末期(相当我国中、晚唐时期)写本,昭和十八年(1943)据以影印。空海《文镜秘府论》北卷录其“句端”部分,而没其名。此外,印融之《文笔问答钞》、《眼心钞》均摘抄之。文笔之分,乃六朝以来通论,即以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要诀,即要法。五代冯鉴撰《修文要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其“杂论为文体式,评其误谬,以训初学云”。以此推之,则杜氏书当与之近似。惟现存者仅为论述句端语助者。“句端”问题,六朝时已为人所注意,如《文心雕龙·章句篇》云:“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骈文与赋尤重发端。杜正伦首加归纳、解释,引起后人重视,故其价值不可低估。今人王利器有《杜正伦〈文笔要决〉校笺》。

《文笔要诀》全部章节目录

(1)文笔要诀 全文

猜你喜欢
  花间集·赵崇祚
  无弦琴谱·仇远
  子虚赋·司马相如
  耕学斋诗集·袁华
  古今滑稽联话·范左青
  太白山人漫稿·孙一元
  北郭集·徐贲
  正气歌·文天祥
  焚香记·王玉峰
  怀香记·陆采
  御定千叟宴诗·康熙
  红大院·老舍
  拜月亭记·施惠
  百花诗·朱瞻基
  茗柯词·张惠言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十三·彭定求

        卷13_1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永和】   於穆烈祖,弘此丕基。永言配命,子孙保之。   百神既洽,万国在兹。是用孝享,神其格思。   卷13_2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肃和】   大哉至德,允兹明圣。格于上

  • 卷四十五·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四十五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龚用卿【二首】用卿字鸣治怀安人嘉靖丙戍赐进士第一除修撰歴谕德终南京国子监祭酒有云冈集武夷第五曲谒紫阳精舍九曲清溪流此地适居半上有丹屏围下有绿波涣嘉木杂异草神

  • 列传第二十七 儒林·姚思廉

    ◎沈文阿沈洙戚衮郑灼张崖陆诩沈德威贺德基全缓张讥顾越沈不害王元规盖今儒者,本因古之六学,斯则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治之成法也。秦始皇焚书坑儒,六学自此缺矣。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

  • 表第三 宰相下·欧阳修

    表格略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起疆圉协洽五月尽十二月凡八月】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徽宗第九子母曰显仁皇后韦氏大观二年五月乙巳生帝于大内赤光照室八月赐名授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三年封广平郡王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一·倪在田

    南都兵事 崇祯十七年春正月,山西乱兵大下凤、淮,巡抚路振飞使金声桓守徐州、周仕凤守泗州、周尔敬守清口围。民兵犒牛酒,得士数万。 三月,贼知府巩克顺至淮安,巡按御史王燮磔之。俄闻京师陷,振飞集众泣曰:『代我将至,将缚我以

  • 吴逆始末记·佚名

    崇祯十七年春,流寇渐逼,给事中吴麟征请调宁远总兵官吴三桂入卫,帝意犹豫。三月,闯贼陷大同,京师戒严,乃封三桂为平西伯,飞檄召之。迁延不即发,及抵山海关,凶问至,遂止。闯闻三桂据于关,执其父襄,令招以书。略曰:“尔以君恩特

  • 胡安国传·脱脱

    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进入太学后,以程颐之友朱长文和颍川靳裁之为师。靳裁之给他讲经史大义,并十分器重他。胡安国曾三次应试于礼部,终于在绍圣四年(1097)考中进士。起初,廷试考官定其策为第一,而宰职认为胡安国的策论

  • 顾德辉传·张廷玉

    顾德辉,字仲瑛,昆山人。其家世代无授官封爵之人,却也富有,而他轻财好客,豪放不拘。三十岁才立志读书,购买古书、名画、彝鼎、古玩等,别建一室于茜泾西,题名曰“玉山佳处”。从早至晚与宾客在此饮酒赋诗。四方文学之士如河东张

  • 卷一二五·邱濬

    ▲牧马之政(下) 保甲养马者,自熙宁五年始。先是,中书省枢密院议其事于上前,文彦博、吴充言:“国马宜不可阙,今法马死者责偿,恐非民愿。”王安石以为令下而京畿投牒者已千五百户,决非出于驱迫,持论益坚。帝

  • 卷五·刘逢禄

    律意轻重例第十隐元年传:会及暨,皆与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注:会,若平时聚会,无他深浅意也。举及、暨者,明当随意善恶而原之,欲之者善重恶深,不得已者善轻恶浅,所以原心定罪。二年注:书兵者,正不得也。不为大恶者,保伍连帅,本

  • 诗传遗说卷六·朱鉴

    宋 朱鉴 编颂或疑清庙诗是祀文王之乐歌然初不显颂文王之徳止言助祭诸侯既敬且和与夫与祭执事之人能执行文王之徳者何也时举应之曰文王之徳不可名言凡一时在位之人所以能敬且和与执行文王之徳者即文王盛徳之所在也必

  • 第6章 八佾篇第三(2)·孔子

    名家注解张居正注:“盖奥以比君之势分崇高,难以自结;灶以比臣之专权用事,容易干求。时俗之见,浅陋如此。”又注:“人当顺理以事天,非惟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孔子此言,逊而不迫,正而不阿,世之欲以祷祀而求福者,视此可以为鉴矣

  • 山家绪余集卷中·善月

    四明沙门栢庭 善月 述教篇法华秘密例论密教者皆以法华时中秘密有无为一疑难按玄文曰法华是显露非秘密则知此时必无是教也而释签有无时不徧及味味皆有之说则若通有何也曰是固不必疑唯暗於文相故疑乃生焉今试为决明先

  • 大休珠禪師住曹溪南華禪寺語錄卷第一·佚名

    侍者廣熙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順治甲午年六月初六日,受總督兩廣大廳,都督張國勛請住曹溪南華禪寺。師於十月十五日進院,當日總督兩廣部院大廳、都督張國勛、同鎮守南韶、總府張瑋侄進忠暨闔山勤舊請上堂,師至法座前,拈疏云:三

  • 一 蛇品·佚名

    一 蛇经一 体中漫蛇毒 药草能消除 心中生忿恚 比丘须调伏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一)二 池中生莲华 子等潜入折 比丘须弃断 爱欲尽无余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二)三 轮回如急流 务须使涸竭 比丘须弃断 

  • 康熙锦州府志·刘源溥

    地方志。刘源溥等纂。清康熙十八年(1679)始修,二十二年 (1683) 成书,为纂修康熙《盛京通志》而作。有刘、孙等人序、跋,附图五幅。无刊本,《盛京通志》著录。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此志始由刘源溥邀请范勋纂修,范

  • 观念法门·善导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又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观念阿弥陀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叙述观、念阿弥陀佛之行相作法及功德。其内容分为三段,先示三昧行相,次示五缘功德,后劝人修行。注释书有证空之观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