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集类三【宋】巻首东皋子诗巻一近古体巻二五言律巻三五言律巻四五言律巻五七言律巻六絶句词臣等谨按石屏集六巻宋戴复古撰复古字式之天台人尝登陆防之门以诗鸣江湖间所居有石屏山因以为号遂以名其集巻端载其父敏东皋
《过庭录》一卷,宋范公偁撰。公偁仕履未详。据其所言,乃仲淹之元孙,而不言其曾祖为谁。观其称纯礼为右丞,纯粹为五侍郎,则必非纯礼、纯粹二人之后。纯祐惟一子曰正臣,官太常寺太祝,与所言祖光禄者不合,则亦非纯祐之后。考纯仁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康熙初年之大势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正月,世祖章皇帝崩,春秋二十有四。皇三子嗣位,是为圣祖仁皇帝,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改明年(一六六二年)为康熙元年。是时明宗室诸王偏安割据者已荡灭无遗,其遗臣之奔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三太常寺祝文冬日至大祀圜丘祝文维乾隆 年岁次 十一月 朔越日 嗣天子【臣】御名敢昭告於皇天上帝曰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
【正义】:此卷或有本次平津侯後,第五十二。今第五十者,先生旧本如此,刘伯庄音亦然。若先诸传而次四夷,则司马、汲郑不合在後也。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集解】:汉书音义曰:“匈奴始祖名。”【索隐】:张晏曰“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明 蒋悌生 撰毛诗大雅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周家王业之隆皆由功臣善谋宣力之所致世臣与国同休或世官或世禄其声名烜赫照耀当世夫岂偶然皆由其尽心致勤是以有传世之显乃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二天子受诸侯朝周礼春官司服公之服自兖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説卷四 宋 时澜 撰臯陶谟第四 虞书曰若稽古臯陶尧舜禹谓之若稽古固也臯陶臣也亦与三圣人并称何哉盖舜以孝禹以功臯陶以谟后世尝并称美舜以不得禹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受戒羯磨第一
若諸菩薩欲學菩薩三聚淨[二]戒.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當
審訪求[三]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四]能授能開。於如是等功德具足
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无门曰:进得步,翻得身,更嫌何处不称尊?然虽如是,且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嗄。 颂曰:瞎却顶门眼,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常啼品第八十八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求般若波罗蜜,应如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是菩萨今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萨道。”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云何求般若波罗蜜?&rdqu
余曾闻之师。世多梵网疏钞。而义寂师所述最为妙诠也。尔来求之仿佛乎宝觉尊者之于首楞严者。有稔于期矣。顷寓城北密严庵。偶书林某氏携来一古书曰。此是寂法师之梵网疏也。余惊叹顶受而烧芗拜阅。传写展转误鲁鱼者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如上所言修道有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今应思择于此二种由何等道离何地染。颂曰。有顶由无漏 余由二离染论曰。有顶地中所有烦恼。唯
□十三天佛最尊 万物中贵不过人 一世眼□□□□ 妙□相劝入善门 只恐众生造诸恶 经律法教□修身 食肉众生短命保 缘佛慈悲征谏君 莫道□□□□□ 善恶童子每知闻 好事恶事□□□
大哉毗卢海。徧满一切处。于一毛端中。世界无量数。一一世界中。分身而普度。日月何以明。寒暑何以互。阴阳谁均调。经常谁布濩。善善与恶恶。感应何无误。此皆毗卢海。不可思议故。起居粥饭间。庄严性海具。愚者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