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

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庚子朔升南京太常寺卿郑大同为南京大理寺卿改南京吏部右侍郎茅王□赞为礼部右侍郎升翰林院修撰沈坤为右春坊右谕德署掌南京翰林院事

○南京兵部尚书张经等言国初洪武间以倭夷不靖遣信国公汤和经略海防凡闽浙滨海之区陆有成守水有战舡故百余年来寇不为害其后法弛毙生军士有纳料放班之弊于是强富者散遣老弱者哨守战舡损坏亦弃不修以致寇淂乘之而入请行各处巡抚严督所属预集兵舡以守要害追补纳料军士以实行伍清理积岁料银以造战舡又言南京营卒逃故数多迩来倭寇震邻防守缺人乞将各卫所原报册籍凡义男女□有名者一体选收入伍待事宁之日去留再议仍请贷支兵部草场银及南京户部粮草折银共二万两委官于京城内外及宿邳等处招募骁勇充为前锋召原任指挥韩玺路正督操以备征调下兵部议覆从之

○郑世子载埍讦奏管府事庐江王祐不法状 上以其事属私忿而妄引进香为名恶之诏先削夺载埍冠带令抚按官勘实以闻

○辛丑以地腊节设醮于内殿七日

○以灾伤诏以淮安府属州县改兑粮八千六百俱准折徵

○壬寅倭寇自崇明进薄苏州府城大掠

○癸卯升兵科左给事中游震淂为江西副使整饬赣州兵备

○蓟辽边外夷人忙户等一百四人以饥寒诣总督侍郎杨博请降博受之请留之本镇分充金复等卫戍兵兵部议夷心出没不常宜如旧例解京转发南方从之

○发太仆寺马价银一万二千两于保定买马补给总兵标下及奇正二营汉军

○甲辰免百官端阳节宴

○升兵部职方司郎中谢孟金为陕西按察司副使

○丙午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武定侯郭守乾祭 泰陵

○山西和顺县人左文英献瑞免一诏赐白金彩币遣之

○建州右等卫女直都督真哥等来朝贡马宴赉如例

○丁未 方泽视牲遣成国公朱希忠代

○乌思藏辅教王阐化王阐教王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各差国师番僧劄吧坚参等来朝贡方物宴赉如例

○倭入崇德县大掠而去

○戊申升南京光禄寺卿钱邦彦为南京太常寺卿

○发太仓银二万两米四万石给宣府主兵

○初通州三里河之役贼兵仅百余人盐徒及胁从者千余人时参将解明道拥重兵居城中扬州府同知朱裒仪真守备张寿松军城外凤阳巡抚郑晓议发兵往援檄原任都指挥月轮将之轮辞以非朝命不至晓乃更檄两淮运判马仑原任仪真守备陈津往会千户洪岱等合战城内外兵无一策应者岱等孤军败岱与千户文昌龄王烈皆死至是晓上言状因请治明道等畏怯轮推避之罪淂旨洪岱文昌龄王烈俱赠指挥同知子孙升袭裭明道与寿松等职各戴罪立功轮令巡按御史逮至京问

○己酉 太祖高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改户部右侍郎谢九仪为兵部右侍郎

○兵部覆巡按御史孙慎言浙江江北诸郡倭患方殷苏松二三月间所在告急皆经略失人军令不严所致乞敕巡抚屠大山收召忠勇之士申明误军之罚仍榜谕沿海居民有能奋勇杀贼者如军功升赏所淂倭器悉以与之计擒首贼者许奏升指挥佥事世袭一切军费悉从便宜区处督粮参政翁大立无事令往来苏松常镇催给粮饷有事专住松江以便调度诏以其议属大山举行仍趣令赴任不许迟缓

○庚戌荫刑部左侍郎王学益子世种为国子生以三年满也

○调原任湖广按察司副使张景贤整饬淮扬兵备专理海防时海寇未靖总督漕运侍郎郑晓及直隶巡按御李逄时共请添设兵备一员专住泰州以防通泰海州海贼出入之路吏部覆从其请因调景贤为之仍列衘于湖广

