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监军谏阻称尊

  却说蜀主王建,杀死太子元膺,改立幼子宗衍为太子。见前第九回。建子有十一人,为何独立这幼子呢?原来蜀主正室周氏,才貌平常,且无子嗣,虽有妾媵数人,生了数子,怎奈没有丽色。嗣得眉州刺史徐耕二女,入侍后宫,一对姊妹花,具有丽容,仿佛与江东大小乔相似。看官,你想蜀主得此二美,尚有不爱逾珍璧么?大徐女生子宗衍,小徐女生子宗鼎。宗鼎先生,排行第七,宗衍后生,排行最幼。此外尚有宗仁、宗纪、宗辂、宗智、宗特、宗杰、宗泽、宗平等,均系别媵所出。王建僭号,十一子均得封王。元膺既死,建因宗辂类己,宗杰有才,两子中拟择一为嗣。大徐女已进封贤妃,小徐女亦进封淑妃,两妃专房用事,怎肯令一把龙椅,付与别子?当下令心腹太监唐文扆,赍金百镒,送与宰相张格,嘱他号召百官,立宗衍为太子。张格既得重贿,即草得一表,令百官署名,但说是已奉密旨,决立宗衍。百官以君相定策,不便违议,乐得署名呈入。蜀主览表惊疑道:“宗衍幼弱,好立做太子么?”未始无识。适值大徐妃在旁,便即进言道:“宗衍已十多岁了,相士谓后当大贵;不过陛下今日,却很为难;诸王十数,后宫充斥,那里挨得着宗衍,妾情愿挈他出宫,免遭人妒,也省得陛下为难呢!”说至此,面上的泪珠儿,已扑簌簌的坠了下来。妇人惯技。蜀主连忙慰谕道:“我并非不愿立宗衍,但恐他少不更事,反误国计。”徐妃复答道:“相臣以下,且一致赞成,只有陛下圣明,虑及此着,妾恐陛下并不为此,无非是左右为难,借此诳妾呢!”蜀主一再申辩,徐妃一再撒娇,弄得蜀主情急起来,便道:“罢!罢!我明日决立宗衍便了。”徐妃方含泪谢恩。翌日即立宗衍为太子。

  宗衍方颐大口,垂手过膝,顾目见耳,颇知学问,童年即能属文。只是性好靡丽,酷爱郑声,尝集艳体诗二百篇,署名烟花集,传诵全蜀。但不合人主身分。既得立为储贰,开府置官,专任一班氵㸒朋狎客,充作僚属,除倡和氵㸒词外,斗鸡击球,镇日戏狎。蜀主尝过东宫,闻里面喧呼声很是热闹,问明底细,乃是太子与诸王蹴踘,不禁长叹道:“我百战经营,才立基业,此辈岂能守成么?”嗣是颇恨及张格,且有废立意。怎奈徐贤妃从中把持,但将一笑一颦的作态,竟制住这狡猾枭雄的蜀主王建,一成不变,无法改移。

  宗杰为蜀主所爱,屡陈时政,不知为何中毒,四肢青黑,霎时身亡。明明是徐妃下毒。蜀主益加忧疑,并因年力衰迈,禁不住这般播弄,伤感成疾,无药可医,私念惟北面行营招讨使王宗弼,沈重有谋,可属大事,遂召还成都,令为马步都指挥使,当下宣入寝殿,并饬同宰相张格等,共受面嘱道:“太子仁弱,朕曲循众请,越次册立。若他未能承业,可置居别宫,幸勿加害。我子尚多,幸择贤继立。徐妃兄弟,只可优给禄位,慎勿使他掌兵预政,借示保全。”偏不由你算奈何?宗弼等唯唯而退,偏此语被徐妃闻知,转告唐文扆。文扆为内飞龙使,久握禁兵,兼参枢密,他竟派兵守住宫门,不令大臣再入。宗弼等三十余人,日夕问安,不得入见,只有慰抚的命令,逐日外颁。宗弼料文扆谋乱,正拟设法抵制,可巧皇城使潘在迎,密报宗弼,说是文扆谋害大臣。宗弼遂带领壮士,排闼入谒,极言文扆罪状。蜀主王建,病虽加剧,尚知人事,乃召太子宗衍,入宫侍疾,并令东宫掌书记崔延昌,权判六军事,贬文扆为眉州刺史。翰林学士承旨王保晦,亦坐文扆私党,褫夺官爵,流戍泸州。所有内外财赋,及中书除授诸司,与一切刑牍案狱,统委翰林学士庾凝绩承办。都城及行营军旅,统委宣徽南院使宋光嗣管领。光嗣系小太监出身,专务揣摩迎合,因得重用。本来蜀主平时,内置枢密使,专用士人。此次恐太子年少,士人不为所用,因特改任宦官,那知这两川土宇,要被这阉人破裂了!士人不可用,宦官更不可用,王建系残唐狡将,难道未鉴唐事么?

