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通志二百卷宋郑樵撰樵有尔雅注已着録通史之例肇于司马迁故刘知防史通述二体则以史记汉书共为一体述六家则以史记汉书别为两家以一述一代之事一总厯代之事也其例综括千古归一家言非学问足以该通文章足以镕铸则难以成书梁武帝作通史六百二十卷不久即已散佚故后有作者率莫敢措意于斯樵负其淹博乃网罗旧籍叅以新意撰为是编凡帝纪十八卷皇后列二卷年谱四卷畧五十一卷列一百二十五卷其纪删録诸史稍有移掇大抵因仍旧目为例不纯其年谱仿史记诸表之例惟间以大封拜大政事错书其中或繁或漏亦复多岐均非其注意所在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菁华惟在二十畧而已一曰氏族二曰六书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礼八曰諡九曰器服十曰乐十一曰职官十二曰选誉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货十五曰艺文十六曰校讐十七曰图谱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灾祥二十曰草木昆虫其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畧为旧史之所无案史通书志篇曰可以为志者其道有三一曰都邑志二曰氏族志三曰方物志樵増氏族都邑草木昆虫三畧葢窃据是文至于六书七音乃小学之支流非史家之本义矜竒博泛滥及之此于例为无所取矣余十五畧虽皆旧史所有然諡与器服乃礼之子目校讐图谱金石乃艺文之子目析为别类不亦冗且碎乎且氏族畧多挂漏六书畧多穿凿天文畧祗载丹元子步天歌地理畧则全抄杜佑通典州郡总序一篇前虽先列水道数行仅杂取汉书地理志及水经注数十则即禹贡山川亦未能一一详载諡畧则别立数门而沈约扈琛诸家之諡法悉删不録即唐防要所载杲字诸諡亦并漏之器服畧器则所载尊彛爵觯之制制既不详又与金石畧复出服则全钞杜佑通典之嘉礼其礼乐职官食货选举刑法六畧亦但删録通典无所辨证至职官畧中以通典注所引之典故悉改为按语大书更为草率矣艺文畧则分门太繁又韩愈论语觧论语类前后两出张弧素履子儒家道家两出刘安淮南子道家襍家两出荆浩笔法记乃论画之语而列于法书类吴兴人物志河西人物志乃记之流而列于名家类段成式之玉格乃酉阳襍俎之一篇而列于寳器类尤为荒谬金石畧则钟鼎碑碣核以博古考古二图集古金石二録脱畧至十之七八灾祥畧则悉抄诸史五行志草木昆虫畧则并诗经尔雅之注疏亦未能详核葢宋人以义理相髙于考证之学罕能留意樵恃其该洽睥睨一世谅无人起而难之故髙视濶步不复详检遂不能一 一精宻致后人多所讥弹也特其采摭既已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虽纯驳互见而瑕不掩瑜究非游谈无根者可及至今资为考镜与杜佑马端临书并称三通亦有以焉乾隆四十六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范晔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五十九·宋濂
  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四·荀悦
  卷之六十六·佚名
  ◎汪精卫死后秘闻·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首卷三·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皇朝平吴录下·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纪昀
  十国春秋卷五十四·吴任臣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魏收
  卷六十四·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何汶

      杂编十  题孤山寺  张祜  《西清诗话》云:“《百家诗选》,余读之,见其取张祜《惠山寺》诗‘泉声到坡尽,山色上楼多’,而不取《孤山寺》诗云云。又贾岛平生得意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rsq

  •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贾至贾至字幼邻洛阳人父曾开元初掌制诰至擢明经第为单父尉拜起居舍人知制诰父子继美帝常称之肃宗擢为中书舍人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宝应初召复故官除尚书左丞大历初封信都县伯迁京兆尹

  • 帝纪第三 武帝·房玄龄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迎常道乡公于东武阳,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及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开府、副贰

  • 卷一百十·表第五上·三公表·宋濂

        ◎三公表   

  • 卷六·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六      无锡浦起龙撰内篇言语【第二十○谓口说之语若方言之类载在史中者】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释【起以言贵修饰反振篇意】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

  • 卷九 晋语三·左丘明

    1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国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既里、丕死,祸,公陨于韩。郭偃曰:“善哉!夫众口祸福之门。是以君子省众而动,监戒而谋,谋度而行,故无不济。

  • 卷一三六 齊紀二·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屠維大荒落(己巳),凡六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二年(甲子,公元四八四年)   春,正月,乙亥,以後將軍柳世隆為尚書右僕射;竟陵王子良為護軍將軍兼司徒,領兵置佐,鎮西州。子良少有清尚,傾意賓客,才雋之士皆游集其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中·袁枢

    宋 袁枢撰萧勃据岭南梁武帝太清三年 西江督防陈霸先欲起兵讨侯景景使人诱广州刺史元景仲许奉以为主景仲由是附景隂图霸先霸先知之与成州刺史王懐明等集兵南海驰檄以讨景仲曰元景仲与贼合从朝廷遣曲阳侯萧勃为刺史军

  • 史纠卷四·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新唐书髙祖纪突厥杀刘武周于白道欧宋新书以为在武徳之五年刘昫旧书以为在武徳之三年司马涑水弃新而取刘其必有所据矣武徳九年四月辛已废浮屠老子法按髙祖辛已诏不过沙汰僧尼禁增寺观非废法也且七年十月

  • 卷三 天文训·刘安

    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々,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

  • 流傳載錄·孙诒让

      〈漢書.藝文志〉:

  • 卷十一·毛奇龄

    <经部,五经总义类,经问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一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朱襄【字赞皇无锡人】问乐有七律其说见于周景王之问伶州鸠而韦昭注国语则以黄钟宫林钟征太蔟商南吕羽姑洗角应钟变宫防宾变征当之窃疑州鸠所称七律似

  • 卷三十六·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三十六哀公集說【楊氏士勛曰公名蒋定公之子敬王二十六年即位十四年西狩獲麟春秋終矣二十七年薨諡法恭仁短折曰哀】【丁敬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晉定十八

  • 唯識抉擇談·欧阳竟无

    第一次(民國十一年九月二日) 【將談《成唯識論》之八段十義,先于本宗要義作十抉擇而談。】(引用標以內系直錄演講原稿之文,以下並同此例。注 )將談十抉擇,先明今時佛法之蔽。其蔽為何?略舉五端︰ 一者、自禪宗入中國後,盲修之徒

  • 佛说疗痔病经·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日夜中极受忧恼。时具寿阿难陀见是事已诣世尊所。顶礼双足在一面立。白言世尊。今

  • 善俗要义·王结

    该文是王结在任顺德路(今河北邢台市)总管期间写成的,是其政治设想的体现,“盖将使之勤农桑、正人伦、厚风俗、远刑罚也”,共计三十三条。从中可以了解元代社会的种种实际情况以及地方官吏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 道情诗词杂著·李西月

    李涵虚祖师圆峤内篇第六卷,道情诗词杂著,长乙山人李涵虚著 皖江陈撄宁校订。

  • 济公诗词选·道济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