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澄斋日录 光绪廿五年己亥

己亥年四月廿四日晴。一日缮封奏。正折以外洋相逼日深,请速筹战备。附片保举人才(直隶候补道前署广平府知府缪慈,正任通州现署房山县知县荣恒,湖北宜昌游击苏德浦)。

廿五日晴。寅初至西苑门外敬递封奏,在朝房恭候。辰初事下,命臣毓鼎第三起入见。

苑内狂风如虎,几不能行。在瀛秀门外奏事房小坐。巳正,皇太后、皇上召见于仪鸾殿。天语垂询,颇蒙优奖。始论边防,次论人才,次论筹饷、练兵,次论吏治,次论行用银元利弊。

跪对三刻始出,已十一点钟矣。自去年九月至今两次入见,俱荷训诲周详,既钦且感。诵少陵“未有涓埃答圣朝”之句,愧奋交萦。出至咸安宫命题,少坐即归。接杨荫北柬,知所保各员,有交片令吏、兵二部带领引见。引见后预备召见。傍晚访以庄先生、四兄略谈。

廿六日晴,仍大风。寄缪恒莽书。午刻与大、四兄公请何受轩表伯,润夫、敬山、绶金作陪,薄暮始散。接门人朱颂青银、信,天成亨来。

廿七日晴。葆良约江宁馆手谈。阅葆良近作古文数篇,相与论申姚曾绪论,所见多同。

诣岳母处。问吉甫病。夜殊不适。

廿八日晴。一日静养不出门。作端午桥(陕臬)、升吉甫(粮道)两同年信,均为门人夏楚卿大令(良材)作先容也。午桥贻我新得汉透光铜镜,以镜面向日,其影射地,镜阴花纹字形悉现。铜质甚厚,乃能透光,不知何以致此。可宝也。又元鼎押铸作鼎形,腹有文字,残剥不甚可辨。古质斓斑,确系旧物。午桥以与余名相合,特制黄杨为匣,镌字以赠余。

皆甚可喜。又作家书及伯母叩节祝寿,奉托薛鹭庄带。

廿九日阴,微雨。约鹭庄、沈子钧、汪幼安、刘伟臣、董绶金在大兄处作手谈之局,傍晚散。因诣四兄处与蒯朴斋晤谈。

五月初一日晴。接诸弟信。又汤温丈常德信。又包子如信。绮文堂老李携书廿馀种来,无甚中意者。惟旧板《渔隐丛话》四函甚精好,以六金留之。书凡百卷(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论汉魏至宋有诗名各家,或评诗,或摘句,或考证,或纪事,殊有心得。长夏得此,大可消炎遣日矣。苏、赵二生来,与之谈文甚久。

初二日晴。得缪恒莽复书。午刻至省馆赴刘振青同年之约。座皆己丑同年熟人,谈宴颇洽。

初三日晴。清晨入城,至昆、徐、孙、廖四师处拜节。傍晚至恒裕一行。

初四日晴。一日料理账目。夜访四兄。发六弟信,专为吕新之划款事。

初五日晴。天中节。清晨祭神,午刻祀先。至王保之师、何受轩丈、岳母、效丈、四兄处拜节。未刻至会馆赴沈子钧手谈之局。入局片刻,即与四兄步至琉璃厂,在各书肆留连,闻书业堂有新到书,略取阅之,乃无甚精品,唯缪刻《太白集》颇精,然亦非难得之书也。

晚饭后归。接龚萃民湖南信并土宜两种。

初六日晴。巳刻至内阁会议筹饷兴利之策,唯恭阅前日谕旨,列衔画阅而已。出至同丰堂赴巢份叔之约,半席先归。延济帆来为采涧、柔儿诊疾。朱古微前辈来谈。晚饭后,侯伶来定十五日戏局。车中看山谷诗,其致思必深沉,其炼格必遒上,其造句必警健,其支对必灵变,昔人谓其善学老杜,余谓其实能融萃诸家之法成一家也。第其品格似在髯翁之上,或乃以无神韵少之。此乃新城支裔,第凡中晚唐诗者之说耳。山谷神味正在索之而愈深,泳之而愈远,未可为皮相者道也。从中晚派入手者,必须以山谷为归宿,方能涤尽公共家言。