  既而蜀主弥留,令宗弼兼中书令,光嗣任内枢密使,与功臣王宗绾、王宗瑶、王宗夔等,同受遗诏。宗弼、宗绾、宗瑶、宗夔,统是王建养子,改姓王氏,辅建有功,俱得兼中书令。及建已病殁,太子宗衍嗣位,除去宗字,单名为衍。宗弼等进封为王,尊父建为高祖皇帝,嫡母周氏为昭圣皇后。周氏哀毁成病,未几去世,乃尊生母徐贤妃为皇太后,太后妹徐淑妃为皇太妃,命宋光嗣判六军诸卫事,再夺唐文扆官爵,赐他自尽。王保晦亦诛死,贬宰相张格为茂州刺史,寻又谪为潍州司户。援立宗衍,究有何益?礼部尚书杨玢,吏部侍郎许寂,户部侍郎潘峤,皆坐格党贬官。一朝天子一朝臣,同平章事的位置,授与兵部尚书庾传素。即凝绩从兄。又用内给事王廷绍、欧阳晃、李周辂、宋光葆、宋承蕴、田鲁俦为将军,各参军事。兄弟诸王,俱使他兼领军使。彭王宗鼎,独遍白兄弟道:“亲王掌兵,实是祸本,况主少臣强,谗间必兴,缮甲训兵,殊非我辈应做的事情哩。”遂辞去军使兼职,自营书舍,植松竹自娱,倒也逍遥快活,无是无非。惟宗弼已封巨鹿王,复晋封齐王,总揽大权,职兼文武,凡内外迁除官吏,均出他一人掌握,他得纳贿营私,擅作威福。蜀主衍毫不过问,镇日里醉酒唱歌,靡靡忘倦。即位时,册立一位皇后,乃是前兵部尚书高知言女,端庄沈静,颇有妇德,衍独谓她朴陋少文,不甚惬意。乃更令内教坊严旭,选取良家女子二十人,入备后宫。旭强搜民家,见有姿色女子,无论他家愿与不愿,硬要他献入宫中。惟该家厚给金帛,才得免选,民间怨声载道。旭却腰橐丰盈,至二十人已经满额,入宫覆旨。蜀主见他所选各女,统是芙蓉为面,杨柳为眉,不由的喜笑颜开,极称旭办事才能,即擢为蓬州刺史。嗣是左拥右抱,备极欢娱。还有太后太妃,也最喜冶游,时常至亲贵私第,酣饮达旦。有时蜀主亦与偕行,或同游近郡名山,饮酒赋诗,耗费不可胜计。太后太妃,又各出教令,卖官鬻爵,出价最多,得官最速。礼部尚书韩昭,素无才具,但以便佞得幸,又纳赂太后太妃,得升任文思殿大学士,位出翰林承旨上。后妃卖官,古今罕闻。他尝出入宫禁,面恳蜀主,乞买数州刺史官职。得金营第,蜀主衍居然应诺,这真可谓特别加恩了。

  蜀主衍改元乾德。乾德元年,改龙跃池为宣华池,就池造苑,大兴工作,越年立高祖庙于万岁桥,蜀主衍奏太后太妃,及后宫妃嫔等,入庙祭祀,参用亵味,并及郑声。华阳尉张士乔,上疏切谏,顿触衍怒,饬令处斩,还是徐太后当面谕阻,始得免诛,流窜黎州,士乔愤激得很,竟投水自尽。

