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上见闻录

编年体史书。作者阮旻锡,字畴生。福建厦门人。曾入郑成功储贤馆为幕僚。后据亲身经历和世间传闻及杨英《从征实录》、佚名《海记》等整理成该书两卷。记载了自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间郑氏四代领兵抗清、经营台湾的史事。书以年月为序,并用清、南明两种纪年,称郑成功为“赐姓”,称郑经为“世藩”,称明郑政权曰“海上”。虽撰于清初,然无一“伪”、“逆”字样,殊难可贵。生前未刊。1911年商务印书馆据金山抄本整理出版,收入《痛史》第14种。后又出标点本一种。然均脱误较多。1958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其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24种出版。1980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宗洽《海上见闻录定本》, 是本为张宗洽以新发现的福建同安抄本为底本,参校《痛史》本和福建省图书馆藏抄本整理而成。

《海上见闻录》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
(2)卷二
(3)跋

猜你喜欢
  宋史·脱脱
  江表志·郑文宝
  大义觉迷录·雍正
  平定交南录·邱濬
  台湾土地制度考查报告书·程家颍
  武宗外纪·毛奇龄
  中法兵事始末·罗惇曧
  西征日录·杨一清
  国宝新编·顾璘
  先进遗风·耿定向
  成吉思汗传·冯承钧
  政海轶闻·陶菊隐
  白话晋书·房玄龄
  古史考·章宗源
  蜀僚问答·刘衡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廖刚·唐圭璋

      刚字用中,号高峰,顺昌人。熙宁三年(1070)生。少从陈瓘、杨时学。崇宁五年(1106)进士。宣和间,由国子录抉擢监察御史。以亲老乞外,知兴化军。绍兴十二年(1143)卒。年七十四。   望江南二首   送黄冕仲知福唐   无诸好,

  • 卷四私情四句·冯梦龙

    [姓]郎姓齐。姐姓齐。赠嫁个丫头也姓齐。齐家囡儿嫁来齐家去。半夜里番身齐对齐。郎姓毛。姐姓毛。赠嫁个丫头也姓毛。毛家囡儿嫁来毛家去。半夜里番身毛对毛。[被席]红绫子被出松江。细心白席在山塘。被盖子郎来郎盖

  • 卷六十三·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三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八羽翼王湾次北固山下【河岳英灵集作江南意起结四句不同】客路青山外行舟緑水前潮平两岸濶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殷璠云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进士

  • 卷八百二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九贯休春山行重叠太古色蒙蒙花雨时好峰【一作山】行恐尽流水语相随黑壤生红黍【一作米】黄猨领白儿因思石桥月曾与故【一作道】人期送谏官南迁危行危言者从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片羽集》·张次溪

    (清)来青阁主人 撰●目录《片羽集叙》集元微之诗文《片羽集》序集遗山文《片羽集》自序集遗山文《片羽集》例言《片羽集》题赠诸人 补赠一人 嗣赠诸人片羽集来青阁集元遗山句赠阆仙兼呈诸同好四首益津杂忆二十五首阆

  • 卷六十二 后秦録十·崔鸿

    鸠摩罗什[一名句摩罗耆婆] 鸠摩罗什天竺人也家世勲烈祖父逹多倜傥不羣父鸠摩罗炎聪慧有羙节龟兹王迎为国师王妹才悟明敏过目必解见罗炎心欲之因以妻焉什在胎时其母慧解倍常年七岁与母俱出家日

  • 大事记续编卷六·王祎

    汉孝哀皇帝元寿二年春正月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通鉴】三月壬辰晦日有食之【以天文志修】夏五月正三公官董贤为大司马孔光为大司徒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以本纪修】解题曰哀帝始以大司马居大司徒之上自是遂为故事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七)·陈寅恪

    关于列朝诗集,凡涉及河东君者皆备述之,其涉及牧斋者则就修史复明两端之资料稍详言之。至于诗学诸主张,虽是牧斋著书要旨之一,但此点与河东君无甚关涉,故不能多所旁及,仅择录一二资料聊见梗概,庶免喧宾夺主之嫌。容希白庚君著

  • 卷之九十一·佚名

    洪武七年秋七月甲子朔享太庙○议增圜丘方丘从祀更定其仪圜丘坛第一成设 昊天上帝正位 仁祖淳皇帝配位如旧第二成东设大明位西设夜明位内壝之内东西各三坛星辰二坛分设于东西星辰之次东则太岁及五岳坛西则风云雷雨及

  • 白门新柳补记·薛时雨

    前书以记为名,是记事非品花。采访所及,随得随录,名次之先后,与色艺之优劣无关焉。即以记事而论,传闻异词,爱憎异性,难免参错,稗官小说,游戏而已,不得以信史责之。前书间有遗珠,特为补记。养和近作淮海之游,他日归来,当不以鄙人为僭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人名曼济岱 【曼济牝□也岱有也卷十八作蛮子带又作蛮子台并改】和通 【回人也卷十八作和童】伊埓布哈 【伊埓明显也布哈牤牛也卷十八作亦里不花】扎实 【唐古特语吉祥也卷十八作札

  • 卷十一·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一衍圣公【臣】孔毓圻谨奏爲恭谢天恩高厚逾涯事【臣】于本年十一月十八日恭遇皇上临幸阙里释奠先师【臣】按史册及阙里志自宋真宗临幸以后旷典久虚懿轨难再我皇上降万乘之尊而俨然亲临钜礼隆

  • 纲鉴易知录卷二十·吴楚材

    东汉纪光武皇帝纲 丙戌,二年,春正月朔,日食。纲 悉封诸功臣为列侯。目 梁侯邓禹、广平侯吴汉,皆食四县。阴乡侯阴识,贵人之兄也,以军功当增封,识曰:&ldquo;臣托属掖庭,仍加爵邑,此为亲戚受赏,国人计功也。&rdquo;帝从之。吏郎

  • 卷三十二·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三十二【辛景王二巳十五年】二十有二年【晉頃六年齊景二十八年衛靈十五年蔡悼二年鄭定十年曹悼四年陳惠十年?平十六年宋元十二年泰哀十七年楚平九年吳僚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二   云何集諦.謂諸煩惱及煩惱增上所生諸業俱說名集諦。然薄伽梵隨最勝說若愛若   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希樂愛是名集諦.言最勝者是徧行義.

  • 佛说菩萨本业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摩竭道场。初始得佛。光景甚明。自然莲华宝师子座。古昔诸佛所坐皆尔。道德威仪相好如一。身意清净。福行普具。明所彻照人刹法处。去来现在无复挂碍。成兴于世。一切悉等。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谛译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

  • 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佚名

    法琳《破邪论》列举道经中有《智慧观身大戒经》,该经当出自六朝。唐孟安排《道教义枢》引该经,但引文不见今本,本经或是残卷,或是缩本。述静观真人观身实相,了见世法皆空,劝人修心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