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读大学法

朱子曰语孟随事问答难见要领惟大学是曾子述孔子説古人爲学之大方而门人又传述以明其旨前后相因体统都具玩味此书知得古人爲学所向却读语孟便易【去声】入后面工夫虽多而大体已立矣○看这一书又自与看语孟不同语孟中只一项事是一个道理如孟子説仁义处只就仁义上说道理孔子答顔渊以克巳复礼只就克巳复礼上説道理若大学却只统说论其功用之极至于平天下然天下所以平却先须治国国之所以治却先须齐家家之所以齐却先须修身身之所以修却先须正心心之所以正却先须诚意意之所以诚却先须致知知之所以至却先须格物○大学是为学纲目先读大学立定纲领他书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诚意正心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今且熟读大学作间架却以他书塡补去○大学是通言学之初终中庸是指本原极致处○问欲专看一书以何为先曰先读大学可见古人为学首末次第不比他书他书非一时所言非一人所记

又曰看大学固是着逐句看去也须先统读传文教熟方好从头仔细看若全不识传文大意便看前头亦难

又曰尝欲作一说教人只将大学一日去读一遍看他如何是大人之学如何是小学如何是明明徳如何是新民如何是止于至善日日如是读月来日去自见所谓温故而知新须是知新日日看得新方得却不是道理解新但自家这个意思长长地新○读大学初间也只如此读后来也只如此读只是初间读得似不与自家相关后来看熟见许多说话须着如此做不如此做自不得○读书不可贪多当且以大学为先逐段熟读精思须令了了分明方可改读后段看第二段却思量前段令文意连属【音烛】却不妨○问大学稍通方要读论语曰且未可大学稍通正好着【陟略反下同】心精读前日读时见得前未见得后面见得后未见得前面今识得大纲体统正好熟看读此书功深则用博昔尹和靖见伊川半年方得大学西铭看今人半年要读多少书某且要人读此是如何縁此书却不多而规模周备凡读书初一项须着十分工夫了第二项只费得八九分工夫第三项便只费得六七分工夫少间读渐多自通贯他书自着不得多工夫○看大学俟见大指乃及他书但看时须是更将大段分作小段字字句句不可容易放过常时暗诵黙思反覆研究未上口时须教上口未通透时须教通透巳通透后便要纯熟直待不思索时此意常在心胸之间驱遣不去方是此一段了又换一段看令如此数段之后心安理熟觉工夫省力时便渐得力也

又曰大学是一个腔子而今却要塡教【平声】他实如他说格物自家须是去格物后塡教他实着诚意亦然若只读得空殻子亦无益也○读大学岂在看他言语正欲验之于心如何如好好色恶恶臭试验之吾心果能好善恶恶如此乎闲居为不善是果有此乎一有不至则勇猛奋跃不已必有长【上声】进今不知如此则书自书我自我何益之有【新安陈氏曰凡读书之法皆当如此非但大学也】

又曰某一生只看得这文字透见得前贤所未到处温公作通鉴言平生精力尽在此书某于大学亦然先须通此方可读他书

又曰伊川旧日教人先看大学那时未解说而今有注解觉大段分晓了只在仔细看【陈氏曰大学章句巳示学者一定之凖只直按他见成底熟就里面看意思滋味便见得无穷义理出焉】

又曰看大学且逐章理防先将本文念得次将章句来解本文又将或问来参章句须逐一令【平声下同】记得反覆寻究待他浃洽既逐段晓得却统看温寻过

又曰大学一书有正经有章句有或问看来看去不用或问只看章句便了久之又只看正经便了又久之自有一部大学在我胷中而正经亦不用矣然不用某许多工夫亦看某底不出不用圣贤许多工夫亦看圣贤底不出

又曰大学解本文未详者于或问中详之且从头逐句理防到不通处却看或问乃注脚之注脚○某解书不合太多又先准备学者为【去声】他设疑说了所以致得学者看得容易【去声】了○人只说某说大学等不略说使人自致思此事大不然人之为学只争个肯与不肯耳他若不肯向这里略亦不解致思他若肯向此一边自然有味愈详愈有味【陈氏曰大学约其防于章句已的确眞切而详其义于或问又明实敷畅章句中太简而或未喻则易枯必于或问详之或问中太博而或未贯则易泛必于章句约之○新安陈氏曰右二条之説不同而可互相发明】