  未几下诏北巡,蜀主衍出发成都,披金甲,冠珠帽,执弓矢而行,旌旗兵甲,亘百余里,人民疑为灌口袄神。到了安远城,令王宗俦、王宗昱、王宗晏、王宗信等,俱王建养子。统兵伐岐,进攻陇州。岐王李茂贞出屯汧阳,遥为援应,蜀偏将陈彦威,出散关至箭筶岭,遇着岐兵,打了一回胜仗,便即引还。蜀主衍接得捷报,亲赴利州,龙舟画舸,辉映江渚,州县供张,穷奢极丽,百姓各有怨言。

  及抵阆州,见州民何康女,美丽过人,即命侍从强行取来。何女已经字人,出嫁有日,经蜀主问明底细,乃赍帛百匹,赐他夫家,饬令别娶,还算是浩荡皇恩,不使向隅,那何女却占为己有,乐得受用。谁料该未婚夫闻这急变,竟致一恸而亡!想也是个情种,可惜何女未能报他。

  蜀主衍既得何女,也无心再游,即日归还成都,与何女缱绻月余,又觉得味同嚼蜡,平淡无奇。会奉徐太后往省母家,瞥见一个绝代佳人,极嬝娜,极娉婷,端的是玉骨仙姿,不同凡艳。王衍怎肯轻轻放过,询明太后,知是徐耕孙女,与衍为中表姊妹,当下召令出见,携带进宫。看官!你想王衍是个蜀帝,叫徐氏如何违慢,只好睁着双眼,由他携去,入宫以后,颠鸾倒凤,自在意中。那徐女不但美艳,并且曲尽柔媚,极善奉承。引得这位伪天子,非常恋爱,宠冠六宫。既有大小徐妃,复有这位徐女,何徐娘之多耶!徐太后姊妹,因侄女又得专宠,可为母族增光,也为欣慰。偏王衍不欲娶诸母族,反托言是韦昭度女孙,竟封她为韦婕妤,嗣又加封为韦元妃,六宫粉黛,当然怀妒。最难堪的是正宫高氏,平时本已失宠,自韦妃入宫,更被疏薄,免不得略有怨言。王衍竟将她废去,遣令还家。乃父高知言,时已老迈,闻着此变,顿时惊仆,好容易灌救转来,还是涕泣涟涟,不愿进食,饿了数日竟致死去。何必如此?王衍也不加赙恤,即欲立韦妃为继后,无如宫内还有一位金贵妃,姿容恰也秀媚,兼通绘事。她出世时,天大风雨,母梦见赤龙绕庭,因得分娩,所以闺名叫作飞山,乾德初选入掖庭,曾得专宠,至韦妃入幸,也逐渐见疏。但资格比韦妃为优,势不能后来居上,且有赤龙梦兆,已具瑞征,王衍踌躇多日,不得已立金妃为继后。后来又欲废立,幸亏钱贵妃代为力争,才得定位。惟名目上虽然未易,情意中不甚相亲。蜀宫内佳丽日增,镇日里酣歌恒舞,变成一个花天酒地。俗语说得好,乐极悲生,似这蜀主衍的荒氵㸒无度,尚能不自速危亡么?为下文伏笔。

  可巧梁、晋交争,晋王李存勗,出次魏州,得了一个传国宝,系是僧人传真献入,谓由唐京丧乱时所得,秘藏已四十年,于是晋臣相率称贺,接连是上表劝进,怂恿晋王为帝。蜀主衍得知消息,也遣使致书,请晋王嗣唐称尊。劝人称帝,即能自保耶?晋王出书示僚佐道:“昔王太师指王建。亦尝遗先王书,请各帝一方,先王尝语我云:‘昔唐天子幸石门,我尝发兵诛贼,当然威震天下。我若挟天子,据关中,自作九锡禅文,何人敢阻?但我家世代忠良,不忍出此,他日务当规复唐室,保全唐祚,慎勿效若辈所为!’此语犹在耳中,我怎好背弃父训呢?”言已泣下,群臣乃暂将称尊事搁起,一时不敢多言。

