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宋诗钞卷三十九

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

沈遘西溪集钞

遘字文通钱塘人以郊斋郎举进士廷唱第一谓其已官改第二通判江宁府除集贤校理知制诰出知越杭二州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翰林学士丁母忧卒於墓庐有西溪集十卷诗非其能事而唱和者为王介甫苏子美何故而止於是也

七言送僧思齐归吴

西风送霜河水落东都归客不可留囊衣卷诗载轻舸飘然独下东南州吴山木落衆峯出越湖潦散孤屿浮橘丹蓴紫新荐俎若下醪美不计售十年尘埃一日去猿初脱槛鹰下韝幽潜远扬肎回首送之却顾令人愁鲈鱼正肥张翰老田园将芜陶潜忧子归应有问予者为解区区兹有由

五言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兹为东南镇神霛之所据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嫭象微乃州民能识山之故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赤城建霞标上与斗牛附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雪霜浮虚空明晦乱朝暮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溪百余仞欲济毛骨怖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幽閟足瓌怪纤悉难毕具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是名不死墟衆真所游聚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有能从而求得之乃仙去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鹜兹山宿所爱送尔缅东顾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

七言景德寺考试院壁和王介甫所题诗

石蓝开尽红着地瓜蔓半枯黄倒垂坐看一夜芳意歇风霜即是蚤寒时

五言蓬莱山送徐仲微赴蓬莱令

渤海三神山蓬莱隐嵯峨仙人桂叶舟浮矣明月波惊尘不可到飞鸟不能过世人但传闻欲往为奈何胡然古荒王甘心事欺讹於今祷祠迹往往存山阿当时燕齐间方士肩相摩遗俗颇沦胥官不严禁诃子去为邑尹施舍各有科兹实系教化无宜反媕婀平生学诗书仁术当切瑳毋曰百里小民人岂不多谁当之武城敢复闻弦歌

七言和君倚景灵行

东城大道何逶迤中直清庙表六扉右临景霛秘馆之翼翼衣带相国浮图之巍巍道旁他舍多絶赫车无停轮马交策风尘勃鬰千丈高素衣化缁双眦塞南阡穷巷我所居上下省户两岁余病躯羸乘实厌畏每趋径路宫城隅宫墙倚空背环极隐嶙楼台露金碧朝霞夕照天半明墙下行人徒眩惑我尝入谒得纵观威容物采严且完鸾车岁岁躬献享孝思肹蠁通神欢重门设卫日常阖灵境那知世人杂但见长松怪石列若屏突兀阴森两遮匝我家东南沧海涯乘时偶来观德辉归飞故隐自有期何必於此空叹欷

七言和吴仲庶延萟阁後牡丹花【时後殿考进士】

承明待诏尽名儒一愿当君奏六符独笑开元供奉客惟将歌句奉欢娯

南漪堂

山遶湖堂寺遶山平生愿向此中闲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年少无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髩须斑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浊愧颜

次韵和少述秋兴

浩荡西风动客裾飘然归思满田庐少时岂省为名误老去真知与世疎胜事秪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杯舒南山已有来年约三径何年得自除

