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马氏亡国 征东鲁周主督师

  却说王峻留驻陕州,并非故意逗挠,他却另有秘谋,不便先行奏闻。周主郭威,闻报惊疑,拟自统禁军出征,取道泽州,与王峻会救晋州。一面遣使臣翟守素,往谕王峻,峻与守素相见,屏去左右,附耳密语道:“晋州城坚,可以久守。刘崇会合辽兵,气势方锐,不可力争,峻在此驻兵,并非畏怯,实欲待他气馁,然后进击,我盛彼衰,容易取胜。今上即位方新,藩镇未必心服,切不可轻出京师!近闻慕容彦超据住兖州,阴生异志,若车驾朝出汜水,彦超必暮袭京城,一或被陷,大事去了!幸转达陛下,勿生他疑!”守素唯唯遵教,即日驰还京城,报知周主郭威,威闻言大悟,手自提耳道:“几败我事!”遂将亲征计议,下敕取消。郭雀儿亦有失策时耶?

  是时已为广顺元年十二月,天气严寒,雨雪霏霏。峻乃下令各军,速即进发,到了绛州,也无暇休息,便语都排阵使药元福道:“晋州南有蒙阮,地最险恶,若为敌兵所据,阻我前进,却很费事。汝引部卒三千,赶紧前行,得能越过蒙阮,便可无忧了!”元福应命前驱,冒雪急进,到了蒙阮相近,见地势果然险恶,幸无敌兵把守,便纵马飞越,出了蒙阮,方才扎住。令部校回报王峻,峻私喜道:“我事得成了!”因即麾军继进,过了蒙阮径路,与药元福相会,向晋州进兵。

  北汉主刘崇,及辽将萧禹厥,正虑攻城不下,粮食将尽,更兼大雪漫天,野无所掠,未免智穷力尽,日思退归。忽接哨骑探报,知王峻已逾蒙阮,不由的心惊胆战,立命烧去营垒,夤夜返奔。至王峻到了晋州,敌兵早遁。城内王万敢、史彦超、何徽等,出迎王峻,导入城中。彦超便禀王峻道:“寇兵虽去,相距未远,若使轻骑追击,必得大胜。”峻答说道:“我军远来劳乏,且休养一宵,明日再议。”彦超乃退。翌晨值峻升厅,彦超又来禀白,药元福等亦从旁怂恿,峻乃令药元福统兵,与指挥使仇弘超,左厢排阵使陈思让、康延诏,策马出追,驰至霍邑,追及敌众,便奋击过去。敌军后队,统是北汉兵,一闻追兵到来,都越山四跑,急不择路,或坠崖,或堕谷,死了无数。元福催后军急进,偏偏延诏懦怯,沿途逗留,且语元福道:“地势险窄,恐有伏兵,且回兵徐图进取。”元福忿然道:“刘崇挟胡骑南来,志吞晋绛,今气衰力惫,狼狈遁还,不乘此时扫灭,必为后患。”言未已,那王峻遣人到来,说是穷寇勿追,饬令回军,元福长叹数声,收军而还。王峻亦非真良将。

  辽兵还至晋阳,人马什丧三四,萧禹厥自耻无功,诿罪一部酋,钉死市中。刘崇亦丧兵无数,复因辽兵归去,不得不畀他厚赆,害得府库空虚,人财两失,只好付诸一叹,缓图报怨罢了。智力原不及郭威。

  且说楚王马希萼,得据长沙,刑戮无度,已失人心。更且纵酒荒氵㸒,尽把军府政事,委任希崇。小门使谢彦颙,系家僮出身,面目清扬,姣如处女,希萼很是宠爱,尝令与妃嫔杂坐,视同男妾。不怕作元绪公么?彦颙恃宠生骄,凌蔑大臣,就是手握大权的王弟希崇,他亦未加尊敬,或且拊肩搭背,戏狎靡常,希崇引为恨事。向例王府开宴,小门使只能伺候门外,希萼独使彦颙与座,甚至列诸将上,诸将亦愤愤不平。希萼因府舍被焚,命朗州指挥使王逵,副使周行逢,率部曲千余人修葺府署,执役甚劳,毫无犒赐。士卒统有怨言,逵与行逢密语道:“众怒已深,不早为计,祸将及我两人了!”遂率众逃归朗州。