○增设延绥镇城中军坐营官一员裁革大同松树堡守备官

○辛亥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献陵

○壬子大祭 地于 方泽先期请 太祖配 神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诏发南京户部银二万两为苏松备倭兵费

○发太仆寺马一千二百五十匹兑给定州达官步军

○乙卯升云南左布政使汪尚宁为南京光禄寺卿工部营缮司郎中王一夔为湖广按察司副使

○诏复以侍郎贾应春提督陕西三边命协戎政兵部左侍郎许论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初应春自三边召佐本兵寻又移镇宣大以代者江东未至久留不发御史胡宗宪等因言东沿途患病未有莅任期而三边去宣大远非可旦夕克期至者今时已入夏秋防伊迩而两镇总督俱以升调去任无固志非所以一号令安边鄙也臣谓宜留应春仍总督三边其宣大员缺即于近地推补趣令之任庶彼此调度得人边防有赖 上以为然因有是命

○论广宁新兴营松山等堡失事罪以千户蒋镇等以巡按御史问备御杨照参将李广免究百户苏汉臣以所部有功准赎

○乐平王府镇国中尉旭木□置旭□木□肓□坐伪造印章冒支禄粮诏革旭植爵为庶人旭□木□肓□夺禄一年

○夜望月食

○丙辰虏寇水沟墩宁夏参将王宝帅兵拒却之诏赏宝银十两

○丁巳以漕运愆期夺总兵官顾寰以下俸有差

○给事中王国祯贺泾御史温景葵等以倭寇猖獗逼近留都各上乞调兵给饷及推选总督大臣重其事权如往年征剿华林麻阳诸寇故事下兵部集廷臣议俱称因荐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堪任总督调兵当遣御史及本部司官各一员赍太仓银六万两往山东调发奏留民兵一枝及青州等处水陆枪手共六千人人给军装银十两令参将李逢时许国督赴扬州听经调度给饷当取之南京户部银五千两临德二仓银五万两及截留起运米二十三万石其纪功责之各巡按御史赏格与边功同凡斩首一级者拟升一级不愿升者赏银一百两有能擒斩首恶王直等者授世袭指挥佥事如直等悔罪能率众来降亦如之其部下量授世袭千百户等官俱填注备倭职事议入 上允行之乃命经不妨原务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江山东两广福建等处军务一应兵食俱听其便宜处分临阵之际不用命者武官都指挥以下文官五品以下许以军法从事

○戊午巡按山西御史宋仪望请桑乾河通宣大粮储言桑乾河发源于金龙池下瓮城驿古定桥会众水东入卢沟桥一千余里在大同则卜村稍有乱石在宣府则黑龙湾有石崖颇险其险与乱石不越四五十余里水浅处亦深二三尺诚凿之为力甚易当时抚臣侯钺尝驾小舟至怀来过卜村踰黑龙湾坦行无虞又自怀来载米三十石逆水而上竟达古定桥则河足便漕有明徵矣时朝廷新行穵运之法山谷崎岖率三十石而致一石部臣谋所以易之未淂其便及仪望下兵部任其可行且称都御史赵锦尝使人从桑乾河水行千里直抵大同城下若稍加凿不惟通漕且因可以捍虏诏会工部计之工部谓远河重役请俟详勘举行遂报罢

○庚申江北倭寇攻如皋县不克

○辛酉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倪嵩为户部右侍郎以兵部右侍郎谢九仪协理京营戎政

○增设把总官一员于泰兴县周家桥防守从操江都御史史褒善请也

○陕西守臣奏捕淂虏中奸细高登等七人诏斩以狥

○癸亥夜彗星见北斗天权星傍

○甲子命辽东游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杨炤充分守蓟州古北口等处参将

○巡按浙江御史赵炳然奏三月三十日以后官军御倭失事状部覆参将俞大猷一败于普陀山参将卢镗及把总丁经等再败于孟家堰宜重治其嘉湖诸处失事当坐参将张淙知县邓植及知府刘悫副使陈宗夔李文进谢少南李廷松姜廷颐等罪而督抚王忬调度失策亦宜并罚阵亡指挥李元律等宜升级赠官立祠如例淂旨恤录死事官军依拟王忬姑令竭力平寇以靖地方卢镗等俱戴罪立功

