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家鼎脔

南宋诗选集。又名《鼎脔集》。二卷。不著选编者名氏,卷首有序,署曰“倦叟”。序中有“宋季”、“晚宋”字样,四库馆臣以为不类宋人口吻,疑“倦叟”为元初人。清人劳权阅《全芳备祖》“桐花类”中见引《鼎脔集》诗,查而得之,《全芳备祖》编于理宗宝祐前后,遂以为此书编于宋度宗或理宗期间。其序或写于宋亡后耶? “倦叟”当为此书编选者。上卷入选作者五十八人,下卷三十七人。其中戴复古选八首,严羽七首,刘克庄、高翥、周端臣各六首,赵师秀五首,游次公、冯去非、王炎功各四首,馀则一至三首不等。“盖取尝鼎一脔之意,故以为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入选诗人,如郑舜卿为乾道五年(1169)进士(光绪《福州府志》卷三六);章甫,乾道六年已与陆游有交往(见《入蜀记》);游次公,乾道末已入范成大桂林幕(见《范成大年谱》)皆为南宋中期人,倦叟序概以晚宋视之,盖误。入选诗人大体仕途潦倒,其诗可归于江湖派。然其中不乏佳作,如陆游尝赞郑舜卿《昭君曲》可以继张耒乐府,“能道昭君意中事”(《渭南文集》卷二七《跋郑虞任昭君曲》);叶绍翁《游园不值》为“古今传诵”(《宋诗选注》)。入选的不少诗人,“有他书别无可考,独见之此编者”(倦叟序)。乾隆《四库全书》藉天一阁藏宋刻“麻沙本”著录。有《四库全书》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诗家鼎脔》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诗家鼎脔序
(3)诗家鼎脔巻上
(4)诗家鼎脔巻下

猜你喜欢
  金水桥陈琳抱妆盒·佚名
  十朝诗乘·郭则沄
  名优之死·田汉
  野谷诗稿·赵汝鐩
  古今岁时杂咏·蒲积中
  后山诗注·陈师道
  补诗品·顾翰
  杨时诗话·杨时
  水南词·陈霆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武汉臣
  疑雨集·王彦泓
  野处类稿·洪迈
  大人赋·司马相如
  诗本音·顾炎武
  无弦琴谱·仇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 觅鸾·叶宪祖

    【凤皇阁】〔小生上〕风花拈咏。谩把才情夸宋。尽堪踪迹似飘蓬。不换醉乡一梦。觅凰求凤。近有个人儿意中。 天付功名会有时。人生不必浪愁眉。且将洛下愁眉客。暂作长安游侠儿。小生温庭筠。春闱不第。自谓才高寡和

  • 卷三百八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八荻花类五言古赋得春荻        【梁】元 帝翠菼玉池前遥映江南莲非秋无有毦未烧不生烟五言律送荻栽与秀才朱观    【宋】徐 铉羡子清吟处茅斋面碧流觧憎莲艶

  • 70.元稹艳诗:会真诗·施蜇存

    白居易生于大历七年(公元七十二年),元稹生于大历十四年,小白居易七岁。元稹卒于大和五年(元八三一年),寿五十三。白居易卒于会昌六年(公元八四六年),寿七十五。白居易于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进士及第,授官秘书省校书郎

  • 外篇 杂说中第八·刘知几

      ○诸晋史(六条)   东晋之史,作者多门,何氏《中兴》,实居其最。而为晋学者,曾未之知,傥湮灭不行,良可惜也。王、檀著书,是晋史之尤劣者,方诸前代,其陆贾、褚先生之比欤!道鸾不揆浅才,好出奇语,所谓欲益反损,求妍更媸者矣。  

  • 陈纪·张居正

    武帝高祖武皇帝,姓陈名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初仕梁为始兴太守。讨侯景之乱,奉晋安王为帝。王僧辩又纳贞阳侯渊明为帝,而废晋安王为皇太子,霸先袭僧辩杀之,复正晋安王位,因以丞相自进爵为陈公,遂篡梁而有天下,国号陈。在位三

