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卷下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世尊。复告印捺啰部帝大王言。大王汝于往昔过去无量阿僧祇大劫之前。日清净光明如来法中。已曾为王号精进授。汝于是时与诸学众。于彼佛处已曾求学金刚大乘及诸法要。汝今于此娑诃世界我释迦牟尼佛所。又复求学如是金刚大乘。时印捺啰部帝闻此语已。即复合掌白世尊言。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佛言若有乐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即名为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顾视左边告金刚手菩萨言。汝可同彼过去劫前。日清净光明如来之时。为印捺啰部帝大王。说金刚大乘。及说菩萨摩诃萨行。诸根境界等种种之法。方便令解使获无生法忍。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头面著地礼世尊足已。合掌当心而白佛言。我今当承如来教敕而为演说印捺啰部帝闻是语已。身毛喜竖心大忻踊。即从座起礼世尊足已。复礼金刚手菩萨足。礼已白言。唯愿菩萨遵奉佛敕。往诣我宫为我演说。

尔时金刚手菩萨承佛教敕。又复观彼印捺啰部帝身心虔切。默然许之。印捺啰部帝知默许已。即礼金刚手菩萨足。欢喜踊跃礼佛而退。即整四兵前后导从。乃与菩萨同乘宝车。及张伞盖动种种乐。尊敬供养还归曼誐罗补囕大城。于其城中菩萨所经之路。一切人民各以香华奉献供养。既至宫已。时印捺啰部帝预严七宝大师子座菩萨下车即升彼座。王及中宫后妃眷属。复设种种香华珍宝及殊妙衣作大供养。复以宝瓶盛满阏伽香水奉上菩萨。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即如从佛所闻金刚大乘秘密相应三摩地三摩钵底。种种诸法广为演说。欲令王等证无生忍尽涅槃界。是时复有众多沙门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等。亦来王宫为欲听闻金刚大乘及诸妙法又有东印度摩罗嚩国法光大王。北印度无能胜王。西印度月光大王。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舍卫国波斯匿王。梨蹉尾国梵授王等。复有无数沙门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及无数发菩提心众生。欲闻法故亦来王宫。如是人等各于菩萨。信重欢喜来至王宫。如是人等各各深信欢喜踊锐。白金刚手菩萨言。我等乐入金刚大乘。及欲听闻种种妙法。于是金刚手菩萨。而于六年为于诸王及诸人众。演说金刚大乘诸菩萨行。及无数百千俱胝相应三摩地三摩钵底。乃至于诸境界所缘所作一切诸法广为演说。

尔时印捺啰部帝得闻法故。于一切如来相应法中。证三摩地三摩钵底。得无生忍尽涅槃界。及得隐没自在。乃至中宫后妃眷属国内民庶。得闻金刚大乘及诸法要。皆悉证得无生法忍。国中复有金刚阿阇梨。所谓善龙义龙宝声戒声发光声。复有婆罗门所谓法龙力贤等。得于金刚大乘法中。证无生忍尽涅槃界。彼东印度摩罗嚩国法光大王。于最上金刚大乘法中。悟得最上根本相应法。得无生忍尽涅槃界。及得隐身自在。乃至中宫后妃眷属国中士庶。得闻金刚大乘及诸妙法。皆悉证得无生法忍尽涅槃界是印度中复有金刚阿阇梨。名曰贤天如来天善天。又有刹帝利邪输嚩哩摩你嚩嚩哩摩等。亦于金刚大乘法中得闻法故。悉皆证得无生法忍尽涅槃界。

复有北印度无能胜王。得闻金刚大乘及诸法要。乃于真实摄教中。证得相应三摩地得无生忍尽涅槃界。及得隐身自在。亦有中宫眷属后妃嫔嫱乃至士庶。得闻金刚大乘一切妙法。皆悉证得无生法忍。彼印度中亦有金刚阿阇梨。名曰贤喜莲喜。又有刹帝利名曰乌那野嚩哩摩。及有毗舍名曰法密。如是等众于金刚大乘得闻法故。皆悉证得无生法忍尽涅槃界。