  这时候的梁、晋两国,方在德胜两城间,穷年鏖兵。德胜是个渡名,正当河北要冲,晋王命李存审夹河筑城,分作南北二郭,亦称夹寨。梁将贺瓌,率兵往争,大小百余战,终不能克。梁河中节度使冀王朱友谦,因为子令德表求节钺,不得所请,复举河中降晋。梁又起用刘鄩为招讨使,令攻河中。鄩与友谦素有婚谊,先移书谕以祸福,然后进兵。友谦不答,但向晋王处告急,晋王遣李存审往援。及鄩待覆不至,始进逼同州,那时李存审亦已驰至,两下交绥,鄩军败走,梁副使尹皓、段凝等,密表梁主,诬鄩徇亲误国,沿途逗挠,乃有此败。梁主友贞,遂潜令西都留守张宗弼,将鄩鸩死,贺瓌又复病殁。

  梁将中智推刘鄩,勇推贺瓌,相继毕命,诸军夺气。晋军连得胜仗,声威愈振。于是一班攀龙附凤的臣僚,复提出劝进文,陆续呈入,无非说是天命攸归,人心属望,宜应天顺人,亟正大位等语。各镇节度使,又各献货币数十万,充作即位经费,还有吴王杨溥,亦贻书劝进,遂令这无心称帝的李存鄩,也不能抱定宗旨,居然雄心勃勃,想做起皇帝来了。皇帝趣味,究竟动人。

  独有一个唐室遗臣,闻知此信,大为不然,遂自晋阳趋魏州,面加谏阻。这人为谁?就是监军张承业,承业竭诚事晋,凡晋王出征,所有军府政事,俱委承业处置。承业劝课农桑,贮积金谷,收养兵马,征租行法,不宽贵戚,因此军政肃清,馈饷不乏。刘、曹两太夫人,尝重视承业,有时承业忤存鄩意,两太夫人必痛责存鄩,令谢承业。存鄩加授承业为左卫上将军,兼燕国公,承业皆固辞不受,但称唐官终身。至是诸臣劝进,晋王已为所动,即至魏州面谏道:“我王世忠唐室,历救患难,所以老奴事王,至今已三十余年,为王聚积财赋,召补兵马,誓灭逆贼,恢复本朝宗社,借尽臣心。今河北甫定,朱氏尚存,王乃遽即大位,实与前时征伐初意,殊不相同,天下谓王自相矛盾,必致失望,尚有不因此解体么?今为王计,最好是先灭朱氏,为列圣复仇,然后求立唐后,南取吴,西取蜀,泛扫宇内,合为一家。那时功德无比,就使高祖、太宗,再生今世,也未能高居王上,王让国愈久,即得国愈坚,老奴并无他意,不过受先王大恩,欲为王立万年基业,请王勿疑!”为唐进言,志节可嘉。李存勗徐答道:“这事原非我意,但众志从同,不便相违,奈何?”承业知不可止,忍不住恸哭道:“诸侯血战,本为唐家,今王乃自取,不特误诸侯,兼误老奴了!”遂辞归晋阳,郁郁成疾,竟不能起。

  存勗闻承业得病,一时也不愿称帝。会值成德军变,王镕养子王德明,原姓名为张文礼,竟弑死主将王镕,屠灭王氏家族,且遣使向晋告乱,乞典旌节,为这一番意外情事,又惹动李家兵甲,假仁仗义,往讨镇州。正是:

  乱世屡生篡夺祸,强王又逞甲兵威。

  欲知张文礼何故弑主,且看下回分解。

  ----------

  蜀主王建,明知幼子之不能守成,乃为徐贤妃所迫,唐文扆、张格等所怂恿,卒立为太子。举两川数十载之经营,不惜为孤注之一掷,何其误甚?但溯厥祸源,实为一妇人而起,好色者终为色误,云建其明鉴也!夫其父行劫,其子必且杀人,建因好色而误国,衍即因好色而亡国。父作而子述,其祸必有甚于乃父者,故祖父贻谋,断不可不慎耳!自来国家之患,莫如女色,尤莫如宦官。但宦官中亦非无贤者,如张承业之乃心唐室,始终不渝,洵足为庸中佼佼,铁中铮铮之特色。观其谏阻晋王,沥肝披胆,无非为复唐起见。及力谏不从,恸哭而返,遂至悒悒不起,彼其悔所辅之非人乎?笃于效忠,而短于料事,承业亦不得为智。但略迹原心,固足告无愧于天下!故《纲目》于承业之殁,特书曰唐河东监军使,而本回亦特别提明,不没忠节云。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崔浩·魏收
  表第一 宰相上·欧阳修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脱脱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一·宋濂
  卷三百九十五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九·佚名
  卷五【九则】·岳珂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纪昀
  卷三十·李天根
  李穆传·令狐德棻
  侯挚传·脱脱
  卷十四下·沈枢
  卷七十三·杨士奇
  卷三百四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二·劳孝舆

