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代序一 我所认识的徐志摩和陆小曼

我认识陆小曼,是20年代初期。那时我在北京暂住,胡适之、徐志摩和张歆海(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哥哥)先后来看我。胡适之对我说:“海粟,你到北平来,应该见一个人,才不虚此行。”我问:“是哪一个?”他严肃地答道:“北京有名的王太太。你到了北平,不见王太太,等于没到过北平。”“哦?有那么重要?我倒要见一见!”我在他们的怂恿下,决意去看一看。当时我们都还是翩翩少年,脑子里罗曼蒂克的念头很多。我还特地剃了胡子,换了衣裳,适之虽是中式袍褂,但也很修饰。我跟着适之和歆海前去。雇了三辆黄包车,在一家朱红漆的墙门前停下,进了会客室。当底下人通报说“小姐就来”时,我纳闷:我们要见的是一位太太,就是还年轻,怎么叫“小姐”呢?

谁知站在我们面前的竟是一位美艳绝伦,光彩照人的少女,原来她就是蜚声北京社交界的陆小曼。

“刘先生,您请坐。”小曼听了胡适之的介绍,很殷勤地招待我,并且自荐地提到她学过绘画,希望我能帮助她。

“是啊,你们还是同行呢!”胡适之笑道。

“哦,王太太应该会作画!”我说。

“什么应该会,我是初学,瞎拓!”她浅笑道。

“海粟,你怎么知道王太太会作画?”歆海问道。

我自觉好笑。因为我心里认为,像这样的女子,应该懂得一点丹青,心有所想,嘴里就说了出来。

“海粟,你应该收这位女弟子!”适之说。

“如果刘先生肯收,我就叩头了!”小曼银铃般的笑声,使我不安起来。徐志摩接着就赶来了。但是奇怪,他微笑着和小曼打了招呼,却不说话。席间,他总是用眼神而不用嘴巴。我想,豪饮且健谈的志摩,怎么今天拙于言辞了?也许被王太太的睿智和辩才所慑服了?

小曼的父母出来,我才知道是我们常州的乡贤,且是父执。他们也很器重我,自然交谊深了一层。

陆家原是常州的望族,世代书香,加上陆老先生是学者兼外交官,很有学问,因此小曼家学渊源,自小就受琴棋书画的熏陶。她9岁随父到北京,后来在北京教会学校圣心学堂读完中学课程,法文的基础已很好。15岁起,又专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她英文。3年后,她的英文也很流利了。18岁开始,北京社交界已经传闻有一位外交官的掌上明珠,能诗能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能演戏,并且热情、大方,彬彬有礼。当然更能使人产生好感的,是她那明艳的容光、轻盈的体态和柔和的声音。因此,当她一出现在当时的社交界,人们顿时被她照人的光彩所震慑。起初我还不太相信人们对她的盛赞,自从那天随胡适之到陆家后,我也对小曼很钦佩。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约,很美,又无雕凿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她爱读书,英法原文版的小说,她读得很多。因此,北京许多大家子弟和少年得志的新贵,都想和她接近,求亲者来自四面八方。但是她在19岁时,由父母做主,与无锡人王赓订了亲。常州与无锡,原属一府,并有乡谊。王赓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又转到西点军校攻军事,他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1918年回国,第二年,顾维钧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我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王赓任武官。

