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五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

钦定四库全书

宋诗钞卷八十五

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

翁卷苇碧轩诗钞

翁卷字灵舒永嘉四灵之一盖四人因卷字灵舒故遂亦以道晖为灵晖文渊为灵渊紫芝为灵秀云思远客

涉夏思已深感秋念愈迫思念皆为谁为彼远行客客行曷辰休怅望朝复夕出门虚有待命驾焉所适邈邈阻前欢悠悠抱今戚中庭一株橘嘉实转金碧爰意花开时花边语离析惜此不忍餐留之候君摘拟君君未来囘肠更如拆何当乘梦时傥遂徽容觌

送刘几道

束发同执经交分人莫如我愚百无成蹭蹬空林居君文最奇崫二十魁荐书青衫何太晩警捕殊区区是月蝉始鸣秀色连郊墟俶装趋海邑指期当憩车老大恋亲友暂别犹欷歔况此一分手归期三载余积雨山川晦新晴氛雾除殷勤送客吟操执行子裾愿言乘高风矫翮凌大虚

山中采药

岩崖产灵药等闲人顾稀采掇获所愿跻登倦忘归沃叶带露滋深根涵土肌妍光媚幽笈芳气盈我衣濯以清涧泉曝之太阳晖制治拟如法服食从所宜除疴养天和仙方岂吾欺协彼古修意庶用延将衰将衰傥得延万事焉足为

酬友人

常忧别时数每苦欢事疎矧兹同心人契濶三月余昨日擕瘦藤往访林间庐差池不一见出门恨何如今晨苍僮来赠言委璠璵吟玩弗忍释绚彩揺衿裾子有供世才胡为未展舒我无资身策合守贫贱居积疴困疲薾焉得愁闷除殷勤荷久要尚肯念到予南枝早梅白古涧寒流虚明当复相?行游带琴书嚼花饮芳泉哦诗更踌躇

白紵词

翩翩长袖光闪银綉罗帐密流香尘歌分四时舞一色渌觞传处驰金轮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呵星唤月留夜长十二围屏暖山色

送陈郎中知严州

频年经虎害人望使君来地重分旄节州清管钓台凉天星象动吉日印符开帝擢平津策曾知有用才

寄赵灵秀

千山落叶深高树不藏禽游子在何处故人劳此心闲灯妨远梦寒雨乱愁吟僧奭曾相约花时共一?

送人赴沅州任

旧贡包茅地中存古意长去程逢岳雪上事带春阳雾结朱砂气波流白芷香大夫祠寂寞烦与奠椒浆

悼雪庵禅师

悟了无生妙归空若故乡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坏衲犹悬树新松忽过墙僧中留不得几日为凄凉

寄沈洞主

想当清夜醮带月叩仙钟指上雷霆诀庵前虎豹踪药收阳地草薪采故枝松拟即寻师去茅峰叠几重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因过泉南旧里

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未信文明代无人荐子虚

即事言怀

赋得拙疎性合令踪迹赊相亲惟野客所论是诗家听雨眠僧屋看云立钓槎秋来有新句多半为黄花

寄远人

秋气日凄清秋衣纫未成在家犹不乐行路若为情几处好【一作看】山色暮天羣【一作闻】雁声分明相忆梦夜夜出江城

太平山读书奉寄城间诸友

寥寥钟磬音永日在空林多见僧家事深便静者心虚庭云片泊侧径石根侵【一作幽泉来鹭浴积翠隔蝉吟】此去城间远君应懒出?

冬日过道上人旧房

已知超衆相假质任成灰房是他僧住门无旧客来氷乾半池水花落一根梅犹自疑行脚何年见却囘

送赵紫芝为江东从事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山水六朝地登临三考时泥沙多旧物风日少全碑正属黄花发愁闻有别离

春日和刘明远

不奈滴檐声风囘昨夜晴一堦春草碧几片落花轻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看君话幽隐如我愿逃名

