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述注

二十八卷。清李光坡(1651-1723)撰。光坡字耜卿,廪膳生,家居不仕,性至孝。为学以宋儒是宗,专意于《三礼》。着有《周礼述注》、《仪礼述注》、《皋轩文集》等。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乃专为驳正陈氏《礼记集说》而作。其《自序》云:“始读陈氏《集说》,疑其未尽,及读注疏,又疑其未成。如《序》内称郑氏祖谶,孔氏惟郑之从,不载他说,以为可恨。郑氏祖谶,莫过于郊特牲之郊祀,祭法之禘祖宗。而孔氏《正义》皆取王(肃)郑(玄)二说,各为缕列”,其他“自五体大者至零文单字,备载众诂,在诸经疏中最为详核”,以为陈澔实妄言诋毁孔颖达之书矣。故光坡是以驳正陈氏《集说》为大旨,力斥其“诸篇皆妄次第”。而光坡是书却颇有条理,犹现身说法,每篇前有小序,于经文则节取一句或一词而述注之,各为一条。每条先录郑注或孔疏,或《集说》、或朱子注、或秦汉群经及诸子、或唐宋以来说经众家之言,间有“坡谓”,以阐发己意。其《述注》以程朱理学为依据,补述训解郑玄之注,却又不偏于一家之言;于陈氏《集说》即力斥其非,亦间取可取者。然其于名物,典制、器数之考中,颇多阐发经文义理之宏微,故与陈氏不能尽相隔绝。有乾隆三十二年刊本。

《礼记述注》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序
(3)卷一
(4)卷二
(5)卷三
(6)卷四
(7)卷五
(8)卷六
(9)卷七
(10)卷八
(11)卷九
(12)卷十
(13)卷十一
(14)卷十二
(15)卷十三
(16)卷十四
(17)卷十五
(18)卷十六
(19)卷十七
(20)卷十八
(21)卷十九
(22)卷二十
(23)卷二十一
(24)卷二十二
(25)卷二十三
(26)卷二十四
(27)卷二十五
(28)卷二十六
(29)卷二十七
(30)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韩诗外传·韩婴
  论衡·王充
  孔丛子·孔鲋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
  思问录·王夫之
  噩梦·王夫之
  江式近思录集注·江永
  小学诗礼·陈淳
  耻言·徐祯稷
  四书大全·胡广
  论语集说·蔡节
  常语笔存·汤斌
  辨言·员兴宗
  论语点睛·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九·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九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退休集钞三三径东园新开九径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九种花木各植一径命曰三三径云三径初开自蒋卿再开三径是渊明诚斋奄有三三径一径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冬十月。庚申朔。享太庙。遣礼亲王世铎恭代行礼。外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

  • ◎国史馆(各省通志局附)·费行简

    湘绮老人,以迟暮之年,游戏三昧,而膺馆长之.职时几三年,一帙未就,有同虚设矣。其时纂修协修,半皆湘绮门人,娴经训词章者固济济,而未必皆史才也。故并居京师,支干俸,优游于文酒声歌之会,俨然清代翰詹衙门官,而俸入十倍之。真玉堂仙人

  • ●皇朝通典卷五十四·佚名

    禮十四 ○禮十四 嘉四 △嘉四 冠服 寶印 ·冠服 (臣)等謹按杜典有君臣服章制度一門又別立冠冕篇於冠禮之後所載多複今冠禮既無庸纂述冠冕篇亦應併入於冠服一門欽惟我朝鴻業肇興列祖列宗制作隆備衣冠法式釐定服用者百數

  • 后记·胡适

    胡先生的《丁文江的传记》,民国四十五年十一月出版,载在《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里。四十九年六月,胡先生嘱台湾启明书局印单行本,并由胡先生写了一篇《校勘后记》。启明停业后,这本书已绝版多年。近年来,外间向本馆函询这

  • 奏谳书四·佚名

    原文:胡丞[上&ldquo;喜&rdquo;下&ldquo;心&rdquo;]敢讞之,十二月壬申大夫[上&ldquo;艹&rdquo;下&ldquo;所&rdquo;]詣女子符,告亡。.符曰:誠亡,詐自以為未有名數,以令自占書名數,為大夫明隸,明嫁符隱官解妻,弗告亡,它如 。解曰:符

  • 卷五十三·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三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学记第十八○案郑目録云【目监本误日】发虑宪节疏不足以动众○虽有以小善恩未被物【以疑衍字】就贤体逺○贤谓德行贤良【谓误为】所学至方策○郑恐所学者【脱者

  • 卷五十八·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十八     婺源江永撰職官下   通禮七補大宰乃施典於邦國而建其牧立其監設其參傅其伍陳其殷置其輔【乃者更申勅之以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長謂之牧所謂八

  • 卷二十八·严粲

    <经部,诗类,诗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八 宋 严粲 撰 公刘召康公戒成王也成王将涖政【涖音利】戒以民事美公刘之厚於民【笺曰公刘后稷之曾孙】而献是诗也【笺曰成王始幼少周公居摄政及归之成王将涖政召公惧成

  •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三   云何菩薩難行戒。當知此戒略有三種。謂諸菩薩現在具足大財大族自在增上.棄捨   如是大財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薩淨戒

  • 虚堂和尚语录 第三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三卷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语录侍者德惟似泾如阜编庆元府请疏朝散郎。集英殿修撰。知庆元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兼[泳-永+公]海制置使 陈 昉撰右伏以。尊者放光明。指八祥六胜之地。育王捧舍

  • 胡仲子集·胡翰

    十卷。明胡翰(1307—1381)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浙江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今浙江衢县)教授,后召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其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 (今浙江浦江) 王懋温所编。

  • 损斋备忘录·梅纯

    明梅纯撰。此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纪事、纂言、知人、格物四类,下卷分说诗、论文、补缺、拾遗、辨疑、刊误六类。其纪事条颇有参考价值。如详记明初随太祖朱元璋渡江者徐达、冯国用等十人之终始、记洪武三年大封功臣之始

  • 篆刻十三略·袁三俊

    篆刻论著。清袁三俊著。袁三俊,字籲尊,号抱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童时好篆刻。治印师秦汉。作者针对清初印坛在印学上的一些弊病,如傲漫、轻浮、呆板等,从正面立论分成:“学古、结构、章法、满、纵横、苍、光、沉着

  • 西升经·佚名

    全称《老子西升经》。原名《西升记》。传老子西游至关,其谈论言旨,尹喜录之,纪而成书。本书援引老子哲学阐发宗教义理,是早期道教及之后《太玄经》系统的一部重要经典。二卷,计分三十九章。约成书于三世纪左右。该书

  •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佚名

    述存思服玉精、黄饴成仙之法。疑是房中术。

  •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长筌子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金末元初全真派道士长筌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此书是《太古经》注本。原经约出于唐宋间,分作三章,论述修真养性之道。认为无动无为是万物之本,不视不听是谓太玄。修道者养其真火,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