猜你喜欢
  卷七·郑玄
  春秋经传辨疑卷上·童品
  卷一一·邱濬
  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杜预
  处世的艺术·孔子
  卷九·崔子方
  卷三十五·林之奇
  卷二十九 有司彻第十七之一·李如圭
  卷八·王安石
  正賫送·章太炎
  襄公·襄公十二年·左丘明
  叹会品第二·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五[宋磻]·惟白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三·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五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防南征録【十】华岳寄敬甫叶兄嵗次丁夘秋八月既生魄于时谪建安脱去未有防忽覩星鳯光慨然陪履舄自谓入闽建阅人几千百间有知功名所建复邪僻否则茍

  • 朱服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朱服(1048-?)字行中,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熙宁进士。以淮南节度推官充修撰、经议局检讨。元丰中,擢监察御史里行,历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婺、宁、庐、寿五州。绍圣初,召为中书舍人,官至礼部侍郎。

  • 附录二:袁宏传及其轶事·袁宏

      (一)晋书袁宏传  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 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中·佚名

    宋高宗十一戊午绍兴八年春正月戊子朔,上在建康。癸巳,言者请今后从官作守,不许冲见任人。赵鼎曰:『祖宗以来如此。』上曰:『若遇从官无异庶官,宰执无异从官,则非朝廷之体。』丙申,御史中丞常同言:『自大臣用事以来,沮抑言路,喜怒

  • 卷之六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一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六五七 谕校阅全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着罚尚书俸六个月等事·佚名

    六五七 谕校阅全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着罚尚书俸六个月等事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吏部议大学士于敏中等奏四库馆所进书籍错误数次,业经按季详加查核,内有八阿哥抽阅书内错误一次、总裁嵇璜、总阅朱珪各记过一次,总校官

  •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佚名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十日臣董诰谨奏,为请旨事。窃自办理四库全书以来,四方秘籍乘时毕萃,馆臣以及厘订进呈,仰蒙圣明裁鉴,择其精当而罕观,督武英殿聚珍版印行,俾海内操觚

  • 袁继忠传·脱脱

    袁继忠,他的祖先是振武人,后来迁徙到并州。其父袁进,在后周任阶州防御使。继忠因父亲的官职补任右班殿直。太祖平定泽、潞,讨伐并、汾诸地时,继忠都参加战斗。乾德年间宋军征讨蜀地,他隶属于大将刘廷让军中。攻克蜀地后,任知

  • 贵义第四十七·墨子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

  • 三传辨疑卷十三·程端学

      宣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公羊曰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此説近是而辞亦有未备者  公子遂如齐逆女  左氏曰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  左氏见公子遂以公族上卿之尊而逆女故有是论而不知遂之弑

  • 论语解卷七·张栻

    宋 张栻 撰子路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身率之于前而劝相之于后充此固足以尽为政始终之道矣而子路犹请益焉则告之以无倦使之敦笃乎是二者而已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

  • 卷二十六·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六士防礼上第十二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丧于五礼属凶大戴第四小戴第十三别録第十二 贾氏公彦曰此诸侯之士也知者下云君若

  • 出国宏化临别之演辞·太虚

    ──十七年八月在上海沧洲别墅讲──今日承蒙宠召,得与善男信女聚首一堂,颇觉欣慰!兹逢国内五中全会开幕,训政伊始;美国发起废战公约,已由各国签字。先到科学发达的国家,传播东方最优美的文化。或以中国人赴欧、美皆是去学欧

  • 第十三 禅定相应·佚名

    第一 三昧~等至一~二[尔时,世尊]舍卫城&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三&ldquo;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四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于三昧非等至善。五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

  • 催眠术·程小青

    这里是我的日记中的一节最简短而又最有趣的探案记录不,简直是霍桑别开生面的医案记录。记录的年月距离我此刻叙述时也已经很远了。时候是初夏,气候已渐渐地热起来。那天早上忽然下着非丝非雾的朦朦细雨,天空中塞满了厚厚

  • 野趣有声画·杨公远

    元诗别集。2卷。杨公远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南宋咸淳年间吴龙翰序。序中对本集的名字作了说明:“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卷末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方

  • 还山录·为霖道霈

    凡四卷。全称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又作为霖禅师还山录。明末清初曹洞宗僧为霖道霈(1615~1702)撰,兴灯等编,康熙二十七年(1688)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辑录道霈再住鼓山以后之语录,故称还山录。内容包括上堂、示众、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