次韵和李审言上元寄王岩夫

此都豪丽岁仍丰此夕都人凯乐中车马笙箫千里至楼台灯火九衢通香舆轧轧淩风驶粉袂翩翩照地红病守行春真勉强更堪攀倚少年丛

次韵和王岩夫见寄

前日移舟就近村送君西望大梁门九重宫阙天光远千里江湖水气昏壮士遨游应自适少年离别枉伤魂北州为政须当厉即上青云欵帝阍

次韵和孙少述润州望海楼

北固峩峩铁瓮完京口浩浩海门连鹏搏羊角来天上鳌戴方壶献几前西府旌旗犹壮睹南朝宫殿尽苍烟登临不用成悲感自得开怀一旷然

和少述春日

风流自古吴王国一一湖山尽胜游上已清明最佳节万家临禊锦维舟

初晴池阁暖无尘花落丝飞不避人秪爱年年好光景须知华发一番新

卧病江东又见春高斋长日坐生尘看花饮酒应难强犹有诗情谢故人

将至京口先寄孙少述并呈晏子俞

为郡无闻困米盐先生有道独幽潜豫章因甚尊徐孺益部何能诎蜀严已脱簿书身自放肆?山水意宁厌京江最欲方洋处愿从屏星卷画幨

奉酬润州余少卿见寄

两镇旌旗对抚邦老成循政独难双赐环已许归西省拥檝方来絶大江後乘愿陪幽赏尽诗新顿使勇心降主人意厚春湖小且卷孤帆偃画杠

戏卢中甫钱才翁

晴日春风花气浮少年嬉逐满扬州谁怜居士身常病独坐空船理白头【居士身常病一作终岁愔愔病】

和仲甫新开湖

渺渺清波百里浮昔游曾是一扁舟十年人事都如梦犹识湖边旧客邮

遇冀州闻介甫送北使当相遇继得移文以故事请避诸路又以诗见寄次韵和答

风沙敝尽旧狐裘走马归来过冀州闻报故人当邂逅便临近馆为迟留不容倾盖论时事空寄新诗写客愁却望後车尘已合萧声清断去如流

还家自戏

忆昨边城初见春纤纤垂柳正矜新不知远客贪归意欲把狂丝系画轮

依韵和李审言见赠叙旧

日与公家三世旧坐看高閈压亨衢楩柟屡构明堂厦麟凤更参圣代符结友固应皆以义论诗何独取於愚归舟早晩乘潮渡犹得西湖一笑无

依韵和施正臣游圣果寺

盘崖絶巘与天通汗漫烟霞谢世笼耸起浮图山突兀自然衙石玉青葱古人兴废千年上游客登临一啸中谁为燕然愧班窦弧城羁据亦铭功【排衙石有钱鏐刻诗】

赠郯县桃源宫王道士

我昔郯谿游道人亦相遇重来十岁余颜色宛如故顾我病衰早须毛已苍然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道人家东都问胡不归北北方多风尘素衣化为黑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潇洒会稽守平生欣莫如君恩容苟安愿奉三年计幸尔数到城间谈北方事

次韵和不疑借书邻几遇其寝

嗟我江湖人野性实疎简况从衰病侵事事益以懒岂不嗟自强所思乃有限但爱江夫子平生事高散维於读书勤昼夜不去眼每劳从事贤独使簿书绾挥署曾不劳兼人信无赧有时倦欲休就席初不煖邻友更借书丁丁扣门版尤厌吏舍喧牛羊閧棚栈不如归吾庐静对日晼晼诗成还示我足以惊幽孱

宋诗钞卷三十九

猜你喜欢
  余桂英·唐圭璋
  第七出 拒托·李渔
  老舍诗选·老舍
  {说牡丹}·佚名
  第四折·贾仲明
  第四折·郑光祖
  醉思乡王粲登楼·臧懋循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五·佚名
  中州集巻首·元好问
  卷八十·陈元龙
  卷二百六十一·陈廷敬
  御选元诗卷七十一·康熙
  御选元诗卷十七·康熙
  提要·金涓
  原跋 无名氏·贾凫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礼部诗话全文·吴师道

      仲长统《述志》诗,允谓奇作,其曰“叛散《五经》,灭弃《风雅》者,得罪于名教甚矣。盖已开魏晋旷达之习,玄虚之风,昌黎志辟异端,而汉三贤赞,统与焉,殆未之察也。  汤伯纪注陶渊明《述酒》诗,定为瘦辞隐语,盖恭帝哀诗。

  • ●卷十一·黎庶昌

    「丙寅」同治五年,公五十六岁。正月,公在徐州营。初十日,专摺奏谢年终恩赏。派委刘松山率军督遣王团、刁团回山东原籍。十四日,驰摺奏酌拨现防徐州之马队二起,共计九百馀人,驰赴奉天省城,剿捕马贼,听候文祥调遣。附片奏调侍讲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一月。庚辰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未。旌表山东烈女、张春女张氏、守节不辱、惨死完贞、给银建坊如例。  ○甲申。九卿遵上□日议覆、现任提镇、以至守备、及丁忧革职提镇等

  • 跋·朱国祯

    是编起己酉之春。至辛酉冬月。积可三十余册。凡经、稗、海、诸书所载。行于世者。都不敢录。然耄而忘。随汰随忘。又不可胜计。要以见意澹宕。自喜而已。生平原无文。又绝无著作。洵举笔。并其稿失去。以为常。即此亦