  希萼沈醉未醒,左右不敢白,越宿始报知希萼。希萼大怒,立遣指挥使唐师翥,领兵往追,直抵朗州城下,被王逵等伏兵邀击,士卒尽死,师翥孑身逃归。逵入朗州城,逐去留后马光赞,别奉希萼兄子光惠知朗州事,寻且立为节度使。光惠愚懦嗜酒,不能服众,逵与行逢,商诸朗州戍将何敬真,废去光惠,推立辰州刺史刘言,权知留后,逵自为副使。因恐希萼往讨,特向南唐求请旌节,唐主不许。乃奉表周廷,自称藩臣,周主也不给覆谕,置诸不闻。

  希萼本与许可琼密约,分治湖南,及攻入潭州,背约食言,且恐可琼怨望,暗通朗州,遽出为蒙州刺史。一面派马步指挥使徐威,左右军马步使陈敬迁,水军指挥使鲁公绾,牙内侍卫指挥使陆孟俊,率兵出城西北隅,立营置栅,预备朗兵。

  徐威等劳役经旬,并未抚问,免不得怨声又起。希崇已知众怒,未尝进谏。一日希萼置酒端阳门,宴集将吏,徐威等不得预宴,希崇亦称疾不至,威等遂共谋作乱。先使人驱踶啮马数十匹,闯入府署。自率徒众持械相随,待马奔入府中,即托言絷马,掩入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希萼骇奔,逾垣欲走,被威等追及,缚置囚车,并执小门使谢彦颙,自顶至踵,锉成虀粉。南风不竞,致罹此祸。遂推希崇为武安留后,大掠两日,方才安民。

  希崇欲借刀杀人,特令彭师昺押住希萼,解往衡山县锢禁,随时管束。希萼已去,随接到朗州檄文,数希崇篡逆罪状,希崇方觉心惊。忽又闻朗州留后刘言,派马步军至益阳,将逼潭州,顿时仓皇失措,急发兵二千往御,且遣人赴朗州求和,愿为邻藩。平时很是刁滑,此时奈何若此。刘言见了潭使,颇费踌躇,掌书记李观象进议道:“希萼旧将,尚在长沙,必不欲与公为邻,公不若先檄希崇,令他取各首来献,然后可和。希崇若从此议,取湖南如反掌了。”言依议而行,即令潭使返报,果然希崇畏言,杀死希萼旧臣杨仲敏、魏光辅、魏师进、黄勍等十余人,函首送朗州,派前辰阳令李翊为使,翊至朗州纳入首级,统已血肉模糊,不可辨认。言与王逵,遂说他以伪冒真,呵叱李翊。翊且愤且惧,撞死阶下。言也为心动,暂许希崇和议,调回益阳等军。希崇闻朗军调回,安然无忌,乐得纵情酒色,终日寻欢。不意彭师昺押送希萼,到了衡山,竟与衡山指挥使廖偃,共立希萼为衡山王,改县为府,断江立栅,编竹成战舰,居然与希崇为敌。这都是希崇弄巧成拙,反害自身!原来师昺受希崇差遣,明知是借刀杀人,及与廖偃相见,慨然与语道:“要我弑君,我却不愿,宁可以德报怨,不甘枉受恶名!”廖偃也以为然,即与师昺拥立希萼,召募徒众,旬日间得万余人,且遣判官刘虚己,向唐乞援。师昺以德报怨,已属矫枉过正,更且引敌亡楚,尤觉失策。

