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史馆(各省通志局附)

湘绮老人,以迟暮之年,游戏三昧,而膺馆长之.职时几三年,一帙未就,有同虚设矣。其时纂修协修,半皆湘绮门人,娴经训词章者固济济,而未必皆史才也。故并居京师,支干俸,优游于文酒声歌之会,俨然清代翰詹衙门官,而俸入十倍之。真玉堂仙人矣!

湘绮以撰《湘军志》得名,其书不讳私亲,不避权要,专持公论,而纪事之详有法,远过魏默深辈。袁慰庭虽不学,独嗜是书,故议立史馆之日,即内断于心,以隆礼聘此老。他有荐引者,并置不顾。然此老顽固,深不以共和为然。到馆年余,人叩以纂至何处,笑答曰:“方纂《孙文本纪》,犹未就也。”又谓欧阳修《五代史》,创《伶官传》,今当仿之,创伟人传。宋芸子谓人物当依《三国志》通称传,固正论也。湘人某以王氏弟子,有宠于袁,适任府秘书,意不为然,盖欲尊总统为纪也。某协修草开国史,全归功项城。于武昌起义者有微词,他民党则丑诋之。馆长虽不赏其文,而嘉其义正,擢为纂修焉。其时财政已窘,京官俸既有折扣,复不能按期发给,独史馆仗馆长老面,元首谕部库按月动支。一时夤缘入馆者,实烦有徒,周缉之方长财政,主裁汰冗员尝一单汰馆员二十余人,湘绮愤而与争,赖某总长设晏调解始已。

清代史馆,第传人物,皆依据呈送事实履历,匪特无裁制,且亦难免舛错。民国肇兴,以国体改异,自不能仍循旧日史裁。如开国事迹,在前代则另有方略馆以编纂之。而今并归史馆,几于无从着笔,某为收掌年余,未收一稿,本乃补被还乡去。馆中人若无知之者。一日有大总统交下某武人事迹,应付史馆立传者,某纂修欣然,命笔为之。传成送馆,无人收纳,亲交之馆长。馆长谓其多谀词,竟窜改加入讽语。闻黄陂正任后,以与武人有旧,始嘱史馆更正焉。

湘中轻薄子某甲,少从湘绮游者也。时供差国务院,而无所事事,排日必至史馆谐谈,人以为必馆编纂。一富商死,以生前曾蠲资兴举公益,拯济灾区。其子乙欲宣付史馆立传,费万金馈送同乡京官为具呈。一日启宴,甲亦在座,大言曰:“不厚酬史馆诸公,虽奉命宣付,亦无褒美词也。”乙信之,立出千金畀甲,嘱为打点。甲以入囊。事后馆中人有知之者,迨为乙父立传,故先拟贬辞,因人以示乙。乙愤甚,欲诉甲,于理甲以无凭证,初不惧。已而馆员亦多起鸣不平者,至令门者,拒甲不听入馆,大窘,求救于馆长。馆长笑拒之,乃贷资于杨子,以六百元遗司编是传者,遂易褒词,事始寝。或人谓甲虽取得千金,而馆员无分其毫厘者,未知孰是云。

自湘绮殁,馆势几涣。后以经费不继,而黄陂颇欲恢张共和功,乃以属蔡鹤卿。蔡慨然受任,适方为北京大学校长,因改馆为国史编纂处,附之于大学焉。蔡自兼处长,下设编纂七员,皆用聘书,弗为官吏,中多淹博之士,而名并不彰者,如江宁人邓之诚之流。至此费视前减数倍,而纂成史反多于前。未必非蔡氏之力,乃以五四运动,京大罢课,当路谓出蔡指而欲敷衍学生又不能不复其职,遂以国史编纂处,改归国务院,另任处长以示裁抑。其实蔡初不以此为重轻,而编纂诸君,别无奥援,竟一律解职,而易以老官僚多人焉。

新受任之处长徐凤书,籍蜀之荣阳,程德全乡人也。本清老吏,曾历东三省,以能诗称,文学并非所长也。奉天平康里娼寮,多其诗词联语,殆亦报馆名士之一流,国史前途可知矣。

猜你喜欢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司马迁
  卷二百八·列传第九十五·外夷一·宋濂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六·王称
  ●卷十五·魏泰
  第六回 盛彦师设伏毙叛徒 窦建德兴兵诛逆贼·蔡东藩
  卷第二百七十九·胡三省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四·王祎
  卷二百六十七·杨士奇
  卷二十四·叶盛
  卷二十六·王当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纪昀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金毓黻
  史弼传·宋濂
  卷五十三·雍正
  职官一五·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密·唐圭璋

