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通变论

【原文】

曰:二有一乎?

曰:二无一。

曰:二有右乎?

曰:二无右。

曰:二有左乎?

曰:二无左。

曰:右可谓二乎?

曰:不可。

曰:左可谓二乎?

曰:不可。

曰:左与右可谓二乎?

曰:可。

曰:谓变非变,可乎?

曰:可。

曰:右有与,可谓变乎?

曰:可。

曰:变奚?

曰:右。

曰:右苟变,安可谓右?

曰:苟不变,安可谓变?

曰:二苟无左,又无右,二者左与右,奈何?

曰:羊合牛非马,牛合羊非鸡。

曰:何哉?

曰:羊与牛唯异,羊有齿,牛无齿,而牛之非羊也、羊之非牛也,未可 。是不俱有而或类焉。

羊有角,牛有角,牛之而羊也,未可。是俱有而类之不同也。羊牛有角 ,马无角,马有尾,羊牛无尾,故曰羊合牛非马也。非马者,无马也。无马者,羊不二,牛不二,而羊牛二,是而羊而牛非马,可也。

若举而以是,犹类之不同,若左右,犹是举。

牛羊有毛,鸡有羽。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谓牛羊足一,数 足四,四而一故五。牛羊足五,鸡足三,故曰牛合羊非鸡。非有以非鸡也。

与马以鸡宁马。材不材,其无以类,审矣!举是乱名,是谓狂举。

曰:他辩。

曰:青以白非黄,白以青非碧。

曰:何哉?

曰:青白不相与而相与,反对也;不相邻而相邻,不害其方也。不害其 方也。不害其方者,反而对,各当其所,若左右不骊。故一于青不可,一于白不可,恶乎其有黄矣哉?黄其正矣,是正举也。其有君臣之于国焉, 故强寿矣!

而且青骊乎白而白不胜也。白足之胜矣而不胜,是木贼金也。木贼金者 碧,碧则非正举矣。青白不相与而相与,不相胜则两明也。争而明,其色碧也。

与其碧宁黄。黄其马也,其与类乎,碧其鸡也,其与暴乎!

暴则君臣争而两明也。两明者,昏不明,非正举也。非正举者,名实无 当,骊色章焉,故曰两明也。两明而道丧,其无有以正焉。

【译文】

限定的概念还能说是未相与限定时的某一个概念吗?

限定的概念已经不能再说是未相与限定时原来的某一个概念了。

概括的类概念能说是原来被概括的一个种概念吗?

概括的类概念已经不能再说是原来被概括的一个种概念了。

概括的类概念能说是原来被概括的另一个种概念吗?

概括的类概念也不能再说是原来被概括的另一个种概念了。

一个被概括的种概念能说是概括的类概念吗?

不能。

另一个被概括的种概念能说是概括的类概念吗?

也不行。

一个被概括的种概念与另一个被概括的种概念可以概括称为一个类概念 吗?

可以。

能够说概念的限定或概括而引起的概念类属变化时,是概念的外延有变 化而概念的内涵没有根本的变化吗?

可以这么说。

当一个种概念与另一个种概念有了本质联系而被概括称为一个类概念时 ,可以说概念变化了吗?

可以。

变成什么呢?

种概念变成类概念。

种概念既然变成类概念,怎么还保留有种概念的内涵呢?

种概念的内涵如果没有变化,怎能说种概念有变化呢?「须知,种概念 变成类概念时内涵只是减少了部分的内涵,但仍保留它作为类本质的内涵」。

概括的类概念既不能说是一个被概括的种概念,又不能说是另一个被概 括的种概念,而是包括着两个被概括的种概念,这说的是什么意思?

「把种概念概括为类概念是为了满足分类的需要」,如把羊与牛概括为 偶蹄家畜来与奇蹄家畜的马来分类,或牛与羊概括为偶蹄家畜来与家禽的鸡来分类。

那末如何进行分类呢?