徐志摩与王赓原是好友,经常在一起,每当星期日,他常与小曼夫妇到西山看红叶,到“来今雨轩”喝茶,或去舞厅跳舞。小曼爱好文艺,对志摩这样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自然是很敬仰的,因此经常向他请教一些文艺上的事,感情虽很融洽,但是很纯真。王赓在北京时,因事忙,有时不能陪小曼出游,就邀志摩代劳。起初,志摩也出于友情难却,加上对小曼印象极好,也就乐于充其任。但是,人毕竟是有感情的,何况爱好相同,意趣相投,共同语言一多,谈话内容就丰富了。自从王赓调任哈尔滨后,志摩和小曼接触的机会更多了。那时候,虽然社会对这才子和才女本来刮目相看,他们的接触一多,就瞠目起来,流言蜚语也就离奇了。这些不负责任的流言,就给他们的交往带来压力。人的感情也真奇怪,越是出现压力,越是有人误解和非难,越要斗争,感情也越深了。因此,他们很自然地从友情发展为爱情。志摩当时是比较能克制的,因为一个使君有妇,一个罗敷有夫;他立即想到悬崖勒马,以免掉进爱情的深深的旋涡中不能自拔。因此他在1925年赴欧洲,以便使爱情的火焰冷却下来。但是到了柏林,感情上受到新的打击,他心爱的儿子彼得已经在一周前夭折了。志摩在悲伤之余,更觉在异国有飘泊之感。这时,他突然接到小曼病重的电报,他又不顾一切地回到北京。这一回来,两人更难舍难分了。用小曼自己的话来说:“他给我的那一片纯洁的真情,使我不能不还他整个的从来没有给过人的爱!”(引自小曼给我的信)志摩与幼仪的婚约也在此时解除了。

引达夫后来的话来说:“忠厚柔艳的小曼,热情诚挚的徐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藉放火花,烧成一片。”

总之,小曼这样一位曾震动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郁达夫语),效文君而下嫁相如,但是家庭的压力更加上志摩事业上的不如意,内忧外患,使他们婚后的生活并不甜蜜。志摩是我的挚友,在文学上,人品上我是极推崇他的,但是他性格上的懦弱,还有一点中国封建社会中形成的读书人的软弱和天真,使他未能帮小曼和自己冲破封建卫道士的精神桎梏,是我所感到遗憾的。志摩不幸早逝。至于陆小曼,在徐志摩逝世后,也离开了徐家。后来她又结婚了,一直在上海教书和卖字画。

现在,小曼已早作故人,她的丰采和文采,她的豪情和柔情,都变做一抔黄土,满目蒿草了。处在20世纪80年代的我们,将如何对待今天的陆小曼?将用什么态度来支持和帮助崭新的陆小曼呢?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五 陈宗室诸王 永修侯拟 遂兴侯详 宜黄侯慧纪 衡阳献 王昌南康湣 王昙朗 文帝诸子 宣帝诸子 后主诸子·李延寿
  卷一百七十八·志第一百三十一·食货上六等·脱脱
  卷一百七十九 表十九·赵尔巽
  卷二十·浦起龙
  平夏录·邓士龙
  日兵事本末·罗惇曧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纪昀
  绎史卷九十二·马骕
  一三五 在病院中·周作人
  提要·吴任臣
  费聚传·张廷玉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一·佚名
  辛亥革命的一课·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九明 李蔉 编吕本中七首宜章元日东风初解冻桃李巳经春避地逢鸡日伤时感鴈臣湖南驰骑江外践边尘憔悴成无用虚烦泪湿巾兵乱后【二首】晚逄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积忧全少睡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八年二月己酉朔大学士方从哲奏请 皇太子讲学去岁八月间奉有 明旨著明春择吉行今择得二月十一日十七日两日皆吉伏望 皇上钦定一日命出阁讲学其应补讲读等官谨另疏列名上请不报○兵部疏奏已题未发援辽将兵蓟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玉堂荟记卷下·杨士聪

    菏水杨士聪朝彻撰癸未九月,经筵进讲,君子有九思一节,余先期□□章送阁,进规处有「圣不自圣」一语,井研使中书来曰:此语上所最厌,宜改之。余即易以别语。因思尧兢舜业,古来帝王忧勤不已,无非不自圣之一念,何至以为厌也。此语可厌

  • ●瀋館錄卷二·佚名

    二月初八日狀啟皮牌密通于臣等曰鄭雷卿事朝鮮嚴辭請罪委送差官則皇帝必有寬宥之典若或有一語營救之端則定無可生之道云云為白臥乎所此言不無所見而發是白去乙朴泂回來時我國咨文之意與皮牌之言不同則只益其怒且恐生事