  希崇得悉此变,也遣使奉表唐廷,请兵拒朗。唐主璟立命袁州戍将边镐,西趋长沙。楚将徐威等又欲杀希崇。被希崇先期察觉,左思右想,无可为计,只好赶紧迎镐,尚可自全。忽闻镐军已至醴陵,适如所望,急发库款犒军。去使回报希崇,传述镐言,谓此来拟平楚乱,并非代灭朗兵,如欲自保,速即迎降。希崇听了,半晌无言,嗣且泪下。没奈何迫令前学士拓跋恒,奉笺镐军,情愿降唐。恒怅然道:“我久不死,徒为小儿等赍送降表,岂不可叹!”乃诣镐军请降。究竟贪生。

  镐率兵抵潭州,希崇率弟侄出城,望尘迎拜。镐下马宣慰,与希崇等同入城中,寓居浏阳门楼,湖南将吏,相率趋贺,镐即发湖南仓库,取出金帛粟米,金帛给将吏,粟米赈饥民,阖城大悦。慷他人之慨,何乐不为。唐武昌节度使刘仁赡,乘势取岳州,安抚吏民,舆情翕然。

  捷报驰入金陵,唐百官额手称庆,独起居郎高远道:“乘乱取楚,原是容易,但观统兵各将,均非良才,恐易取却难守哩。”为后文伏线。唐主璟独喜出望外,授边镐为武安节度使,征马氏全族入朝。希崇不欲东行,聚族相泣,并愿重赂边镐,令他代为奏请,仍准留居长沙。镐微笑道:“我朝与公家世为仇敌,屈指将六十年,但未尝大举入境,欲灭公家。今公兄弟阋墙,穷蹙乞降,这是天意欲归我朝。公若再图反覆,恐人肯恕公,天也未肯恕公了!”可作世人棒喝。希崇无词可答,只得挈领宗族,及将佐千余人,号哭登舟,共赴金陵。谁叫你陷害骨肉?

  马希萼据住衡山,还想经略岭南,特命龙峒戍将彭彦晖,移屯桂州。桂州节度副使马希隐,系是马殷少子,不愿彦晖前来,急檄蒙州刺史许可琼,同拒彦晖。可琼引兵趋桂州,与希隐合兵,杀退彦晖。彦晖奔回衡山,希萼大惊。适唐将李承戬,奉边镐命,引兵数千至衡山,促希萼入朝金陵,逼得希萼忧上加忧。就是廖偃、彭师昺,也想不出救急方法,索性投顺南唐,乃是无策中的一策,乃与希萼沿江东下,往朝南唐。

  先是湖南有童谣云:“鞭打马,马急走!”至是果验。马希隐闻二兄降唐,还想据守岭南,负嵎自固,偏南汉主刘晟,遣内侍吴怀恩入境,先乘虚袭入蒙州,继乘胜进逼桂州。希隐与许可琼,保守不住,乘夜斩关,带领遗众,向全州遁去。吴怀恩得了蒙、桂,复略定连、梧、严、富、昭、流、象、龚等州,于是南岭以北属南唐,南岭以南属南汉。只有朗州一隅,尚为刘言所据,但亦不复属马氏。自马殷据有湖南,至希崇降唐,共得六主,合成五十六年。

  希萼兄弟,先后至金陵。唐主璟嘉他恭顺,命希萼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驻守洪州,仍封楚王。希崇为永泰军节度使,驻守扬州。其余湖南将吏,以次拜官,且因廖偃、彭师昺二人,忠事故主,特授偃为左殿直军使兼莱州刺史、师昺为殿直都虞侯。湖南刺史,俱望风朝唐。最可惜的是前岳州刺史王贇,至此已改调永州,独伤心故国,不忍降唐。经唐廷一再征召,勉强入觐。唐主璟责他后至,赐鸩而死。人生到此,天道难论,这叫做有幸有不幸呢!褒贬咸宜。

  南唐既并有湖南,复议北略。参军韩熙载,入任户部侍郎,独上书谏阻道:“郭氏奸雄,不亚曹、马,得国虽浅,守境已固。我若妄动兵戈,恐不独无成,反且有害呢!”唐主璟乃罢兵不发。偏是兖州节度使慕容彦超,叛周起兵,向唐求援,遂令唐主璟触动雄心,出兵五千人,令指挥使燕敬权为将,往援彦超。从南唐出援,接入彦超叛周事,绾合无痕。彦超自汴京逃归,心常疑惧,昼夜不安,特遣人贡献方物,自表歉忱,探试周主意向。周主加授彦超为中书令,并遣翰林学士鱼崇谅,至兖州传旨抚慰。略云:

  向以前朝失德,少主用谗。仓猝之间,召卿赴阙,卿即奔驰应命,信宿至京,救国难而不顾身,闻君召而不俟驾。以至天亡汉祚,兵散梁郊,降将败军,相继而至,卿即便回马首,径返龟阴。为主为时,有终有始,所谓危乱见忠臣之节,疾风知劲草之心。若使为臣者皆复如是,则有国者谁不欲大用斯人!朕潜龙河朔之际,平难浚郊之时,缘不奉示谕之言,亦不得差人至行阙。且事主之道,何必如斯?若或二三于汉朝,又安肯效忠于周室,以此为惧,不亦过乎?卿但悉力推心,安民体国,事朕之节,如事故君,不惟黎庶获安,抑亦社稷是赖!但坚表率,未易替移,由衷之诚,言尽于此,卿其勿疑!

  彦超得了此谕,心终未释;且闻刘贇暴死,益不自安。募壮士,蓄刍粮,购战马,潜使人通书北汉,为关吏所获,奏报周廷。周主郭威,命中书舍人郑好谦,申谕彦超,与订誓约。彦超始终未信,特令都押牙郑麟诣阙,伪输情款,实觇机事。又捏造天平节度使高行周书,说是约他造反,因此出首。周主郭威,披书审阅,语多指斥朝廷,不禁微笑道:“鬼蜮伎俩,怎能欺人!”遂将书颁示行周,行周果然奏辩,兼且谢恩。周主即遣閤门使张凝,领兵赴郓州,为行周助守。彦超计不得逞,复表请入朝,竟由周主允准。未几又得彦超覆奏,伪称境内多盗,不便离镇。周主付诸一笑,但待他发难,兴师问罪便了。并非姑息养奸,实是请君入瓮。

  好容易过了一载,已是广顺二年。彦超召乡兵入城,引泗水注入城濠,预备战守。且令部吏伪扮商人,混入南唐,求请援师。一面募集群盗,剽掠邻境。寻得朝廷诏敕,命沂、密二州,不复属泰宁军。彦超怎肯失去二州,决计抗命。判官崔周度谏阻道:“东鲁素习《诗》、《书》,自伯禽周公子。以来,不能霸诸侯,但用礼仪守国,自可长世。况公对朝廷,并无私憾,何必自疑?主上又再三谕慰,公能撤备归诚,定可长享富贵,安如泰山。公岂不闻杜重威、李守贞故事,奈何自取灭亡呢?”彦超不从,竟尔叛周。周主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英,为兖州行营都部署,齐州防御使史彦韬为副,皇城使向训为都监,陈州防御使药元福为都虞侯,东讨彦超。

  彦超闻周廷出师,忙遣人南行,约唐夹攻。唐将燕敬权已到下邳,恐众寡不敌,退屯沭阳。不料徐州巡检使张令彬,潜师袭击,捣破唐营,竟将燕敬权活捉了去,献入周廷。周主郭威,欲借此笼络南唐,命将敬权释缚,赐他衣服金帛,放归本土。敬权感泣谢罪,周主面谕道:“奖顺除逆,各国从同,难道江南独异致么?我国贼臣,据城肆逆,殃及万民,尔国乃出助凶逆,诚为不解。尔可归语尔主,勿再失算!”敬权应命辞行,返报唐主。唐主也觉感激,不敢再援彦超。