初七日晴。内城火药局炸裂,门窗皆震,闻左近不免伤人。邢桂坪来谈。午后至安徽馆,乙卯团拜,兼赴陈润甫前辈之约,薄暮归。

初八日晴。闷热殊甚。闻火药炸地,左近庭舍俱尽,约伤百馀人,残骸破脏狼藉满地, 

伤哉惨哉!一日批阅房山课卷。滇藩李仲仙来久谈。晚至便宜坊赴四兄之约。

初九日晴。清晨入城,祝刘叔南大夫人寿。午后避暑不出门。朱幼笏来为采涧诊疾。

初十日晴。蜀令孙少朴(世荣)来见,交到门人黄榆庭信并蜀产数种。王荩臣、潘经士均过谈。一日批阅课卷。傍晚至云山别墅,谢何受丈。接六弟信。申刻与大兄在广和居合请十五日司账诸君。

十一日阴。天略凉爽。午后与大、四兄同至何受丈处送行。又拜数客而归。荣正庄刺史来拜,未值。是日昆师母寿辰忌,未往祝。

十二日晴。清晨入城,祝廖师母寿。又拜数客而归。汪笙叔丈、陈润甫、曹再韩前辈先后来畅谈。批阅书院课卷。天气酷热,随意读诗古文消遣,颇得乐趣。接德麟阁信。

题何润夫京兆云林听泉图叩门京尹一封书,示我听泉旧日图。正苦炎风吹五月,顿令清梦满西湖。天机翔跃亲鱼鸟,人世声闻洗笛竽。更喜此心清到底,出山未与在山殊。(此诗似黄山谷。前四句凡四易稿,迄不惬心。此四语乃于车中一触得之。)

十三日晴。武阳会馆祭关帝,兼请同乡外官,到者两席。散后与屠敬山久话,见其所著《元秘史地理今释》,心伟绝业,然非愚鲁之性所近也。复刘嗣伯信并为其作致吴福茨廉访一书,交邮局寄。

十四日阴,微雨不成,天略凉爽。一日在贵州馆布署诸事。接盛企贤表妹沪上书并卫生丸二匣,关切之情可感。傍晚在大兄处斋佛。江润生送来《王梦湘诗集》四本,倜傥深秀,自是才人之笔。近日朋辈以诗名者三人,樊云门(增祥,丁卯年丈)、史泽山(悠咸)、王梦湘(以慜),皆刻有诗集。樊、史皆以声色胜。潘经士以李莼客年丈(慈铭)骈文四本相赠,品格清丽,得力在宋齐诸家。闻先生诗注尤精,惜未见刻本。

十五日阴晴不定,傍晚雷而未雨。在贵州馆为伯母称觞,戏演太平和部。到客二百五十馀人,到分五百馀家。竟日趋跄綦苦,夜间略得清闲。子正散戏归寓。内阁会议,托朱古微前辈代画奏字。

十六日晴。酣眠至午正方觉。饭后结算昨账。接于世兄信并件。戌正月食,亥初既,无光而色赤,子初始复圆。

十七日晴。午后贺效丈孙女弥月之喜,面后归。批房山课卷。

十八日晴。连日燥热不可耐,寒暑表升至百度以上,中伏不足过也,只能静坐观书,不出门。缪恒莽观察(彝)来见。余与缪君素未谋面,唯闻其两守广平,威惠兼行,循声卓著,为不愧古之良吏,故特疏保荐。兹与晤谈良久,识见宏远,气度老成,深可佩也。浙江道员徐澍生(士霖)亦来见。余己丑年道出申江,曾与盘桓十日,其人伉爽明达,亦有用之才。接刘嗣伯信。

十九日晴。会议复奏,呈递膳牌,辰刻在朝房候旨,事下乃行。顺道答拜缪、徐两公。

为蒯朴斋贺交荣相差遣之喜。即至会馆赴沈子钧、汪幼安之约。席散,同人手谈,余归家避暑。傍晚,赵生来问业。

二十日黎明梦醒,闻窗外雨声滴沥,燥旱既久,心神为之一爽。竟日檐溜琤琮不息,积水满庭,静坐室中,以写字看书消遣。柔儿生日吃面。

二十一日黎明雨止,天气顿凉,颇亲笔墨。傍晚访绶金、再韩,兼诣岳母处小坐。

二十二日晴,复热。史馆送来第二批奏议,因校一卷。内阁侍读学士广安预定穆宗继嗣请颁铁券疏,其用心甚忠,其措词则非也。午后至贵州馆祝汪笙叔年丈七十寿,观剧数出,不耐热而归。连日静坐书室,看《渔隐丛话》消遣,不特可以消暑,于诗法亦甚获新益。诗 

