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五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

钦定四库全书

宋诗钞卷五十五

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

朱橰玉澜诗钞

朱橰字逢年文公之叔父也少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厄穷踸踔有人所难堪而其节愈厉其气益高其诗闲暇略不见悲伤憔悴之态因梦名堂曰玉澜梁溪尤延之叙其诗

二诗寄德粲并简内观诸友

春风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过一旬满眼山川虽不改连天桃李己成尘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怅望故人分雪此飞云落日在纶巾

九渊亭上二三子见说年来事事新隔水不容招手唤曲窗已有画眉人酴醿香好急擕酒鶗鴂声繁催送春笑我江南未归客飘然天地一闲身

因蹈元看竹了轩因用去年方字韵作此

淇澳渭川那复梦而今天遣出南方要观大节须霜雪莫说此君无肺肠照水形容殊不恶临风言语一何长山僧岂识留连意千里故人逢异乡

三山次潘静之升书记韵

客路那知岁月长掀眉一笑苾蒭房且倾徐邈圣贤酒不问陈登上下牀云影翻空迷海峤秋声随梦到江乡明朝各听船窗雨犹忆枯棊战四郎

邈书寄出与李知哲唱和诗次韵

邂逅招提顿客輈十年尘土且休休三人月下从渠便二老风流到我不南北只今无好语山川如许更悲秋故应賸作锵金句莫羡羣儿万户侯

老兵种菊以诗谢之

蔬畦雨径策勲时徙种隣墙菊两枝九日无人过朱放十分举酒酌王尼花裁?玉秋风健香近龙涎晓梦知负口不应还负眼长鑱烦尔镇相随

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

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荒丘半川暝色聊偿梦别岭秋声旋寄愁江国经年多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白尺楼

三山次郑德予韵

日脚微明雨脚疎谁将云梦赋相如西南山好君知不一见全胜读异书

何日归舟片叶轻白鸥相伴橹微鸣只应潮打蓬窗处已作离骚一半清

寓居南轩

云气披猖月意孤冬青倒影上庭隅灯横老荠蛾方去书掩新芸蠧已无一世尽知关鲁酒十年不拟叹齐芋支颐坐觉疎星没独扣龙头泻酪奴

答戏昭文梅花

腊到方留此日寒雨多未觉过云残共惊台柳葱葱去独抱园花细细看洗面不劳千点雪薰衣剩破一分檀诗人穷苦谁料理只倚东风酒量寛

延平道中

一溪春涨午晴初日透波光緑浸裙却忆孤山山下路石桥清澈看义鱼

云间三十六峰高北望思归梦亦劳来客双峰莫相笑少低吾眼为儿曹

舟次鼋湖阻水因游董山

山雨疎疎心又惊起瞻天色斗微明他年一枕江关梦知忆蓬窗此夜声

一川黄浊写崐崘苦恨南溪不尽吞三老亦知行意速时时揷竹记沙痕

拂拂朝霞到客舟苦疑雨意在鸣鸠好峰天半元相识且作僧牀挟策游

梦好山晴晓不知船边今日见须眉向来快写崑仑地元有薰风绿尽时

仆自以四月十四日自延平归所寓之南轩积雨隂湿体中不佳二十五日夜梦至一处流水被道色清絶若有栏槛而无屋宇有笔砚皆浸水中予惊问何地旁有应者曰此玉澜堂也梦中欲取水中笔砚作诗诗未成而觉意绪萧爽殆不类人世鷄已一再鸣矣因赋此

蘧蘧飞梦过云乡物色清辉眼界长阊阖未招金马士蓬莱先立玉澜堂千寻濯足衣裘冷六字哦诗笔砚香当与瑶池作同社红巾青鸟两相忘

赠周功崇

闽岭浮沉二十年归心日夜梦江天漫题甲乙烦君看若说功名只自怜造物小儿知薄相个中老子已忘筌一筇闻作东南去岂欲求人左海边

夏夜极凉

素简久辞夜清风先戒秋稻深羣蛤吠草暗一萤流舌在殊无计心空尚有求按图寻分野楚尾见吾州

六月二十日【二十一日立秋】

天涯明日见秋风错莫谁惊碧树空岂意楚山招隐处尽归蜀客广骚中钓鱼聊尔针方直乞米茫然帖自工独坐南轩听南涧蛮花犹作杜鹃红

春间小诗书赵园壁追録之

柳态随时秀花容近酒轻緑窗京洛语盖抹早莺声小语不知夕幽香无尽时影寒人欲醉明月照酴醿

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牀临水已三囘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疎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雎阳万死台

书报国壁向年寓学於此尝见虹下饮溪中复闻子规

昔与春风来此时擕书龊龊伴儿嬉山晴栏楯投雌霓身病林蛮号子规短髪萧萧吹易尽长江滚滚去何之欲追旧事无言说更作三生石上期

宋诗钞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六·彭定求
  ●日日诗话(箸超)·蒋箸超
  第三折·佚名
  第三折·史樟
  楔子·郑光祖
  御定曲谱卷四·王奕清
  卷一百八·王奕清
  卷五十·王奕清
  卷十八·王奕清
  卷八十一·冯惟讷
  卷二百六十二·陈思
  卷一百三十五·陈思
  巻二十·邵浩
  卷二百六十·佚名
  碧云集卷下·李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梅鼎祚