  • 卷二十二·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二十二四月丙戌朔命慎驰驿马上谕大学士伊桑阿曰自今以后应驰驿事务湏视马力如何切勿尽力驰骋凡驰驿时遇驿站官员则马匹必

  • 徐绍祯·陶菊隐

    徐绍祯,字固卿,广东番禺县人,曾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及江西常备军统领。光绪某年,李兴锐为两江总督,重徐名,调为两江兵备处总办,畀以创练新军之责,成立第九镇。吾国之有征兵制,自此始。其后石头城下喋血鏖兵以争国族之人格者,皆徐

  •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司马光

    汉纪二 汉高帝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 [1]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1]冬季,十月,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馀闻讯,即在井陉口集结部队,号

  • 卷十三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三上 朱批毛文铨奏摺 雍正二年五月十四日贵州廵抚【臣】毛文铨谨 奏为据实奏 闻仰祈 睿鉴事【臣】蒙 皇上高天厚地之恩擢抚黔疆於到任

  • 卷六 六之三·孔颖达

    ◎秦车邻诂训传第十一陆曰:秦者,陇西谷名也,在雍州鸟鼠山之东北。昔皋陶之子伯翳,佐禹治水有功,舜命作虞,赐姓曰嬴。其末孙非子,为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封为附庸,邑于秦谷。及非子之曾孙秦仲,周宣王又命为大夫。仲之孙襄公,讨

  • 卷四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八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六【十六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六文王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三毛诗大雅郑氏笺文王考异古本注受命下有者字 制立周邦下有也下传于叹辞下笺崩諡曰文下

  • 卷二十七·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七吴江陈启源撰正字【字义 字形字音】字义读书须识字读古人书尤须识古人字古今之字音形多异义训亦殊执今世字训解古人书譬犹操蛮粤乡音译中州华语必不合也夫字形之异则古文大小篆犹存于

  • 嘱累阿难品第三十·佚名

    佛告阿难。以明度无极经嘱累汝。谛持念了取字句。莫使缺减左右顾望。此是无尽经藏镇。诸法悉从中出。无量经卷种种异慧。所见人民若干种所喜所行道经所入慧。一切皆从是明度藏中出。若干种所见相种种所行。若干种根痴

  • 净名玄论卷第三(名题下)·吉藏

    三别释法门有三门。先释不思议门。次释解脱门。后释法门。先释不思议有四。一来意。二释不思议名。三辨不思议体。四释不思议名多少。第一来意者。问。诸方等教。皆是不思议。何故此经独受其名。答。一切诸经。虽皆是

  • 往事连篇·司汤达

    《往事连篇》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于1825—1826在英国《伦敦画报》连载,1826年,法文译本或者改写本在巴黎的不列颠书店与读者见面,开始时无人知道作者是司汤达。这篇小说描写了在拿破仑的军队占领意大利

  • 歙州砚谱·唐积

    一卷。宋唐积撰。书为记述歙州砚台种类、制作的专书。全书分采发、石坑、攻取、品目、修斫、名状、石病、道路、匠手、攻器十部分。所记开凿制造之法十分详尽,以端样最为珍贵。《书录解题》称该书为《歙砚图谱》,米芾称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熊大木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一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又名《大宋中兴岳王传》、《武穆精忠传》、《宋精忠传》、《岳武穆王精忠传》、《岳鄂武穆王精忠传》、《岳武穆尽忠报国传》、《精忠传》、

  • 垂光集·明周玺

    二卷。周玺撰。周玺,字天章,号荆山,明代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弘治丙辰(1496)进士,官至礼科都给事中,为刘瑾所构,毙于廷杖,刘瑾败后,礼科给事中孙祯疏讼其枉,诏复官,荫其一孙。《垂光集》上卷载疏十三篇,弘治朝有七篇,正德朝有六篇

  • 明会要·龙文彬

    清龙文彬编纂。龙文彬(1821—1893),字筠圃。清永新 (今江西省永新县)人。进士出身,官至吏部主事。治明史多年,熟悉明朝掌故。是书于同治、光绪间成书,共80卷。分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职官、选举、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