送薛子舒赴华亭船官

君到云间日应分二陆名县图山色少井味海潮并剡局三年印春风半月程野人因买鹤曾向此中行

送包释可抚机

州带福星明君今去指程乱山秋雨後一路野蝉鸣时静军书少人闲官况清归来话风土尽识荔枝名

送赵嗣勲

休思孤屿峰且往看吴中一片太湖色远涵秋气空藕塘南北棹芦港去来鸿入幕多僚属惟君事不同

过太湖

水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

信州草衣寺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成泥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宿邬子寨下

已谒龙君庙明朝早过湖傍沙船尽泊经火地多枯秋至昏星易空长楚月孤萧条村戍内更点有如无

同赵灵芝杜子野游豫章总持寺

蒲寺是秋风吹开黄菊丛重林无日到此地若山中罢磬孤僧出看碑两客同相传化龙事神怪理难通

酧杜子野

千葩开欲休独客思悠悠江水能相隔春风不共游数篇诗未答一幅信重收多少怀君意莺声高树头

赠张亦

兴兵又罢兵策士耻无名闲见秋风起犹生万里情借窗临水歇沽酒对花倾示我新诗卷如编衆玉成

寄葛天民

常日已清癯那兼疾未除传来五字好吟了半年余铁柱仙人观梅花处士庐江湖正相隔岁晚更愁予

晓对

独对晓来晴天寒景物清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暮春病归

朝朝风景添吾病亦开帘洗药花前晒传方壁上黏力微还省语身老更看髯昨日林僧至茶杯始一拈

送徐灵囦永州司理

君向零陵日分擕又雪天地遥行几郡官小度三年兰芷芳条洁潇湘翠色连从来苦吟思归赋若多篇

中秋步月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寄永州徐三掾曹

闻说居官处千峯近九疑合流皆楚水高石半唐碑香草寒犹緑清猿夜更悲其中多隐者君去得逢谁

书隐者所居

百事已无机空林不掩扉蜂沾朝露出鹤带晚云归石老苔为貌松寒薜作衣山翁与渔父相过转依依

送奭公抄化

一锡出林去风霜前路寒自言缘事了方得此身安飘叶随禅步饥禽傍野餐旧房惟有佛开着任人看

能仁寺

芙蓉峰入天寺与此峰连得见是冬月要来从昔年寒潭盛塔影古木带厨烟偶值高僧出禅牀坐默然

赠东庵约公

问今年八十退院久清闲白雪髭慵剃青松户早关取泉来煮茗与客话游山弟子何僧是缁衣多往还

石门庵

山到极深处石门为地名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羣猿拾林昏一虎行山僧何所得高坐若无情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羣永日絶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叶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碑看记文

寄山友徐灵晖

若非殊俗好那肎爱幽居深径无来客空山自读书树蝉经雨少门柳望秋疎相忆何时去闲园共尔鉏

陈西老母氏挽词

八十余年寿孀居备苦辛成家无别物有子作诗人远客移书吊新坟得佛邻秋堂挂遗像癯若在时身

哭徐山民

已是穷侵骨何期早丧身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谁怜三尺像犹带瘦精神

秋日闲居呈赵端行

闲居观物化几叶又飞东清气全归月寒声半是风病多怜骨瘦吟苦笑身穷折得邻家菊还思靖节翁

送姚主簿归龙溪

三考今批足应无愧此心只将零月俸买得一张琴归处路游远到时冬必深邑丞诗极好闲暇可相?

送蒋德瞻节推

八百里重湖长涵太古波君山云出少梦泽雨来多才子今方去名楼必屡过楚辞休要学易得怨伤和

赠滕处士

识君戎马际今又十年余环海才安息先生便隐居清风三亩宅白日一牀书长是闲门揜邻僧亦不如

送赵明叔明府

随行惟一琴前路足幽?今夜维舟处何村隔树林鸿声秋浦冷雨气海山深若问三年政知君尽此心

初晴道中

初晴残湿在衆树碧光鲜幽鹭窥泉立闲童跨犊眠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石路是谁作姓名岩上镌

