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宫奏稿

明夏言著。五卷。书前有明嘉靖十三年(1534)汪文盛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纪昀等校后发抄,集于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史部内。夏言是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任兵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侍读学士充纂修官、经筵日讲兼吏科给事中。嘉靖十年(1531),九月任礼部尚书。十一年(1532)加太子太保。十五年(1536)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二月兼武英殿大学士后加少师,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居首辅。与严嵩相争,被弃市。本书辑著者任礼部尚书时所上疏议,因礼部别称南宫,故名。内有斟酌临雍旧典乞赐宸断疏、改便科举以顺人情疏、请复岁贡旧法以通利人才疏、函育人才以恢弘治道疏、正文体重程式简考官以收真才疏、惩抗违以彰国法疏、明职掌以杜侵越疏、参酌古今慎处庙制乞赐明断疏、乞怜查照旧规以苏民困以安地方疏、公务疏、科举疏、奏灾异疏、正体统以尊朝廷疏、遵旧制以便出入疏等目。

《南宫奏稿》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南宫奏稿序
(3)南宫奏稿巻一
(4)南宫奏稿巻二
(5)南宫奏稿巻三
(6)南宫奏稿巻四
(7)南宫奏稿巻五

猜你喜欢
  旧唐书·刘昫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黄以周
  粤逆纪略·佚名
  防海纪略·王之春
  壬午功臣爵赏录·都穆
  民国奇闻·吴虞公
  都门识小录摘录·蒋芷侪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胡一桂
  史记索隐·司马贞
  国语注译·左丘明
  客杭日记·郭畀
  闽游月记·华廷献
  政学录·郑端
  新唐书纠谬[标点本]·吴缜
  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徐复祚

    【瑶轮第七】〔末上〕瑶轮先生貌已焦。何事复呶呶。自从世弃。屛居海畔。煞也无聊。况妻身号冷。子腹啼枵。不将三寸管。何处觅逍遥。算来日月。只有酒堪浇。一醉乐陶陶。自歌自舞。自斟自酌。暮暮朝朝。但淸风无偶。

  • 卷七·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七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假馆集下【起丙寅正月尽十月】寄题宋漫堂观察园亭六絶句村烟雨外青沙草?头碧欲知春浅深风到鳞鳞活緑波村菱角初翻刺鸡头未剥圆凉风吹酒醒人上过溪船芰梁春水緑于头春花

  • 卷四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一】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以父防入官年二十登宝元初进士厐籍荐除馆阁校理英宗朝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朝加资政殿学士退居洛阳凡十五年田夫野老皆

  • 列传第八十六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李延寿

    蠕蠕姓郁久闾氏。始神元之末,掠骑有得一奴,发始齐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闾。“木骨闾”者,首秃也。“木骨闾”与“郁久闾”声相近,故后子孙因以为氏。木骨闾既壮,免奴为骑卒。穆帝时,坐后期当斩,亡匿广漠谿谷间,收合逋逃,得

  • 列传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杨马·欧阳修

    孔巢父,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孙。少力学,隐徂来山。永王璘称兵江淮,辟署幕府,不应,铲迹民伍。璘败,知名。广德中,李季卿宣抚江淮,荐为左卫兵曹参军。三迁库部员外郎。出为泾原行军司马。累拜湖南观察使,未行,会普王为荆襄副元帅,署

  • 卷四百四十九·列传第二百八·忠义四·脱脱

        ◎忠义四   崔纵 林冲之 滕茂实 魏行可 阎进 赵师槚 易青 胡斌 范旺 马俊 杨震仲 高稼 曹友闻 陈寅 许彪孙 陈隆之王翊李诚之   崔纵,字元矩,抚州临川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历确山主簿、仙居丞,累迁

  •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世祖十一·宋濂

        ◎世祖十一   二十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以皇太子故罢朝贺。禁赍金银铜钱越海互市。甲戌,帝以日本孤远岛夷,重困民力,罢征日本,召阿八赤赴阙,仍散所顾民船。以江南废寺田土为人占据者,悉付总统杨琏真加修寺。己

  • 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一·朱国祯

    鹤杨子曰。鹤。羽族灵也。而变小大不同。金九火也。而变生焉。七年一小变。十六年再变。百六十年大变。千六百年变极。而与圣人同隐显。灵其至矣。陈州倅卢其畜二鹤甚驯。一创死。一哀鸣不食。卢勉饲之。乃就食。一旦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一卷宋王佐榜进士题名录也攷宋时廷试于榜唱名谒先圣先师赴闻喜宴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具书之谓之同年小录高宗南渡后自建炎二年李昜榜至是七设科矣是科凡三百三十人又特奏名四百五十七

  • 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范晔

    (耿弇)◆耿弇传耿弇字伯昭,扶风郡茂陵县人。他的先祖在武帝时,以吏二千石从巨鹿迁徙到扶风。父耿况,字侠游,以通晓经术为郎,与王莽从弟王伋共学《老子》于安丘先生,后为朔调连率。耿弇少年时期就好学,学习他父亲的学业,由于经常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 洪武十六年冬十月辛未朔,祭孝慈皇后陵及几筵殿。 诏授武定军民府女知府商胜诰曰:“朝廷政治遐迩弗殊,德在安民,宜从旧俗。惟尔黔中之地,官皆世袭,间有妇承夫位者,民亦信服焉。前武定府上官

  • 卷三·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三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书经尚书古文可疑尚书古文出孔子壁中安国孔子后悉得其书考伏生所传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以授都尉倪寛于时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班固谓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

  • 鸱鸮·佚名

    ——弱者的哀鸣和呼号【原文】鸱鸮鸱鸮(1),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②,鬻子之闵斯③。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绸缪牖户⑤。今女下民(6),或敢侮予。予手拈据(7),予所捋茶(8),予所蓄租(9),予口卒瘏(10),曰

  • 多闻品法句经第三(十有九章)·佚名

    多闻品者,亦劝闻学积闻成圣。自致正觉。多闻能持固,奉法为垣墙。精进难逾毁,从是戒慧成。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多闻能除忧,能以定为欢。善说甘露法,自致得泥洌闻为知法律,解疑亦见正。从闻舍非法,行

  • 养吾斋集·刘将孙

    三十二卷。元刘将孙撰。将孙字尚友。生卒年不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父刘辰翁的文名擅于宋末,将孙濡染家学,颇习父风。吴澄为作集序,谓其:“浩瀚演迤,自成为尚友之文,如苏询之有苏轼。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自,淹贯

  • 汉宫二十八朝演义·徐哲身

    长篇小说。徐哲身著。1928年2月上海五权书社初版。《汉代宫廷艳史》即《汉宫二十八朝演义》,它以宫廷为中心,以帝王后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朝臣阉竖之间的纠葛争斗为主线,旁涉广取,把当朝重要史事都引入其中。它细节描摹方

  • 新唐书纠谬[四库本]·吴缜

    史学著作。北宋吴缜撰。20卷。是书专为驳正《新唐书》讹误而作,有《书事失实》、《载述脱误》、《纪志表传不相符合》等20门,凡400余事。虽有过于琐屑之处,然于欧书中脱误、失实、牴牾、失考之处,一一指正,可补其讹漏。并

  • 尚书疏衍·陈第

    四卷。明陈第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着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覃思精研,期合于古义,不为前人成说所囿,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