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二十九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九

贯休

春山行

重叠太古色蒙蒙花雨时好峰【一作山】行恐尽流水语相随黑壤生红黍【一作米】黄猨领白儿因思石桥月曾与故【一作道】人期

送谏官南迁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瘴杂交州雨犀揩马援碑不知千万里谁复识辛毗

怀香炉峰道人

常思峰顶叟石窟土为牀日日先见日烟霞多异香冥心同槁木扫雪带微阳终必相寻去斯人不可忘

观李翰林真二首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御宴千锺饮蕃书一笔成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晩泊湘江作【一作晩泊湘江怀古】

烟浪瀁【一作蒙】秋色高吟似有【一作得】邻一轮湘渚月万【一作千】古独醒人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淮上逢故人

故园离乱後十载始逢君长恨南熏奏寻常只自闻荒窗秋见岳赤地夜生云莫叹谋身晩中兴正用文

读杜工部集二首

造化拾无遗唯应杜甫诗岂非玄域橐【一作藁】夺得古人旗日月精华薄山川气槩卑古今吟不尽惆怅不同时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题简禅师院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後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读刘得仁贾岛集二首

二公俱作者其柰亦迂儒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想得重泉下依前与衆殊役思曾冲尹多言阻国亲桂枝何所直陋巷不胜贫马病唯【一作难】汤雪门荒劣有人伊余吟亦苦为尔一眉嚬

天台【一本无上二字】老僧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白髪垂不剃青眸笑转深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经费隐君旧宅

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

秋末怀旧山

昔住匡庐北无人知姓名侵云收谷粟引蚁上柑橙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独行谁能将白发共向此中生

春过鄱阳湖

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夕阳沙鸟上囘首一长叹

寄僧野和尚

鸟【一作岛】外更谁亲诸峰即四邻白头寒枕石青衲烂无尘橡栗堆行径猨猴遶定身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

寄冯使君

端居碧云暮好鸟啼红芳满郭桃李熟卷帘风雨香清吟绣段句默念芙蓉章未得归山去频升谢守堂

寄紫阁隐者

积翠藏一叟常思未得游不知在岩下为复在峰头苔上枯藤笐泉淋破石楼伊余更何事不学此翁休

寄天台道友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石碑文不直壁画色多枯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松枝垂似物山势秀难图紫府程非远清溪径不迂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

旅中怀孙路

暮尘微雨收蝉急楚乡秋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贻世

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苦惑神仙?难收日月精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

览李秀才卷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怀方干张为

冥摉入仙窟半夜水堂前吾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四皓图

何人图四皓如语话唠唠双鬓雪相似是谁年最高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

怀白阁道侣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斜雪扫不尽饥猨唤得应香然一字火磬过数潭氷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

读孟郊集

东野子何之诗人始见诗清刳霜雪髓吟动鬼神司举世言多媚无人师此师因知吾道後冷淡亦如斯

怀四明亮公

孤峰含紫烟师住此安禅不下便不【一作石】下如斯太可怜坐侵天井黑吟久海霞蔫岂觉尘埃里干戈已十年

秋过钱塘江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上俞许二判官

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未审亲宗伯焉能识正声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

怀刘得仁

诗名动帝畿身谢亦因诗白日只如哭皇天得不知旅坟孤岳羸仆泣如儿多少求名者闻之泪尽垂

归故林後寄二三知已

昨别楚江边逡廵早数年诗虽清到後人更?於前岸翠连乔岳汀沙入坏【一作瀼】田何时重一见谈笑有茶烟

春寄西山陈陶

搔首复搔首孤怀草萋萋春光已满目君在西山西壍水成文去庭柯擎翠低所思不可见黄鸟花中啼

秋末江行

四顾木落尽扁舟增所思云冲远烧出帆转大荒迟天际霜雪作水边蒿艾衰断猨不堪听一听亦同悲

送人归新罗

昨夜西风起送君归故乡积愁穷地角见日上扶桑蜃气生初霁潮?匝乱荒从兹头各白魂梦一相望

思匡山贾匡【一作寒夜思庐山贾生】

山兄诗癖甚寒夜更何为觅句唯【一如】作顽坐严霜打不知石膏黏木屐【一作履】崖蜜【一作栗】落冰池近见禅僧说生涯胜往时

偶作

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赠方干

盛名与高隐合近谢敷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垂纶侵海介拾句历云根白日昇天路如君别有门【弟子谓李频也】