复有西印度月光大王。于金刚大乘闻诸法故。证得金刚口相应三摩地等。得无生忍尽涅槃界。及得隐身自在。亦有中宫后妃婇女乃至士庶等。又有金刚阿阇梨。名曰不空成就普成就如来成就等。又有刹帝利。名曰善密及稣哩野嚩哩摩。如是众等于金刚大乘闻妙法故。皆悉证得无生法忍尽涅槃界。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为彼诸王及一切学众。演说金刚大乘一切诸法。又复演说八种成就之法。所谓圣药眼药革屣剑罥索。金刚轮金刚杵及宝瓶等成就之法。又复演说入地入修罗窟成就之法。又复演说菩萨摩诃萨。依金刚大乘所行之行。诸根境界所缘所作种种之法。令彼学众各各修习离于懈怠。时金刚手菩萨于六年中。为诸王等及求学金刚大乘一切学众。以种种方便譬喻言辞。演说诸法各令证悟已。即告众曰。汝等当知今彼处。有大名山号乞乞那。其山顶上平正广阔。亦有林树池沼适悦之地。我今先往汝等入金刚大乘诸王沙门婆罗门毗舍首陀一切学众。亦可于彼俱往集会。是时学众于彼山顶皆集会已。金刚手菩萨即复告言。今者世尊释迦牟尼将入涅槃。汝等今可与我同至佛所求受灌顶。尔时学众即与金刚手菩萨同离彼山。是时诸王将理四兵前后导从。及备种种诸大供养往世尊所。尔时世尊释迦牟尼。已在拘尸那城。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与诸学众至佛所已。设大供养奉献世尊。右绕三匝礼拜赞叹于佛前坐。时金刚手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作金刚合掌白世尊言。我奉佛敕以菩萨摩诃萨行。于金刚大乘法中。为学众说于诸根境界所缘所作及种种诸法。各各证悟或得三摩地三摩钵底。或得法忍尽涅槃界。或得隐身自在。世尊我已如是说法利益。今来佛所欲为彼众。于如来处求受灌顶。

尔时世尊左右顾视已。即于顶门放五色光。其光晃耀于一刹那间。照如恒沙佛刹上至梵世。如是照已寻复旋还。却从世尊顶门而入。尔时十方光所照处。一切如来异口赞言。金刚大乘即摄一切乘。乃至过去未来及与现在一切诸佛。皆说如是金刚大乘摄一切乘。尔时世尊即以金刚水。与一切金刚大乘学众灌顶。诸学众等得灌顶已。皆用头面著地礼世尊足。及礼金刚手菩萨足。礼已赞叹踊跃。绕百千匝各还本处。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正法。当云何名云何受持。佛言阿难今此正法。名为最上大乘宝王如是受持。尔时如来应正等觉释迦牟尼说是经已。即于俱尸那城入般涅槃。金刚手菩萨。于后却还乞乞那山。亦有众多菩萨声闻同来山中。时金刚学众互相谓言。我等本师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却复乞乞那山。我等宜应亦往彼山亲近供养。是诸学众各持种种香花宝玩同往彼山。到彼山已。各以香花奉上供养礼拜旋绕。恭敬赞叹各一面坐。

尔时菩萨观视会众沙门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等已。即复告言汝等学众谛听。汝已各各于此金刚大乘悉得证悟。皆是得金刚大乘法者。汝等当知佛涅槃后。金刚阿阇梨。是汝等师。亦如往昔无量劫前。日清净光明如来出世之时。彼大妙香佛刹中。有王名精进授。彼时我亦如是。说承事金刚阿阇梨轨则。今亦复说弟子承事金刚阿阇梨轨则。承事之则乃有八种。时印捺啰部帝白金刚手菩萨言。云何名为八种承事之则。金刚手言。一者不得呼师名字。二者常自称师足。三者与师执持鞋履。四者扫洒房地。五者为师敷置床座。六者五体作礼。七者不侵害师。八者指授禀信。是名弟子承事金刚阿阇梨八法。彼阿阇梨以此八事观察弟子。以日累月积月成岁。若彼弟子于此八事。无有违背专心不退。阿阇梨然可摄受。