福州黄蘖寺

天下两黄蘖此中山是真碑看前代刻僧值故乡人一宿禅房雨经时客路尘将行更瞻礼十二祖师身

处州苍岭

步步蹑飞云初疑梦里身村鸡数声远山舍几家邻不雨溪长急非春树亦新自从开此岭便有客行人

题武义赵提干林亭

武陵诸胜状如列在檐前一部楼台日数村桑柘烟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

即事

省饮不成醉牢愁将奈何晚烟云半杂春雪雨相和巷湿人行少空寒雁叫多凭阑思无极怀古漫悲歌

赠鲍居士

日日湖波畔羣鸥相共闲全家皆好佛独坐或看山晒药嫌云在留僧带月还有时乘小艇忽入到城间

哭徐玑

前时官上归感怆失灵晖不料三年後俱随万化非塔峰长入座池色自临扉无复乘闲屐观碁访衲衣

赠孙季蕃

立谈飞絮中相遇在吴宫以我为生拙怜君失计同醉酣花落月吟苦竹揺风自作庐山记幽奇欲遍穷

周南仲挽词

志以古人期今人焉得知学非无用处命自不逢时华省官如梦闲居谤亦随丧君於此日师友最相悲

寄张直翁

若向筠州去惟消一日宽又无他事阻自欲访君难露下秋山洁鸿飞楚水寒近诗凡几首专待写来看

赠刘高士

灵境康庐上师曾此处家今游在京国谁为管烟霞觅句行逢鹤持经坐对花笑予非酒户相劝满瓯茶

送刘成道

客中仍送客羸病若为心沿路万千景费君多少吟出门梅雨滑浮棹浙河深莫放旅愁起闻蝉思旧林

舟行寄赵端行

离亭一分手便逐钓船行虽是暂相别那能忘此情花飞春已老云散晚方晴诗句空吟得无人可共评

送人游天台

暂游行李少几日到天台船带落潮发月从前浦来花源香不断药地绿成堆莫学他刘阮经年忘却囘

送徐评事赴省试

早年通去後已是立朝身更道明经好须为擢第人马寒村驿暮灯暖帝城春花气多时节高门有贺宾

友人林居

花石与林庐皆非俗者居铺沙为径软因竹夹篱疎留客同家食敎儿诵古书常言治生意只欲似樵渔

京口即事

长江当下流铁瓮此为州前代多名迹闲人欲遍游夕阳波上寺明月戍边楼一曲渔家笛生予无限愁

赠熊链师

松边自揜扉卖药罢方归敎客认仙草笑人求紫衣惜琴眠处放玩易语时稀见说沅砂贱闲身去欲飞

宿寺

一宿此禅宫身同落髪翁深窗难得月老屋易生风灯冷纱灮淡香残印篆空独怜吟思苦妨却梦西东

留别吴中诸士友

羁游虽不闲幽思亦相关今日经行处他宵梦寐间松江云在水茂苑树成山况复多吟客令人懒欲还

南涧?韩仲止不遇

树树有佳色山蝉不住吟掬来南涧水清若主人心屋上云飞冷篱根藓积深留诗在岩壁明日更相?

秋居寄西里君

每日看山山上立满山风日又秋来贫家岁计惟收菊幽径时常不扫苔新得酒方思欲试旧存吟轴见还开凉天在处清如水能赋慙无宋玉才

鲍使君闲居

吟楼影在湖波上吟景长从望处生叠石拟成幽嶂色种松移得远滩声多谙药品曾因病却着荷衣欲避名闻说近来心更静案头惟有一琴横

山中

山中凡事幸相宜第一红尘免上衣?药每同丹客去拾薪多趂牧儿归鸣泉漱石寒蒲洁宿雾蒸泥早蕨肥不奈隣峰学禅伴时时来此叩岩扉

行药作

病倦令人懒欲吟偶因行药过墙阴烟生园柳暮鸦集水涸池塘秋草侵有口不须谈世事无机惟合卧山林西风飒飒吹毛骨且看满园花似金

寓南昌僧舍

突兀禅宫何代余闲同衲客听钟鱼身如野鹤栖无定愁似顽藤挽不除旧隐定多新长竹远交全乏近来书炉香碗茗晴窗下数轴楞伽屡展舒

留别南昌诸友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羣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於客舍闻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