羊与牛有区别,羊有门牙上齿,牛无门牙上齿,因而便说牛与羊毫无共 同之处,羊与牛亦毫无共同之处,这是不对的。它们虽有“种差”的区别,但却是同类的家畜。

羊有角,牛亦有角,因而便说牛就是羊,羊就是羊,这也是不对的,它 们虽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却是不同的种。偶蹄家畜有角,奇蹄家畜(马)无角;奇蹄家畜(马)有鬃毛长尾,偶蹄家畜无鬃毛长尾,以此作为分类 的根据,把家畜分为偶蹄家畜与奇蹄家畜(马),偶蹄家畜不是奇蹄家畜(马),偶蹄家畜自然不包括着奇蹄家畜。偶蹄家畜所以不包括着奇蹄家 畜(马),因为羊是种概念,牛是种概念,而偶蹄家畜却是类概念,因此如果把羊与牛概括为偶蹄家畜与奇蹄家畜(马)划分开来,这是对的。这 样的逻辑分类,由于它们类的不同,如同把一物分为左右两半那样的明显而正确。

偶蹄家畜有毛,家禽(鸡)有羽。鸡足的本质称为“一”,鸡足的现象 称为“二”,把鸡足的本质与现象统一起来称为“三”(即在认识鸡的特性时必须通过其现象进而究其本质);偶蹄家畜之足的本质称为“一”, 偶蹄家畜之足从现象称为“四”,把偶蹄家畜之足的本质与现象统一起来称为“五”。如果以禽与兽的分类根据(“四足而毛”,“二足而羽”) 把动物分为偶蹄家畜与家禽(鸡),这一分类的根据是错误的,与越类而分「,因而是错误的分类。

与其以鸡代替马来与偶蹄家畜分类,毋宁以马来与偶蹄家畜分类由于牛 羊都是于类相近又可供祭祀的材料,而鸡与牛羊于类相去太远又不是供祭祀的材料,牛羊与鸡之间谈不上分类的问题,这是很清楚的。这样的逻辑 分类是越类而分、概念混乱,是错误的逻辑分类。

从别的事例来讨论分类的规则罢。

以青为底色再涂上白色来与黄色分别,以白为底色再涂上青色来与碧色 分别。

这是什么意思?

先从“青以白非黄”的例子来说,青、白本来是不相容的两种颜色,现 在虽然在青色上面涂上白色,结果已然上青下白而两色并立。青、白本来是方位悬隔的两种颜色,现在虽然两色相配而使之相近,但仍然两色并立 ,界限分明,互不羼杂。青白两色互相并立而保持原色,好象左右并排而相向对立那样。所以,这一配色的结果,既不能归并于青色,也不能归并 于白色,哪里会有黄色混在其中呢?黄色中正独立而不与青、白两色混淆。这是正确怎地分类。「如果分类依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便能使 分类正确」,这如同一国之中,「君主明正,号令统一,君臣职守分明」,国家便能强盛长存那样。

青附着于白色并且染污了白色,白本来足以胜青却反而被青染污而不胜 了。这是木(青)逆胜金(白),青逆胜白变成近碧之色,以近碧之色来与碧色分辨,就无法分清了,所以“白以青非碧”是错误的分类。青与白 不相容而又使之相配,两色不绝对相胜而必相争胜以各显其色,争胜的结果呈青而微白,其色近碧。

与其以“白以青非碧”的分类,毋宁以“青以白非黄”的分类,“青以 白非黄”如同“羊合牛非马”的分类那样,它们都是以类相从,「遵守了分类规则」。“白以青非碧”如同“牛合羊非鸡”的分类那样,它们都是 逻辑混乱。

名实混乱则君臣交争而号令不一,号令不一则是非不明,是非不明则政 治昏暗。这是违反“不两明”的逻辑基本规律。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便会「名实不相应,明不符实,实不应名,」邪恶充斥而是非淆乱。违反“ 不两明”的逻辑基本规律,必将治道沦丧,这就没有办法来端正名实以便统一天下了。

猜你喜欢
  卷十四 康诰第十一·孔颖达
  卷二十一·刘因
  春秋世族谱卷下·陈厚耀
  提要·钱时
  卷一百八十三·秦蕙田
  卷七·
  卷八十六·顺治
  第十一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中)·梁漱溟
  (三十二)研究朱子学之方法·钱穆
  氾论训·刘安
  卷之十六·邵经邦
  为 续 明 书·太虚
  卷第十九·佚名
  大阿弥陀佛经序·佚名
  白救度佛母赞·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二十九·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十九明 胡震亨 撰谈丛五唐人作诗本事诸稗说所载资解颐多矣其间出自傅防借盾可攻者盖亦有焉爰擿一二左方余可槪云灵隠长明灯下骆宋续吟事人以举义者不死快信之虽然非实也此无论骆之元有与宋