尔时金刚手菩萨又复告言。譬如世间虫蛆飞蛾之类。皆从缘生堕斯恶趣何由出离。亦如世间轮回众生。云何转业得无生灭若不因从金刚阿阇梨。摄受为说种种妙法。何由能除一切烦恼证于寂灭得不退转。大王彼金刚阿阇梨。先当观察所摄弟子行相贵贱等。乃可付与二谛之法。王言云何名为二谛。菩萨告言一者真谛二者俗谛。王言何名真谛。菩萨告言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变异空本性空。一切法空无所有空。无性空自性空。自相空无性自性空。大王是十八空者乃名真谛。大王复言云何名谛。菩萨告言若于此十八空。知非常非无常。是故名谛。何以故谓不见内空不见外空。不见内外空不见空空。不见大空不见胜义空。不见有为空不见无为空。不见毕竟空不见无际空。不见无变异空不见本性空。不见一切法空不见无性空。不见自性空不见自相空。不见无所有空亦不见无性自性空。于如是空不见二相。中亦不可得。非生非灭。非缚非脱。非行非住。非明非暗。非实非虚。非轮回非涅槃。亦不增亦不减。我说如是种种皆离身口意。是则名为真谛。大王复言云何名为俗谛。谓以四无量心于威仪本相。五蕴四界六入五境行住三界。是即名为俗谛。王复问言更复何名真谛。菩萨告言彼种种色相。如幻化如阳焰。如水中月如水上泡。如镜中像如梦。如电如乾闼婆城。乃至虹霓等。若于色相得如是见。是则名为真谛。若于如是诸法受行不离苦行。乃能证佛得一切智。大王乃至遍六俱胝文字之义。亦无二无分别。一切如来皆如是说。彼智金刚教汝已悉闻。是等皆名真谛。大王若于二谛不能如实观察了知。虽专修习经无量劫。唐捐其功终不能到大智彼岸。而此二谛乃是一切如来之所归命。为父为母为寂静住。及为涅槃为阿吠嚩哩帝迦。为正遍知觉一切三摩地。为精妙普门三摩地。乃有如是等种种功德。大王彼一切金刚大乘学众。必须专心拣选如法弟子。乃可为说如是二谛。是二谛法难可得闻。虽彼缘觉声闻亦难得闻。何况外道等。尔时印捺啰部帝。与金刚大乘学众。得闻是说。悉以头面礼谢菩萨。时印捺啰部帝复白菩萨言。拣选弟子当有何相。菩萨告言有四种弟子。有五补特伽罗。王言四种弟子当云何说我今乐闻。菩萨告言。第一佛乘第二初乘。第三初学菩萨行第四诸菩萨摩诃萨行。此名弟子四种之相。云何分别如是之相。菩萨告言彼得安然非谤非信。于真言印相一一晓了证于佛乘。于意云何譬如盲者得人引导。由得佛乘证解脱故。弟子初依师学得一俗谛。初相应法入三摩地。未能了知显密二教。亦未知二谛十二因缘。亦未知般若波罗蜜。是名弟子初修习相。王言云何菩萨五种补特伽罗。菩萨言所谓啰怛曩补特伽罗。赞捺啰补特伽罗。钵讷摩补特伽罗。奔拏哩迦补特伽罗。乌怛钵攞补特伽罗。是等于闻信戒施悉能具行为乌波萨迦。王言菩萨此之名相云何分别。菩萨告言于一切法虽得听闻。而于少时皆悉忘失。此名乌怛钵攞补特伽罗。若于秘密之法虽有所闻。不能为他分别演说。譬如军尼内藏明珠而不显现。此名奔拏哩迦补特伽罗。或得信心大悲心闻法开解。如竹无节受持通达。此名钵讷摩补特伽罗。凡闻法义咸存我见。譬如击鼓空有其声。以有我见不能利他。此名赞捺啰补特伽罗。是四乌波萨迦。而能一向专心求一切法。信心受持住金刚乘。复次心性猛利多闻持戒。一切能舍了知真实。凡所说法能随根机。是名啰怛曩补特伽罗。此一乌波萨迦。常能为诸弟子说种种法。时金刚阿阇梨如是选择弟子。若得清净殊胜如法弟子。乃可传付秘密大乘一切胜义。当令修习不断圣种。印捺啰部帝。