      密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人。流寓吴兴,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四水潜夫。生于绍定五年(1232)。曾为义乌令,入元不仕。卒于大德二年(1298),年六十七。有草窗词、旉洲渔笛谱、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武林

  • 卷一百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七武备杂类五言古咏鞞应诏        【梁】萧 琛抑扬应雅舞击节逗和音却马既云在将帅止思心七言古文皇御枪歌       【明】王世贞天欲大统归文皇健儿挿羽起翼

  • 卷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五五言古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天寳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防军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防军严武镇成都奏为防谋检校工部

  • 提要·杜荀鹤

    【臣】等谨按唐风集三巻唐杜荀鹤撰荀鹤池州人按计有功唐诗纪事称荀鹤有诗名大顺初擢进士第二牧之微子也牧之自齐安移守秋浦时有妾懐姙出嫁长林乡杜筠而生荀鹤又称荀鹤擢第时危势晏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甚重之頵起兵阴令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杨士奇

    宣德二年春正月庚寅朔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正朝受贺文武群臣命妇朝 皇太后 皇后○晓刻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尾迹有光起正南云中东南行至云中○辛卯敕谕文武群臣曰朕祗承 天命统御天下亦惟文武群臣相与协恭用臻至理夫所治

  • 卷之七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奏覆校尉服色请照曹玺呈进缎样织造摺·佚名

    康熙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谨奏:为遵旨合议事。 本年七月初七日,本府与工部合议具奏,奉员外郎佛保传旨:校尉衣服可否绣制,著查会典,由工部、内务府总管、内工部会议具奏。钦此。查会典并无校尉服色之规定,钦遵圣

  • 第十八卷元至元·缪荃孙

    世祖至元十三年四月庚辰,先是,宋丞相文天祥至镇江,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安抚使苗再成出迎,喜且泣日:“两淮兵足以兴复,特二阃少隙,不能合从耳。”时犹未知夏贵纳款,故再成以二阃为言。天祥问,“计将安出?”再成曰:“今先

  •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佚名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三月初一日,清明节,汗率诸贝勒大臣,依礼祭太祖英明汗之陵。初二日,科尔沁部土谢图济浓偕格格至,汗出盛京城,迎於十里外蒲河山,设黄幄,汗御坐。格格遥拜一次,汗答礼。格格复近前跪,汗曲膝答礼,行抱见礼。复与

  • 哈剌觞传·宋濂

    哈剌觞,哈鲁族人。元军攻入襄樊,蒙古四万户府召他任水军镇抚。至元十二年(1275),随丞相伯颜渡江,为管军百户。同年秋,与丞相阿术大败宋军于焦山,缴获海船二艘。阿术与王世强招讨造白鹞海船百艘,并从四十一万户翼军中挑选汉军

  • 台湾镇标中营官兵马匹俸薪心蔬饷干养廉·佚名

    同治十年十二月大建照抄,令开福建台湾镇标中营新章额设十二月分大建,实在:总镇府一员,日支俸薪银五钱八分七厘七毫,心蔬银八钱三分三厘三毫,马十六匹草干银五钱三分三厘三毫,养廉银四两七钱二分二厘二毫;日共支银六两六钱七分

  • 四书因问卷二·吕柟

    明 吕柟 撰中庸滋问中庸旧本云何曰子思子以明人而尊祖也人也者道也惟孔子为能尽之耳故道非外物自性而出耳由教而为道者戒慎恐惧以谨其独则得率性中和之道而可以为天下大本达道也果致其极焉则位天地育万物天命亦在我

  • 孟子説卷七·张栻

    宋 张栻 着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夀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爲性主于性爲心天也性也心也所取则异而体则同尽其心者格物致知积习之乆私意脱落万

  • 学蔀通辨卷之八·陈建

    续编中此卷所载着汉唐宋以来学者多淫于老佛近世陷溺推援之弊其所从来远矣朱子曰扬雄太玄曰潜心于渊美厥灵根测曰潜心于渊神不昧也乃老氏说话又曰扬子说到深处止是走入老庄窠窟里去如清静寂寞之说是也至如玄中所说灵根

  • 卷第七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八问住中有位为经几时。答经于少时速求生故。谓住中有。于六处门遍求生缘。速往和合。问若受中有即遇生缘此彼和合可速往彼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佚名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述了甲午战败后条约的辩难。

  • 净业障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前秦、西秦时代(351~431)。又称净业部经、净除业障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内容分三段,各以无垢光比丘及勇施比丘之犯淫、杀戒之因缘,阐明由一切法本来清净之知见,根本净化业障。无垢光比丘

  • 人天宝鉴·佚名

    全一卷。南宋昙秀撰。乃依内典及儒、老之外籍等,编集学道之须知、修行之龟鉴等佳言秀句数百条,于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上梓刻版。