送陈嘉父为彭泽主簿

昔时陶令弹琴县今日君为主簿官地胜不嫌清俸薄政公还得衆人欢江分九派潮常到岳沓千峰夏亦寒闲客欲游游未得画成图轴乞予看

次韵葛天民

接得诗来胜接书意君情思豁然舒却看城里谁家竹又锁湖边旧住庐曾有退之怜贾岛岂无得意荐相如欲知别後予踪迹只向此间闲钓鱼

赠陈管辖

一拂清风一袖云紫阳容貌鹤精神诗因道进言辞别丹得师传火候真庐岳峰前吟瀑布混仪图上礼星辰我来暂作闲人歇多谢仙翁相访频

寄筠州张録事

每到友朋相会地未尝一日不思君小诗曾托乡僧寄善政因逢故客闻山上仙踪丹鼎在郭边溪色布桥分公余若起吟游兴游处多应见白云

次徐灵渊韵赠赵灵秀

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三年在任同仙隐一日还家只旧贫种得溪蒲生似发敎成野鹤舞如人出门便是登山路更要遥山翠色匀

西风

一处西风一处愁又逢鸣雁在沧州芙蓉不分秋萧索鬭拆繁红满树头

雁池作

包家门外柳垂垂揺荡春风满雁池为是城中最佳处每经过此立多时

冯公岭

乱峰千叠拂云霓辐合坑崖立似梯曾向栝州州里望衆山却是此山低

东阳路傍蚕妇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山雨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寄山人徐灵晖

只隔烟霞数里间本期还往共幽闲宁知逸羽飞相背我入山来君出山

还家夜同赵端行分韵赋

莫怪繁霜满髩侵半年长路几关心还家点检家中物依旧清风在竹林

观落花

才看艳蕾破春晴又见飞花点点轻纵是闲花自开落东风毕竟亦无情

寄张季思

荆吴中隔万山遥那得相逢话寂寥长忆梅花好时节访君船泊古枫桥

题东池

一池寒水緑粼粼池上初梅白未匀谁念酒旗飞颭处唐朝曾住作诗人

秋怀

不管秋天阴复晴秋怀何处不凄清江城几夜无佳月亦有新诗对雨成

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峯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於水底见青山

南塘即事

半川寒日满村烟红树青林古岸边渔子不知何处去渚禽飞落抝罾船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挿田

悼旧呈赵紫芝

忆向城南共说诗山民与我定相随如今独来还独往此恨除君人不知

宋诗钞卷八十五

猜你喜欢
  卷十九·阮阅
  无住词 全文·陈与义
  第二折·武汉臣
  秦修然竹坞听琴·臧懋循
  卷七·徐世昌
  五集卷五十八·乾隆
  卷一百三十五·冯惟讷
  卷五·房祺
  卷五十二 蜀下·佚名
  卷八 晚唐二·佚名
  卷三十七·郭元釪
  卷四百七十一·陈廷敬
  卷二百五十八·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六十四·康熙
  张若虚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五·彭定求

        卷265_1 【乌啼曲二首】顾况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毕逋拨剌月衔城,   八九雏飞其母惊。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曲。东方曈曈赤日旭。   月出江林

  • 提要·晁补之

    【臣】等谨案晁无咎词六卷宋晁补之撰补之字无咎钜野人能改斋漫録及复斋襍録咸称其元丰二年已未登第栁塘词话谓为元祐进士传写误也元祐初为著作郎绍圣末谪监信州酒税起知泗州入党籍有鸡肋集别着録是集陈振孙书録解题作

  • 幻想·徐志摩

    一天空里幻出一带的长虹,一条七彩双首乔背的神龙;一头的龙喙与龙须与龙髯,淹没在埂奇河春泛之濑湍,一头的龙爪,下踞在河北江南,饮啜于长江大河,咽响如雷,这彩色神明的巨怪,满吸了东亚的大水,昂首向坎坷的地面寻看,吼一声,可怜,苦旱

  • 列传第三十三·刘昫

    ○郭孝恪 张俭 苏定方 薛仁贵 程务挺 张士贵 赵道兴 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密大悦之,谓曰:“昔称汝颍多奇士,故非谬也。”令与徐勣守黎阳。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