○遣福建道御史温景葵兵部主事张四知往山东募兵御倭

○乙丑兵科都给事中王国祯等言比本兵议上御倭方略欲以重赏招降贼首王直等臣窃疑之臣闻胜国末海滨多警东南巨寇有秩至漕运万户及行省参政者且叛服不常迄终无救何者其心不服而爵禄不足以歆之也故至今议者以招抚最为误国殷鉴具存奈何复欲效之今四方群盗所在蠭起皆年朝廷不诛无所创艾就使部议淂行降一王直未必不生一王直将来贻患更有不可言者且古帝王所谓招抚不过曰胁从罔治耳渠魁未尝宥之也使渠魁来归既宥之复赏以爵是赏以劝恶人谁不为夫使吾民皆趣为恶之利非国家之福也下兵部覆言海屿贼与山贼异山贼有定巢可以遣将出师攻而取之海屿贼乘风飘忽瞬息千里急之则遁去乘间则复来有非兵力所能取必者臣闻王直本徽人故与浙人徐惟学李大用辈通番入海既而悔之嘉靖二十九年八月中尝为官军捕斩海寇陈屿主等及余党二三百人欲以自赎而是时有司不急收之遂贻今日大害故臣等欲仿岳飞官杨么党黄佐故事悬以重赏使之归为我用以贼攻贼非敢轻授王爵以示之弱也 上以国祯等言为是令总督张经一意剿贼胁从愿降者待以不死贼首不赦

○丙寅选授中书舍人陈耀文朱文汉行人高敏学纪公巡推官操守经袁世荣知县孙浚汤日新为给事中太常博士杨惟平中书舍人严杰文希儒行人侯东莱推官符允中黄正色杨储知县曾承芳王用康李正彝沈阳屠仲律为试监察御史浚吏科守经户科日新礼科世荣敏学兵科公巡耀文刑科文汉南京户科承芳河南道用康浙江道允中江西道正彝福建道惟平广西道正色山东道杰陕西道阳四川道储贵州道东莱南京浙江道仲律南京湖广道希儒南京广东道

○山东益都县地震

○丁卯升兵科都给事中王国祯为广东布政使司右参政

○己巳命太仆寺调发永平府所属州县种马一千匹兑给曹家寨官军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二·志第五·天文五·脱脱
  卷一五三 梁紀九·司马光
  卷二百六·毕沅
  汉末英雄记 全文·王粲
  ●东征集卷五·蓝鼎元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一·乾隆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八十三·佚名
  ◎王序与谭贝勒齐名·李定夷
  六七五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覆查办省志及各府州县志书情形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中·袁枢
  二十三、读书与习业·包天笑
  卷二百十六·佚名
  260.曹雪芹写《红楼梦》·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五·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二调六十六体,起一百八字至一百十二字泛青苕一体又名感皇恩慢 薄 幸三体 倚阑人一体 惜黄花慢三体 一萼红四体 夺锦标三体又名清溪怨 菩萨蛮慢一体 杜韦娘二体 无愁可解二体 过秦楼

  • 卷一 古體詩·王士祯

    【對酒】對酒歌慨慷,自我屬有生。共得睹太平,皇帝陛下惟樂康。宮府治,丞相無私人。諸諫官彈射奸慝,咸有直聲。自中丞刺史良二千石,各各有廉名。日南交趾皆我郡縣,蠻夷君長以時稽首殿庭。屬國具為令,文笥生翠來王京。幸太學,三

  • 古诗镜卷一·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古诗镜卷一明 陆时雍 编汉第一乐府古辞【诗□而约铙歌屈而壮乐府广而肆潦倒譶????纵横排荡快所欲言乃已 诗言情乐府极备景色】箜篌引【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

  • 志第十五 五行三·范晔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

  • 卷四·佚名

      和寤解第三十四   王乃出图商,至于鲜原,召邵公奭、毕公高。王曰:“呜呼,敬之哉!无竞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难保,后降惠于民,民罔不格,惟风行贿,贿无成事。绵绵不绝,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王乃厉翼于尹氏八士