渔父

一叶一竿竹眉须云欲零陆应无祖业香必是伊腥儿亦名鱼鹧歌称我【一作尔】洞庭囘头深自媿旧业近沧溟

题友人山居

卜居邻坞寺魂梦又相关鹤本如云白君初似我闲月明僧渡水木落火连山从此天台约来兹未得还

寄宋使君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

怀武夷红石子二首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语炉中奼奼娇乳香诸洞滴地秀衆峰朝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弋者终何慕高吟坐绿鳌烧侵姜芋窖僧与水云袍竹鞘畲刀缺松枝猎箭牢何时一相见清话擘蟠桃

送人征蛮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

怀周朴张为

二子无消息多应各自耕巴江思杜甫漳水忆刘桢白发应全白生涯作麽生寄书多不逹空念重行行

寄令狐郎中

雨打繁暑尽放怀步微凉绿苔狂似人入我白玉堂壍鸟眠堪画庭柽夜益香唯应蘂宫子时到虎溪傍

鄱阳道中作

鄱阳古岸边无一树无蝉路转仙山大砧驱乡思偏湖平帆尽落天淡月初圆何事尧云下干戈满许田

归故林别知已

别离无古今柳色向人深万里长江水平生不印心远书容北鴈赠别谢南金愧勉青云志余怀非陆沈

送僧游天台

囊空心亦空城郭去腾腾眼作麽是眼僧谁识此僧歇隈红树久笑看白雪崩已有天台约深秋必共登

咏竹根珓子

出处慙林薮才微幸一阳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砚瓦

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傥然仁不弃还可比琅玕

水壶子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莫讶书绅苦功成在一毫自从蒙管录便觉用心劳手点时难弃身闲架亦高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风骚

棊信无声乐偏宜境寂寥着高图暗合势王气弥骄人事掀天尽光阴动地销因知韦氏论不独为吴朝

夜对雪作寄友生

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一作从】何年今夜意共子在【一作老】孤峯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

题惠琮律师院

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余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猨拨孤云破钟撞衆木疎社坛踪迹在重结复何如

寄清冷山道人

常忆清冷子深云种早禾万缘虽不涉一句子如何踪迹诸峰匝衣裳老虱多江头无事也终必到烟萝

秋尽途中作

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首句缺一字】

禅林蝉 落地燥可生苔好句慵收拾清风作麽来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松声高似瀑药熟色如花谁道全无病时犹不在家【逐六尘名不在家也】山童舂菽粉园叟送银瓜谁访孙弘阁谈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阁雀衔红粟邻僧背古碑只应王与谢时有沃州期

读玄宗幸蜀记

宋璟姚崇死中庸遂变移如何游万里只为一羌儿泣溻乾坤色飘零日月旗火从龙阙起泪向马嵬垂始忆张丞相全师郭子仪百官皆剽劫九庙尽崩隳尘扑银轮【一作干】暗雷奔栈阁危幸臣方赐死野老不胜悲【时有羣叟遮道泣见于上】及溜飘沦日行宫寂寞时人心虽未厌天意亦难知圣两归丹禁承乾动四夷因知纳谏诤始是太平基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九

猜你喜欢
  ●全史宫词卷十九 元·史梦兰
  第三幕·老舍
  第二折·马致远
  灵 感·林徽因
  城楼上·林徽因
  唐诗镜卷四十七·陆时雍
  卷九十九·曹学佺
  卷三十三·陈廷敬
  卷八百四十四·佚名
  卷七百九十二·佚名
  卷七百十二·佚名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05、择偶·蒲松龄
  卷一·贾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六出 飞报·梁辰鱼

    【金珑璁】〔净丑上〕齐邦今服我。要看三晋如何。今转战渡黄河。〔丑〕诸侯俱听命。谁似我功多。看奏凯发长歌。〔相见介净〕太宰。我提兵北征。齐邦已服。今同我鲁公弟会晋公午于黄池。要行齐桓晋文故事。昨已渡河

  • 卷四十八 楚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八 楚上居遁居遁,俗姓郭,抚州南城人。嗣洞山,住潭州龙牙山妙济寺,世称龙牙和尚。龙德三年卒。所作歌行偈颂,颇行于世。诗九十六首。 【(《全唐诗》无居遁诗)】偈颂并序○序为南岳齐己撰禅门所传偈颂,自二