话中有“精深华妙”一语,余意作诗必须兼备此四字,乃非苟作。学宋诗者精深而不华妙,学中晚及新城者华妙而不精深,兼之者其右丞、少陵乎?傍晚,访朱又笏久谈。至广和居赴四哥之约。

二十三日阴。接沈友卿唐县银信。未刻与大兄在万福居谢望日司账诸君,兼约何仲英表弟。晚,岳母在此下榻,灯下久谈。接五弟信。

二十四日晴。陆惕身自江山县寄来江亭销夏公费,因约诸君在陶然亭作竟日之叙,午初往,日入始归。接门人迎静斋信。

陆惕身同年摄令江山,夏初书来,兼寄百金为同人销夏资,爰约朱古微、陈润甫、李橘农、杨味莼、余绶屏、徐芷帆、夏闰枝、陈孟甫八同年在江亭消暑。酒酣赋此,呈即席诸君,即寄谢惕身同年故人昔有平原约,远寄江亭买夏钱。灯火十年谈笑隔,壶觞千里主宾联。遥山净绿分茅屋(是日山色极清,山半屋宇历历可数),近郭丛青长苇田。雨后晚凉最相忆,将心付与白鸥边。

廿五日晴。复德麟阁信。巳刻与大兄在安徽馆请李仲仙方伯,徐澍生、龚怡甫两观察,蒯朴斋游戎,朱又笏、徐芷帆作陪(正客胡月舫前辈,陪客陈润甫前辈均未到),申初始散,汗流被体矣。归寓小息。傍晚步行问岳母病。夜风颇凉。

廿六日晴。辰刻内阁会议徐中堂、準(良)、袁(昶)、贻(谷)、高(燮曾)、张(仲炘)筹饷各折片。徐相主搜括招商、电报、铁路公积馀利。準学士主责成督抚剔除中饱。袁光禄主整顿关税厘金,必须得人而理,宜参用士人司局务,且保举廉明之员九人。高读学主平外洋金磅之价。贻学士则请严饬疆吏,大省每年筹三百万,中省二百万,小省百万。张光少与贻同而稍减其数。复奏折亦已草定,系军机大臣主稿,于六说或驳或准或从而变通,而终归于无把握。愚见一时亦无可措手,姑随同画议而退。大约高折最中窍要,而苦于办不动。

(〔眉〕按我国既非金本位,则国际汇兑当然操纵于人,磅价自有赢亏,试问如何平法?)

贻、张则纯用劫制,不通理势之谈。此财非天造地设,安得如许闲款以供予取予求乎?归批房山课卷。薄暮趁晚凉乘马至西悦生堂一行,山光林翠,爽扑襟袖,清风徐来,烦暑尽涤。

顺道访伟臣少谈。朱幼笏来为采涧诊疾。

廿七日阴,微雨。至鸿升店答访徐澍生,面致盟牒,澍兄长余十七岁。又至东路谢客十馀家。午刻至对过拜供(二伯母生辰)。闰枝、颂年、亚蘧在大兄处招余手谈,晚饭后始散。悦生堂司事李佩玖、高瑞征来报销用账。

廿八日晴,甚凉爽。复陆惕身同年信,托澍生带。一日校对奏议。丁中丞(日昌)议海防事宜,切实详明有用之文也。叶玉书同年(祥麟)来拜(新选广东信宜县)。傍晚澍生来辞行,与大兄约其至广和话别。书贾李姓以姚铉《唐文粹》求售(浙江许刻本),雠校板本甚精,殊胜旧刻。自明人定古文八家,于唐唯取韩、柳,本朝储氏复益以孙、李,于是学者于唐人文仅知有此四家,此外概从摈弃。此书采录唐文甚备而不收骈体,一时奇古醇逸之作均赖以存。学者既以韩、柳为宗,又必旁读诸家,左右取资,方足以尽文心之变。接湖南梁叔庄、黑龙江家叔畲先生书。