  • 1949──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己丑·郭廷以

      1﹐1(一二,三)   甲、蔣總統發布文告,願與共黨商討恢復和平方法,以無害於國家獨立完整,不違反憲法,確保中華民國國體及法統,確保軍隊,維持人民自由的生活方式為條件,如和平實現,不計個人進退出處。如共黨無和平誠/意,即與周旋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乾隆

      五季  【己汉干祐二年是酉嵗凡四国三镇】春二月汉以静州【本靖邉军五代时改置故城在今绥徳州米脂县】定难军  汉诏以静州定难军李彜殷上表谢彞殷以中原多故有轻傲之志汉人故以恩泽羁縻之【李氏世据银夏渐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弘治十七年六月庚申朔朝鲜国王李忄隆遣陪臣礼曹参判申用溉奉表文方物来贺万寿圣节赐宴并织金衣彩叚等物有差○襄王祐材薨王简王庶长子母夫人张氏成化十五年生十七年封世孙弘治四年袭封襄王至是薨年三十一讣闻輙朝三日

  • 卷二百五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五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赋役宋神宗时监察御史里行刘挚上奏曰臣昨日准圣旨批下司农曾布劄子为诘臣所言助役事寻已具分析奏闻去讫臣窃以耳目之

  • 田无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对以去老谓之乱第十·晏婴

    田无宇见晏子独立于闺内,有妇人出于室者,髪斑白,衣缁布之衣而无里裘。田无宇讥之曰:“出于室为何者也?”晏子曰:“婴之家也。”无宇曰:“位为中卿,田七十万,何以老为妻?”对曰:“婴闻之,去老者,谓之乱,纳少者,谓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

  • 卷四十一【起昭公元年尽元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一【起昭公元年尽元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昭公【音义】【陆曰昭公名裯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逊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

  • 卷四十五【礼节图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十五【礼节图一】士冠礼右筮日图案此一节朱子仪礼经通解以筮日为目其义己该杨复图易之曰筮于庙门文虽繁而义未尽特依朱子易之 经首言主人即合衣冠面

  • 卷八十六·佚名

    △初分学般若品第二十六之二憍尸迦。苦圣谛苦圣谛性空故。菩萨摩诃萨不见苦圣谛。集灭道圣谛集灭道圣谛性空故。菩萨摩诃萨不见集灭道圣谛。憍尸迦。菩萨摩诃萨不见苦圣谛故不於苦圣谛学。不见集灭道圣谛故不於集灭道

  •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嘉坡佛教同人欢送会讲──我们这次到马来亚,本是预备去暹罗的;只预备住三天,即乘国际火车去暹。后来因故迟延,以至决定不去。又到吉隆坡、槟城、马六甲,这样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一个月。我们来的时候,承侨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佚名

    元魏三藏毗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译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复语善住意天子言。天子。若至我所求出家者。我为说言。汝善男子。若不受戒是汝出家。若如是者得言出家。天子问言。文殊师利以何意故如是说耶。文殊师利答言。天子。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二问已知世第一法。随转生住老无常。亦是世第一法。彼得为亦是世第一法不。设是或非俱有何失。若彼得亦是世第一法者。得

  • 卷第十五·费长房

    历代三宝记卷第十五上开皇三宝录表臣房言。臣闻有功于国史录其勋。有政于民碑传其德。况如来大圣化洽无穷而不垂美。百王流芳千载者也。臣窃寻览。自汉魏已来代有翻译。而录目星散经多失源。世罕缀修时致间绝。缘此佛

  •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佚名

    卷末太极左仙公劝人诵《大献经》。《大献经》乃六朝古灵宝经,本经盖出自其后。太极左仙公向三真人述地狱之苦、六道轮回及供献功德因缘,劝人“八日”奉礼天尊,以度亡魂。

  • 脚气治法总要·董汲

    二卷。宋董汲(生卒年不详)撰。董汲,字及之,东平 (今属山东)人,少时多病,立志务医。作者对内、儿诸科均有研究,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著有《小儿斑疹备急方》等。《脚气治法总要》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 (1093),原书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