    第三十一齣 砥节【梨花儿】〔淨沙将军丑僕上〕鹘突做官风耍性只少一个貌倾城。村的丑的偏守命。〔丑诨介〕嗏。奶奶知时请一顿。〔淨〕千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若使得他心肯日。多应是我运通时。自家归义王

  • 本纪第三 太宗下·刘昫

    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获隋皇后萧氏及炀帝之孙正道,送至京师。癸巳,武德殿北院火。二月己亥 ,幸温汤。甲辰,李靖又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轻骑远遁。丙午,至自温汤。甲寅,大赦,赐酺五日。民部尚书戴胄以本

  • 卷九·齐二·佚名

    韩齐为与国韩、齐为与国。张仪以秦、魏伐韩。齐王曰:“韩,吾与国也。秦伐之,吾将救之。”田臣思曰:“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下)以燕赐我也。。”王曰:“善。”乃许韩使

  • 燕对录·李东阳

    弘治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朝食前,司礼监太监韦泰驰至阁,亟呼曰:「宣四先生。」叩其故,曰:「不知。」臣溥、臣健、臣东阳、臣迁亟具衣冠至文华殿。叩头毕,上曰:「近前。」于是直叩御榻。司礼监诸太监皆环跪于案侧。 (「司礼监诸太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八·佚名

    嘉靖元年九月甲辰朔以乾清坤宁等宫成赐工部左侍郎赵璜右侍郎童瑞都御史秦金邹文盛白金彩币璜及采木侍郎刘丙陈雍各荫一子送监读书督工给事中等官金瓒等湖广川贵左布政使等官周季凤等各升俸赏赉有差○录故右副都御史柳

  • 八五 陕西学政杨嗣曾奏请拓取陕甘碑刻折·佚名

    八五 陕西学政杨嗣曾奏请拓取陕甘碑刻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二十日陕西学政臣杨嗣曾跪奏,为遵诏求书,谨就陕省情形,敬陈管见事。窃查购访遗书一案,迭奉谕旨,令督抚学臣会同办理。上年十二月内,业将各属送到书籍,择其稍可备采者

  • 卷二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乐书第二 【正义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

  •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林语堂

    在元佑八年(一0九三)秋天,有兩個女人逝世,就是蘇東坡的妻子和當政的皇太后,我們幾乎相信兩個女人都是蘇東坡的守護神,說來似乎神秘難解。她倆的去世和蘇東坡命運的逆轉,趕得極巧。蘇東坡的妻子死于八月初一,太后則死于九月初

  • 公鼐传·张廷玉

    公鼐,字孝与,蒙阴人。曾祖父公奎跻,是湖广副使。父亲公家臣,是翰林编修。公鼐考取万历二十九年(1600)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升任左谕德,担任东宫的讲官。晋升为左庶子,称病回乡。光宗登基,召见并任命他为国子监祭酒。

  • 卷三百四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徽宗即位殿中侍御史龚夬论青唐状奏曰臣窃闻敌人之势分而不一则为中国之利自顷敌人强盛必赖比近部族自相携贰侦伺敌情为国藩翰臣伏见青唐一族世受封爵坚心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十五人物志二十五大臣传十一【满洲镶黄旗十一端济布 明瑞博清额 福隆安丰昇额】端济布端济布满洲镶黄旗人姓瓜勒佳乾隆八年由前锋授蓝翎侍卫洊授二等侍卫二十年台吉巴雅尔等投诚命

  • 四书经疑贯通卷二·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论语首章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末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首末之言果亦相贯通欤且夫子既曰不愠不知为君子而中庸则曰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何欤徳成于己而人知之命也其不知之亦命也人不知而不愠是

  • 第六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一)——《礼记·经解》第二十六·林语堂

    礼实际上包括了中国古代社会上整个道德宗教的组织,而具体见之于宗教性崇拜、祭祀婚丧等庆典的仪式,以及一般的社会交往的礼俗,由历史上的记载即可见出,并且以孔子的哲理为基础。以下包含三篇论说,为《礼记》中之第二十六

  • 卷十·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皇极经世书四观物内篇之七昔者孔子语尧舜则曰垂衣裳而天下治语汤武则曰顺乎天而应乎人斯言可以该古今帝王受命之理也尧禅舜以德舜禅禹以功以德帝也以功亦帝也然而

  •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行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万二千。一切大圣十方来会。众德具足得诸总持。无所不博辩才至真。决一切疑入大神通。分剖慧义诸度无极。济于彼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二者后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第四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在舍卫国中祇园精舍大道场。大会众中有百亿菩萨摩诃萨众。五万亿声闻缘觉众。八万亿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四部弟

  •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萧衍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

  • 白话后汉书·范晔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汉光武建武元年(25)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一百九十六年史事。范晔以《东观汉记》为主,综合十八家后汉书成是编。此为《后汉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