廿九日晴。校勘奏议。作家书。戚升槐同年(扬)、沈子钧、冯舫同(圻。梦华前辈胞侄)、易丞午(贞)陆续来谈。夜雨颇凉。

三十日阴。午后雷雨。缪恒莽、舒宾如来谈。恒莽云,闻之王夔老,近来各卿贰颇有疏保人才者,皆留中不发,而余所保三员独蒙召用,实异数也。闻言深怀愧悚。灯下随意读《文粹》,奇变殊扩心目。舒元舆《问国庠记》一篇,尤深宕有味。查西悦生堂出入用账, 

为重定章程数条。

六月初一日晴。祝冯志先太夫人寿。又祝曾慕陶太夫人寿。午刻至同丰堂赴又笏之约。

散后访徐袖芝(寿兹),壬午、癸未年间换帖旧交,新自河南镇平县知县保举人才入京引见。

旧雨重逢,各畅谈别后事。袖芝任上蔡、镇平,皆有惠政,今之循吏也。晚。又诣志先处夜宴。

江亭销夏诗第二首西山背水绝尘喧,小坐庐亭一解烦。空对乾坤搔短鬓,且回日月入清尊。座间喜集霓裳侣,泥上重寻雪爪痕。何日南金贡双阙,诗情宦迹醉中论。

初二日阴。浙江海运委员郭(润畦,山东人)来见。饭后袖芝、谢树存(祖宝)来谈。

晚,袖芝约同丰,大雨骤至,冒雨而归。

初三日晴。浙江海运委员曹星阶(晋泰)来见。接兰生先生信。午后拜客,顺诣岳母处。

初四日阴。连日校对《皇清奏议》,约润泽来帮写校签,八卷均校毕,粘签记档。

初五日阴。皇上升勤政殿,觐见德国新换使臣克林德,臣毓鼎侍班(文星阶、伊仲平、王爵生同班)。太液荷花盛开,红裳翠盖,晚霞送馨,缓步河边,爽沁心骨。巳正入侍如仪。

出至国史馆交奏议。归寓批阅咸安宫课卷。晚,古微、橘农约广和。

初六日晴。阅卷。午后董绶金来久谈,因偕至琉璃厂,在论古斋买《晚香堂苏帖补遗》,系明拓本,杨幼云又一苏斋藏本也。精采奕奕,眉山真面始见。余习苏书年馀,至此益坚所习。又买苏书《心经》小楷一纸,亦旧拓也。傍晚,袖芝来,因偕至便宜坊赴树存之约。散后同饮于女春堂,归近四鼓。

初七日晴。一日阅卷。展新获帖,作应酬字数件。傍晚出门拜客,访缪恒莽,知已奉旨仍以道员发直隶,尽先即补,并交军机处存记。晚饭后树存约韵华,未往。

初八日晴。接许锡珍信。一日阅卷。润泽来,为之讲授文字。午后出门拜客。以陈根仁大兴超赴选文事托马少蘅(古微来托者)。

与徐受之、谢树存话旧徐侯上考书梁苑,谢客蛮参泛越舲。旧梦依稀还昨日,故人寥落半晨星。激昂论事心空赤,跌宕征歌眼尚青。醉卧不辞无算爵,人生踪迹似浮萍。

受之招饮,因病未赴,以诗谢之招凉宵置酒,解醉冷浮瓜。偏为梁园病,多辜杜曲花。忧时铁如意,惜别玉琵琶。人事仍相左,沉吟感岁华。

(原稿此处空三行。以下失记。一一整理者注)

猜你喜欢
  卷一 杂事第一·刘向
  第五十一回 失潼关哥舒翰丧师 驻马嵬杨贵妃陨命·蔡东藩
  金台纪闻·陆深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瀋館錄卷七·佚名
  二百三十七 苏州织造李煦奏催齐商人应得馀银交曹(兆页)补亏摺·佚名
  敬乡录卷五·吴师道
  卷一下·班固
  ·蠡测汇钞邓传安·台湾番社纪略·丁曰健
  太平传·宋濂
  卷三十九·佚名
  卷八十三·佚名
  卷十、明起义军之失败·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811_1 【归山作】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

  • 卷三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368_1 【赋得冬日可爱】庾承宣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   卷368_2