又复问言。云何分别秘密大乘。菩萨告言彼瑜伽显密二教曼拏罗有二十种。皆悉得名秘密大乘。我今略说灌顶曼拏罗次第。彼灌顶阿阇梨欲作灌顶法。先自结净选拣胜处。安曼拏罗位。后令弟子结净已。然阿阇梨加持五色线五色粉。絣地结界作曼拏罗。安布贤圣位复加持阏伽瓶安方位已。然请召贤圣依位坐毕。即献香花阏伽等。然可引弟子入曼拏罗与授灌顶。弟子得灌顶已。即持种种香花珍宝奉献阿阇梨。弟子此后即是入金刚大乘处灌顶位。当于自己身口意业深加省察。若能了达是名五灯。若不了达当名五闇。复次分布火坛次第。所有使用种种之物。先备播帝哩窣噜嚩等。及所铺座吉祥草及护摩柴。其柴当用青润树枝及五谷酥等。或作护摩。先烧祭火天然作护摩。观于火焰色相形像及声香等。若得吉祥是法成就。若不吉祥是不成就。其请召贤圣入曼拏罗。及献阏伽次第诸式大略相同。凡所有法皆从金刚大乘秘密流出。所有三瑜伽五乌补捺伽多。或六俱胝文字义。或说法成就义。或决定义。或说本行尼陀那方便因等。如是所说或四种或五种。或七种或十二种。种种不定皆不离二谛。复次说四密。所谓密教密义密语密句。若于四密无差所作成就。或遇九执大曜诸恶星宿及诸毒等。持诵密句皆可大息。或求敬爱或作增益或作降伏。若为人及四足多足无足等。或降伏诸恶大部多夜叉。乃至恶人等并可降伏。若不降伏必当破坏亲爱分离。或有一切禁缚邪明一切破坏。或有冤家兴兵欲来侵害自然退散。或为大旱必能降雨。如是种种一切所求。持念密句悉得成就随心如意。凡持诵密句作金刚语音。无令断绝必满所愿。王言云何名为菩萨禅定。菩萨告言禅定有种种。持诵亦种种。若知秘密句即是知禅定。秘密者为所诵文句具足及知印相。若如是者有大威力。是则白法。知秘密者即摄真实理。由如虚空体寂静故。解于世法能显真理。乃于印相观想。密句文义所作断疑。此持诵者乃名为贤。如是行人凡有见者皆如佛等。彼人禅者不见密句。不见印相不见贤圣。想诸字轮体同镜像。王复问言云何菩萨三摩地。菩萨言彼菩提心及智慧方便。乃至三明及无等等。此皆是菩萨三摩地。又复观自本身及真言印相。贤圣形像一切庄严。皆如虚空寂静。是菩萨三摩地。菩萨入如是三摩地。是名安住二谛。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为印捺啰部帝及诸刹帝利。一切入金刚大乘学众。说如是种种法已。即依法作曼拏罗。与王等及诸学众受于灌顶。彼诸学众得灌顶已。异口同声各各白菩萨言。我等禀教奉事金刚阿阇梨一如圣旨。是学众等于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供养恭敬。种种言辞訷赞谢已。

尔时会中诸大菩萨。及声闻天人阿苏啰誐噜拏彦达嚩紧曩啰一切大众。闻菩萨说是经已。欢喜信受作礼而退。金刚手菩萨即于山中隐没不现。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卷下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一(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无想品第十一·佚名
  卷第十三·丈雪通醉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玄奘
  在留沪日侨欢送会答词·太虚
  卷八·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七卷·李通玄
  晓三界品第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九·澄观
  授决品第七·佚名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念诵仪轨经卷中·佚名
  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佚名
   第二十五則 韶國師到這裏不肯住·胡兰成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五卷·佚名
  律禅密净四行论·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旦、末回家科)(末云)大嫂,咱到家见母亲,问孩儿,说甚的好?(旦云)只说明了不见。(离大安州,下山科) 【双调】【新水令】泪汪汪心攘攘出城门,好教人眼睁睁有家难奔。仰天掩泪眼,低着揾啼痕。懒步红尘,倦到山村,入的宅门,愁的是母

  • 卷二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三 宋 陆游 撰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 兀傲胡床酒半醒钓筒收尽数舟横风生细葛无三伏月上疎林正四更北斗离离低欲尽明河脉脉去无声斥僊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病後登山亭 野客双

  • 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脱脱

        吕端 毕士安 寇准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父琦,晋兵部侍郎。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着作佐郎、直史馆。太祖即位,迁太常丞、知浚仪县,同判定州。开宝