  • 外集卷十六·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六 宋 李幼武 纂集 陈亮 字同父婺州永康人壮岁首贤能之书寻预璧水之选孝宗朝六达帝庭上书论恢复大计又伏阙论宰相非才无以系天下望埀拱殿成进赋以颂德又进郊祀庆成赋皆不报光宗

  • 戴案纪略卷中·吴德功

    秋七月,候补通判张世英进军翁仔社,义首罗冠英、廖细元应之。罗冠英,东势角人,与翁仔社廖细元、廖廷凤结为刎颈交。当戴逆倡乱之后,即结连翁仔社等庄及林传生等,同谋拒贼。七月,张世英进军翁仔社,以为竹堑、大甲声援,并图恢复彰

  • 伏繠传·李延寿

    伏日恒,字玄曜,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传授,能说玄理,与乐安人任日方、彭城人刘曼都很有名。在齐时曾任东陽郡丞、鄞县令。当时伏日恒的父亲伏曼容已经辞官隐居,朝廷经常让伏日恒在外任职,让他有能力赡养父母。梁武帝登基后,伏日恒

  • 钱唐传·张廷玉

    钱唐,字惟明,象山人。他博学敦行。洪武元年(1368),举明经。对策甚合圣旨,被特授予刑部尚书。二年诏令孔庙的春秋释奠,只在曲阜举行,天下就不必通祀。钱唐进宫上疏曰“:孔子垂教万世,天下共尊其教,所以,天下应该通祀孔子,根本之礼

  • 兵七·徐松

    亲征太祖建隆元年四月十四日,昭义军节度李筠叛。五月十九日,内出手诏曰:「朕仰膺天眷,肇启皇图,念可畏之非民,敢无名而动众 李筠不知天命,犯我王诛,弃带河砺岳之恩,为干纪乱常之事,已行攻讨,即俟荡平。当九夏之炎蒸,念六师之劳苦,

  • 卷四十一·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一     婺源江永撰少牢饋食禮下   吉禮八經【舊篇名有司徹鄭目録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儐尸於堂之禮祭畢禮尸於室中天子諸侯之祭明日而繹有司徹於五禮屬吉】有司徹【徹室中之饋及

  • 卷二十四·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四吴江陈启源撰鲁颂駉之什鲁颂四篇笺疏以为作于文公时宋世説诗者以泮水閟宫二诗多祝愿之词疑为僖公时作不知僖公居位最久故有难老眉夀之称至万有千歳语特颂美过其

  • 卷三十六·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六 宋 严粲 撰 商颂 【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至汤则受命武王封微子启为宋公其封域在禹贡徐州泗滨西及豫州盟猪之野自从政衰散亡商之礼乐七世至戴公时当宣王大夫正考父者校商之名颂十二篇於周

  •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三善现,五眼清净即般若波罗蜜多清净。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即五眼清净。何以故?是五眼清净与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六神通清净即般若波罗蜜多清净。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即六神通清

  • 第四十八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七(夜摩天之十三)彼诸天众。既见如是业果报已。彼佛塔内。复更观察异处壁中。觅希有法。于彼壁中。复见天王牟修楼陀随顺法行。不习近欲爱乐法行。作诸众生利益之行。善知一切善恶等业。既知业已不放逸行

  • 十二门论疏 第二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二卷观有果无果门第二若于因缘得悟者则因缘是门。若不悟者因缘于其人即非门。智度论释三三昧门义正尔。如治病差者□是药不差者于其非其药。又于悟因缘因缘是门。不悟即非门。当知此因缘未曾门非

  • 清果禅院开堂疏·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不会禅师语录清果禅院开堂疏伏以深鼓震空林出迷涂于不夜慈航通彼岸开寿域以无疆至道待人而能弘万物随缘而普度群情久企肃启虔迎恭惟不会大和尚出世苞苻空门龙象阐临济宗风识久超夫象外接天童正派悟已彻于

  • 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共说十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