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诗钞(四库本)

一百六卷。清吴之振编。本书是作者不满明代前后七子“尊唐抑宋”,故搜集宋代诗人专集,选刻此书,以展宋诗全貌,显 “宋诗之长”。收诗人一百家 (其中十六家有目无书),收诗一万二千余首。所收宋人诗作,原已成集者按时代先后为序。原已成集但选诗不满五首者与原未成集者另为一编,附在全集之后。每集之首列有诗人小传。入选诸作,不加批点,不另品题。《宋诗钞》的编选,是向 “尊唐抑宋”潮流的一种挑战。吴之振在 “序”中说: “宋诗 ‘向无总集,亦无专选’,‘故今之黜宋者,皆未见宋诗者也’。”他们编选《宋诗钞》,正是为了让“天下黜宋者得见宋之为宋。”因此,《宋诗钞初集》的编选,对清初的“唐宋诗之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书成之后,流传甚广。但书中存有明显疏误,钞选诗中漏错互出,对卷帙繁多的别集,往往前详后略。然诗的艺术风格专主宋人,“出入于宛陵 (梅尧臣)、东坡 (苏轼)、山谷 (黄庭坚) 诸家。”(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但同时注意避免许多宋诗佶屈聱牙、生硬艰涩的毛病。题材上多为写景、酬赠之作,山林诗最有名,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篇章,如 《常州歌》之一:“下车容易上车难,水到田头渐渐干。莫惮苦辛齐著力,十分收得总输官。”体裁上,以七言绝句见长。描写风俗的《课蚕词》十六首被称为绝唱。版本有1914年,李宣龚校补了其中的缺文,计五十八家七百二十八字,由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 有康熙十年(1671)吴氏鉴古堂刻本; 1914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 《万有文库》 (第二集) 本; 《四库全书》本。

《宋诗钞(四库本)》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22)卷二十一
(23)卷二十二
(24)卷二十三
(25)卷二十四
(26)卷二十五
(27)卷二十六
(28)卷二十七
(29)卷二十八
(30)卷二十九
(31)卷三十
(32)卷三十一
(33)卷三十二
(34)卷三十三
(35)卷三十四
(36)卷三十五
(37)卷三十六
(38)卷三十七
(39)卷三十八
(40)卷三十九
(41)卷四十
(42)卷四十一
(43)卷四十二
(44)卷四十三
(45)卷四十四
(46)卷四十五
(47)卷四十六
(48)卷四十七
(49)卷四十八
(50)卷四十九
(51)卷五十
(52)卷五十一
(53)卷五十二
(54)卷五十三
(55)卷五十四
(56)卷五十五
(57)卷五十六
(58)卷五十七
(59)卷五十八
(60)卷五十九
(61)卷六十
(62)卷六十一
(63)卷六十二
(64)卷六十三
(65)卷六十四
(66)卷六十五
(67)卷六十六
(68)卷六十七
(69)卷六十八
(70)卷六十九
(71)卷七十
(72)卷七十一
(73)卷七十二
(74)卷七十三
(75)卷七十四
(76)卷七十五
(77)卷七十六
(78)卷七十七
(79)卷七十八
(80)卷七十九
(81)卷八十
(82)卷八十一
(83)卷八十二
(84)卷八十三
(85)卷八十四
(86)卷八十五
(87)卷八十六
(88)卷八十七
(89)卷八十八
(90)卷八十九
(91)卷九十
(92)卷九十一
(93)卷九十二
(94)卷九十三
(95)卷九十四
(96)卷九十五
(97)卷九十六
(98)卷九十七
(99)卷九十八
(100)卷九十九
(101)卷一百
(102)卷一百一
(103)卷一百二
(104)卷一百三
(105)卷一百四
(106)卷一百五
(107)卷一百六

猜你喜欢
  愚鼓词·王夫之
  乾道稿淳熈稿章泉稿·赵蕃
  李希声诗话·李錞
  蔡宽夫诗话·蔡居厚
  西楼记·袁于令
  道园遗稿·虞集
  金针诗格·白居易
  滹南诗话·王若虚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佚名
  同乐院燕青博鱼·李文蔚
  彊村集外词·朱祖谋
  红梨记·徐复祚
  诗话补遗·杨慎
  宫词一百首·王建
  玉川子诗集·卢仝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苏琼·唐圭璋

      琼,苏州官妓。   西江月   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情性风流。良辰美景在西楼。敢劝一卮芳酒。   记得南宫高第,弟兄争占鳌头。金炉玉殿瑞烟浮。高占甲科第九。

