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澄斋日记

本书记载了恽毓鼎一生的日记。其中包括文献、时事、读经史子集笔记、论古文诗词、民俗风情、家庭锁事。本书不仅反映了清廷末世的腐败,也在古籍版本书画手迹,行医处方,天气天象,地理地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故本书具有很高听史料价值和可读性,是值得推荐的一部好书。

《澄斋日记》全部章节目录

(1)目录
(2)北上日记 光绪八年壬午
(3)计偕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
(4)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
(5)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三年丁亥
(6)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五年己丑
(7)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
(8)北上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
(9)日记摘录
(10)日记 光绪廿一年乙未
(11)日记 光绪廿二年丙申
(12)日记 光绪廿三年丁酉
(13)澄斋日记 光绪廿三、廿四年丁酉、戊戌
(14)守拙日录 光绪廿四、廿五年戊戌、己亥
(15)澄斋日录 光绪廿五年己亥
(16)南游记 光绪廿五年己亥
(17)日记 光绪廿九年癸卯
(18)澄斋日记 光绪卅年甲辰
(19)澄斋日记 光绪卅一年乙巳
(20)澄斋日记 光绪卅二年丙午
(21)澄斋日记 光绪卅三年丁未
(22)澄斋日记 光绪卅四年戊申
(23)澄斋日记 宣统元年己酉
(24)澄斋日记 宣统二年庚戌
(25)澄斋日记 宣统三年辛亥
(26)附录一
(27)附录二
(28)附录三

猜你喜欢
  国语注·韦昭
  平定三逆方略·勒德洪
  五代史纂误·吴缜
  水窗春呓·欧阳兆熊
  科试考·王世贞
  资治通鉴考异·司马光
  历代纪事年表·佚名
  知堂回想录·周作人
  甲申传信录·钱士馨
  爝火录·李天根
  台湾教育碑记·佚名
  记丁玲·沈从文
  大金集礼·佚名
  世宗宪皇帝圣训·乾隆
  讨满洲檄·章太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后记·丘逢甲

    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丘、黄二先生遗稿合刊》一册,是民国三十一年六月彰化施梅樵编印的。书首列有施氏序文谓:“天地诞降英将,固与国家文献相维系者也。国运隆昌、才人辈出,若汉魏之有曹刘、南北之有鲍谢、唐之有李

  • 两位太太·徐志摩

    她们俩同出去坐船玩: 我的太太与邻居的太太; 我独自在家里坐着—— 来了一个妇人,我的性命她, 我们一起坐着说着话, 不提防天气隐起了变化, 乌云一阵阵的涌起, 我不由的提心——害怕。 果然报来了消息, 说那船已经沉没, 淹死了

  • 卷一百八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八十二纸类五言古咏纸          【梁】宣 帝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棊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咏苔纸         【隋】薛道衡昔时应春色引緑泛清流今来承玉管布字改

  • 十二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十二集序盖闻宝鼎赤鴈,开乐府于齐梁;白纻红盐,极绮声于唐宋。词变为曲,体兼小令长歌;曲别有音,调叶银筝檀板。以故璧月琼树,争夸江令才华;风片雨丝,恒数临川佳制虽坐观海市,未必皆眞;而行过屠门,贵且快意。吾友钱君,审音按律

  • 五仪解第七·王肃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孔子对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曰:“然则章甫絇履,章甫冠也絇履履头有钩饰也绅带缙笏者,皆贤人也。”绅大带缙捶也笏所以执

  • 卷第二百四十·胡三省

    唐纪五十六〔起强圉作噩(丁酉),尽暑维大渊献(己亥)正月,凡二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八一七)〕1春,正月,甲申,贬哀滋为抚州刺史。李愬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余,〔丧,息浪翻。严绶慈丘之败,山

  • 一三○九 军机大臣奏查《月令广义》未列入全书等情片·佚名

    一三○九 军机大臣奏查《月令广义》未列入全书等情片乾隆五十三年九月十一日蒙发下《月令广义》一书,查文津阁四库书内并未将此书列入。至书内对音字样错误,及曾否列入存目之处,容俟带至城中,查对后再行详加改正。谨奏。

  • 卷一百二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乐】宋仁宗庆历元年翰林学士宋祁上奏曰臣伏覩右司谏直集贤院韩琦奏劄子节文谓曾将景佑广乐记看详备见实纪

  •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吕思勉

    中国的文明,在各方面都颇充实的,惟在宗教方面,则颇为空虚。此由中国人注重于实际的问题,而不甚措意于玄想之故。信教既不甚笃,则凡无害于秩序和善良风俗的,都可以听其流行。所以在政治上、社会上,都没有排斥异教的倾向。而各

  • 提要·鬻熊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鬻子 雜家類一〈雜學之屬〉提要〈臣〉等謹案鬻子一卷舊本題周鬻熊撰崇文總目作十四篇髙似孫子畧作十二篇陳振孫書録解題稱陸佃所校十五篇此本題唐逢行珪注凡十四篇葢即崇文總目所著録也

  • (二十七)朱子之四书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之经学,以下当续述朱子之四书学。在宋代理学家心中,四书学亦即是经学,而四书地位,尚尤较其他诸经为重要。首先提出四书而赋以极崇高之地位者为二程,朱子毕生,于四书用功最勤最密,即谓四书学乃朱子全部学术之中心

  • 卷三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陀罗尼品第二之二尔时西方去此佛刹。四十二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过是数已,有佛世界名坚固幢。其国有佛号智德峰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於五浊世与诸四众眷属围绕而为说法。时彼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炎德藏。在大众中听

  • 卷三十三·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普说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师云:“山僧教人识取自已。师僧家闻得了,却云初机学人看底事。有甚难会。你且缓缓且子细。你用何者名自已。败如古德对自已语云:‘游山玩水。’你道我会也

  • 父子合集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始发信心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说法施化能事毕已。往迦毗罗国。去城不远住尼拘律陀林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

  •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别。一法师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说成就。第八地中但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此第九地中辩才力故。教化众生成就一切相。

  • 天台菩萨戒疏下·明旷

    天台沙门明旷删补三十六对境无誓戒。前之十愿劝令通发。今对境起行。要制身心举能作难事。而显持令识毁禁之陋。故别别于境对治楚毒之言遂得此事。知非持心相续人情多怠无誓结犯。别具三缘。一对治起过信施等境。二不

  • 高东溪集·高登

    一名《东溪集》。诗文别集。宋高登撰。二卷。登字彦先,号东溪,漳浦(今属福建)人。宣和间为太学生。靖康祸起,曾与陈东伏阙上书,请诛蔡京、童贯等六贼。绍兴二年,举于礼部,以廷对过于切直,授富山主簿,又改任右县令。以不肯为秦

  • 诗家鼎脔·佚名

    南宋诗选集。又名《鼎脔集》。二卷。不著选编者名氏,卷首有序,署曰“倦叟”。序中有“宋季”、“晚宋”字样,四库馆臣以为不类宋人口吻,疑“倦叟”为元初人。清人劳权阅《全芳备祖》“桐花类”中见引《鼎脔集》诗,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