      解诗    解诗者因诗作解也左氏传春秋未尝解诗今曰解诗毋乃诬传并诬诗欤曰不诬也左氏传春秋故解诗也未有春秋先有诗凡征伐宴享庙谟野俗一寓于诗此文武志也既无诗乃有春秋文武大法寓于春秋此孔子志也左氏体孔子

  • 情死(Liebstch)·徐志摩

    红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出世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醇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青年!几滴白露在你额上,在晨光中吐艳。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

  • 五集卷二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七古今体二十五首【丁未一】丁未元旦五旬有二纪年始久敬益深勑念中喜爆声声鸣达曙祥曦昈昈朗昇东春秋望八余三载宵旰勤民朂一躬盥漱瓣香无别冀??惟是祝绥丰元

  • 卷380 ·佚名

    王珪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 偶歇延英对,如何遽不来。 卹恩天子厚,遗直世人哀。 路转侵龙耳,星沈近斗魁。 送车知几乘,莫赋泰山颓。 王珪 赠礼部邵安简公挽词 独骑箕尾去凌虚,枉驾追锋作

  • 巻十六·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六宋 邵浩 编东坡和陶拟古九首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栁庭空鸟雀噪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坐谈杂今古不答顔愈厚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酒尽

  • 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一刘方平刘方平河南人邢襄公政会之後与元德秀善不仕诗一卷代宛转歌二首星参差明【一本无明字】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 御选元诗卷四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四十八七言律诗六呉莱次韵柳博士五泄山纪游日晓行呼野鹤羣山溪五级洗岩氛虹霓射壁从空现霹雳搜潭到地闻桑苎茶铛遗冻雪偓佺药杵落晴云飘然早已同仙术老我曽探岳渎文一防刚风削玊蓉仙山肺腑閟重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二·王称

    循吏传九十五  自唐季以来王政不纲天下以战争为事五代之际民失耕桑之业天既厌之矣艺祖受命知民疾苦故自即位以来劝农之诏屡下由是斯民欣然有乐生之意而治民之吏率皆有循良之风太宗继承守而勿失真宗仁宗徳泽深厚于斯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三·陈厚耀

    越句践【下】越与呉平后四年越复伐呉呉士民罢弊轻鋭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呉因而留围之三年呉师败越遂复栖呉王于姑苏之山呉王使公孙雄肉胆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防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

  • 一百四十八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麦子俱已收割全完,均系十分收成,百姓安乐无事。谨将四月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朕安。

  • 绎史卷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黄帝纪史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帝王世纪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

  • 大雅·文王之什·佚名

    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 易经·说卦传·第十一章·佚名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震为雷、为龙、为玄

  • 卷二十七·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觧卷二十七宋 林之奇 撰大诰        周书此篇乃管叔及其羣弟倡为无根之言挟殷之余孽以紊王室周公将与天下共诛之而外之邦君与夫内之御事狥目前之安惮于劳苦不肯为之

  • 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 静法寺沙门慧苑述 光明觉品第九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先显得名。后辨释名。先得名者。梵本中名如来光明网能觉悟品。谓佛足下轮网相中放光。还名光网。照十

  • 夕堂永日绪论·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分内外二编,内编主要品评历代诗人及作品,外编主要讨论文法。论诗多独到见解,在文学创作中的文与质、意与势、真与假、空与实、形与神,以及“兴、观、群、怨”等等诸多重要问题上,对于传统的美学思想都有新

  • 中国近代条约·佚名

    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好像是由硝烟不停地“战争”和大大小小的“条约”串联起来。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政

  • 春秋三传谳·叶梦得

    二十二卷。宋叶梦得撰。知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提倡弃传求经,直于经寻求《春秋》大义,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叶氏亦受其影响,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传,于《公羊》、《穀梁》多所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