  • 程师孟·唐圭璋

      师孟字君辟,吴(今苏州)人。大中祥符二年(1009)生。景祐元年(1034)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州路刑狱。又知洪、福、广、越、青州。致仕。元祐元年(1086)卒,年七十八。   渔家傲   折柳赠君君且住。

  • 提要·曹伯启

    (臣)等谨案曹文贞公诗集十卷后录一卷元曹伯启撰伯启字士开砀山人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天厯初官至陜西诸道行台御史中丞卒谥文贞是集一名汉泉漫藁后有至元戊寅呉全节跋称为其子江南诸道行台管勾复亨所类次国子生胡益编为十

  • 卷二十七·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七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过夏集【尽庚辰一年】三上南宫今复报罢家编修兄留余下榻暂缓归期唐时举子落第者六月後不出谓之过夏故以名集而秋冬道路之作并附录焉三月三日同园修禊分韵得养字【主

  • 志第十八 历四·欧阳修

    《开元大衍历》演纪上元阏逢困敦之岁,距开元十二年甲子,积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算。○一曰步中朔术通法三千四十。策实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减法九万一千二百。策余万五千九百四十三

  •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七·王祎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三十年魏高宗文成皇帝兴安二年】春正月戊子宋武陵王骏讨叛蛮【以本纪修】二月甲子宋太子劭弑其父杀尚书仆射防军将军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而自立改元太初【以吕祖谦标目修】解题曰沈约曰太祖防年特秀

  • ○顾命异闻三则·许指严

    世祖逊位出世,与宴驾情事当然不同。故其托孤寄命,从容布置,意想中极为周到,亦自有理。顾按之事实,容有未尽然者。彼即感触世缘,言下顿悟,勘破一切尊荣富贵,则蝉蜕浊秽,自有不可一刻留者。故康熙帝年方童稚,而竟不及待,毅然决绝舍

  •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杜佑传·欧阳修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县人。父亲杜希望,讲信用,一诺千金,他交往的人都是当世英才豪杰。任安陵县令,都督宋庆礼上表章向皇帝报告他的优异政绩。犯了小错丢了官。开元年间,交河公主嫁给突骑施,朝廷任命希望为和亲使者。信安郡王

  • 七年·佚名

    (壬子)七年大明嘉靖三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親行望闕禮,陳賀于大王大妃。恭懿王大妃,遂御勤政殿,受群臣朝賀。○檢詳沈守慶,以三公意啓曰:「陳田免稅,考文案爲之事,傳敎矣。今問于戶曹,則別無陳田文案,而其於災傷文案,則陳田

  • 卷九·蔡清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巻九      明 蔡清 撰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见梁恵王【芟四条一题减一百三十一字更定次序】孟子平生执不见诸侯之义今其曰见梁惠王者阳货先岂得不见之义也集注收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

  • 通变论·公孙龙

    【原文】曰:二有一乎?曰:二无一。曰:二有右乎?曰:二无右。曰:二有左乎?曰:二无左。曰:右可谓二乎?曰:不可。曰:左可谓二乎?曰:不可。曰:左与右可谓二乎?曰:可。曰:谓变非变,可乎?曰:可。曰:右有与,可谓变乎?曰:可。曰:变奚?曰:右。

  • 卷十九·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九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地界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水火风空识界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地界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水火风空识界常增语是菩萨摩诃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七·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明四缘。于中分二。一明四缘。二别解等无间。初就明四缘中。文复分三。一明四缘体。二明缘中作用。三明法从缘生。且第一明缘体者。论云。广说因已。缘复云何。颂曰。  说有四种缘  因缘五因性

  •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尔时世尊。复告印捺啰部帝大王言。大王汝于往昔过去无量阿僧祇大劫之前。日清净光明如来法中。已曾为王号精进授。汝于是时与诸学众。于彼佛处已曾求学金刚大乘及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三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三卷 (别录之四)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有译有本录中声闻三藏录第四声闻藏者小乘所诠之教也。能说教主则示生灭应物随缘。所诠之教则九部四含毗昙戒律。善男善女禀之而脱屣尘劳。缘觉声闻

  • 石子船·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1月初版。列入“新文艺丛书”。内收《石子船》、《夜》、《还乡》、《渔》、《道师与道场》、《一日的故事》等短篇小说6篇,《后记》1篇。其中《一日的故事》写青年作家

  • 宝雨经·佚名

    凡十卷。又称显授不退转菩萨记。唐代达摩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初述佛授记东方月光天子,将为支那国女王,正法治化,乃至弥勒成佛时,复予授记。复有东方莲华眼佛世界止一切盖菩萨为利益、安乐、哀愍一切有情,问佛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