  • 卷二百零六·彭定求

        卷206_1 【江上曲】李嘉祐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   对坐鹭鸶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空山语。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君看峰上斑斑竹,   尽是湘妃泣泪

  • 卷八十九·彭定求

        卷89_1 【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张说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卷89_2 【奉萧令嵩酒并诗(已下三首,俱赐宴东堂作)】张说   乐奏天恩满,杯来秋兴高。更蒙萧相国,对席饮醇醪。  

  • 周伯阳·唐圭璋

      伯阳号霁海。月泉吟社第十九名周暕,字伯阳,号方山,自署识字耕夫,泰州(今江苏省)人。未知即此人否。   摸鱼儿   次韵送别   又匆匆、月鞭露镫,梅花江上归路。海图破碎来时线,何以彩衣低舞。风雪暮。正望断青山,一髮

  • 张养浩·隋树森

    张养浩(一二六九——一三二九),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幼有才名,长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以为奇。累辟御史台丞相掾,擢监察御史,疏时政万余言,累官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关中大旱, 特

  • 卷464 ·佚名

    余靖 落花 小园斜日照残芳,千里伤春意未忘。 金谷已空新步障,马嵬徒见旧香囊。 莺来似结啼鸾怨,蝶散应知梦雨狂。 清赏又成经岁别,却歌团扇寄回肠。 余靖 马当呼鸦不至偶成呈同行诸官 昔年曾泛

  • 巻十二·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二宋 邵浩 编东坡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揺落幽人得嘉防露坐方独酌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铜鑪烧柏子石鼎煮山药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酬酢此生独何幸风防

  • 卷三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九卢仝走笔追王内丘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夫子一啓顔义重千黄金平原孟尝骨巳土始有夫子堪知音忽然夫子不语带蓆?骑驴去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余之瞻望心悠哉零雨其蒙愁不散闲花寂寂斑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四·乾隆

      宋  真宗皇帝  【庚申】天禧四年春正月以曹玮签书枢密院事  玮沈勇有谋驭军严明自少捍御西陲熟知羌情以竒计用兵所向克捷善抚士卒绥懐邉人羌戎畏爱之  二月帝有疾不视朝  三月左仆射同平章事兼景灵宫使

  • 志第七 祭祀上(原文)·范晔

    光武即位告天 郊 封禅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笔人知之至于念想,犹豺獭之自然也,顾古质略而后文饰耳。自古以来王公所为群祀,至于王莽,《汉书·郊祀志》既著矣,故今但列自中兴以来所修用者,以为《祭

  • 食货四六·徐松

    水运【宋会要】凡水运,自江淮、南剑、两浙、荆湖南、北路运,每岁租籴至真、(杨)[扬]、楚、泗州,置转般仓受纳,分调舟船,计纲泝流入汴,至京师,发运使领之;诸州钱帛、杂物、军器上供亦如之。陕西诸州菽粟自黄河三门沿流入汴,亦至

  • 十四年·佚名

    (戊午)十四年清乾隆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寅,上製勸農綸音,下諭于八道道臣及兩都留守。○領府事李宜顯上箚,引年乞致仕,上不許。1月2日○乙卯,正言金樂曾引避言:「權䌖一疏,用意挾雜,昭不可掩。殿下之初施投畀之典,固出堲讒之意

  • 卷四十·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十   宋 李樗黄櫄 撰桓讲武类禡也桓武志也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李曰宣公十二年左传曰武王克商而作颂其三曰

  • 卷四·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四嗣法门人原璨等编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康熙十五年丙辰浙江方伯李士桢请师住嘉兴金粟檄嘉兴太守卢崇兴海盐令公张素仁同搢绅查培继张惟赤彭孙遹徐升贞朱景肃

  • 梅花诗·邵雍

    《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其与刘伯温烧饼歌、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诸葛亮马前课、姜太公乾坤万年歌、步虚大师预言并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预言。由于历代均严禁此类谶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

  • 文信公集杜诗·文天祥

    一名《文山诗史》,宋文天祥撰。盖被执赴燕後,於狱中所作。前有《自序》,题“岁上章执徐,月祝犁单阏,日上章协洽”。案上章执徐为庚辰岁,当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乃其赴燕之次年。祝犁单阏当为己卯之月,上章协洽为庚未之日,於干支纪

  • 法海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为海八德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