  • 卷二百五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四 张翥 题杨太史山居图 湖上山居好奎题厌翠微烟霞改旧色林壑发清晖松晩看书罢荷凉坐钓归图中有真趣须此挂朝衣 题汪会语村隐居 闻道荆村僻幽居趣自

  • 汪元量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汪元量(1241-约1317后)字大有,号水云、水云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间入太学,以善琴出入宫掖。德祐二年(1276),元兵陷临安,随三宫北往大都,留北十三载。元世祖尝命奏琴,至元二十五年(1288)得赐黄冠南归。细主瀛国公、

  • 原序·岳珂

    玉楮集原序予自戊戌西遡沔鄂庚子东游当涂岁凡三周裒彚诗藁得三百五十有八名以玉禇因为之序昔宋人有刻玉为楮三年而成一叶杂於楮叶中而莫之辨工盖如是其巧也或从而笑之曰天地之生物自质自形日月之照临风雨之滋泽寒暑之

  • 卷六十一·志第三十七·乐一·张廷玉

        ◎乐一   古先圣王,治定功成而作乐,以合天地之性,类万物之情,天神格而民志协。盖乐者心声也,君心和,六合之内无不和矣。是以乐作于上,民化于下。秦、汉而降,斯理浸微,声音之道与政治不相通,而民之风俗日趋于靡

  • 卷一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一上 【起戊寅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尽乙巳周赧王五十九年】凡一百四十八年 【戊寅】周威烈王【午】二十三年【秦简公十二年晋

  • 卷之六十七·佚名

    洪武四年秋七月辛亥朔存心录成 上览之谓诸儒臣曰朕观历代贤君事神之道罔不祗肃故百灵效祉休徵类应及乎衰世之君罔知攸敬违天慢神非惟感召灾谴而国之祸乱亦由是而致朕为惧每临祭必诚必敬惟恐未至故命卿等编此书欲示鉴

  • 二七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郭祚炽在额外校对上効力行走折·佚名

    二七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郭祚炽在额外校对上効力行走折乾隆四十年七月初三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奏明请旨事。乾隆四十年六月二十九日,据四库全书处分校 原任太常寺典簿郭祚炽呈称:窃炽于乾隆三十八年闰三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冯勤威公守信神道碑王安石冯氏有家于滑州之白马者莫知其所以从至鲁公而尝以公开国于始平日其本出于汉杜陵楚相唐之后也公讳守信字中孚自为儿童状貌嶷然慷慨有大志人固巳竒之矣既冠从其乡人受学以三礼举于

  • 本造第一·桓谭

    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聘天下辩通,以着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乃其事约艳,体具而言微也。董仲舒专精于述古,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井菜。余为《新论》,术辨古今,亦欲兴治也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四·佚名

    宋 滕珙 撰和买类乞除浙东和买绢数是年秋八月改除先生浙东提举冬十一月奏事延和殿凡七事此居其五此叚专乞到官与帅臣监司相度定数从来年夏料为始以革旧弊臣窃见浙东路和买绢万数浩瀚而绍兴府独当其半旧例自物力三十

  • 卷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一宋 朱子 撰家礼一之上士冠礼传曰夫礼始于冠本于昬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夫音扶朝直遥反 始犹根也本犹干也乡乡饮酒】士冠礼 筮于庿门【筮市例反庿古庙字 筮者以蓍

  • 备内·韩非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上,此世所以有劫君杀主也。为人主而大信其子,则奸臣得乘于子以成其私,故李兑传赵王而饿主

  • 力命第六·列子

    【原文】 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①。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于陈

  •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佚名

        光禄大夫大司徒三藏法师沙啰巴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三十三天善法堂中。与诸比丘诸大菩萨天主帝释无量众俱。尔时婆伽梵敷座而坐。即入普观乌瑟尾沙三昧。时婆伽梵忽从肉髻。演出秘密微妙法行。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五(本)·窥基

    譬喻品第三三门分别。一叙来意。二解品名。三释妨难来意有二。一鹙子上根闻法说而已悟。四人中性必假况而方知。上已化于上根。下将晓于中性故此品来。二论云自此已下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

  • 匋雅·陈浏

    《甸雅》原书分上、中、下三卷,现仅存上、中两卷。作者居京二卡余年,热衷此道,见多识广,发为述论,一物一条,皆阅历有得之言。虽前后有个别重复,眉目也略欠清爽,翻检有所不便,但此书整体,看似杂陈无序,实则仍有部分,有层次,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