  彦超失一大援,不得已登城守御。曹英等到了城下,猛攻不克,乃筑垒围城。可巧王峻自晋州还师,也由周主拨至兖州。彦超见周军迭至,很是心慌,屡率壮士出城突围,统为药元福所败,只好闭城固守。周军四面围住,困得兖州水泄不通。自春至夏,守兵疲敝不堪,彦超因库资告罄,令大括民财,犒赐守兵。前陕州司马阎弘鲁,倾资出献,彦超尚说有私藏,命崔周度至弘鲁家,实行搜括。到处搜遍,毫无所得,乃返报彦超。彦超斥周度包庇弘鲁,俱令下狱。适弘鲁家有乳母,从泥土中拾得金缠臂,献与彦超,欲赎弘鲁。彦超益恨弘鲁藏金,遣军校搒掠弘鲁夫妇,硬要他献出私藏,可怜弘鲁夫妇,无从取献,宛转哀号,同毙杖下。死在眼前,还要这般毒虐。周度连坐处斩。看官听着!这周度坐罪,尚不是全为弘鲁,大半由前日忠谏,触怒彦超,所以遭此奇祸呢。

  周主郭威,因兖州久攻未下,下诏亲征。命李穀、范质同平章事,留李穀权守东京,兼判开封府事,进郑仁诲为枢密使,权充大内都点检,郭崇充在京都巡检。布置已定,乃自京城出发,直抵兖州。先令人招谕彦超,守卒出言不逊,始督诸军进攻。诸军因御驾亲临,当然冒险进取,伐鼓渊渊,振旅阗阗,有分教一座坚城,从此崩陷,凶狡贪横的慕容彦超,要全家诛戮了。小子有诗叹道:

  休笑人家尽懦夫,蛮横到底伏天诛!

  试看身首分离日,谁惜昂藏七尺躯!

  欲知攻克兖州情形,下回再行续叙。

  古人有言,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观马氏兄弟之阋墙构衅,遂致全国让人,举族入唐,边镐兵不血刃,即得三楚,非马氏之自致覆亡,曷由致此!阅边镐言,凡天下之兄弟不和者,亦曷不亟自猛省也!慕容彦超,有勇无谋,亡汉不足,反欲叛周。周主郭威,再三慰谕,始终不从,甚且杀崔周度,毙阎弘鲁,如此凶戾,不死何为?乃知马希崇之覆国,与慕容彦超之亡家,无在非自取也。

猜你喜欢
  僭伪列传二·薛居正
  第二十七回 梅驸马含冤水府 郑中官出使外洋·蔡东藩
  ●卷二·陶宗仪
  卷三十二·佚名
  三·况周颐
  第六卷 蠲赈二·缪荃孙
  卷六十四·张守节
  南唐书卷十三·马令
  一〇 秃先生是谁·周作人
  茹法亮传·李延寿
  第六章 孔子去鲁周游·钱穆
  卷二十一·鄂尔泰
  ●皇朝通典卷五十五·佚名
  礼二○·徐松
  卷五十建置·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熊上达·唐圭璋

      上达字通甫。   万年欢   寿熊尚友   春筦方中,正良辰馀五,韶光明媚。晓见非烟佳气,满堂融溢。学语儿童喜色。庆间世、悬弧此日。休言未、结组弹冠,不劳戏傲泉石。   生平服膺道德。看名高谷口,年齐箕翼。况有

  • 四集目录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録四卷二十五乙未元旦元旦试笔张经岁朝图咏檀玉如意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喜而成什题商喜岁朝图命加赈直隶去岁偏灾州县诗以志事题尤求书阁早梅图命加赈甘肃偏灾州县并展限缓征积欠因成是

  • 列传第三十三 邵续 李矩 段匹磾 魏浚(族子该 郭默)·房玄龄

    邵续,字嗣祖,魏郡安阳人也。父乘,散骑侍郎。续朴素有志烈,博览经史,善谈理义,妙解天文。初为成都王颖参军,颖将讨长沙王乂,续谏曰:“续闻兄弟如左右手,今明公当天下之敌,而欲去一手乎?续窃惑之。”颖不纳。后为苟晞参军,除沁水令。

  • 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鸾掖 辱诸父戏宰猪王·蔡东藩

      却说宋主骏忆念宠妃,悲悼不已,后宫佳丽虽多,共产二十八男。但自殷淑仪死后,反觉得此外妃嫔,无一当意,也做了伤神的郭奉倩,即魏郭嘉。悼亡的潘安仁,即晋潘岳。渐渐的情思昏迷,不亲政事。挨到大明八年夏季,生了一病,不消几日,