  • 许贵传·张廷玉

    许贵,字用和,江都人,永新伯许成之子。他承袭羽林左卫指挥使之职。安乡伯张安举荐许贵为将才,在测试骑射及策问时,许贵都名列第一,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同知。随即又因武进伯朱冕的推荐而被提升为山西行都司,监督大同诸卫兵马操

  • 序·王之春

    彭序「柔远」一书,臣友王之春所辑也。之春以文人兼武事,驰驱江海间,防北塘、驻京口,游历日本长崎、横滨,于中外交涉事,见闻周洽;暇则博稽国朝掌故,凡有关于远略者,提纲摘要,殚岁月之功,成为是书,诚抚远之宏图、绥远之良策也。夫秦

  • 南史识小录卷五·沈名荪

    [史部,史钞类,南北史识小录__南史识小录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五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宋列传珍新【何叔度奉姨若所生姨亡朔望必往致哀并设祭奠食并丨丨】此是送吏部郎耳【何尚之迁吏部郎告休定省倾朝

  • 黄涵之·佚名

    黄涵之先生小传黄先生名庆澜字涵之江苏上海人光绪二十二年入泮二十三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院二十七年入仕以同知分湖北二十八年保升知府在鄂历充学堂谳局矿务农林巡警司法铁路各要差嗣奉派赴日本考察政教工艺着有东游日

  • 十三年·佚名

    (丁亥)十三年大明成化三年春正月1月1日○戊辰朔,御勤政殿,設會禮宴。野人知中樞院事金麻尙哈、李多弄介、柳尙同介、副使柳於麟介、同知事劉無澄哈、都萬戶照麟可、李都弄吾、阿充哈等八人,倭僧四人,入殿內侍宴。餘各以類,列

  • 第二十八卦:《大过卦》·佚名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白话】《大过卦》象征极为过分:房屋的栋梁受重压而弯曲;利于前去行事,亨通顺利。《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唏世无闷。【白话】《象辞》说:“《大过卦》的卦象是巽(风)下兑

  • 非鞅第七·桓宽

    【题解】非,非难。鞅,商鞅,战国时卫人,姓公孙氏,我国著名的法家人物。商鞅相秦孝公,实行变法,秦国富强。封于商,号商君。孝公死,为反对派所杀害。本篇描述会议双方对于商鞅变法的评价。文学认为,秦之亡天下,由于鞅之变法;大夫则认

  • 法华义记卷第五·法云

    光宅沙门法云撰譬喻品之余见诸众生此下是第二。即合上第二长者见火譬。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也。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是能见第二是所见第三起悲愍之心。今合此三段。见诸众生此一句即合上第一能见。上言长者见。为生

  • 卷第二十三·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三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盘撰历代传教表第九北齐悟一心三智之旨。以授南岳。南岳修之以授智者。智者始以五时八教开张一化。而归宗于法华本迹之妙。既发其解必立之行。于是说己心中所行。以示一心三智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六·吹万广真

    传嗣法孙灯来重编玉皇山传忠南漠田之郊余沧足维摩室而之陌野欲巢秦望之长松以效生公之列石因指莘之牧而询之曰觌面崔嵬可乘铁马而与之蹉跎者若甚岫耶莘之牧答曰彼即垫邑之玉皇山也上有梵刹厥顶森焉吾尝闻天之朝也岩有

  • 列朝诗集·钱谦益

    明诗总集。八十一卷。清钱谦益辑。此书收录明代两千人诗作。分乾、甲、乙、丙、丁、闰六集,乾集分上、下,丁集分上、中、下。乾集二卷收录明历朝皇帝及宗室诸王作品。甲集三十三卷收录明初洪武(1368)至建文(1402)期间作

  • 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与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异译。分别佛之功德与供养佛之功德,且说华积陀罗尼。

  • 顺中论·龙树

    凡二卷。龙胜(梵Na^ga^rjuna ,龙树)菩萨造,无著菩萨释,北魏般若流支译。全名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论系解释龙树所造中论一书中之根本问题‘八不’及‘戏论’之要义,并破斥偏执空、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