  • 卷上·佚名

      國初沿革  昔黄帝既建萬國,以交趾逺在百粤之表,莫能統屬,遂界於西南隅,其部落十有五焉,曰交趾、越裳氏、武寧、軍寧、嘉寧、寧海、陸海、湯泉、新昌、平文、文郎、九真、日南、懐驤、九德,皆禹貢之所不及。至周成王時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朔命礼部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举人不知额数从实充贡乡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道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

  • 卷之五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莽将军欲话尴尬事·宣南吏隐

    复辟失败,张避入使馆之后,其部下士卒,多流为土匪,以至民国七八年间,徐鲁间盗贼蜂起,江淮亦微有震动。其时张树元继张怀芝督鲁,曾亲自统军痛剿,而此平彼起,匪风并不少杀。迨辫子赖胡子之力,得邀特赦。鲁省曹州匪首,忽发电致贺,末有

  • 七五七 谕内阁着将列朝御纂各书分列各家着撰之前并将御题四库诸书诗文从总目卷首撤出·佚名

    七五七 谕内阁着将列朝御纂各书分列各家着撰之前并将御题四库诸书诗文从总目卷首撤出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三日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据四库全书总裁奏进所办《总目提要》内,请于经、史、子、集各部,冠以圣义

  • 十国春秋卷五十一·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四列传赵季良赵廷隠李仁罕 张业李肇赵季良字徳彰济隂人也初仕后唐荘宗为魏州司録魏州税多逋负庄宗时为晋王过督之季良曰殿下方谋攻取而不爱百姓一旦百姓离心恐河北非殿下有矣庄宗大加钦重已而累迁盐

  • 西魏文帝纪·李延寿

    文皇帝名宝炬,是孝文皇帝的孙子,京兆王元愉的儿子。母亲为杨氏。他在正始初年因父亲的罪名受牵连,兄弟都被关在宗正寺里。到宣武帝去世后,才得到昭雪。正光年间,被任命为直阁将军。当时,胡太后有许多宠爱的男人,宝炬和明帝密

  • 卷十一·吴廷华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章句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一同知呉廷华撰丧服第十一 子夏传【人死曰丧丧去声此谓生人丧之丧平声服天子以下相丧之服斩齐功缌是也言服而不及其他者冠绖带屦杖皆服年月多寡亦以服断也

  • 卷六·佚名

    △宝女品第三之二尔时宝女复白佛言:世尊,如经中说。如来具足十神力者,为即十力是世尊耶。为离十力有世尊乎。若即十力是世尊者,是名二法若是二者即是无常。若离十力有世尊者,云何如来说诸法等。世尊,若一力中具十力者,何故如

  • 卷三十八·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三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巧方便分别智。何等为十。所谓入一切佛刹巧方便分别智。入一切众生处巧方便分别智。入一切众生心心所行巧方便分别智。入一切众生根巧方便分别智。入一切众生诸行业报巧

  • 翻译之记·佚名

    一初菩萨。功行普修。依德立名。字号平等。随所显发。称谓不同。说法问论。多依自字。故奋迅王问奋迅法。如来为说四种奋迅。其有人能具此奋迅,则於一切皆能奋迅。魏尚书令仪同高公。今欲以此四种奋迅。於一切处普奋迅

  • 闽中海错疏·屠本畯

    古代海洋生物学著作。三卷。明屠本畯著。屠本畯(生卒年不详),字田叔。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门荫入仕,曾任刑部检校、淮运同知、福建盐运使同知。史载他鄙视名利,廉洁自持,好读书,至老勤学不辍。除《闽中海错疏》外,还

  • 东阳夜怪录·王洙

    传奇小说。旧题唐王洙作。见《虞初志》。《太平广记》未题作者姓名。所记内容与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相仿佛,或以为两篇同出一源。略叙彭城秀才成自虚雪夜投宿一庙,庙中病僧慷慨相助。忽有数人趋至,问其姓名,分别为卢

  • 残唐五代史演义·罗贯中

    又名《绣像五代残唐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简称《五代残唐》。章回小说。明罗贯中著。六卷六十则。自黄巢起义始,至赵匡胤陈桥兵变终。系据《唐书》、《五代史》和有关讲史小说编写而成,多袭用陈言,缺少艺术加

  • 东家杂记·孔传

    二卷。宋孔传撰。孔传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初名若古,字世文,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高宗初南渡,流寓衢州 (今属浙江),官至右朝议大夫、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封爵仙源县开国男。卒年75岁,时间不详。平生著述颇多,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