  • 元经卷四·王通

    经:晋成帝咸和元年春帝正月,帝卽位。二月丁亥赦改元。夏四月汝南人执内史祖济叛。甲子仆射攸卒。六月徐州刺史刘遐卒。秋七月江州刺史应詹薨。九月蜀人寇涪陵。冬十月汝南王佑薨。封魏后励。南顿马氏伏诛。十一月壬子大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正统十二年五月辛卯朔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思达遣通事蔡让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弊表里等物有差○壬辰命翰林院侍讲邢宽复任宽先以剩员家居至是陈言民情数事 上命吏部召至故有是命○永兴王志<土仆>奏臣父永兴王嫡母高

  • 卷二十·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   宋 陈均 撰神宗皇帝【起乙夘熈寜八年止庚申元丰二年】乙夘熈寜八年春正月京东分东西路雨木冰治防狱改窜郑侠初议保甲养马如周

  • 一二○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将《三史国语解》刊刻完竣呈览折·佚名

    一二○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将《三史国语解》刊刻完竣呈览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二日掌湖广道监察御史臣祝德麟跪奏,为诸旨事。钦惟我国家同文盛轨,自古所无。皇上典学粹精,用心正大,敕命馆臣将辽金元三史人、地

  • 七○六 全书处汇核四至六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佚名

    七○六 全书处汇核四至六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初起至六月底止,呈进过全书十六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应将汇核之总裁、总阅、总校、分校逐次开具于后:一、《意

  • 卷之四十七·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七智朋友之智《後汉书》:锺皓以笃行称,与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同郡陈皇,年不及,皓引与为友。皓为郡功曹,会辟司徒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卿者。对曰:明府必欲得人,西门亭长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一如是已说声闻地等决择。菩萨地决择。我今当说谓如成立声闻种性。当知成立菩萨种性亦复如是复次有十发心。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

  • 从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以明孛经大旨──佛法要旨·太虚

      一  今天开讲的,是“佛说孛经”。讲这部经,须先将这部经的要旨说明;说明这部经的要旨,也就是说明全部佛法的要旨了。佛法的要旨是甚么?平常在民间最流行的佛语有:‘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两句话,可以把全部的佛法包括无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五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五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憍陈如品第二十五之一尔时世尊告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亦是无常。因灭是识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是色获

  • 卷第三·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四波罗夷法之三(盗戒之余)复次佛住王舍城。广说如上。瓶沙王先祖时治罪人法。有作贼者。以手拍头以为严教。贼大惭愧与死无异。后更不作至祖王时治罪人法。有作贼者

  • 题诸祖道影后·德清

    题诸祖道影后诸祖乃传佛心印之宗师也。忆昔世尊说法灵山。尝随弟子千二百五十人。及佛末后拈花。迦叶破颜微笑。遂传心印。为教外别传之旨。是为禅宗。二十八代。至达磨大师。远来东土。六传而至曹溪。下有南岳青原。

  • 卢忠肃集·卢象升

    诗文集。明卢象升(1600—1639)撰。二卷。象升字建斗,宜兴(今属江苏)人。天启进士。善射,精将略,能治兵。明末抗清将领。崇祯十一年(1638)在巨鹿(今属河北)遇敌,孤军作战,阵亡。明谥忠烈,清谥忠肃。此集其幼子天驭之孙

  • 伦敦杂记·朱自清

    现代游记集。朱自清著。成都开明书店1943年4月初版,列为“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5月将本书与《欧游杂记》合并,统名为《欧游杂记》印行新版。初版本收《自序》1篇和《三家书店》、《公园》、《房东太

  • 伤寒附翼·柯琴

    伤寒类著作。清初柯琴撰。二卷。琴有《伤寒来苏集》已著录。依据《内经》理论,阐发仲景之学,采用六经分类法,分列诸方,于康熙十三年(1674)撰成是书。上卷为太阳方总论及列方,下卷为阳明方总论及列方、少阳方总论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