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秦妇吟

唐诗。七古。韦庄作。见《全唐诗外编》第一编。中和三年(883)三月在洛阳时作。全诗共238句,为唐代最长的叙事诗。僖宗广明元年(880)冬至中和三年春,黄巢农民起义军占领长安时期,作者羁留城中,亲眼目睹这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巨变。此诗即借一“秦妇”之口,叙写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称帝建国及其与唐军攻守厮杀情景,展现出当时大动乱的时代画卷。对农民起义军采取敌视态度,同时又对唐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官军的残民暴行进行鞭挞。该诗选择典型的细节和生动的情节,采取层层铺叙的手法,着重刻画场面和渲染气氛,以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写得结构宏伟,布局严谨,语言精丽,气势流畅,体现出我国长篇叙事诗的重大发展。此作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诗人因此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后韦庄讳之,未收入其集子《浣花集》,致使长期失传。其讳因,五代孙光宪曰:“《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幛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北梦琐言》卷六)近人陈寅恪则认为此说不确,指出庄所惮者,并非当时唐朝公卿,而是后来蜀中新贵:“怕触新朝宫闱之隐情。”(《读〈秦妇吟〉》)直至本世纪初,才在敦煌石窟中发现此诗的九个手抄本,后经许多学者的研究、校勘,写定后收入中华书局《全唐诗外编》。

《秦妇吟》全部章节目录

(1)秦妇吟原文
(2)秦妇吟译文及注释

猜你喜欢
  谁先到了重庆·老舍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张泰来
  全元散曲·隋树森
  菊磵集·高翥
  白香词谱·舒梦兰
  温太真玉镜台·关汉卿
  香销酒醒词·赵庆熺
  方珍珠·老舍
  西望长安·老舍
  童蒙诗训·吕本中
  诗式·皎然
  天台前集·李庚
  苏州夜话·田汉
  萧琛诗集·萧琛
  百香诗选·郭居敬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甲集第四之上·钱谦益

    高太史启《缶鸣集乐府诗八十一首、五言古体三十五首、七言杂体三启字季迪,长洲人。至正丁酉,张氏开藩平江,承制以淮南行省参政饶介为谘议,参军事。季迪年二十余,介览其诗惊异,以为上客。季迪谢去,隐吴淞

  • 序·丁耀亢

    暑气如蒸,忽作赤脚层冰想。使人意冷。客况如秋。忽读《化游词》。使人意热。胸中有此副本领,便是渊明乞食、真卿借米、杜陵未到彭衙时。索盘餐不可得,不能禁吾游之不畅也。文词奇幻,选艳征豪,惊心动魄,遂令青鞋布袜与十洲平

  • 卷十一·吴广成

      天圣六年夏五月,德明使子元昊攻回鹘,取甘州。  初,德明降,真宗录其誓表,令渭州遣人赍至西凉府,晓谕诸蕃部及甘、沙首领。于是诸州虽与德明抗,使介犹相往来。及德明数侵回鹘,其可汗夜落隔益遣使贡方物,结援中朝。德明知其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弘治十三年六月癸未朔升宣府游击将军都指挥同知张俊为都督佥事录大同御虏功也○兵部覆奏府部等衙门所言壮军威事谓西北诸边多有勇壮习弓马愿效用之人请如所奏召募编入行伍随征杀贼命通行各镇巡等官设法召募每处限五千

  • 蜀碧卷一·彭遵泗

    ──起戊辰、止癸未戊辰崇禎元年冬十有二月,陝西賊大起。陝西連歲大祲,平涼、延安間饑民相聚為盜。首亂者王子順、苗美、張聖、姬三兒、王嘉胤、黃虎、小紅狼、一丈青、龍得水、混江龍、掠地虎、上天猴、闖王、孟良、劉

  • 第四五三谕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三·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三叉河总理杨德友钦加五品衔、埔里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事。缘据竹南二保三叉河职员赖元发等,禀举杨德友,明达庶务,秉正勤劳,堪充三叉河总理额缺,取结,佥请前来。据

  • 通志卷一百九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载记第七南凉秃髪乌孤 利鹿孤 傉檀南燕慕容徳 超 慕容钟 封孚北凉沮渠防逊 牧犍南凉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

  • 王规传(附王褒传)·姚思廉

    王规,字威明,琅笽郡临沂县人。他的祖父王俭是南朝齐的太尉,谥号南昌文宪公。他的父亲王骞是南朝梁的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南昌安侯。王规八岁时,遇上生母的丧事,因为守孝期间很有礼节,太尉徐孝嗣见到后,常常为此感动得流下眼泪,称

  • 南诏传·欧阳修

    (上)南诏,又名鹤拓、龙尾、苴咩、阳剑。原是哀牢夷的后代、乌蛮的支派。夷语称王为“诏”。其先祖有六大帅,自称“六诏”,名叫蒙..诏、越析诏、浪穹诏、..目炎诏、施浪诏、蒙舍诏。各诏兵力相等,各有君长,但无统帅。三国时

  • 第四节 穆宗时藩镇叛服·吕思勉

    元和十五年(820年),穆宗既立,改恒州为镇州。避讳。是岁,王承宗死。二子为质在朝,军中立其弟承元。时年十八。密疏请帅。诏移田弘正于成德,李愬自昭义徙魏博,刘悟自义成徙昭义,而徙承元于义成。又以田布为河阳、怀、孟节度使。

  • 物势篇第十四·王充

    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且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饥虱之于人也。因气而

  • 卷十六·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十六   元 刘因 撰论语十二泰伯下八章【兴于诗】只是这一心更无他説兴于诗兴此心也立于礼立此心也成于乐成此心也【僩】○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圣人做出这一件物事使学者闻之自然欢喜

  • 卷五十·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五十宋 陈经 撰秦誓【周书】观此篇之书乃春秋诸侯之事尔圣人取而继之二帝三王之后有深意存焉伤王道之不行而不欲絶夫来世使不与也故取其改过迁善之意焉以为此即帝王之门户也由此而进去帝王亦

  • 卷八·王引之

    雖、唯、惟《玉篇》曰:「雖,詞兩設也。」常語也。字或作「唯」。《春秋》桓十四年:「秋八月,壬申,禦廩災。乙亥,嘗。」《穀梁傳》曰:「禦廩之災不誌,此其志,何也?以為唯未易災之餘而嘗可也,誌不敬也。何用見其未易災之餘而嘗也?曰

  • 卷一·佚名

    △寿命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後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

  • 建设适应时代之中国佛教·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四川省佛教会讲──现代潮流所趋,政治与教化皆各发生意外变动,据鄙见所及,似有研讨之必要。但佛法之流行于世间,以众生世界为依止,故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今中国之政教,既有时代之变迁,而佛教亦应随

  • 准提净业目·谢于教

    一卷  准提陀罗尼经  陀罗尼布字法  持诵便览  持诵仪轨二卷  观行仪轨三卷  显密双修观行说(五首)  净业圆修说(六首)  (附)供佛利生仪

  • 拨镫序·林蕴

    一篇。书论。唐代林蕴撰。林蕴,唐代元和(806—820年)年间人。字复梦,泉州蒲田(今福建泉州)人,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累迁礼部员外郎,出为邵州刺史。从卢肇授“拨镫法”,从此书日进。是篇首先提出“拨镫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