  • ●卷十二·李攸

      ○仪注二   国初,因唐与五代之制,文武官每日赴文明殿。正衙常参,宰相一人押班。五日起居即崇德、长春二殿,中书门下为班首。   其长春殿常朝,则内侍省都知、押班率内供奉官以下并寄班等先起居,次客省、蘋门使以下,次

  • 第五十二回 伪交欢挟妓侑宴 假反目遣眷还乡·蔡东藩

      却说蔡锷停住了笔,静听小凤仙的话儿。小凤仙却从容道:“上款蒙署及贱名,下款须实署尊号。彼此溷迹都门,虽贵贱悬殊,究非朝廷钦犯,何必隐姓埋名,效那鬼蜮的行径。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若疑我有歹心,天日在上,应加诛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隆庆六年九月甲申朔升户部右侍郎傅颐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太仆寺少卿董尧封为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兼管巡江○升刑部狭西司郎中华汝砺为浙江副使河南右布政使吴道直为左布政使○总督蓟辽侍郎刘应节题议处抚夷买

  • 第三章 革命之教育·邹容

    有野蛮之革命,有文明之革命。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睢,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如庚子之义和团,意大利之加坡拿里,为国民增祸乱。文明之革命。有破坏,有建设。为建设而破坏,为国民购自由平等独立自主之一切权利;为国民增

  • 《江苏省通志稿》例言·缪荃孙

    一、现拟纂辑江苏通志,分二十二门:曰大事、曰方域、曰都水、曰建置、曰民政、曰礼俗、曰度支、曰货殖、曰职官、曰选举、曰文化、曰武备、曰司法、曰邮传、曰经籍、曰古迹、曰金石、曰邦交、曰宗教、曰人物、曰列女、曰

  • 耶律良传·脱脱

    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使你将来见识过人,年纪也老了。现在如果赶紧出来做官,还行有余

  • 魏纪九 高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256)·司马光

    魏纪九 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丙子,公元256年) [1]春,正月,汉姜维进位大将军。 [1]春季,正月,蜀汉姜维升任为大将军。 [2]二月,丙辰,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诸儒论夏少康、汉高祖优劣,以少康为优。 [2]二月,丙辰(初九),魏帝在太极东堂宴

  • 卷十八·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八明 黄训 编吏部【文选下】灾异陈言疏【马文升】文选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礼部咨节该巡抚四川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官刘缨等各题称四川云南

  • 卷三十九 论语二十一·黎靖德

      ◎先进篇上   △先进於礼乐章   立之问:"先进、后进,於礼乐文质何以不同?"曰:"礼,只是一个礼,用得自不同。如升降揖逊,古人只是诚实依许多威仪行将去,后人便自做得一般样忒好看了。古人只是正容谨节,后人便近於巧言、

  • 二、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林语堂

    现在让我们来观察欣赏一位中国学者自述的快乐时刻,十七世纪印象派大批评家金圣叹在《西厢记》的批语中,曾写下他觉得最快乐的时刻,这是他和他的朋友在十日的阴雨连绵中,住在一所庙宇里计算出来的。下面便是他自己认为是人

  • 幻事品第四·佚名

    譬如族姓子。幻名帝父。帝界所行。其有善学行此幻者,明晓术已,於四幻道。现此帝父大幻之事。普众咸祝共观视之。诸天都聚。在于一处。现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一岁百岁。复现城墎。县邑聚落。复现江湖渊海。河流诸水。现

  •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下·元来

    一、评古德垂示警语(下)云门云:有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董,到处驰骋,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转。饶你从朝问到夜,论劫恁么,还曾梦见么?评:云门当时正骂,十者一二人而已;今时纷纷皆是,何曾向衲衣下体究;设或坐片晌之时,不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七·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七 偈颂三 侍者 文斌等 编 赠五台体法师 惟一文殊。无二文殊。百千万亿。徧满尘区。或作老人。或为童子。或在山林。或居廛市。或乘狮子跨空行。或现光明从地起。法师久矣驻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