  • 列传第四十九·李延寿

    王盟 子劢 从孙谊 独孤信 子罗 窦炽 兄子荣定 毅 贺 兰祥 叱列伏龟 阎庆 子毗 史宁 子雄 祥 权景宣王盟,字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六世祖波,前燕太宰。祖珍,魏黄门侍郎,赠并州刺史、乐浪公。父罴,伏波将军,以良家子镇

  • 杂传第四十·欧阳修

    ○杜重威杜重威,朔州人也。其妻石氏,晋高祖之女弟。高祖即帝位,封石氏为公主,拜重威舒州刺史,以典禁兵。从侯益攻破张从宾于汜水,以功拜潞州节度使。范延光反于邺,重威从高祖攻降延光,徙领忠武,加同平章事。又徙领天平,迁侍卫亲

  • 東觀漢記卷八·多人

      傳三   劉玄   劉玄,〔一〕字聖公,光武族兄也。弟為人所殺,聖公結客欲報之。客犯法,聖公避吏於平林。吏繫聖公父子張。聖公詐死,使人持喪歸舂陵,吏乃出子張,聖公因自逃匿。王莽末,南方飢饉,〔二〕人庶群入野澤,掘鳧茈而

  • 第三节 写通俗文艺·老舍

    在抗日战争以前,无论怎样,我绝对想不到我会去写鼓词与小调什么的。抗战改变了一切。我的生活与我的文章也都随着战斗的急潮而不能不变动了。“七七”抗战以后,济南失陷以前,我就已经注意到如何利用鼓词等宣传抗战这个问题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甲申朔吏部言本部效劳各役滥冒已极乞设法裁革从之○乙酉予赠原任户部尚书陈蕖太子少保蕖应城县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户部尚书材名夙负被议可原故仍加以赠秩○礼部因天鸣示警言天之视听在民今民憔悴极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十六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六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师古曰乌孙於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

  • 夏侯湛传·房玄龄

    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祖父夏侯威,魏国的兖州刺史。父亲夏侯庄,是淮南太守。夏侯湛年幼时很有才华,文章宏富,善于制作新词,又容貌美丽,与潘岳友善,时常行走同车,歇止接席,京都称他们为“双璧”。年少时当太尉掾。泰始中(265~27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二歌颂二十二【词臣十四】万寿诗【七言律八首】翰  林 院  编 修【臣】沈树本圣寿昌期敞御筵羣生拚舞徧垓埏万年永与乾坤竝六十初逢甲子全雉尾云开迎晓日螭头风细起祥烟班聨肃穆

  • 四书逸笺卷五·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孟子【下】两离娄名疑云两离娄一黄帝时人一殷人孟子离娄之明即庄子所云索珠者黄帝时人也泄泄沓沓泄泄集注训怠缓悦从字书无此解六书正譌云泄水名借为舒散之意按下沓字亦从水水性濡而善下濡故怠缓善下故

  • 稽古第四·朱熹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言曰,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郷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摭往行,实前言,述此篇使读者有所兴起。太任,文王之母,挚任氏之中女也。 任,姓。文王,周君。挚,国名。 王季

  • 合理的人生态度·梁漱溟

    我很惭愧我讲这个题目,如果我的生活能够合理,我就不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患失眠的症候,昨天夜里最厉害,精神十分不好,这实在因为虽然晓得所谓“合理的生活”而不能实有诸己。这种样子确为自己生活未能调顺自然合乎

  •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大菩萨摩诃萨。无量百千人天大众。一心恭敬围绕而住。尔时世尊为说自证微妙之法。所谓初中后善。文义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羯磨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二  尔时世尊。复入一切如来灌顶羯磨三昧出生加持三摩地。说此自部最上大明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

  • 卷第十九·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九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元兴元年。荆溪湛然禅师临终谓其徒曰。大道无方无体。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山。报尽今夕。聊与汝等谈道而决。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

  • 彰化节孝册·吴德功

    本书全一卷,吴德功纂辑。此为彰化在清同治十二年、光绪十二年及日据以后所采近三百人节孝妇女名册(内有二人于光绪十三年请旌、一人于十五年请旌),有传附列者约及百人。卷端,并有「节孝名称及报请理由」一则。书末,今另加一

  • 海上繁华梦·孙家振

    原题《绣像海上繁华梦新书》。狭邪小说,初集三十回,二集三十回,后集四十回。古沪警梦痴仙(孙玉声)戏墨。初、二集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笑林报馆排印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笑林报馆再版本;后集有光绪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